教 育
日期:
2009-12-15 14:04
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量:

教 育

Education

概 述

【概况】 2008年,市教育局围绕教育发展五年目标,实施教育安全保障、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环境改造、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健康关爱、机制体制改革、教育协调发展八大工程。出台《临安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出台《临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施办法》,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出台《临安市教育系统基建维修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校舍基本建设管理;制订《临安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会计核算办法(试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的意见》,完善学校食堂管理;重新制定下发《临安市教育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长效学校财产检查考核制度。

  成立临安市教育学会德育分会,组织开展德育专题研究。推进德育导师制,发挥校外德育力量作用,实施全员德育,开展“学道德模范,树文明新风”等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天目学前教育集团和昌化镇学前教育集团。

  昌化镇、龙岗镇成为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镇,横畈镇、太阳镇、於潜镇成为杭州市学前教育达标镇。青山街道中心幼儿园、龙岗镇中心幼儿园成为杭州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玲珑街道大山幼儿园、於潜镇方元幼儿园、於潜镇堰口幼儿园、於潜镇凌口幼儿园、於潜镇自由幼儿园、太阳镇景村幼儿园、昌化镇白牛幼儿园、太湖源镇金岫幼儿园成为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江南幼儿园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办幼儿园”。天目高级中学、西林小学、龙岗小学被授予“浙江省第四批省级绿色学校”称号。

  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7.6%,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小学升初中比例100%,初中毕业生升各类高中比例98.21%,普高职高招生比11.2。高考普高上线率92.96%,重点线万人比5.99;文科1名学生进入全省前60名,於潜中学裘园考入北京大学。中小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奖17人次、省级奖28人次、杭州市级奖164人次。解决712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全市有1284人参加全国成人高校考试,全年自学考试4次,分别安排在1月、4月、7月、10月,参加考试累计1685人,申请毕业69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两项社会类证书考试,共有考生215人,考点分别安排在市委党校和临安电视广播大学。

  

【构筑“平安教育”】 2008年,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主线,督促学校第一责任人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构筑“平安教育”。3月,下发《临安市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方案》,对校长、安全管理员、保健教师、食堂从业人员等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全市学校安全大检查11次,排查覆盖面100,排查出一般隐患486项,整改480项,整改率98.8;重点隐患5项,整改5项。对部分乡镇备案制幼儿园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32份。制订《临安市2008年学校综治安全工作意见和安全教育主题月活动计划》。与市交警大队、市公安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一起编印发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2万余册、《中小学生安全防范书签》5万张、《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学生篇)5万余册。制订出台《临安市中小学生接送车以奖代补实施细则》,建立专项资金,开展全市优秀车队和优秀驾驶员评选活动,对全市56所学校的66个接送车队实施以奖代补。

  开展创建交通安全学校评选,评出临安市交通安全学校62所,马啸初中被评为杭州市交通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开展食堂上等级活动,昌化中学、龙岗小学、锦城中心幼儿园食堂达到A级标准,全市A级食堂增加到5所。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培养,6月3日,在昌化二小举行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现场会;11月28日,在藻溪镇初级中学举行防火安全教育暨逃生演练现场会。

  在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有奖举报活动的基础上,聘请92位退休教师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督查员。安全督查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查找学校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督促学校整改安全隐患。全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0条,排查出一般隐患14起,天目高级中学等15所学校被评为教育系统综治、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单伟强等20人被评为教育系统综治、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两个年”活动】市教育局党委确定2008年为“常规落实年”和“教科研工作提升年”,树立“规范求质、科学提质”工作理念,重抓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意见》,重新修订下发《临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临安市中小学生学习常规》和《临安市“教科研工作提升年”工作指导意见》。抓住课堂和训练两个根本环节,把“两个年”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学校业绩考核指标,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9月始,抽取小学、初中、高中部分学校进行“两个年”专项督导。督导组随时到学校进行专项督导,工作程序是:听取学校领导口头汇报,检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查看部分档案资料,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督导组内部分析、汇总,并反馈督导意见。

  

学前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72所,在园幼儿14286人,教职工1143人。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4371人,教职工338人;准办级幼儿园45所,等级幼儿园27所,其中,甲级幼儿园3所,乙级幼儿园4所,丙级幼儿园10所,丁级幼儿园10所;公办中心幼儿园16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杭州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14所,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17所。

  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临安市学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临安市学前教育事业三年发展规划》,完成各乡镇(街道)幼儿园、分园、教学点布局工作。

  新建岛石镇中心幼儿园新二村分园,动建横畈镇中心幼儿园,改建玲珑街道大山幼儿园、於潜镇方元幼儿园、於潜镇堰口幼儿园、於潜镇凌口幼儿园、太阳镇景村幼儿园、昌化镇白牛幼儿园;太湖源镇东天目幼儿园、太湖源镇金岫幼儿园、玲珑街道大山幼儿园、龙岗镇中心幼儿园、锦城街道金色阳光幼儿园、锦城街道ABC幼儿园取得办园许可证。

  举办建构式幼儿课程培训1期,462名幼儿园专任教师参加培训。开展首次全市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美术类考核。昌化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吕艳芬获“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江南幼儿园园长葛全胜获“浙江省优秀民办幼儿园园长”称号。

【建设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 2008年,组织开展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活动18次,其中,全市大型活动2次,园际活动16次。建立全市幼儿园互助共同体7个,共同体覆盖率45%。玲珑花园幼儿园、金色阳光幼儿园与上城区2所幼儿园结成姐妹园。与杭州市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联合举办“临安市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10次,计70课时,培训375人。组织部分幼儿园及教师参加杭州市“阳光教师”系列展示比赛,获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服装展示比赛舞台创意编排奖、优秀参与奖,书法比赛三等奖4个,摄影比赛三等奖2个。

  

义务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有小学37所、初中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毕业生6181人,在校学生29793人,教学班797个;初中毕业生6646人,在校学生19890人,教学班440个。

【城北小学更名】临安市城北小学于2007年9月动工新建,2008年9月竣工使用,并更名为浙江林学院附属小学。学校位于锦城街道竹林大街回龙路1号,占地面积227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44平方米,总投资近4000万元。有教职员工7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2人,小学高级教师39人,临安市级以上教坛新秀15人,临安市学科大组成员5人;教学班级24个,学生1150人。学校更名后,原有管理体制不变,作为浙江林学院教学和社会实践基地,可享用浙江林学院人才和教学资源,并无条件安排浙江林学院教职工适龄子女在校就读。

【首届特色学校评选】 2008年3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首届“德育、科技和艺术特色学校”评比活动,共评出临安市德育教育特色学校6所、临安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8所、临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所。“临安市特色学校”不搞终身制,每两年评选一次,两年后随同下一轮评估接受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其荣誉称号。

  

【中小学生艺术节】 2008年5月,临安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幕,分设中小学生舞蹈、曲艺、声乐、器乐、书法、绘画、摄影、篆刻、工艺9个专场,52所学校的15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音乐类有135个节目获奖,美术类有109件作品获奖。从中选送20个音乐类节目,31件美术类作品参加11月举行的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音乐类有17个节目获奖,美术类有31件作品获奖。

【“绿色学校”评比】 2008年5月,与市环境保护局联合组织开展临安市第七批“绿色学校”评比活动。全市中小学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三口中心学校、石门小学、堰口小学、上溪小学、於潜镇中心幼儿园、岛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7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临安市第七批“绿色学校”。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2008年9月是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市中小学围绕“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分别开展“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育活动、“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活动、学习北京奥林匹克精神活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市教育局获杭州市先进集体。

高中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有普通高级中学5所,185个教学班,招收新生3240人,在校学生9750人,毕业生3358人;有职业高中4所,127个教学班,招收新生2213人,在校学生6155人,毕业生2013人。高考普高上线3225人,高职类上线271人。

  

【普高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  2008年,市教育局邀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给机关全体人员开“新课改、新高考”主题报告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成立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实施领导小组,推行普高教育项目申报制,对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籍管理和新高考研究作出具体要求;举办高中新课程及新高考主题培训,完成对所有普通高中教师新课改教育理论通识培训和教材教法培训。5月和9月,教育督学委员会组织部分专职、兼职督学对普通高中进行高中教学情况督导,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学籍管理、新高考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认定等)进行检查,并作出整改要求;10月和11月,组织市教研室对临安中学和天目高级中学进行高三年级教学情况专项调研。

【市职业教育第二届技能节】 2008年4月19日,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人民广场联合举办临安市职业教育第二届技能节暨第三届毕业生就业推介会,临安市7所职业学校师生、80余家企业招聘代表、各初中学校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职高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开展专业统筹、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昌化职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技校美术专业建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昌化职高机电应用实训基地、中职技校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建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是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学生1846人,就业1797人,就业率97%,其中,当地就业1741人。

成人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职工参加岗位培训12.6万人次,其中,资格培训2.2万人次,适应性培训8.2万人次,技术等级培训2.1万人次。全市26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完成各类教育培训91130人次,培训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4.3%,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9673人次,失地农民培训1207人次,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735人次(实现转移就业3685人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培训12442人次,党员干部培训29776人次。社区教育网络形成,在原有9所社区学校的基础上实行资源整合,与成人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共建立社区学校17所,村(市)民学校298所。

  於潜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黄刚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个人,於潜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清凉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杭州市成人中等学历教育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成教职教科被杭州市教育局评为年度农民素质培训先进单位。

  

【第四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008年10月,市教育局会同劳动、工会、科协等在人民广场举办临安市全民终身教育活动成果展,开展现场咨询,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社区学院、锦城成校举办“市民大讲堂”系列活动,以文明礼仪、法制宣传、品质之城、生态临安等为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在於潜、昌化等中心乡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成果集中展示活动,其余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重点开办“农家乐”管理与礼仪、山核桃栽培与管理、林竹退化与更新等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周期间共设置展板250个、横幅50条、标语166条,发放资料95843份,举办培训班100期,培训人员5391人次。

  

办学条件

【概况】 2008年,财政预算内事业费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5%,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19.31%。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为:初中5333.89元、小学5033.27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初中651.62元、小学513.53元。征收地方教育附加3144万元、教育费附加4127万元、高教费560万元。中小学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89322平方米,年度计划总投资11130万元,完成投资1109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9753平方米。青山中心小学、颊口小学、太阳初中、太阳中心小学、方元小学、堰口小学、藻溪中心小学、藻溪初中、於潜二小、绍鲁中心学校、青云初中和高虹初中12所学校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全市标准化学校比率达到70%。

  从2008年春始,免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全年共需资金1826万元。制定出台《临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下发《临安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再次提高,小学每年每生370元,初中每年每生520元。教育专项资金安排100万元用于3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差额补助,100万元用于学生饮用水补助,100万元用于学生用车补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资助体系,下发《临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施办法》,全年共发放助学奖学金842万元。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单位)、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的通知》,市财政统筹安排教师福利和奖励资金1440余万元。

【学校项目建设】 2008年,推进城北小学、於潜二中、锦城五中等重点工程学校项目建设。城北小学建设项目于9月竣工;於潜二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900万元,基本完成项目的主体工程;锦城五中建设项目9月27日开工,基本完成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推进青山中心幼儿园、昌化镇中、昌北中学、新桥小学等新改扩建项目建设。

【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实行】 2008年,转发《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的通知》,从1月1日起,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全市除市政府所在地锦城街道所辖学校及全市普高、职高等非义务教育学校外的其他中小学校列入执行范围,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标准为每月60元至400元,全年需经费650万元。

【教育资助、爱心营养餐扩面工程】 2008年,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资助、爱心营养餐扩面工程”。中小学受教育资助2909人次,资助金额96.29万元;享受爱心营养餐资助7663人次,资助金额94.14万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助困难生1310人次,资助金额168.27万元,困难生资助比例为10%,其余学生除三年级参加顶岗实习外,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全年金额620万元;发放奖学金713人次,总计35.65万元,奖学金发放比例为5%。

师资队伍建设

【概况】 2008年,全市4865名专任教师中,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为96.60%、99.94%、99.02%、97.83%和88.95%;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中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为38.79%、87.18%、81.01%,职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4.04%。32人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6人获小中高级教师职称,119人获中学一级教师职称,112人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其中,幼儿园5人)。

  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29人,招考录用有合格学历社会青年99人。全年两次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91人。选派千洪小学李建明、杨岭中心学校童虞庠赴嵊泗县小学支教1年。36名浙江省特级教师到临安支教,分别在临安中学等12所中小学上示范观摩课36堂,举办讲座6次,指导评课16节。制定出台《临安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调动管理办法》,规范教师调动政策。允许5%的教师参加进城招考,允许5%的教师在跨片或片内同类学校之间调动。锦城、於潜、昌化及青山湖、玲珑、板桥、上甘、高虹、青云等乡镇(街道)调入教师实行公开竞岗。

  通过全市中小学教师素质大检测,选拔一批名师、名校长培育人选。全年参加教师素质大检测共3630人,其中,中学1968人、小学1662人。600名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学历提高进修班学习,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1700余名班主任分两个阶段参加培训。70名校长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并结业。组织新一轮名师、名校长推荐工作,30名校长、536名教师获推荐。3人成为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56人成为临安市“812”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并按计划参加培训。锦城一中应秋琴、龙岗小学姚建军、上甘中心学校胡华兴、昌北中学朱树德获浙江省第21届春蚕奖;於潜中学陈大方、锦城三中陈丽、玲珑初中陈武强、乐平小学程幸、昌南初中王旭东、岛石小学帅应华获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董小青、东天目中心学校方仁火、昌化中心幼儿园吕艳芬获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临安中学陈锋、衣锦小学方佩、锦城四中卢??、高虹初中盛方琴、於潜镇中廖峰群、於潜一小项海燕、颊口初中胡贤飞、岛石小学曹蕾获杭州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62人被评为杭州市第11届教坛新秀。

  

【“天目彩虹”引智工程】 “天目彩虹”引智工程,即借助杭州市优秀科技人才在临安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推动临安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8月26~27日,进行“天目彩虹”引智工程高中第三层次名师培养对象的理论培训和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教学示范,120名高中第三层次名师培养对象参加培训,杭州高级中学校长缪水娟等为全市中学后备干部授课。

  

【“领雁”工程】 2008年,全市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举办临安市“领雁工程”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65人参加培训,邀请王崧舟、王莺、费蔚、汪潮、王燕骅、阎学等省内外著名特级教师和教授到临安讲学,实践活动在城南小学、於潜一小两个基地有序进行,开展专家讲学、导师引领、学员磨课、上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选送37人参加浙江省级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及德育骨干培训,脱产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同时,采取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办法,确保由于骨干教师培训带来的教师岗位空缺。11月23日,杭州师范大学98名小学教育本科三年级师范生到临安,在30余所中小学任职65个岗位,为期两个月。选送48人参加杭州市级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及德育骨干培训,脱产培训时间为两个月。推荐产生参加2009~2010年省“领雁工程”培训中小学骨干校长、骨干教师人选90人。

教育工会

【概况】 2008年,市教育工会有兼职主席1人、常务副主席1人;下辖基层学校工会90个、基层工会联合会5个,有会员4365人。指导基层规范换届48家,新建工会3家。

  召开临安市教育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教育工会委员会,开展杭州市教育工会第11次代表大会和市总工会14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代会规程》,指导基层学校规范运作教代会,落实审议通过票决制和民主评议监督权。市教育工会被评为浙江省(2004~2008年)教育工会先进集体,教育工会副主席李宇姣当选为浙江省总工会十三大代表。

  拟发《关于动员全市教职工支持灾区抗震救灾的通知》,部署发动全市师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共捐款330余万元(其中,教职工111万余元),被杭州市红十字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结合“师范品质,一流业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订《教师健康促进计划》,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引领教职工敬业、爱岗、爱生、奉献。开展“送温暖”工作,看望重病、大病和困难教职工120 人次,送去慰问金15.48万元。组织50名困难、外地教职工参加免费体检活动。下拨4万元经费给山区教师赴北京、海南、青岛等地考察休养。发动学校为1438名女教师购买关爱女性健康的“安康团体保险”。组织大龄青年教师参加联谊活动。督促学校行政创建教职工活动室,举办第二届“迎奥运?园丁杯”全市教职工乒乓球比赛。

  

【首次联席会议】 2008年1月8日,市教育工会与市教育局举行首次联席会议,成为市首个和行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产业局工会。双方就《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规程〉》、《制订出台〈教职工健康促进计划〉》、《加强教育系统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3个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

【首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2008年10月25~26日,在於潜中学举办首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宗旨为“和谐、欢乐、健康、怡神”。运动会分设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有跳长绳、同舟共济、车轮滚滚等6项,个人项目有飞镖、吹气球、跳绳等8项,全市有53所学校(单位)共1000余名教职工参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天目外国语学校、城南小学、青山小学、衣锦小学、昌化中学、於潜一小、於潜中学、上甘中心学校、於潜镇中、锦城四中、昌化镇中运动队获团体前12名。

  (王燕萍)

电大工作

【概况】 2007年,临安电大共招生803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70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08人、奥鹏远程教育184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30人、中专106人、绍兴文理网络学院5人。完成各类培训1026人次。毕业453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60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98人、中专86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9人。年初,创立奥鹏远程教育临安电大学习中心,增设新学科,招生486人。4月,电大被定为全国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点,首次统考198人次;10月,增至398人次。自筹资金30余万元,改造维修学生宿舍,增添教学设备。5项成果在杭州市电大组织的比赛中获奖,公开发表论文14篇。

  2008年,临安电大共招生859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77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84人、奥鹏远程教育168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31人、中专99人;毕业611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362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137人、电视中专43人、绍兴文理学院24人、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8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37人。

  暑假期间,自筹资金近50万元,增添电脑房1个、多媒体教室1个,装修宿舍和社区学院办公室,购买课桌椅200套等。修订完善《临安电大各处室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临安电大工作量管理办法》等制度。

  

【临安市社区学院挂牌】 2007年12月,临安市社区学院通过杭州市教育局评估验收,2008年3月在临安电大挂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为辐射点,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管理和教育网络。利用电大办学设施和社会影响,全年开展各类培训6300人次,其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业人员资格证培训3500人,市人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036人,暑假中小学生文化辅导309人。选派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杭州市组织的社区教育培训,组织乡镇社区学校教师轮训。课题《临安市社区教育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获杭州市立项。

  (舒正人)

分享:
字体: [

]
打印
教 育
发布时间:2009-12-15 14:04: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量:

教 育

Education

概 述

【概况】 2008年,市教育局围绕教育发展五年目标,实施教育安全保障、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环境改造、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健康关爱、机制体制改革、教育协调发展八大工程。出台《临安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出台《临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施办法》,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出台《临安市教育系统基建维修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校舍基本建设管理;制订《临安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会计核算办法(试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的意见》,完善学校食堂管理;重新制定下发《临安市教育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长效学校财产检查考核制度。

  成立临安市教育学会德育分会,组织开展德育专题研究。推进德育导师制,发挥校外德育力量作用,实施全员德育,开展“学道德模范,树文明新风”等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天目学前教育集团和昌化镇学前教育集团。

  昌化镇、龙岗镇成为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镇,横畈镇、太阳镇、於潜镇成为杭州市学前教育达标镇。青山街道中心幼儿园、龙岗镇中心幼儿园成为杭州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玲珑街道大山幼儿园、於潜镇方元幼儿园、於潜镇堰口幼儿园、於潜镇凌口幼儿园、於潜镇自由幼儿园、太阳镇景村幼儿园、昌化镇白牛幼儿园、太湖源镇金岫幼儿园成为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江南幼儿园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办幼儿园”。天目高级中学、西林小学、龙岗小学被授予“浙江省第四批省级绿色学校”称号。

  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7.6%,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小学升初中比例100%,初中毕业生升各类高中比例98.21%,普高职高招生比11.2。高考普高上线率92.96%,重点线万人比5.99;文科1名学生进入全省前60名,於潜中学裘园考入北京大学。中小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奖17人次、省级奖28人次、杭州市级奖164人次。解决712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全市有1284人参加全国成人高校考试,全年自学考试4次,分别安排在1月、4月、7月、10月,参加考试累计1685人,申请毕业69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两项社会类证书考试,共有考生215人,考点分别安排在市委党校和临安电视广播大学。

  

【构筑“平安教育”】 2008年,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主线,督促学校第一责任人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构筑“平安教育”。3月,下发《临安市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方案》,对校长、安全管理员、保健教师、食堂从业人员等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全市学校安全大检查11次,排查覆盖面100,排查出一般隐患486项,整改480项,整改率98.8;重点隐患5项,整改5项。对部分乡镇备案制幼儿园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32份。制订《临安市2008年学校综治安全工作意见和安全教育主题月活动计划》。与市交警大队、市公安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一起编印发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2万余册、《中小学生安全防范书签》5万张、《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学生篇)5万余册。制订出台《临安市中小学生接送车以奖代补实施细则》,建立专项资金,开展全市优秀车队和优秀驾驶员评选活动,对全市56所学校的66个接送车队实施以奖代补。

  开展创建交通安全学校评选,评出临安市交通安全学校62所,马啸初中被评为杭州市交通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开展食堂上等级活动,昌化中学、龙岗小学、锦城中心幼儿园食堂达到A级标准,全市A级食堂增加到5所。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培养,6月3日,在昌化二小举行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现场会;11月28日,在藻溪镇初级中学举行防火安全教育暨逃生演练现场会。

  在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有奖举报活动的基础上,聘请92位退休教师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督查员。安全督查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查找学校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督促学校整改安全隐患。全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0条,排查出一般隐患14起,天目高级中学等15所学校被评为教育系统综治、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单伟强等20人被评为教育系统综治、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两个年”活动】市教育局党委确定2008年为“常规落实年”和“教科研工作提升年”,树立“规范求质、科学提质”工作理念,重抓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意见》,重新修订下发《临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临安市中小学生学习常规》和《临安市“教科研工作提升年”工作指导意见》。抓住课堂和训练两个根本环节,把“两个年”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学校业绩考核指标,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9月始,抽取小学、初中、高中部分学校进行“两个年”专项督导。督导组随时到学校进行专项督导,工作程序是:听取学校领导口头汇报,检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查看部分档案资料,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督导组内部分析、汇总,并反馈督导意见。

  

学前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72所,在园幼儿14286人,教职工1143人。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4371人,教职工338人;准办级幼儿园45所,等级幼儿园27所,其中,甲级幼儿园3所,乙级幼儿园4所,丙级幼儿园10所,丁级幼儿园10所;公办中心幼儿园16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杭州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14所,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17所。

  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临安市学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临安市学前教育事业三年发展规划》,完成各乡镇(街道)幼儿园、分园、教学点布局工作。

  新建岛石镇中心幼儿园新二村分园,动建横畈镇中心幼儿园,改建玲珑街道大山幼儿园、於潜镇方元幼儿园、於潜镇堰口幼儿园、於潜镇凌口幼儿园、太阳镇景村幼儿园、昌化镇白牛幼儿园;太湖源镇东天目幼儿园、太湖源镇金岫幼儿园、玲珑街道大山幼儿园、龙岗镇中心幼儿园、锦城街道金色阳光幼儿园、锦城街道ABC幼儿园取得办园许可证。

  举办建构式幼儿课程培训1期,462名幼儿园专任教师参加培训。开展首次全市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美术类考核。昌化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吕艳芬获“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江南幼儿园园长葛全胜获“浙江省优秀民办幼儿园园长”称号。

【建设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 2008年,组织开展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活动18次,其中,全市大型活动2次,园际活动16次。建立全市幼儿园互助共同体7个,共同体覆盖率45%。玲珑花园幼儿园、金色阳光幼儿园与上城区2所幼儿园结成姐妹园。与杭州市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联合举办“临安市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10次,计70课时,培训375人。组织部分幼儿园及教师参加杭州市“阳光教师”系列展示比赛,获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服装展示比赛舞台创意编排奖、优秀参与奖,书法比赛三等奖4个,摄影比赛三等奖2个。

  

义务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有小学37所、初中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毕业生6181人,在校学生29793人,教学班797个;初中毕业生6646人,在校学生19890人,教学班440个。

【城北小学更名】临安市城北小学于2007年9月动工新建,2008年9月竣工使用,并更名为浙江林学院附属小学。学校位于锦城街道竹林大街回龙路1号,占地面积227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44平方米,总投资近4000万元。有教职员工7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2人,小学高级教师39人,临安市级以上教坛新秀15人,临安市学科大组成员5人;教学班级24个,学生1150人。学校更名后,原有管理体制不变,作为浙江林学院教学和社会实践基地,可享用浙江林学院人才和教学资源,并无条件安排浙江林学院教职工适龄子女在校就读。

【首届特色学校评选】 2008年3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首届“德育、科技和艺术特色学校”评比活动,共评出临安市德育教育特色学校6所、临安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8所、临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所。“临安市特色学校”不搞终身制,每两年评选一次,两年后随同下一轮评估接受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其荣誉称号。

  

【中小学生艺术节】 2008年5月,临安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幕,分设中小学生舞蹈、曲艺、声乐、器乐、书法、绘画、摄影、篆刻、工艺9个专场,52所学校的15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音乐类有135个节目获奖,美术类有109件作品获奖。从中选送20个音乐类节目,31件美术类作品参加11月举行的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音乐类有17个节目获奖,美术类有31件作品获奖。

【“绿色学校”评比】 2008年5月,与市环境保护局联合组织开展临安市第七批“绿色学校”评比活动。全市中小学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三口中心学校、石门小学、堰口小学、上溪小学、於潜镇中心幼儿园、岛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7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临安市第七批“绿色学校”。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2008年9月是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市中小学围绕“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分别开展“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育活动、“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活动、学习北京奥林匹克精神活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市教育局获杭州市先进集体。

高中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有普通高级中学5所,185个教学班,招收新生3240人,在校学生9750人,毕业生3358人;有职业高中4所,127个教学班,招收新生2213人,在校学生6155人,毕业生2013人。高考普高上线3225人,高职类上线271人。

  

【普高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  2008年,市教育局邀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给机关全体人员开“新课改、新高考”主题报告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成立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实施领导小组,推行普高教育项目申报制,对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籍管理和新高考研究作出具体要求;举办高中新课程及新高考主题培训,完成对所有普通高中教师新课改教育理论通识培训和教材教法培训。5月和9月,教育督学委员会组织部分专职、兼职督学对普通高中进行高中教学情况督导,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学籍管理、新高考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认定等)进行检查,并作出整改要求;10月和11月,组织市教研室对临安中学和天目高级中学进行高三年级教学情况专项调研。

【市职业教育第二届技能节】 2008年4月19日,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人民广场联合举办临安市职业教育第二届技能节暨第三届毕业生就业推介会,临安市7所职业学校师生、80余家企业招聘代表、各初中学校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职高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开展专业统筹、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昌化职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技校美术专业建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昌化职高机电应用实训基地、中职技校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建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是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学生1846人,就业1797人,就业率97%,其中,当地就业1741人。

成人教育

【概况】 2008年,全市职工参加岗位培训12.6万人次,其中,资格培训2.2万人次,适应性培训8.2万人次,技术等级培训2.1万人次。全市26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完成各类教育培训91130人次,培训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4.3%,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9673人次,失地农民培训1207人次,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735人次(实现转移就业3685人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培训12442人次,党员干部培训29776人次。社区教育网络形成,在原有9所社区学校的基础上实行资源整合,与成人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共建立社区学校17所,村(市)民学校298所。

  於潜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黄刚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个人,於潜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清凉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杭州市成人中等学历教育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成教职教科被杭州市教育局评为年度农民素质培训先进单位。

  

【第四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008年10月,市教育局会同劳动、工会、科协等在人民广场举办临安市全民终身教育活动成果展,开展现场咨询,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社区学院、锦城成校举办“市民大讲堂”系列活动,以文明礼仪、法制宣传、品质之城、生态临安等为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在於潜、昌化等中心乡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成果集中展示活动,其余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重点开办“农家乐”管理与礼仪、山核桃栽培与管理、林竹退化与更新等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周期间共设置展板250个、横幅50条、标语166条,发放资料95843份,举办培训班100期,培训人员5391人次。

  

办学条件

【概况】 2008年,财政预算内事业费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5%,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19.31%。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为:初中5333.89元、小学5033.27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初中651.62元、小学513.53元。征收地方教育附加3144万元、教育费附加4127万元、高教费560万元。中小学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89322平方米,年度计划总投资11130万元,完成投资1109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9753平方米。青山中心小学、颊口小学、太阳初中、太阳中心小学、方元小学、堰口小学、藻溪中心小学、藻溪初中、於潜二小、绍鲁中心学校、青云初中和高虹初中12所学校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全市标准化学校比率达到70%。

  从2008年春始,免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全年共需资金1826万元。制定出台《临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下发《临安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再次提高,小学每年每生370元,初中每年每生520元。教育专项资金安排100万元用于3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差额补助,100万元用于学生饮用水补助,100万元用于学生用车补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资助体系,下发《临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施办法》,全年共发放助学奖学金842万元。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单位)、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的通知》,市财政统筹安排教师福利和奖励资金1440余万元。

【学校项目建设】 2008年,推进城北小学、於潜二中、锦城五中等重点工程学校项目建设。城北小学建设项目于9月竣工;於潜二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900万元,基本完成项目的主体工程;锦城五中建设项目9月27日开工,基本完成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推进青山中心幼儿园、昌化镇中、昌北中学、新桥小学等新改扩建项目建设。

【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实行】 2008年,转发《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的通知》,从1月1日起,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全市除市政府所在地锦城街道所辖学校及全市普高、职高等非义务教育学校外的其他中小学校列入执行范围,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标准为每月60元至400元,全年需经费650万元。

【教育资助、爱心营养餐扩面工程】 2008年,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资助、爱心营养餐扩面工程”。中小学受教育资助2909人次,资助金额96.29万元;享受爱心营养餐资助7663人次,资助金额94.14万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助困难生1310人次,资助金额168.27万元,困难生资助比例为10%,其余学生除三年级参加顶岗实习外,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全年金额620万元;发放奖学金713人次,总计35.65万元,奖学金发放比例为5%。

师资队伍建设

【概况】 2008年,全市4865名专任教师中,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为96.60%、99.94%、99.02%、97.83%和88.95%;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中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为38.79%、87.18%、81.01%,职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4.04%。32人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6人获小中高级教师职称,119人获中学一级教师职称,112人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其中,幼儿园5人)。

  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29人,招考录用有合格学历社会青年99人。全年两次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91人。选派千洪小学李建明、杨岭中心学校童虞庠赴嵊泗县小学支教1年。36名浙江省特级教师到临安支教,分别在临安中学等12所中小学上示范观摩课36堂,举办讲座6次,指导评课16节。制定出台《临安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调动管理办法》,规范教师调动政策。允许5%的教师参加进城招考,允许5%的教师在跨片或片内同类学校之间调动。锦城、於潜、昌化及青山湖、玲珑、板桥、上甘、高虹、青云等乡镇(街道)调入教师实行公开竞岗。

  通过全市中小学教师素质大检测,选拔一批名师、名校长培育人选。全年参加教师素质大检测共3630人,其中,中学1968人、小学1662人。600名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学历提高进修班学习,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1700余名班主任分两个阶段参加培训。70名校长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并结业。组织新一轮名师、名校长推荐工作,30名校长、536名教师获推荐。3人成为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56人成为临安市“812”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并按计划参加培训。锦城一中应秋琴、龙岗小学姚建军、上甘中心学校胡华兴、昌北中学朱树德获浙江省第21届春蚕奖;於潜中学陈大方、锦城三中陈丽、玲珑初中陈武强、乐平小学程幸、昌南初中王旭东、岛石小学帅应华获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董小青、东天目中心学校方仁火、昌化中心幼儿园吕艳芬获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临安中学陈锋、衣锦小学方佩、锦城四中卢??、高虹初中盛方琴、於潜镇中廖峰群、於潜一小项海燕、颊口初中胡贤飞、岛石小学曹蕾获杭州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62人被评为杭州市第11届教坛新秀。

  

【“天目彩虹”引智工程】 “天目彩虹”引智工程,即借助杭州市优秀科技人才在临安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推动临安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8月26~27日,进行“天目彩虹”引智工程高中第三层次名师培养对象的理论培训和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教学示范,120名高中第三层次名师培养对象参加培训,杭州高级中学校长缪水娟等为全市中学后备干部授课。

  

【“领雁”工程】 2008年,全市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举办临安市“领雁工程”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65人参加培训,邀请王崧舟、王莺、费蔚、汪潮、王燕骅、阎学等省内外著名特级教师和教授到临安讲学,实践活动在城南小学、於潜一小两个基地有序进行,开展专家讲学、导师引领、学员磨课、上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选送37人参加浙江省级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及德育骨干培训,脱产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同时,采取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办法,确保由于骨干教师培训带来的教师岗位空缺。11月23日,杭州师范大学98名小学教育本科三年级师范生到临安,在30余所中小学任职65个岗位,为期两个月。选送48人参加杭州市级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及德育骨干培训,脱产培训时间为两个月。推荐产生参加2009~2010年省“领雁工程”培训中小学骨干校长、骨干教师人选90人。

教育工会

【概况】 2008年,市教育工会有兼职主席1人、常务副主席1人;下辖基层学校工会90个、基层工会联合会5个,有会员4365人。指导基层规范换届48家,新建工会3家。

  召开临安市教育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教育工会委员会,开展杭州市教育工会第11次代表大会和市总工会14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代会规程》,指导基层学校规范运作教代会,落实审议通过票决制和民主评议监督权。市教育工会被评为浙江省(2004~2008年)教育工会先进集体,教育工会副主席李宇姣当选为浙江省总工会十三大代表。

  拟发《关于动员全市教职工支持灾区抗震救灾的通知》,部署发动全市师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共捐款330余万元(其中,教职工111万余元),被杭州市红十字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结合“师范品质,一流业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订《教师健康促进计划》,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引领教职工敬业、爱岗、爱生、奉献。开展“送温暖”工作,看望重病、大病和困难教职工120 人次,送去慰问金15.48万元。组织50名困难、外地教职工参加免费体检活动。下拨4万元经费给山区教师赴北京、海南、青岛等地考察休养。发动学校为1438名女教师购买关爱女性健康的“安康团体保险”。组织大龄青年教师参加联谊活动。督促学校行政创建教职工活动室,举办第二届“迎奥运?园丁杯”全市教职工乒乓球比赛。

  

【首次联席会议】 2008年1月8日,市教育工会与市教育局举行首次联席会议,成为市首个和行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产业局工会。双方就《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规程〉》、《制订出台〈教职工健康促进计划〉》、《加强教育系统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3个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

【首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2008年10月25~26日,在於潜中学举办首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宗旨为“和谐、欢乐、健康、怡神”。运动会分设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有跳长绳、同舟共济、车轮滚滚等6项,个人项目有飞镖、吹气球、跳绳等8项,全市有53所学校(单位)共1000余名教职工参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天目外国语学校、城南小学、青山小学、衣锦小学、昌化中学、於潜一小、於潜中学、上甘中心学校、於潜镇中、锦城四中、昌化镇中运动队获团体前12名。

  (王燕萍)

电大工作

【概况】 2007年,临安电大共招生803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70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08人、奥鹏远程教育184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30人、中专106人、绍兴文理网络学院5人。完成各类培训1026人次。毕业453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60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98人、中专86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9人。年初,创立奥鹏远程教育临安电大学习中心,增设新学科,招生486人。4月,电大被定为全国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点,首次统考198人次;10月,增至398人次。自筹资金30余万元,改造维修学生宿舍,增添教学设备。5项成果在杭州市电大组织的比赛中获奖,公开发表论文14篇。

  2008年,临安电大共招生859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77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84人、奥鹏远程教育168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31人、中专99人;毕业611人,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362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137人、电视中专43人、绍兴文理学院24人、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8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37人。

  暑假期间,自筹资金近50万元,增添电脑房1个、多媒体教室1个,装修宿舍和社区学院办公室,购买课桌椅200套等。修订完善《临安电大各处室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临安电大工作量管理办法》等制度。

  

【临安市社区学院挂牌】 2007年12月,临安市社区学院通过杭州市教育局评估验收,2008年3月在临安电大挂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为辐射点,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管理和教育网络。利用电大办学设施和社会影响,全年开展各类培训6300人次,其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业人员资格证培训3500人,市人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036人,暑假中小学生文化辅导309人。选派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杭州市组织的社区教育培训,组织乡镇社区学校教师轮训。课题《临安市社区教育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获杭州市立项。

  (舒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