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
日期:
2009-12-28 09:29
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8)

  

劳  动

【概况】 2007 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 6544 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144 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591 人。组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937 人,其中,技能培训 436 人,培训后再就业率 60.5% 。全年办理失业登记 690 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 38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45% 。全市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共 3478 家,其中,事业(行业)单位 169 家,企业 3309 家,参保人数 51669 人,比上年增加 2200 人,收缴基金 1427.05 万元,支出 293.73 万元,累计结余 2381.77 万元。完成 2006 年度社保(用工)补贴工作,审核通过符合条件人员 1118 人,共补贴资金 175.69 万元。其中单位上报 217 人,补贴资金 74.28 万元;个人上报 901 人,补贴资金 101.41 万元。举办各类人力资源交流会 11 场次,提供岗位 9136 个(包括交流会提供岗位数) , 接纳求职登记 9578 人,交流成功 4723 人,成功率 49.3% 。 5 月,在马啸乡 浪广 村举办劳动力招聘会,首次将劳动力交流活动开展到村一级。

  1 月始,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发放标准,由 230 元、 180 元和 130 元调整为 250 元、 200 元和 150 元。

  收到申请工伤申报案件 1627 件,比上年同期上升 74% ,其中,认定工伤 1611 件。 9 月,调整企业最低月工资标准,由 620 元提高到 700 元;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小时工资由 5.3 元调整为 6 元。办理职工退休(职)手续 807 人,其中,正常退休 540 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215 人,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 5 人,病退 47 人。受理劳动能力鉴定 253 人,其中,因工致残 183 人,非因工致残 70 人。

  技工学校招收新生 327 人,在校学生 864 人,高职毕业生升学率和社会就业率均达 100% 。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2007 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对全市近 3 万户城镇居民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重点帮助“ 4050 ”就业困难人员和双失业、单亲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 5 户。建立社区劳动者就业情况台账、“ 4050 ”人员台账、零就业家庭台账等。截至 11 月底, 4 个社区达到考核验收标准,通过杭州市考核验收。

【劳动监察】 2007 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 384 起,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 337 件,其中,杭州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 274 件,上级 转访 信件 4 件。为职工追回拖欠工资 443.08 万元,清退押金 10.27 万元。开展清理拖欠工资、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整治非法用工及“春雨”行动等 5 次专项检查活动,检查企业 257 家,涉及职工 13641 人,追回拖欠工资 352.35 万元,清退押金 1600 元。查处各类案件 10 起,清退童工 3 名,罚款 61750 元。 7 月,临安经济开发区成立 首支 劳动保障监察中队。

【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培训】 2007 年,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 2 期,相关部门、劳管站(室)、企办、骨干企业计 1800 余人参加;举办专场咨询会 1 场,进场 3000 余人次,接受咨询 600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15000 余份;开设培训班 38 期,全市 19 个乡镇(街道) 928 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工会主席、劳资干部和 27 家较大企业中层干部计 1493 人参加培训;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单行本 5000 余册。

【劳动仲裁】 2007 年,共立案 245 件,结案 233 件,结案率 95.1% ,其中,调解 185 件,裁决 48 件。案件涉及经济标的 395.49 万元,挽回经济损失 221.82 万元,减少经济损失 173.67 万元。办理各类企业劳动合同鉴证 22000 余人,计 66000 余份,劳动合同签订率 93% 。截至 12 月底,在 26 个乡镇(街道)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 152 起,挽回经济损失 187 万元。公开招考录用仲裁员 2 名。

【职业技能培训】 2007 年,培训各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 8826 人,考核合格鉴定发证 6032 人,其中,初级工 4023 人、中级工 1497 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 512 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务工农民技能培训 3043 人,失地农民培训 511 人,失业人员培训 436 人,外省到 临 务工人员培训 1370 人,创业培训 56 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3410 人。 6 ~ 7 月,举办首期 IYB “小老板”创业培训班和 SYB 创业培训班, 56 位学员参加培训。在全市工业制造业企业中选择工具钳工、维修电工等 10 个技术工种,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

【社会保险管理】 2007 年,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 3547 家,新增 810 家,参保职工 79354 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 45161 人,新增 9104 人;个体工商户参保 23921 人,新增 2034 人。征收养老保险费 23941 万元,结余 7819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27382 万元,支付能力 20.38 个月,比上年增加 3.43 个月。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单位 438 家,总人数 19242 人,其中,在职 13976 人,离退休 5266 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 10893.56 万元,支付离退休费用 11738.50 万元,赤字 844.94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5197.53 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45242 人,净增 15491 人,征收 201 万元,支付 103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425 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89356 人,净增 26351 人,基金累计结余 8716 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0.6 万人,支付 31.30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3856.60 万元。组织全市 1200 余名 68 岁~ 74 岁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和 98 名企业离休干部进行免费体检。

【实施企业社会保险 五 费合征】 2007 年 7 月 1 日始,企业推行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险种参保登记、征收机构、征缴基数、征缴流程、数据信息统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实行由企业依法申报缴纳、地税机关依法征收、劳动保障部门依法登记审核的工作流程。市社 险办对 3000 余家企业 6 万余名职工的个人缴费信息逐家逐个进行清理核对。召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室)人员、企业劳资干部和财务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和操作流程培训,举办培训班 31 期,培训人员 4500 余人。社保大厅增设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窗口,将原先分别要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窗口办理的业务,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2007 年 6 月,市政府发出《关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的通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联合印发《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临安市所有企事业单位(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民间非营利组织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必须依法为其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9 月, 326 家事业单位、 10234 名事业编制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全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96014 人,净增 51202 人,征收工伤基金 936 万元,支付工伤补偿金 660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1190 万元。

【调整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2007 年,调整企业职工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四大保险最低缴费工资为 1080 元,缴费比例分别为 17% 、 2% 、 0.3% 和 1% 。养老和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分别为 8% 和 1% 。实行单位与个人缴纳相分离,单位和个人缴费分别向地税和社保部门申报。单一参加工伤保险每人每月缴纳 11 元。参加失业保险的行业和事业单位,以 1800 元为缴费基数,单位按 2% 、个人按 1% 缴纳失业保险费。个体劳动者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按每人每月 270 元、 300 元、 360 元 3 个档次缴纳,缴费比例为 20% ,全年征收个体养老金 8528 万元。 1 月 1 日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不享受公费医疗事业单位的基本医疗保险按每人每月 97 元缴纳(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21600 元的 5% ,即每月 90 元,另加重大疾病保险 5 元和医疗困难互助救济 2 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原享受公费医疗事业单位,按年度平均月工资 1800 元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按原规定执行。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2007 年 8 月,调整全市 9416 名退休、退职人员养老金,按月人均 125 元的额度调整基本养老金。其中,调整基本养老金为月人均 103 元,在此基础上,按月人均 22 元的额度给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和部分退休早、养老金偏低退休(退职)人员适当提高调整水平。通过调整养老金,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 1264 元,退职 157 人,月人均养老金 780 元。 2007 年新增退休人员 795 人,离休 94 人,退休 10021 人,退职 157 人,供养精减 1998 人,月平均支付养老金 1340 余万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7 年,解决 1.05 万名 因 城镇职工和农医保不能参保的城镇老年居民和少年儿童的医疗保险问题, 占 符合参保条件总数的 53.8% 。 7 月始,按每人每月一定比例划入企业职工个人账户,作为其普通门诊费用。 10 月 11 日,临安市人民医院作为杭州市医保定点医院正式运行,在临安工作、居住、旅游的 持 杭州市“市民卡”人员可直接在临安市人民医院刷卡就诊,这次医保联网在杭州地区尚属首次。同时,加强对定点医院监管力度,查处大峡谷镇卫生院龙井 桥 分院医保违规问题,对该院处以暂停定点资格 6 个月、全额扣除全年 10% 提留款等处罚,对违规个人处以停止享受待遇 1 年、 500 元~ 2000 元不等的罚款,并在全市范围通报。全年共计扣除违规医疗保险支出 24.5 万元。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2007 年,在“五险合一”的基础上,将财务管理软件与综合业务系统平台实现自动对接,使财务凭证等资料数据实现自动装载。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确保全系统数据共享,形成对参保人员“同人、同城、同 库 ”管理,完善 5 险 统一登记、申报、征缴“一站式”服务系统平台。 12 月,通过“临安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一期项目暨“五险合一”系统验收。完成与杭州市局信息中心金保工程二期联网,使养老、就业等 5 险 800 多项指标数据实现自动抽取。(范 斌)

人 事

【概况】 2007 年,全市共引进大专以上人才 650 余人。完成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培训、初任培训、普通话培训 2000 余人次;建立 4 个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基地和 6 个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基地;选派 30 名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推荐杭州市“ 131 ”人才 39 人、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6 人;选拔临安市“ 812 ”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 101 名;申报 2 个省级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项目和 2 个出国培训项目。开展“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重点安排夏季人才交流大会等 17 项活动;在媒体刊出人事信息 190 余篇。

  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调研、起草工作 , 指导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调整国内经济合作、内资招商管理职能和体育行政管理职能,完成招商局组建工作。参与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农业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机构“三定”等工作。指导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清理,指导卫生、公安部门事业机构撤销后人员分流方案的拟订、审核、批复。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 46 名 ( 不含法院、检察院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83 名。

  完成 1855 名公务员和 9025 名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安置军转干部 17 人。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 16549 人工资套改;审批核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级别和 薪 级工资 10088 人,办理工资变动手续 1533 人次,调整精简退职人员、供养遗属和计划内临时工生活费 1385 人次。完成 2007 年度专技人员情况统计,累计输入信息表 17987 人次(见表 11~12 )。办理 到龄 退休手续 180 余人,下拨 3000 余名退休干部活动经费。办理人事关系挂靠 2198 人、毕业生落户 950 人、流动人员调入调出 477 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档案 1907 人。办结人事信访件 26 件。做好市“百日攻坚” 16 省道领办工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9158 万元。

  是年,市人事局获省人事宣传、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人事系统宣传调研、拥军优属、“ 131 ”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攻关 奖 ,临安市人民群众满意单位、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优秀领办奖、基层纪检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信访和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650 余人】 2007 年,市人事局实施“ 246 ” 引 才计划。举办春、夏季人才交流会、 5 期人才集市和 3 场招聘会,组织 400 余家用人单位参会;组织 70 余家用人单位赴长沙招聘及参加省、杭州市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开展网上招聘和人才库选才。临安人才网发布招聘单位 367 家次,新增求职会员 8950 余人。共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人才 650 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19 人、本科学历 316 人。

【制订《临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 2007 年,市人事局制订《临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总目标,即到 2010 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比“十五”期间提高 10% ,接受继续教育覆盖率 95% 以上,初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续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5 月 30 日正式下发文件。 6 月始,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必须达到 42 学时,计 10 学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达到 72 学时,计 18 学分。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需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培训测试,并取得相应学分,公共课每年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 30% 。根据测试成绩和学时,继续教育基地将核准相应学分,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由市人才中心鉴证。

【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 2007 年 1 月 12 日,召开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业务培训会议,开展历时 3 个月的工资套改工作。 5 月,增资兑现工作执行到位。全市列入工资套改范围 16549 人,其中,在职 12328 人、离退休 4221 人。月人均增资 285.57 元,其中,在职人员月人均增资 288.04 元,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增资 278.37 元。

【出台《临安市事业单位聘用制实施办法》】 2007 年,市人事局制定出台《临安市事业单位聘用制实施办法》。坚持“以编定岗、以事设岗、以岗择人、精简高效”原则,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截至 12 月底,全市 312 家事业单位实施聘用制, 90%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选拔“ 812 ”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2007 年 4 月,召开市“ 812 ”人才培养工程 2006 年度第一批培养人选选拔推荐审定工作会议,选拔市“ 812 ”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101 人,其中,第一层次 18 人、第二层次 53 人、第三层次 31 人,市财政对其分别给予 2 万元、 1 万元、 5000 元的资金补助。

【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2007 年 5 月,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从 2007 年至 2009 年,基本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首批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 30 名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的办法进行,共有 417 人报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 133 人。按招考计划 1 ∶ 3 比例确定面试对象,进入面试分数线考生 93 人。面试遵循考官培训抽签、封闭式管理、考场监督等程序。经面试、体检、考核,最终聘用 30 人。

【开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 2007 年 6 月,市人事局下发《关于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通过审核认定浙江华兴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杰实业有限公司等 6 家规模企业为见习基地,采取政府补贴方式,组织临安 籍 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为期 3 至 6 个月的岗位见习。见习期间,见习基地与见习学员不建立劳动关系 但 签订见习协议,市财政和见习单位共同负担见习学员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500 元。

【招考录用公务员 46 名】 2007 年,临安市招考录用公务员职位计划数为 46 名(不含法院、检察院),共有 2078 名考生通过网上资格初审,实际参加考试 1335 人,达到省最低控制分数线 661 人。按招考计划 1 ∶ 3 比例确定面试对象,进入面试分数线考生 123 人。面试工作采用封闭式管理,实行考官抽签制、考官异地交流制,并邀请纪检部门工作人员担任监督员。经面试、体检、考核,录用公务员 46 名。

【非洲国家智力引进官员到临安考察】 2007 年 4 月 17 日,来自苏丹、乌干达、利比里亚等 13 个非洲国家的 26 名 “非洲国家智力引进官员研修班”官员到临安考察交流。实地参观考察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的奶牛养殖场和波尔山羊养殖场,听取公司负责人关于公司规模和发展状况、企业引智等情况的介绍,并就企业生产、销售、防疫等问题进行交流。

【开展“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 2007 年 6 月 20 日至 7 月 20 日,市人才办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活动围绕“以人为本、人才兴市”主题,重点在全市开展“天目彩虹”引智工程、夏季人才交流大会、“相约临安 共创未来”联谊活动、“百名人才进百村”、“创业在临安”摄影比赛、公益性就业辅导培训等 17 项活动。组织、人事、科技、教育等责任单位负责实施重点活动项目,其他单位部门开展一项以上活动。

【举办夏季人才交流大会】 2007 年 7 月 7 日,市人事局在浙江林学院(衣锦校区)举办临安市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浙江杭州 鑫 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 160 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其中,企业 120 余家,事业单位 40 家,共推出市场营销、机械机电、企业管理、财会等岗位 1900 余个;接待应聘人才 3000 余人次,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2600 余人次,初步达成意向 1200 余人次。

【 39 人入选杭州市“ 131 ”人才培养计划】 2007 年 4 月,临安市吕萍等 39 人入选 2006 年度杭州市新世纪“ 131 ”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其中,第一层次 2 人,第二层次 6 人,第三层次 31 人。参评人员由主管部门推荐,经市人事局审核,专家评审,杭州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会议审定,在杭州人事人才网公示后确定。杭州市政府在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给予第一层次培养人选资助经费 8 万元,对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资助经费 5 万元,临安市按 1 ? 1 比例投入配套资助经费。

【确定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007 年 6 月,根据《临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规定,经各单位申报和人事部门核定,确立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临安分校、临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临安市卫生进修学校、浙江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临安分校 4 家单位为临安市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举办首届单身青年人才交友联谊会】 2007 年 7 月 29 日,市人才办、市人事局、团市委联合举办“相约临安,共创未来”临安首届单身青年人才交友联谊会。参加活动的 200 余名单身青年人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来自机关、企业、学校等不同行业,从事公务员、会计、文秘、翻译、部门经理等职业。

【举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 2007 年 3 月 10 日,临安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市人才市场举办。浙江杭州 鑫 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临安 奥 星电子有限公司等 85 家单位设摊招聘,推出机械制造与设计、机电一体化、电子电气、国际贸易、财务会计等岗位 1100 余个,接待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 3000 余人次,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1600 余人,初步达成意向近 700 人次。

【举办第四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2007 年 11 月 21 ~ 23 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为期 3 天的临安市第五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40 余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培训。学员通过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专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公务员行为规范、国家安全与保密制度、公文写作与处理等课程,了解与把握机关工作的特点、程序和要求。初任培训情况作为新录用公务员试用考核内容之一,培训期满考试合格者,发给公务员初任培训证书。

【范尼卡获“西湖友谊奖”】 2007 年 9 月,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教授、国际山羊协会主席范尼卡被浙江省政府授予“西湖友谊奖”。 范尼卡 教授自 2005 年以来,向临安实地传授山羊养殖和育种技术,先后为正兴牧业等企业举办 3 期山羊繁育与推广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胚胎移植技术近 50 例,为来自全省各地 100 余户种羊场、规模养羊大户代表讲授山羊的发展、育种、饲养等新技术。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免费健康体检】 2007 年 5 月 8 日至 6 月 1 日,市人事局分 21 批组织 821 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安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两年 1 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了解掌握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健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健康档案。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劳动·人事
发布时间:2009-12-28 09:29: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8)

  

劳  动

【概况】 2007 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 6544 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144 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591 人。组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937 人,其中,技能培训 436 人,培训后再就业率 60.5% 。全年办理失业登记 690 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 38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45% 。全市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共 3478 家,其中,事业(行业)单位 169 家,企业 3309 家,参保人数 51669 人,比上年增加 2200 人,收缴基金 1427.05 万元,支出 293.73 万元,累计结余 2381.77 万元。完成 2006 年度社保(用工)补贴工作,审核通过符合条件人员 1118 人,共补贴资金 175.69 万元。其中单位上报 217 人,补贴资金 74.28 万元;个人上报 901 人,补贴资金 101.41 万元。举办各类人力资源交流会 11 场次,提供岗位 9136 个(包括交流会提供岗位数) , 接纳求职登记 9578 人,交流成功 4723 人,成功率 49.3% 。 5 月,在马啸乡 浪广 村举办劳动力招聘会,首次将劳动力交流活动开展到村一级。

  1 月始,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发放标准,由 230 元、 180 元和 130 元调整为 250 元、 200 元和 150 元。

  收到申请工伤申报案件 1627 件,比上年同期上升 74% ,其中,认定工伤 1611 件。 9 月,调整企业最低月工资标准,由 620 元提高到 700 元;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小时工资由 5.3 元调整为 6 元。办理职工退休(职)手续 807 人,其中,正常退休 540 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215 人,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 5 人,病退 47 人。受理劳动能力鉴定 253 人,其中,因工致残 183 人,非因工致残 70 人。

  技工学校招收新生 327 人,在校学生 864 人,高职毕业生升学率和社会就业率均达 100% 。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2007 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对全市近 3 万户城镇居民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重点帮助“ 4050 ”就业困难人员和双失业、单亲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 5 户。建立社区劳动者就业情况台账、“ 4050 ”人员台账、零就业家庭台账等。截至 11 月底, 4 个社区达到考核验收标准,通过杭州市考核验收。

【劳动监察】 2007 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 384 起,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 337 件,其中,杭州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 274 件,上级 转访 信件 4 件。为职工追回拖欠工资 443.08 万元,清退押金 10.27 万元。开展清理拖欠工资、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整治非法用工及“春雨”行动等 5 次专项检查活动,检查企业 257 家,涉及职工 13641 人,追回拖欠工资 352.35 万元,清退押金 1600 元。查处各类案件 10 起,清退童工 3 名,罚款 61750 元。 7 月,临安经济开发区成立 首支 劳动保障监察中队。

【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培训】 2007 年,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 2 期,相关部门、劳管站(室)、企办、骨干企业计 1800 余人参加;举办专场咨询会 1 场,进场 3000 余人次,接受咨询 600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15000 余份;开设培训班 38 期,全市 19 个乡镇(街道) 928 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工会主席、劳资干部和 27 家较大企业中层干部计 1493 人参加培训;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单行本 5000 余册。

【劳动仲裁】 2007 年,共立案 245 件,结案 233 件,结案率 95.1% ,其中,调解 185 件,裁决 48 件。案件涉及经济标的 395.49 万元,挽回经济损失 221.82 万元,减少经济损失 173.67 万元。办理各类企业劳动合同鉴证 22000 余人,计 66000 余份,劳动合同签订率 93% 。截至 12 月底,在 26 个乡镇(街道)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 152 起,挽回经济损失 187 万元。公开招考录用仲裁员 2 名。

【职业技能培训】 2007 年,培训各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 8826 人,考核合格鉴定发证 6032 人,其中,初级工 4023 人、中级工 1497 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 512 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务工农民技能培训 3043 人,失地农民培训 511 人,失业人员培训 436 人,外省到 临 务工人员培训 1370 人,创业培训 56 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3410 人。 6 ~ 7 月,举办首期 IYB “小老板”创业培训班和 SYB 创业培训班, 56 位学员参加培训。在全市工业制造业企业中选择工具钳工、维修电工等 10 个技术工种,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

【社会保险管理】 2007 年,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 3547 家,新增 810 家,参保职工 79354 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 45161 人,新增 9104 人;个体工商户参保 23921 人,新增 2034 人。征收养老保险费 23941 万元,结余 7819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27382 万元,支付能力 20.38 个月,比上年增加 3.43 个月。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单位 438 家,总人数 19242 人,其中,在职 13976 人,离退休 5266 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 10893.56 万元,支付离退休费用 11738.50 万元,赤字 844.94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5197.53 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45242 人,净增 15491 人,征收 201 万元,支付 103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425 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89356 人,净增 26351 人,基金累计结余 8716 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0.6 万人,支付 31.30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3856.60 万元。组织全市 1200 余名 68 岁~ 74 岁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和 98 名企业离休干部进行免费体检。

【实施企业社会保险 五 费合征】 2007 年 7 月 1 日始,企业推行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险种参保登记、征收机构、征缴基数、征缴流程、数据信息统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实行由企业依法申报缴纳、地税机关依法征收、劳动保障部门依法登记审核的工作流程。市社 险办对 3000 余家企业 6 万余名职工的个人缴费信息逐家逐个进行清理核对。召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室)人员、企业劳资干部和财务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和操作流程培训,举办培训班 31 期,培训人员 4500 余人。社保大厅增设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窗口,将原先分别要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窗口办理的业务,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2007 年 6 月,市政府发出《关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的通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联合印发《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临安市所有企事业单位(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民间非营利组织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必须依法为其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9 月, 326 家事业单位、 10234 名事业编制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全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96014 人,净增 51202 人,征收工伤基金 936 万元,支付工伤补偿金 660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1190 万元。

【调整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2007 年,调整企业职工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四大保险最低缴费工资为 1080 元,缴费比例分别为 17% 、 2% 、 0.3% 和 1% 。养老和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分别为 8% 和 1% 。实行单位与个人缴纳相分离,单位和个人缴费分别向地税和社保部门申报。单一参加工伤保险每人每月缴纳 11 元。参加失业保险的行业和事业单位,以 1800 元为缴费基数,单位按 2% 、个人按 1% 缴纳失业保险费。个体劳动者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按每人每月 270 元、 300 元、 360 元 3 个档次缴纳,缴费比例为 20% ,全年征收个体养老金 8528 万元。 1 月 1 日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不享受公费医疗事业单位的基本医疗保险按每人每月 97 元缴纳(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21600 元的 5% ,即每月 90 元,另加重大疾病保险 5 元和医疗困难互助救济 2 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原享受公费医疗事业单位,按年度平均月工资 1800 元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按原规定执行。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2007 年 8 月,调整全市 9416 名退休、退职人员养老金,按月人均 125 元的额度调整基本养老金。其中,调整基本养老金为月人均 103 元,在此基础上,按月人均 22 元的额度给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和部分退休早、养老金偏低退休(退职)人员适当提高调整水平。通过调整养老金,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 1264 元,退职 157 人,月人均养老金 780 元。 2007 年新增退休人员 795 人,离休 94 人,退休 10021 人,退职 157 人,供养精减 1998 人,月平均支付养老金 1340 余万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7 年,解决 1.05 万名 因 城镇职工和农医保不能参保的城镇老年居民和少年儿童的医疗保险问题, 占 符合参保条件总数的 53.8% 。 7 月始,按每人每月一定比例划入企业职工个人账户,作为其普通门诊费用。 10 月 11 日,临安市人民医院作为杭州市医保定点医院正式运行,在临安工作、居住、旅游的 持 杭州市“市民卡”人员可直接在临安市人民医院刷卡就诊,这次医保联网在杭州地区尚属首次。同时,加强对定点医院监管力度,查处大峡谷镇卫生院龙井 桥 分院医保违规问题,对该院处以暂停定点资格 6 个月、全额扣除全年 10% 提留款等处罚,对违规个人处以停止享受待遇 1 年、 500 元~ 2000 元不等的罚款,并在全市范围通报。全年共计扣除违规医疗保险支出 24.5 万元。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2007 年,在“五险合一”的基础上,将财务管理软件与综合业务系统平台实现自动对接,使财务凭证等资料数据实现自动装载。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确保全系统数据共享,形成对参保人员“同人、同城、同 库 ”管理,完善 5 险 统一登记、申报、征缴“一站式”服务系统平台。 12 月,通过“临安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一期项目暨“五险合一”系统验收。完成与杭州市局信息中心金保工程二期联网,使养老、就业等 5 险 800 多项指标数据实现自动抽取。(范 斌)

人 事

【概况】 2007 年,全市共引进大专以上人才 650 余人。完成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培训、初任培训、普通话培训 2000 余人次;建立 4 个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基地和 6 个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基地;选派 30 名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推荐杭州市“ 131 ”人才 39 人、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6 人;选拔临安市“ 812 ”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 101 名;申报 2 个省级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项目和 2 个出国培训项目。开展“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重点安排夏季人才交流大会等 17 项活动;在媒体刊出人事信息 190 余篇。

  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调研、起草工作 , 指导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调整国内经济合作、内资招商管理职能和体育行政管理职能,完成招商局组建工作。参与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农业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机构“三定”等工作。指导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清理,指导卫生、公安部门事业机构撤销后人员分流方案的拟订、审核、批复。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 46 名 ( 不含法院、检察院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83 名。

  完成 1855 名公务员和 9025 名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安置军转干部 17 人。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 16549 人工资套改;审批核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级别和 薪 级工资 10088 人,办理工资变动手续 1533 人次,调整精简退职人员、供养遗属和计划内临时工生活费 1385 人次。完成 2007 年度专技人员情况统计,累计输入信息表 17987 人次(见表 11~12 )。办理 到龄 退休手续 180 余人,下拨 3000 余名退休干部活动经费。办理人事关系挂靠 2198 人、毕业生落户 950 人、流动人员调入调出 477 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档案 1907 人。办结人事信访件 26 件。做好市“百日攻坚” 16 省道领办工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9158 万元。

  是年,市人事局获省人事宣传、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人事系统宣传调研、拥军优属、“ 131 ”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攻关 奖 ,临安市人民群众满意单位、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优秀领办奖、基层纪检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信访和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650 余人】 2007 年,市人事局实施“ 246 ” 引 才计划。举办春、夏季人才交流会、 5 期人才集市和 3 场招聘会,组织 400 余家用人单位参会;组织 70 余家用人单位赴长沙招聘及参加省、杭州市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开展网上招聘和人才库选才。临安人才网发布招聘单位 367 家次,新增求职会员 8950 余人。共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人才 650 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19 人、本科学历 316 人。

【制订《临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 2007 年,市人事局制订《临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总目标,即到 2010 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比“十五”期间提高 10% ,接受继续教育覆盖率 95% 以上,初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续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5 月 30 日正式下发文件。 6 月始,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必须达到 42 学时,计 10 学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达到 72 学时,计 18 学分。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需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培训测试,并取得相应学分,公共课每年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 30% 。根据测试成绩和学时,继续教育基地将核准相应学分,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由市人才中心鉴证。

【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 2007 年 1 月 12 日,召开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业务培训会议,开展历时 3 个月的工资套改工作。 5 月,增资兑现工作执行到位。全市列入工资套改范围 16549 人,其中,在职 12328 人、离退休 4221 人。月人均增资 285.57 元,其中,在职人员月人均增资 288.04 元,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增资 278.37 元。

【出台《临安市事业单位聘用制实施办法》】 2007 年,市人事局制定出台《临安市事业单位聘用制实施办法》。坚持“以编定岗、以事设岗、以岗择人、精简高效”原则,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截至 12 月底,全市 312 家事业单位实施聘用制, 90%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选拔“ 812 ”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2007 年 4 月,召开市“ 812 ”人才培养工程 2006 年度第一批培养人选选拔推荐审定工作会议,选拔市“ 812 ”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101 人,其中,第一层次 18 人、第二层次 53 人、第三层次 31 人,市财政对其分别给予 2 万元、 1 万元、 5000 元的资金补助。

【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2007 年 5 月,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从 2007 年至 2009 年,基本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首批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 30 名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的办法进行,共有 417 人报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 133 人。按招考计划 1 ∶ 3 比例确定面试对象,进入面试分数线考生 93 人。面试遵循考官培训抽签、封闭式管理、考场监督等程序。经面试、体检、考核,最终聘用 30 人。

【开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 2007 年 6 月,市人事局下发《关于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通过审核认定浙江华兴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杰实业有限公司等 6 家规模企业为见习基地,采取政府补贴方式,组织临安 籍 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为期 3 至 6 个月的岗位见习。见习期间,见习基地与见习学员不建立劳动关系 但 签订见习协议,市财政和见习单位共同负担见习学员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500 元。

【招考录用公务员 46 名】 2007 年,临安市招考录用公务员职位计划数为 46 名(不含法院、检察院),共有 2078 名考生通过网上资格初审,实际参加考试 1335 人,达到省最低控制分数线 661 人。按招考计划 1 ∶ 3 比例确定面试对象,进入面试分数线考生 123 人。面试工作采用封闭式管理,实行考官抽签制、考官异地交流制,并邀请纪检部门工作人员担任监督员。经面试、体检、考核,录用公务员 46 名。

【非洲国家智力引进官员到临安考察】 2007 年 4 月 17 日,来自苏丹、乌干达、利比里亚等 13 个非洲国家的 26 名 “非洲国家智力引进官员研修班”官员到临安考察交流。实地参观考察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的奶牛养殖场和波尔山羊养殖场,听取公司负责人关于公司规模和发展状况、企业引智等情况的介绍,并就企业生产、销售、防疫等问题进行交流。

【开展“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 2007 年 6 月 20 日至 7 月 20 日,市人才办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活动围绕“以人为本、人才兴市”主题,重点在全市开展“天目彩虹”引智工程、夏季人才交流大会、“相约临安 共创未来”联谊活动、“百名人才进百村”、“创业在临安”摄影比赛、公益性就业辅导培训等 17 项活动。组织、人事、科技、教育等责任单位负责实施重点活动项目,其他单位部门开展一项以上活动。

【举办夏季人才交流大会】 2007 年 7 月 7 日,市人事局在浙江林学院(衣锦校区)举办临安市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浙江杭州 鑫 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 160 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其中,企业 120 余家,事业单位 40 家,共推出市场营销、机械机电、企业管理、财会等岗位 1900 余个;接待应聘人才 3000 余人次,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2600 余人次,初步达成意向 1200 余人次。

【 39 人入选杭州市“ 131 ”人才培养计划】 2007 年 4 月,临安市吕萍等 39 人入选 2006 年度杭州市新世纪“ 131 ”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其中,第一层次 2 人,第二层次 6 人,第三层次 31 人。参评人员由主管部门推荐,经市人事局审核,专家评审,杭州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会议审定,在杭州人事人才网公示后确定。杭州市政府在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给予第一层次培养人选资助经费 8 万元,对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资助经费 5 万元,临安市按 1 ? 1 比例投入配套资助经费。

【确定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007 年 6 月,根据《临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规定,经各单位申报和人事部门核定,确立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临安分校、临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临安市卫生进修学校、浙江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临安分校 4 家单位为临安市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举办首届单身青年人才交友联谊会】 2007 年 7 月 29 日,市人才办、市人事局、团市委联合举办“相约临安,共创未来”临安首届单身青年人才交友联谊会。参加活动的 200 余名单身青年人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来自机关、企业、学校等不同行业,从事公务员、会计、文秘、翻译、部门经理等职业。

【举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 2007 年 3 月 10 日,临安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市人才市场举办。浙江杭州 鑫 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临安 奥 星电子有限公司等 85 家单位设摊招聘,推出机械制造与设计、机电一体化、电子电气、国际贸易、财务会计等岗位 1100 余个,接待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 3000 余人次,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1600 余人,初步达成意向近 700 人次。

【举办第四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2007 年 11 月 21 ~ 23 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为期 3 天的临安市第五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40 余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培训。学员通过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专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公务员行为规范、国家安全与保密制度、公文写作与处理等课程,了解与把握机关工作的特点、程序和要求。初任培训情况作为新录用公务员试用考核内容之一,培训期满考试合格者,发给公务员初任培训证书。

【范尼卡获“西湖友谊奖”】 2007 年 9 月,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教授、国际山羊协会主席范尼卡被浙江省政府授予“西湖友谊奖”。 范尼卡 教授自 2005 年以来,向临安实地传授山羊养殖和育种技术,先后为正兴牧业等企业举办 3 期山羊繁育与推广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胚胎移植技术近 50 例,为来自全省各地 100 余户种羊场、规模养羊大户代表讲授山羊的发展、育种、饲养等新技术。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免费健康体检】 2007 年 5 月 8 日至 6 月 1 日,市人事局分 21 批组织 821 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安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两年 1 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了解掌握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健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