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年鉴(2008)
临安市2007年发展综述
【概况】 全市(以下均指临安市)辖7个乡、15个镇、4个街道,有298个行政村(2007年底全市行政村区划调整后,见表1)、11个社区。户籍人口52.6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6‰。生产总值197.32亿元,比2006年增长17.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亿元,比2006年增长10.8%。农业产值9.12亿元,增长8%;林业产值13.57亿元,增长6.3%;牧业产值6.1亿元,增长27.8%;渔业产值0.41亿元,增长9.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9.5万吨,增长2.1%。蔬菜种植面积7281公顷,产值2.27亿元,增长10.1%。花卉园艺产值1.22亿元,增长5.5%。水果产量4.22万吨,增长21.9%;产值9107万元,增长14.8%。茶叶产量2132吨,增长3.7%;产值1.2亿元,增长10.6%。竹笋产量25.93万吨,增长24%;产值6.02亿元,下降5.2%。山核桃产量1.05万吨,增长25.7%;产值4.1亿元,增长29.6%。肉类总产量2.61万吨,增长3.8%。蚕茧产量3808吨,下降7.4%;产值0.72亿元,下降33.9%。渔业养殖面积2663公顷,水产品产量3518吨,增长3.4%。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82万千瓦,增长3.7%。全年机械作业面积1.80万公顷,机械耕地面积1.30万公顷。新建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基地)9个、临安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3个、创建杭州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4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个。通过QS认证的企业117个。新创省级示范性合作社2家,新增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个,重点整治村55个。
工业总产值537.5亿元,比2006年增长22.6%;工业销售产值521.65亿元,增长21.7%。683个规模工业企业(其中新增114个)实现销售产值283.62亿元,增长26.4%。利税总额21.7亿元,增长37.2%;其中利润12.99亿元,增长54.1%。11个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销售产值90.46亿元,增长25.1%,占全市规模工业销售产值的31%。临安经济开发区和11个工业功能区投产企业278个,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65亿元;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53.6%,占全部工业的27.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9亿元,比2006年增长16.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46亿元,增长16.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8.83亿元,增长16%。连锁超市新增104个,总数224个;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45%。全年住宿餐饮收入6.75亿元,增长21.0%。新增柳溪江风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1个,累计4个。全年接待游客423.4万人次,增长15.3%。旅游景点门票收入7012万元,增长31.4%。全市有"农家乐"经营户410户,从业人员1009人,床位数7564张。
全年自营出口5.05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1.7%;进口5589万美元,下降6.7%。杭重工程机械、西子奥的斯电梯、金圆水泥股权置换等一批项目落户。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29个,协议资金71.72亿元,增长39%;实际到位资金32.48亿元,增长13.4%。引进外资项目30个,协议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03万美元,增长2.2倍。
全市财政收入18.7亿元,比2006年增长2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9亿元,增长21.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3.57亿元,增长2.8%;贷款余额148.29亿元,增长14.3%。保险机构保费收入3.3亿元。临安市被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评审委员会、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会、搜狐财金4家单位评为2007年度中国"金融生态市"。
公路客运量228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90亿人公里,比2006年增长12.1%。公路货运量1344万吨,货物周转量11.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和26.2%。水路货运量27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328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3.6%和1.8倍。13省道锦城至里畈段、16省道乐平至於潜段建成通车。49个乡村康庄工程完成通车里程160公里,经济落后地区砂石路改柏油路93.4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8亿元,增长25.3%。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2万户,电话普及率123.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5.5万户。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亿元,比2006年增长14.6%。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35亿元,增长12.2%。42个重点项目投资30.26亿元。全市工业性投资31.71亿元,增长44.9%。12月18日,总投资7076万元的浙江金圆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动工。全市房地产业开发企业67个,房地产开发投资23.83亿元,增长16.9%。商品房施工面积199.49万平方米,增长1.3%;商品房竣工面积53.7万平方米,增长101.1%。商品房销售面积60.15万平方米,销售额26.1亿元。新增3条市区公交线,营运线路总长度82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43万平方米。市区园林绿地面积39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7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423公顷。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估和省级生态市验收。40%的行政村达到生态村标准,11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初步建成1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8个垃圾填埋场。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22天。
临安市成为首批国家级和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复合装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新建杭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7个。新增杭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36个,其中有2个国家级、19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0余个。全年专利申请量549件,专利授权量329件,授权量比2006年增长99.4%。
建立村级"一证通"图书流通点。鸡血石雕、神兽花灯、钱王传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年送戏、送电影下乡2400余场(次),乡镇村文化活动2600场(次)。创建省、杭州市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各1个,创建杭州市级文化示范乡镇1个。《今日临安》全年出版250期。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8%。各类卫生医疗机构34个,卫生技术人员1933人。构建全市惠民医疗救助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计划生育率97.74%。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举办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100次,参加人数8万人次。新增健身点64个、篮球场14个、乒乓室10个,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2个。
全市小学在校学生3.06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0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0.62万人,每万人中的在校学生数1278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29床,每万人中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5人;敬老院、福利院床位数1710张,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32床。
根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9元,比上年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85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8852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78元,增长13.4%。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7和70平方米;每百户手机用户分别为196和171部,比上年分别增加7和25部;每百户拥有电脑分别为75和22台,比上年分别增加11和10台;每百户拥有汽车分别为14和8辆,均比上年增加3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36亿元,增长1.8%,人均储蓄余额12796元,增长1.7%。
【临安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2007年5月9日,在第四届城市森林论坛暨"国家森林城市"命名仪式上,临安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临安市2005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点,编制多项规划,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城乡绿化一体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区绿化美化、兴林富民五大工程,关停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造纸、电镀企业。全市森林覆盖率76.55%,江、河、湖水岸绿化率82%,公路主要干道绿化率82.9%,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平方米。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12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市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森林旅游景点19个。
【举办接轨上海活动周】 2007年9月26~29日,临安市在上海举行"接轨上海"活动周,邀请外国驻沪领事、世界500强企业代表、上海市企业家等人士参加临安投资环境推介会,共签约项目18个,投资总额22亿元。临安市代表团考察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杨浦科技园、紫竹科学园三个高新技术园区。期间,临安市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形象展示、临安最佳旅游纪念品评选、金秋主题旅游产品大型宣传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成功地宣传了临安市的丰富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地情概貌
【历史沿革】 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先人在临安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出土的石斧石刀,为境内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距今约10万年;新石器时期的石器残件、陶器残片和磨制工具等多有发现,距今约1万年;良渚文明时期的玉器在临安也有出土,距今约6000年。
临安市全境系原临安、於潜、昌化三县合并。西汉前,三县无建制(见表2)。春秋时,市境东南地域属越,西北地域属吴;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占越地,全境属吴。至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吴为越所灭,属越地;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境东南属会稽郡余杭地,西北属故鄣地。
县治建制有2100余年。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设於潜县;东汉建安十六年(211)置临水县,晋太康元年(280)改称临安;唐垂拱二年(686)置紫溪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称昌化。三县建制历元、明、清、民国。据《太平寰宇记》载,临安取临安山为名。1958年,余杭县并入临安县,於潜县并入昌化县;1960年,昌化县(含於潜)并入临安县;1961年,原余杭县析出。1996年12月28日,临安撤县设市。
【地理位置】 临安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绿色明珠,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南麓,北纬29°56′~30°23′,东经118°51′~119°52′;东邻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市和桐庐、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界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宁国县,市境东西宽约100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总面积3126.8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锦城东邻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山湖,距省会杭州市46公里。
【自然条件】 临安市属江南地层区中江山至临安地层分区,境内地层自元古界震旦纪至新生界第四系,除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缺失外,均有发育;区域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作用,构成境内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北、西、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东南向的马蹄形屏障。西北多崇山峻岭,深沟幽谷;东南为丘陵宽谷,地势平坦,全境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西北、西南部山区平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西部清凉峰海拔1787米,东部石泉海拔仅9米,东西海拔相差1770余米,为浙江省罕见。境内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交错分布,大致可分为中山--深谷、低山丘陵--宽谷和河谷平原三种地貌形态,中山(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占5.4%,中低山(海拔高度800米~1000米)占8.8%,低山(500米~800米)占18.3%,丘陵岗地(100米~500米)占57.4%,河谷平原(100米以下)占10.4%。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55%。2007年5月,临安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山脉分北、南两支,北支为天目山脉,南支为昱岭山脉。天目山脉由江西怀玉山,经安徽黄山逶迤入境,横亘境域西北部,西北向东南走向,西起浙皖边界清凉峰,东至临安与余杭交界的窑头山。有诗赞曰"天目山垂两乳长,龙腾虎跃到钱塘。"
境内主要溪流有南苕溪、中苕溪、天目溪和昌化溪。东北部的大部分水流汇入南苕溪和中苕溪向东流出,经余杭入东苕溪,注入太湖,属长江水系;西北部的大部分水流天目溪和昌化溪,两溪交汇于潜川镇紫溪村,向南流出,经分水江入富春江,属钱塘江水系。
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人口状况】 2007年,临安市年末户籍人口52.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4人,其中,男性人口26.53万人,女性人口26.1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1.6(以女性为100);非农业人口11万人,农业人口41.64万人。全年共出生4034人,其中,一孩出生3341人,二孩出生681人,多孩出生12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67‰,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1.16‰,计划生育率97.74%。
全市有畲、苗、回、满、壮、朝鲜、侗、高山、傣、蒙古、藏、白、彝、黎、土家族等少数民族25个,共614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5%,其中,畲族4518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3.5%,少数民族村的基本特点是小聚居大散居。近年来,以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为主的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以婚嫁形式到昌化、岛石、大峡谷、横路、千洪、青山湖、横畈、高虹、板桥、三口等乡镇(街道)落户。
(唐剑平)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