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环保
日期:
2010-08-11 15:53
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5)土地·环保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土地资源实施宏观调控,全国农转用土地审批暂停半年,土地供求矛盾加剧。市国土资源局努力盘活存量,保障临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全年供地2855亩,解决182个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其中工业用地97个,供地1585亩,工业用地比重从前两年的24%提高到51%。争取国家确认重点项目4个,用地面积10539亩。
    完成对30宗改制企业用地的处置,划拨土地办理出让45宗,改变土地用途2宗,出让土地转让及公开交易226宗,核准拍卖25宗。国有土地设定、变更登记842宗,集体土地设定、变更登记4796宗,商品房登记发证1702本,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796宗,抵押金额21?58亿元,受理注销抵押登记595宗,配合法院查封解封58宗。
    共发现违法用地330起,制止54起,立案查处276起。拆除违法建筑物18126平方米,收缴罚没款158?083万元。通过开展集体土地非法买卖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查处锦城街道孟家村等一批非法买卖土地案件。

【保护开发耕地】 2004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规定全国集中半年时间,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期间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符合报国务院批准条件的用地除外),暂停县改市和乡改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暂停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各类规划修改。该《通知》下发后,市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超额完成年度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市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3个,计整理面积4?3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79万亩,实现新增耕地5042亩,获折抵用地指标3630亩。推进宅基地整理试点。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下山”脱贫工作,确立试点项目2个,预计可复垦耕地50亩。因地制宜开展造田造地。全年实施改造地项目11个,面积约1600亩,缓解市重点项目用地的紧缺状况。
【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2004年,完成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各项任务。近两年,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的土地规范审批运作,得到部、省及杭州市检查验收组的肯定。基本做法是,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全市招拍挂各类经营性用地45宗,面积3077?5亩。针对宏观调控后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供地策略,制订实施《临安市征用集体土地综合补偿标准》。全年统一征用集体土地3920亩,累计现存储备土地12950亩,确保市重点项目用地的需求,保障土地市场的平稳与发展。全年收缴土地出让金11?6亿,上缴政府净收益6?65亿元。其中土地储备中心直接上缴政府可用资金3?5亿元;代收入库耕地占用税1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5%;契税2472万元,同比增长19?8%;增值税228万元。

【处理土地信访726件】 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对信访件的督办力度,推动土地信访事件的及时办结。全年处理信访726件,其中市长公开电话转办523件,来信188件,接待处理上访15批32人次,调处率达到100%,办结率在90%以上。

【开展土地登记自我举证试点】 2004年,临安市被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自我举证5个试点单位之一。通过工作调研和实践探索,市国土资源局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全年共办理自我举证登记材料720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 2004年5月11日,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在於潜镇进行试点。经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验收,试点经验于6月10日在全市全面展开。期间,全市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1992年的详查成果,进行广泛的权属调查和界址确认工作,对不同坡度的农田进行田坎系数测算。到年底,全市更新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并通过杭州市国土局初核验收。

【开展地矿秩序治理整顿】 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实施临安市矿产资源规划,调整矿山布局和矿业结构,全面开展矿业秩序整顿,通过对一证多点等重点问题的整顿,全市矿业秩序有了极大好转。全市采矿权出让工作自2002年起步,2003年完成60%,2004年完成所有矿山企业的采矿权有偿出让工作,共收缴采矿权出让金691?664万元,生态治理备用金累计达到197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01?56万元。投入130万元编制《临安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对11处废弃矿山进行勘察设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落实了9处废弃矿山的治理。按照规划,关停马溪花石山膨润土矿等6家矿山企业。投入近150万元,对城北区4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城北区开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临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通过评审】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编制完成《临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通过评审。同时完成杭州市国土局布置的4处地质灾害勘察设计,通过投标落实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该局按照该《规划》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地质灾害伤亡事故发生。5月10日,板桥乡牌联村出现一处山体滑坡迹象,因为监测到位,汇报及时,措施得当,组织全力抢险,使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开展“基层站所万人评、争创文明国土所”活动】 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实现国土中心所“人员素质现代化、业务工作规范化、行政行为法制化、内部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开展“基层站所万人评、争创文明国土所”活动,共向社会发放“行风建设和基层站所万人评”活动征求意见表1668份,反馈1591份,其中满意表1501份,占90?09%,基本满意表占9?43%,反映较差或不满意的占4?8%。在此基础上,各相关站所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职责到位,执法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使工作效能和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陈向春)

环境保护


【概况】 2004年,临安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出境断面与桐庐交界贺洲渡断面为Ⅱ类水质,与余杭区交界汪家埠断面为Ⅲ类水质,均符合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质量指数API为54。降水PH平均值为4?16,酸雨率91?8%,仍属重酸雨区。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在上年水平,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9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4分贝,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市环保局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推进生态市建设。流域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青山湖流域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基本完成,确保了森博会铁人三项赛游泳项目的顺利进行。出台《锦溪综合整治和环境改善三年工作方案》。完成全市印染(制线)和节能灯行业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测和数据月报工作,并安装了在线监测仪。青山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噪声达标区创建和於潜合格饮用水源创建工作通过杭州市考核。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设立“临安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签订了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基本落实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全市乡镇、街道均已完成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26个项目列入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43个项目列入杭州市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建立了60个项目的临安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动态库。进一步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多绿”创建活动拓展到绿色工地,承办了“实施强市名城胜地战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是年,临安市被省环保局授予“2003年度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市环保局被评为“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机关业绩考核优秀单位”和“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建设项目管理】 2004年,市环保局严把项目审批关,控制新增污染源。全年共审批新、扩、改项目786项,其中执行环评报表(书)的项目55项。否决不符合审批原则的建设项目86项。在加大“三同时”执法检查中,共组织执法检查126厂(次),完成“三同时”验收企业56家,实施搬迁中宇集团、锦溪砖瓦厂等污染企业26家。

【污染源管理】 2004年,市环保局完成排污申报及年审企业560家,申报年审率100%。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15%。相继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清查放射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和专项执法检查。对企业日常监察835厂(次),立案查处46件,行政处罚34家,取缔非法小电镀5家。全年处理信访投诉510件,其中上级交办23件,市长公开电话批办445件,环保110电话接办42件,信访处理率100%,按期反馈率100%,满意率95%以上。在加强环境监测方面,共计接收、采集样品3080个,获监测数据8670个,出具监测报告394份。

【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临安考察生态建设】2004年1月15日,省委书记习近平一行到临安考察、指导生态建设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市生态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潘林荣等陪同考察临安经济开发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天目乡竹笋基地、万马集团、浙江林学院和钱王陵园。习近平希望临安市在生态建设上继续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工程院7院士到临安考察生态建设】 2004年9月,中国工程学院副院长、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浙江林学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金鉴明,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钱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魏复盛等7位院士,到临安市考察生态建设。期间举行了“浙江省生态建设院士行”恳谈会,会议对临安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生态市建设开展情况予以肯定,并建议树立生态建设新理念,把生态市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和农村的整体发展规划,着力构造生态安全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区,构建起一个集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区域生态建设框架。

【《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论证】 2004年4月,《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会议认为该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正确,总体目标及指标体系的分析符合实际,生态功能区划基本合理,建设的主要领域与重点任务比较明确,总体符合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原则要求。规划文本框架合理,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优势明显,重视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月,该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届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出台《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4年8月,临安市在单设生态办机构、人员、经费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局、环保局制定《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专项资金,有重点地用于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等示范工程的创建奖励,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项目。

【“六五”环境宣传日活动】 2004年6月5日,由市环保局等单位承办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在人民广场举行。活动以“实施强市名城胜地战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市建设”为宣传主题,由临安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承办。市四套班子领导、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企事业单位和学生代表等1000余人参与。副市长胡?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讲话。大会表彰绿色学校18所、绿色社区4个、绿色文明家庭23户、生态建设摄影获奖者11名。还组织“建设生态市、创建国家模范城市”万人签名活动。展示以生态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内容的图板,展出了反映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警示五大版块的“樱花杯”生态市建设摄影作品。发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市”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小册子2000余份。

【创建“多绿”工程】 2004年,市环保局会同市文明办、教育局、建设局、妇联等部门继续开展“多绿”工程创建活动,已建成临安市级绿色学校18所、绿色社区4个、绿色文明家庭23户、绿色工地9个。锦潭、兰岭、马溪3个社区通过杭州市级绿色社区验收;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等4个建筑工地命名为杭州市“绿色工地”;王国强、陈建筹、夏玉云3个家庭评为杭州市“绿色家庭”;青山中学、浙江天松集团有限公司、罗江松家庭、马筱霞同学分别获省级“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小卫士”称号。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成运行】市环境空气自动站通过委托招标采购,2004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进入调试运行,总投资238?5万元。这是市环境保护基础建设单项最大的财政投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经省环保局批复,调整为市政府和锦城第四中学两个点位,代替了原浙江林学院、国际大酒店两个手工分析监测点位。

【设立临安市生态建设办公室】 2004年,经临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临安市生态建设办公室”,其性质为市直属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核定人员编制3名。此外还增加临安市环境监察大队人员编制4名。

【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 2004年,根据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胡?为组长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临安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的目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非禁养区,制订整治工作计划。相继发布关于开展苕溪、青山湖流域养鸭(鹅)专项整治的通告。

【出台《临安市锦溪污染控制与环境质量三年工作方案》】 2004年8月,临安市政府出台《临安市锦溪污染控制与环境质量三年工作方案》,力争通过锦溪三年环境综合整治,使锦溪石山至青山水库入口处(庙山脚)水域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石山以上水域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锦溪沿线所有工业污染源废水达标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生活污水纳管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置,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锦溪水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於潜合格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通过验收】 2004年,於潜合格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通过验收。该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为虞溪与枫林溪汇合处——虞溪与东关溪汇合处陆域,为两岸纵深1公里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水域为英公水库、千洪与於潜交界处——虞溪与枫林溪汇合处,陆域为两岸纵深1公里陆域范围。
【环境噪声达标区通过验收】 2004年12月,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通过杭州市环保局验收。在Ⅱ类标准适用区内建成12?2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已扣除Ⅳ类区2?38平方公里),其中在建成区范围内建成8?89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已扣除Ⅳ类区1?73平方公里),其面积约占城镇建成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的83?71%。

【发生甲醛泄漏污染事故】 2004年5月4日,安徽一装载危险化学物品甲醛的农用变拖车,在横路乡千秋关路段发生翻车事故,导致6吨甲醛全部泄漏,排入虞溪。事件发生后,上级部门和市环保局、於潜镇、横路乡政府通力合作,迅速采取应急补救措施,使污染现场得到有效处置,较好控制了对下游水体的污染。至5月10日,经市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连续一周对事故发生地和下游英公水库水体的检查和监测,甲醛泄漏事故危害已基本消除,未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毛雅芬)


编辑:朱纫频

临安籍知名画家——金晓海
金晓海,男,1963年生于临安锦城街道吴马村。1981年,师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家陆抑非,198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浙江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杭州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教授。
    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并在西泠印社成功举办个人画展。1992年,参加中国文化部赴马来西亚举办的中国画展,在西泠印社举办《百米兰花长卷及花鸟画展》。1993年,担任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1995年,作品《百米墨兰长卷》获“书圣杯”国际银奖,被海内外誉为“当代兰花才子”。1998年,《秋艳》入选“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2001年5月,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中国报道》开播十周年大型活动,同年被欧美同协会和中华百业英才新世纪座谈会评为“中华英才” 。2002年,《古宅清韵》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2003年8月,应邀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秦皇岛之夏”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他的部分作品入编《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跨世纪翰墨艺术家书画库》、《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大观》、《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库》、《中国书画家精选》等。

(唐剑平)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土地·环保
发布时间:2010-08-11 15:53: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5)土地·环保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土地资源实施宏观调控,全国农转用土地审批暂停半年,土地供求矛盾加剧。市国土资源局努力盘活存量,保障临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全年供地2855亩,解决182个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其中工业用地97个,供地1585亩,工业用地比重从前两年的24%提高到51%。争取国家确认重点项目4个,用地面积10539亩。
    完成对30宗改制企业用地的处置,划拨土地办理出让45宗,改变土地用途2宗,出让土地转让及公开交易226宗,核准拍卖25宗。国有土地设定、变更登记842宗,集体土地设定、变更登记4796宗,商品房登记发证1702本,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796宗,抵押金额21?58亿元,受理注销抵押登记595宗,配合法院查封解封58宗。
    共发现违法用地330起,制止54起,立案查处276起。拆除违法建筑物18126平方米,收缴罚没款158?083万元。通过开展集体土地非法买卖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查处锦城街道孟家村等一批非法买卖土地案件。

【保护开发耕地】 2004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规定全国集中半年时间,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期间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符合报国务院批准条件的用地除外),暂停县改市和乡改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暂停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各类规划修改。该《通知》下发后,市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超额完成年度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市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3个,计整理面积4?3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79万亩,实现新增耕地5042亩,获折抵用地指标3630亩。推进宅基地整理试点。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下山”脱贫工作,确立试点项目2个,预计可复垦耕地50亩。因地制宜开展造田造地。全年实施改造地项目11个,面积约1600亩,缓解市重点项目用地的紧缺状况。
【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2004年,完成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各项任务。近两年,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的土地规范审批运作,得到部、省及杭州市检查验收组的肯定。基本做法是,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全市招拍挂各类经营性用地45宗,面积3077?5亩。针对宏观调控后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供地策略,制订实施《临安市征用集体土地综合补偿标准》。全年统一征用集体土地3920亩,累计现存储备土地12950亩,确保市重点项目用地的需求,保障土地市场的平稳与发展。全年收缴土地出让金11?6亿,上缴政府净收益6?65亿元。其中土地储备中心直接上缴政府可用资金3?5亿元;代收入库耕地占用税1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5%;契税2472万元,同比增长19?8%;增值税228万元。

【处理土地信访726件】 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对信访件的督办力度,推动土地信访事件的及时办结。全年处理信访726件,其中市长公开电话转办523件,来信188件,接待处理上访15批32人次,调处率达到100%,办结率在90%以上。

【开展土地登记自我举证试点】 2004年,临安市被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自我举证5个试点单位之一。通过工作调研和实践探索,市国土资源局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全年共办理自我举证登记材料720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 2004年5月11日,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在於潜镇进行试点。经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验收,试点经验于6月10日在全市全面展开。期间,全市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1992年的详查成果,进行广泛的权属调查和界址确认工作,对不同坡度的农田进行田坎系数测算。到年底,全市更新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并通过杭州市国土局初核验收。

【开展地矿秩序治理整顿】 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实施临安市矿产资源规划,调整矿山布局和矿业结构,全面开展矿业秩序整顿,通过对一证多点等重点问题的整顿,全市矿业秩序有了极大好转。全市采矿权出让工作自2002年起步,2003年完成60%,2004年完成所有矿山企业的采矿权有偿出让工作,共收缴采矿权出让金691?664万元,生态治理备用金累计达到197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01?56万元。投入130万元编制《临安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对11处废弃矿山进行勘察设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落实了9处废弃矿山的治理。按照规划,关停马溪花石山膨润土矿等6家矿山企业。投入近150万元,对城北区4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城北区开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临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通过评审】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编制完成《临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通过评审。同时完成杭州市国土局布置的4处地质灾害勘察设计,通过投标落实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该局按照该《规划》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地质灾害伤亡事故发生。5月10日,板桥乡牌联村出现一处山体滑坡迹象,因为监测到位,汇报及时,措施得当,组织全力抢险,使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开展“基层站所万人评、争创文明国土所”活动】 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实现国土中心所“人员素质现代化、业务工作规范化、行政行为法制化、内部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开展“基层站所万人评、争创文明国土所”活动,共向社会发放“行风建设和基层站所万人评”活动征求意见表1668份,反馈1591份,其中满意表1501份,占90?09%,基本满意表占9?43%,反映较差或不满意的占4?8%。在此基础上,各相关站所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职责到位,执法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使工作效能和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陈向春)

环境保护


【概况】 2004年,临安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出境断面与桐庐交界贺洲渡断面为Ⅱ类水质,与余杭区交界汪家埠断面为Ⅲ类水质,均符合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质量指数API为54。降水PH平均值为4?16,酸雨率91?8%,仍属重酸雨区。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在上年水平,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9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4分贝,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市环保局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推进生态市建设。流域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青山湖流域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基本完成,确保了森博会铁人三项赛游泳项目的顺利进行。出台《锦溪综合整治和环境改善三年工作方案》。完成全市印染(制线)和节能灯行业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测和数据月报工作,并安装了在线监测仪。青山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噪声达标区创建和於潜合格饮用水源创建工作通过杭州市考核。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设立“临安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签订了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基本落实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全市乡镇、街道均已完成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26个项目列入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43个项目列入杭州市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建立了60个项目的临安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动态库。进一步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多绿”创建活动拓展到绿色工地,承办了“实施强市名城胜地战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是年,临安市被省环保局授予“2003年度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市环保局被评为“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机关业绩考核优秀单位”和“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建设项目管理】 2004年,市环保局严把项目审批关,控制新增污染源。全年共审批新、扩、改项目786项,其中执行环评报表(书)的项目55项。否决不符合审批原则的建设项目86项。在加大“三同时”执法检查中,共组织执法检查126厂(次),完成“三同时”验收企业56家,实施搬迁中宇集团、锦溪砖瓦厂等污染企业26家。

【污染源管理】 2004年,市环保局完成排污申报及年审企业560家,申报年审率100%。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15%。相继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清查放射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和专项执法检查。对企业日常监察835厂(次),立案查处46件,行政处罚34家,取缔非法小电镀5家。全年处理信访投诉510件,其中上级交办23件,市长公开电话批办445件,环保110电话接办42件,信访处理率100%,按期反馈率100%,满意率95%以上。在加强环境监测方面,共计接收、采集样品3080个,获监测数据8670个,出具监测报告394份。

【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临安考察生态建设】2004年1月15日,省委书记习近平一行到临安考察、指导生态建设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市生态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潘林荣等陪同考察临安经济开发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天目乡竹笋基地、万马集团、浙江林学院和钱王陵园。习近平希望临安市在生态建设上继续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工程院7院士到临安考察生态建设】 2004年9月,中国工程学院副院长、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浙江林学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金鉴明,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钱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魏复盛等7位院士,到临安市考察生态建设。期间举行了“浙江省生态建设院士行”恳谈会,会议对临安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生态市建设开展情况予以肯定,并建议树立生态建设新理念,把生态市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和农村的整体发展规划,着力构造生态安全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区,构建起一个集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区域生态建设框架。

【《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论证】 2004年4月,《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会议认为该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正确,总体目标及指标体系的分析符合实际,生态功能区划基本合理,建设的主要领域与重点任务比较明确,总体符合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原则要求。规划文本框架合理,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优势明显,重视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月,该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届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出台《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4年8月,临安市在单设生态办机构、人员、经费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局、环保局制定《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专项资金,有重点地用于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等示范工程的创建奖励,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项目。

【“六五”环境宣传日活动】 2004年6月5日,由市环保局等单位承办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在人民广场举行。活动以“实施强市名城胜地战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市建设”为宣传主题,由临安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承办。市四套班子领导、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企事业单位和学生代表等1000余人参与。副市长胡?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讲话。大会表彰绿色学校18所、绿色社区4个、绿色文明家庭23户、生态建设摄影获奖者11名。还组织“建设生态市、创建国家模范城市”万人签名活动。展示以生态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内容的图板,展出了反映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警示五大版块的“樱花杯”生态市建设摄影作品。发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市”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小册子2000余份。

【创建“多绿”工程】 2004年,市环保局会同市文明办、教育局、建设局、妇联等部门继续开展“多绿”工程创建活动,已建成临安市级绿色学校18所、绿色社区4个、绿色文明家庭23户、绿色工地9个。锦潭、兰岭、马溪3个社区通过杭州市级绿色社区验收;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等4个建筑工地命名为杭州市“绿色工地”;王国强、陈建筹、夏玉云3个家庭评为杭州市“绿色家庭”;青山中学、浙江天松集团有限公司、罗江松家庭、马筱霞同学分别获省级“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小卫士”称号。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成运行】市环境空气自动站通过委托招标采购,2004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进入调试运行,总投资238?5万元。这是市环境保护基础建设单项最大的财政投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经省环保局批复,调整为市政府和锦城第四中学两个点位,代替了原浙江林学院、国际大酒店两个手工分析监测点位。

【设立临安市生态建设办公室】 2004年,经临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临安市生态建设办公室”,其性质为市直属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核定人员编制3名。此外还增加临安市环境监察大队人员编制4名。

【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 2004年,根据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胡?为组长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临安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的目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非禁养区,制订整治工作计划。相继发布关于开展苕溪、青山湖流域养鸭(鹅)专项整治的通告。

【出台《临安市锦溪污染控制与环境质量三年工作方案》】 2004年8月,临安市政府出台《临安市锦溪污染控制与环境质量三年工作方案》,力争通过锦溪三年环境综合整治,使锦溪石山至青山水库入口处(庙山脚)水域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石山以上水域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锦溪沿线所有工业污染源废水达标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生活污水纳管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置,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锦溪水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於潜合格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通过验收】 2004年,於潜合格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通过验收。该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为虞溪与枫林溪汇合处——虞溪与东关溪汇合处陆域,为两岸纵深1公里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水域为英公水库、千洪与於潜交界处——虞溪与枫林溪汇合处,陆域为两岸纵深1公里陆域范围。
【环境噪声达标区通过验收】 2004年12月,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通过杭州市环保局验收。在Ⅱ类标准适用区内建成12?2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已扣除Ⅳ类区2?38平方公里),其中在建成区范围内建成8?89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已扣除Ⅳ类区1?73平方公里),其面积约占城镇建成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的83?71%。

【发生甲醛泄漏污染事故】 2004年5月4日,安徽一装载危险化学物品甲醛的农用变拖车,在横路乡千秋关路段发生翻车事故,导致6吨甲醛全部泄漏,排入虞溪。事件发生后,上级部门和市环保局、於潜镇、横路乡政府通力合作,迅速采取应急补救措施,使污染现场得到有效处置,较好控制了对下游水体的污染。至5月10日,经市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连续一周对事故发生地和下游英公水库水体的检查和监测,甲醛泄漏事故危害已基本消除,未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毛雅芬)


编辑:朱纫频

临安籍知名画家——金晓海
金晓海,男,1963年生于临安锦城街道吴马村。1981年,师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家陆抑非,198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浙江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杭州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教授。
    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并在西泠印社成功举办个人画展。1992年,参加中国文化部赴马来西亚举办的中国画展,在西泠印社举办《百米兰花长卷及花鸟画展》。1993年,担任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1995年,作品《百米墨兰长卷》获“书圣杯”国际银奖,被海内外誉为“当代兰花才子”。1998年,《秋艳》入选“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2001年5月,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中国报道》开播十周年大型活动,同年被欧美同协会和中华百业英才新世纪座谈会评为“中华英才” 。2002年,《古宅清韵》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2003年8月,应邀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秦皇岛之夏”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他的部分作品入编《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跨世纪翰墨艺术家书画库》、《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大观》、《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库》、《中国书画家精选》等。

(唐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