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年鉴(2006)
概述
【概况】 2005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5.1449亿元,其中供水1178万元,燃气500万元,公交120万元,道路桥梁26172万元,排水992万元,防洪18912万元,园林绿化615万元,市容环境卫生622万元,其他233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完成“吴越风”城标工程、东入城口改造工程、北入城口道路工程、城中街一期改造工程、浙皖农贸城东侧18米道路、森博会配套服务项目等;圣园路、城中街三期改造、经济适用房三期东侧道路、玲珑花园次入口道路、回龙农民安置小区市政配套工程等顺利开展。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74.9公里,道路面积193.6万平方米。城区实施停车咪表管理。市区日供水能力10万吨,全年供水量1917万吨,其中生活用水量959万吨。第三自来水厂管道工程动建,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开展环城北路二期道路绿化、环东路行道树、城标转盘绿化、中医院前绿岛改造、新环城西路南延行道树、临水路行道树回迁工程、碧桂苑道路绿化、钱王大街改造、林学院老校区拆墙透绿以及“迎森博”城区鲜花布置等一系列绿化工程。市区拥有公园7座,公园面积30.1公顷,市区园林绿地面积385.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67.3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06.5公顷,绿化覆盖率36.5%。
城市规划
【概况】 2005年,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四个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青山湖区详细规划全部编制到位,完成城市重要节点和景观地段的规划编制,城市市政道路、给水排水、环卫、燃气等专项规划也已经编制到位。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初步建立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
【实施“阳光规划”】2005年,开通临安规划网站(http://news.lanews.com.cn/laplan/),通过网站展示规划成果,报道规划动态,宣传规划政策法规。实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倡导社会公众参与。制订《临安市城乡规划领域推行“阳光规划”的实施意见》,实行城乡规划编制事前公示、事后公布和建设项目审批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制度。在城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配套建设的要求规划安排四个农民安置小区,引导农民进入农居点,并规范城区农民建房管理。全年查处违法违章建筑7.35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3万平方米。
【村庄规划完成总编制数九成】 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指导各乡镇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市应编制村庄规划587个,至2005年底,实际完成村庄规划编制495个,完成总编制数的90%。31个村庄规划正在编制当中。
【首次制作大比例影像图】 2005年,完成规划区187平方公里四等平面和三等水准网改造和补测,以及建成区25平方公里一、二级导线点补测。完成玲珑工业区约6平方公里1∶2000大比例尺正射影图制作并叠加线划图,这也是全市首次制作大比例的影像图。新增测量标志15座,全市测量标志达到263座。
建筑业
【概况】 2005年,全市有三级以上建筑企业3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上交地方税收1.16亿元,占地方可支配收入的19.3%。完成报建项目285项,总投资25.8亿元,建筑面积189.9万平方米,其中招标工程154项,中标价格15亿元,中标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报建率、应招标率、应公开招标率达到100%。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水平整体提高。全市共创“天目杯”优质工程26项,创“西湖杯”优质工程5项。被评为临安市“双标化”工地8只,临安“绿色”工地15只,杭州市“双标化”工地5只,杭州市“绿色”工地7只,浙江省“双标化”工地2只。
【强化工程招投标管理】 2005年,加强对中标人、中介机构和工程量计价的监管,有力地整顿有形市场交易秩序,有效遏制陪标、抬标、串标、挂靠等现象。实现与杭州市区各县市专家库的联网,出台《临安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房地产
【概况】 2005年,全市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0家,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达17.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商品房施工面积187.74万平方米,增长50.5%,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05.9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5.87万平方米,商品房预售面积34.7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77亿元,商品房预售额11.62亿元。
【举办第四届天目山人居展】 第四届天目山人居展于2005年9月21日至25日在锦城举办,本届参展企业23家,参观人次5万,成交44套,成交面积4843平方米,成交金额2281万元,同时有674套商品房在展会上达成购买意向。
【房地产管理进入信息化】 市房管处2005年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开通“临安市房地产信息网”(http∥www.lafc.gov.cn),“商品房网上备案系统”将于次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正式运行后,可以通过网站实现房地产管理和信息发布网络化,其中 “商品房网上销售合同备案管理”将作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有力手段,实现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及时备案,从而增强透明度。
【全市首例房屋强制拆迁】 位于苕溪北路、碧桂苑二区26幢前的一幢四层楼民房于2005年6月底被强制拆除。这是全市城市拆迁过程中第一次实施强制拆迁。该房屋原为2003年碧桂苑二期拆迁项目,由于被拆迁人对评估的拆迁补偿不满意,一直未签拆迁合同,拆迁事宜一拖再拖,影响碧桂苑安置小区工程的建设。期间,市有关部门多次与被拆迁人进行协商,但都未取得一致意见。在商谈无效的情况下,市建设局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启动房屋拆迁行政裁决程序。4月15日,市建设局召集拆迁双方当事人进行裁决调解,但仍未能达成协议。随后,市建设局依法进行行政裁决,于4月22日下达行政裁决书,要求被拆迁人15日内将房屋搬迁腾空。15日后,被拆迁人未按行政裁决书要求进行搬迁。为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该拆迁户的房屋行政裁决,5月13日,市建设局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锦城街道、社区、被拆迁户代表等参加,对该户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听证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对该户拆迁的补偿合理、拆迁依据充分、拆迁程序合法,符合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实施强制拆迁的要求。6月8日,临安市人民政府对其作出强制拆迁的决定,要求户主于15日内搬迁腾空。6月23日,限令的最后期限已到,但房主仍未履行拆迁义务。于是,市政府在6月27日召集公安、锦城街道、社区、公证处、城建监察大队等部门相关人员对其实施强制拆迁。
公用事业
【城区所有道路实施清扫保洁市场化】 在2004年5月将城北区块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试点基础上,2005年初将城区所有道路推向市场,以招投标方式确定保洁单位,共有四家保洁公司承揽城区道路保洁。至此,环卫保洁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环卫处职能变“办环卫”为“管环卫”,着重强化监督检查和考察职能。城区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保洁水平在原有基础上稳步上升。全年城区共清运生活垃圾约7.5万吨,日均清运约205吨;清运粪便3600余吨,日均清运约9.8吨。垃圾、粪便基本做到密闭化运输,清运率100%,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市环卫处有大小机动垃圾车、粪便和冲洗车等作业车辆54辆,拥有垃圾中转站4座和1座库容54万立方米、占地近100亩的填埋场。
【市自来水公司收购青山自来水厂】 2005年8月18日,临安市自来水公司与青山湖街道办事处签约,成功收购青山自来水厂。该项目实施对于实现市区内同水同质同价及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锦城至青山临时供水管网的铺设于10月完成。市自来水公司全年实现售水量1147万吨,比上年增长10.54%,售水产值1933万元,增长9.07%,水质综合合格率100%,水压合格率99.8%。
【市水表计量检定站挂牌】 2005年8月18日,市自来水公司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成立水表检定站。检定站现有人员3名,设备投资50万元,具备DN50以下计量水表的检定能力。检定站的成立标志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计量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整治市区液化气供应站点】 针对市区极大部分液化气供应站点都不符合规划要求,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2005年重点对市区内的供应站点进行整治。通过整治,市区内的供应点由原48家减少到11家。在此次液化石油气布局调整中,要求新的供应点必须是单层房屋,层高3.5米以上,离主要道路和居民住宅10米以上、次要道路5米以上;液化石油气瓶需实行空瓶和实瓶分库堆放;供应点还必须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器等一些消防安全设施要配备齐全。
【临安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通过验收】 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位于锦城街道榧子山北侧、一期工程东北侧,总投资1.2 亿余元,污水处理单元总占地2725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可达4万吨。主要纳污范围包括城北区新规划浙江林学院、城东区新规划区块、玲珑工业功能区、锦城老城区合流管渠改造以及城区截流纳污支管的系统完善。2005年7月,二期工程正式通过验收。加上已建成一期的2万吨,锦城日处理污水已达到6万吨。
【钱王文化广场奠基】 钱王文化广场于2005年7月正式动工兴建。该项目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东起塔山路,西至天目路,南起城中街,北至衣锦街,占地约89亩,项目包括广场、博物馆、图书馆等市政公建工程和商业街、住宅、公寓、写字楼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有鲜明地域环境特色和浓郁人文特点的综合城市空间,成为满足城市商业购物、展示历史文化和提供行政办公、市民活动的市中心主题广场。钱王文化广场项目也是迄今全市在旧城区实施的最大规模的改造工程,项目共涉及拆迁单位15个,居民413户,农户77户,共需拆除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
【概况】 2005年,共签定和重签“门前三包”责任状3748份,卫生监督员共处罚违章人员2421人次,罚款12105元。市城管大队在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针对创国卫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重要问题,开展“春节”整治、“五一”整治、建筑工地与渣土整治、市容综合整治、城市“牛皮癣”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市容综合整治、城市“牛皮癣”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犬类整治、倚门设摊整治、早夜市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犬类整治、倚门设摊整治、早夜市整治、公共信息栏整治、城区空调室外机整治、城区车辆清洗场(点)整治、违章搭建物整治、收旧拾荒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70余次,查处占道设摊、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方面违法违章行为,其中一般程序立案调查290起,结案率100%,简易程序处罚2034起,现场教育68000余起。
【市场化消除城市“牛皮癣”】 2005年11月4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由临安利安保洁公司获得为期一年的清洗保洁权,在杭州城区首开市场化消除城市“牛皮癣”的先例。这次城市牛皮癣保洁范围北至环城北路,南至02省道一级公路,东至入城口,西至老环城西路、钱王街延伸段,保洁内容包括建成区范围内大街小巷、居民区、楼道等所有建筑物的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清理工作。(陈朝晖)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