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体育
日期:
2010-08-12 15:34
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7)

 卫生

  【概况】2006年,全市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37个,其中,市属医院5个,市属公共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2个,分院15个,乡镇专科医院1个;村卫生室288个;民营医疗机构81个(个体诊所66个,门诊部12个,医院3个),医务室18个。全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2449人,其中卫技人员1943人,大专以上学历1059人,占人员总数的43.29%;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601人;执业注册医师815人,执业注册助理医师368人,执业注册护士60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25人、护士1.16人。全市有病床1291张,每千人口床位数2.45张。全年医疗机构门诊160.67万人次,住院34240人次,平均住院日8.48天,住院人均费用4209元,门诊人均费用113.32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63.15%。
   全年卫生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3%。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测预警报告、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市卫生局、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统一的卫生信息平台,13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36家乡镇卫生院(分院)、11家民营医疗机构投入使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临安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妇幼保健所门诊楼正式启用。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并建立自愿骨髓捐献造血干细胞名库。

  【疾病防治】2006年,制订和完善《临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方案7个,并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年有效处置菌痢、流感等突发疫情10余起,未发生疾病流行和蔓延。以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副伤寒为重点,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血吸虫病防治通过国务院检查组和省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检查。实施免疫规划,"五苗"全程接种率99.52%,本地儿童接种率98%,流动儿童接种率90%以上。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221.34/10万,比上年下降11.31%。

  【社区卫生服务】2006年,全市乡镇卫生院按照杭州市标准进行布局调整、功能转向,创建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有6家乡镇卫生院创建成临安市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服务站8个,有6家通过杭州市规范化中心验收。累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服务覆盖率80%。按照1?1500比例在全市范围公开招考社区责任医师,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责任医师250余人。各社区责任医生按照"六位一体"要求开展综合性卫生服务,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制度,平均管理率80%。心理卫生知晓率65%,干预率100%。

  【爱国卫生】2006年,爱国卫生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开展卫生村镇创建、卫生先进单位评比、社区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形成两级机构、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运行体制。除"四害"通过省专项达标验收。共创建杭州市级卫生村25个、临安市级卫生村47个,岛石镇成为杭州市级卫生乡镇。新建乡镇级水厂2个,新增受益人口5460人,累计自来水受益人口42.90万人,自来水普及率96.95%;有24个乡镇68个村开展二次改水,受益30570人。清除露天粪缸和简易棚厕658只;新建公共厕所46座;改建卫生厕所1.09万只,卫生户厕占农户总数的87.06%;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1.09万只,占农户总数的46.80%;2个改水改厕试点村通过杭州市考核验收。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创建区网络覆盖率98%;继续结合各类卫生纪念日、科普周等开展健康宣传咨询活动;推进亿万农民健康教育工程,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

  【卫生执法】2006年,启动运行玲珑、昌化、於潜3个卫生监督分所。开展1-8号监管行动,查处非法、无证行医及违反诊疗规章的违法行为。结合节假日、森博会等,与有关部门配合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卫生许可、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豆制品等系列整治行动。开展"五小"(小餐饮店、小旅馆、小理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行业整改活动,规范"五小"行业管理,创建区4000余家"五小"整改到位率100%。全年行政执法267起,罚没款金额33.64万元。在餐饮业、学校食堂、茶楼业等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通过等级评审单位1074家,其中,2家单位被省卫生厅评为A级单位。职业病监督起步,初步建立上报、评估及检查制度。

  【医疗质量和教学科研】2006年,昌化人民医院代表市属综合性医院接受省厅等级复检并通过"回头看"检查。市中医院创建二甲中医院。临安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在杭州(县)市级再列第一。启动"336"(30名硕士生、30名学科带头人、600名本科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引进博士生1人。临安市人民医院与浙医大联合开设研究生班,培养高学历人才。全年课题立项15项,其中,2项为杭州市级课题。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建成省级重点专科。

  【实施第四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实施第四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方案对有关政策作了调整。一是调整缴费年度,收缴一年半的费用,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与财政核算年度一致;二是增加新生儿及复退军人中途参加内容,在本核算年度内的新生儿、当年退伍军人可在出生或者退伍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及缴费;三是市内外补助比例进一步拉大,市外就诊补助比例从80%下降到70%。全市共有384552人参加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93%。全年得到补助22.64万人次,补助金额2525.70万元,受益率60.3%。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启动】2006年,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卫生、财政、发改三部门联合制订《临安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按照以乡镇投入为主、市财政按乡镇类别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市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其中,潜川、玲珑、太湖源、三口镇4家卫生院列入首批新建单位。清凉峰镇卫生院新建立项,于12月底动工,面积1526平方米;於潜、青山镇卫生院改建立项。至年底,5个已通过杭州市标准化建设的验收。市财政下拨专项经费落实乡镇卫生院"新六件"装备,至年底建制乡卫生院全部配齐B超、心电图、X光机、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

  【全市397家医疗机构纳入卫生部信息化管理】2006年,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重新登记、校验。全市上报《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单位536家,经对卫生设施、医疗仪器、人员资质、医用处方等现场审核,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397家,予以重新发证。同时将各医疗机构名称、科室设置、服务项目等信息输入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公示。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则暂缓效验实施整改。

  【农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启动】2006年,根据省卫生厅及杭州市卫生局的要求制订《临安市农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责任书》,并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要求按规定组织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制订全科医生培训、学历教育升级、在职岗位培训、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等计划,全面开展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工作,其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率98%以上,合格率97%。

  【农民健康工程启动】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临安市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启动农民健康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坚持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建立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每两年为参合农民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三)按照三大类十二项内容对公共卫生实施项目管理。市政府按照人均15元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按照参合农民人均10元落实专项体检经费。全年健康体检人数21.13万人,体检率54.91%,并全部建立健康档案。

  【开展医疗市场监管1~8号行动】2006年,根据杭州市统一部署,开展医疗市场监管1~8号行动,重点对直属医疗单位、民营医疗机构、药店坐堂医的人员执业资质、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服务开设项目等进行执法检查,覆盖率100%。全年共取缔非法行医35家次,查扣医疗药品器械67箱,处罚医疗机构27起,罚款累计6.18万元。

  【出台《临安市"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2006年,根据《临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临安市"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该《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五"卫生成绩、分析面临形势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总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有效经济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临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及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建成卫生强市,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实施"五大"战略工程,分别是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工程、科教强卫工程、名院工程。该《规划》经专家论证面向社会发布。

  【临安卫生信息网开通】2006年,临安卫生信息网(www.lawsj.gov.cn)开通。网站分为10大版块,即卫生概况、卫生新闻、政务公开、办事指南、政策法规、组织机构、继续教育、合作医疗、专家介绍、卫生统计。网站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内容,参保人可上网查询报销信息,各乡镇可通过卫生局网站及时下载各乡镇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情况。同时,根据创国卫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开通疾病预防网站。网站设置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疾病举报等栏目,公布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电话、艾滋病咨询电话、健康教育所的联系电话等。

  【杭州市专家驻点昌化人民医院】2006年,为缓解农村老百姓"就医难"问题,杭州市启动"万名医师下基层"工程。昌化人民医院为临安市唯一一家受援单位。自1月启动到年底,杭州市各市属医院共有小儿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及皮肤科、骨科、眼科、放射科等3批16名专家先后驻点昌化人民医院。专家组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业务培训、学科带教、三级查房、疑难病历讨论等,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当地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
   【实施惠民医疗救助制度】2006年,为缓解"低保、特困"人群的"就医难、就医贵"问题,市政府制定《临安市惠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按照市财政50%、慈善总会和春风行动各20%、惠民医院10%比例设立基金。对处于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职工家庭三类人员实行"十免十减半"优惠措施。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项服务"规范运作,确立市中医院为惠民医院,於潜人民医院、昌化人民医院、昌北人民医院为协作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设立爱心门诊及惠民病房,对特困人群、下岗职工等实行减免部分医药费用的优惠服务。各市属医院继续与残联合作实施"光明行动",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

  【开展"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活动】2006年,开展"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系列活动。竞赛内容为"两比两赛五评选",即临床医生技能、法律(业务)知识竞赛;护理礼仪操作、急救应急技术比武;开展医生之星、卫生法律之星、护士之星、生命卫生之星、青年文明岗及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活动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涉及市属医院、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至年底,已举行医生技能、法律法规两个阶段比赛。

  【举办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2006年,市卫生局和市建设局首次联合举办建设工地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首场讲座在远洋山水工程项目部民工学校举行。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作专题讲座,300余名民工参加课程。讲座期间,张贴艾滋病宣传画、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杭州市建筑工地民工学校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读本》和免费咨询检测联系卡等。

  【市妇幼保健所创建妇幼规范门诊】2006年,市妇幼保健所开展省级妇幼规范门诊创建工作。市财政投入150万元,市妇幼保健所自筹300余万元,共计投入450余万元,扩建2545平方米门诊楼,添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胎儿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对科室进行科学、规范化调整,与牙病防治所、精神病防治站合作开设儿童口腔、心理咨询等科室,健全妇幼保健功能。9月13日,市妇幼保健所通过省级验收。

  【临安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成立】2006年,临安市人民医院成立健康管理中心。中心投入300余万元,购进全套体检设备,设有床位24张,有休息厅、餐厅、报告厅等,病房均按三星级酒店配置,提供"一站式"体检休闲式服务。中心还设置VIP会员制,会员可享受优质、优先、优惠及方便的服务。健康管理中心配有体检软件管理系统,体检信息全部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使体检者管理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临安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名列杭州(县)市级医院第一】2006年,临安市人民医院通过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召开医疗质量评析会、加强年轻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进行医护人员操作竞赛等举措提高医疗质量。增设医疗质量监控办公室,将执行落实与考核评价分开,以加强医疗质量日常监控工作,建立医疗质量检查考核长效机制。年底,市卫生局组织医疗质量检查中,临安市人民医院以总分89.98分的成绩再获杭州地区(县)市级医院第一。这是该院医疗质量检查连续第5年在杭州地区(县)、市中名列前茅。

  【市中医院开展百场电影送健康下农村活动】2006年,市中医院与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构建和谐社会,关爱农村群众"百场电影下乡送健康活动。活动历时3个月,在武肃里等6个社区,板桥乡、大峡谷镇等20余乡镇播放电影100场。播放电影之际,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慢性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在影场周围放置健康教育流动墙板,引导和帮助群众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增强群众防病知识。发放"杏林爱心卡"、"光明行动爱心卡"等各类优惠卡6000余张,对持卡患者就诊提供挂号、诊断、体检、床位、检查、医疗、中草药等减免优惠措施。近2万观众接受健康知识教育。
  
   【市中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2006年,市中医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医院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任务分解表,对照《浙江省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投入300万元添置腹腔镜、膀胱镜等设备;扩建中西药库,设立ICU急救病房,开设一个新病区。经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评审并通过验收。

  【市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建成省重点专科】2006年,市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先后通过省卫生厅验收成为省重点专科。糖尿病专科于2003年申请成为中西医结合专科基地,经几年建设,发表论文15篇,完成"六味唐克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研究课题。建有治疗强化中心、糖尿病俱乐部。年门诊量2.11万人次,俱乐部成员2000余人。肾病专科于2004年列为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建设基地,制订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肾病综合征两个单病种的诊疗规范,拥有中药直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技术,已成功行肾穿刺100余例。(陆旭军)

体育

  【概况】2006年,完成"三个一百"(100个篮球场、100个乒乓室、100个健身苑点)工程建设任务,新增健身点50个、篮球场13个、乒乓室15个、气排球场8个、门球场2个。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对50人进行体质监测。举办各类健身活动531次,举办各类培训班74次,培训3200人。开展学生体质测试,测试面为100%,合格率99.40%。向省、市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39人。
   组织各类体育竞赛30余次,参加省、市竞赛30余次,组织参加体育交流活动12次。举行小学生篮球、排球、乒乓、象棋比赛,初中生、高中男子篮球赛以及高中女子排球赛和第27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於潜镇、高虹镇成为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强乡镇。昌化镇、於潜镇成为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检查体育市场6次,对2家不规范的经营场所提出整改意见。在《浙江省体坛报》刊登《和着时代节奏的临安体育》专版。

  【盛江获多哈亚运会60公斤级古典式摔跤银牌】2006年12月9日,临安籍运动员盛江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60公斤级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获亚军。在该级别比赛中,盛江先后在预赛、1/4决赛和半决赛中以技术分的优势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选手阿里波夫、印度选手辛格和叙利亚选手阿尔.纳卡德里,挺进决赛。这是中国队在该届亚运会摔跤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亚运会银牌是临安籍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2004年21岁的盛江为中国古典摔跤队赢得第一张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

  【举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临安分会场启动仪式】2006年4月16日,举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临安分会场启动仪式。活动以"休闲、运动、健身"为主题,推出展示临安特色的6大健身节目。启动仪式上,550名运动员、1000余市民参加10公里环城越野跑比赛。奥运会冠军王军霞为"千人环城跑"领跑。

  【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2006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信杯"杭州天目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在临安举行。该挑战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中国登山协会、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旅游局、杭州市旅委、杭州市体育局、临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具有国内山地户外运动最高水平的13支代表队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2支代表队以及具有国际较高水平的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5支代表队共8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历时3天,主要比赛地点设在青山湖西天目山风景旅游区,赛程全长180公里,分"光荣起步"、"艰难历程"和"奔向胜利"三个赛段,共设越野跑、直排轮滑、跑骑交替、山地车、划船、速降、越野技能、竹筏、登山9个运动项目。日本代表队最终以14小时47分21秒的总成绩夺冠,中国香港地区代表队和北京探路者代表队分别获第二名、第三名。此项赛事是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临安分会场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临安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性赛事。挑战赛期间,有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体育报、浙江卫视、陕西卫视、新民晚报、中国《山野》杂志社、杭州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聚焦临安、聚焦赛事。中央电视台1套、4套、5套、9套中连续4天报道挑战赛的相关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在线》栏目播出18分钟的挑战赛专题片。

  【组队参加省第13届运动会】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于2006年6~10月在台州举行。临安籍运动员共夺得金牌25.7枚、银牌22.5枚、铜牌18.5枚,临安市金牌总数名列88个参赛县(市、区)第9位,总分位居参赛单位的第8位,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

  【举行第11届全民运动会暨第27届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006年10~12月,在锦城街道举行四年一届的临安市第11届全民运动会,设钓鱼、象棋、田径、门球、射击、乒乓、桥牌、红五星、气排球、羽毛球、太极拳(剑)、拔河、篮球13个比赛项目,设系统(局)、乡镇、老年组、青少年组4个组别,有428个运动队、3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规模创历史之最。市运会上,有4人破市青少年项目纪录,24人次破10项市运动会纪录。(王跃军)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卫生·体育
发布时间:2010-08-12 15:34: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7)

 卫生

  【概况】2006年,全市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37个,其中,市属医院5个,市属公共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2个,分院15个,乡镇专科医院1个;村卫生室288个;民营医疗机构81个(个体诊所66个,门诊部12个,医院3个),医务室18个。全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2449人,其中卫技人员1943人,大专以上学历1059人,占人员总数的43.29%;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601人;执业注册医师815人,执业注册助理医师368人,执业注册护士60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25人、护士1.16人。全市有病床1291张,每千人口床位数2.45张。全年医疗机构门诊160.67万人次,住院34240人次,平均住院日8.48天,住院人均费用4209元,门诊人均费用113.32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63.15%。
   全年卫生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3%。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测预警报告、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市卫生局、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统一的卫生信息平台,13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36家乡镇卫生院(分院)、11家民营医疗机构投入使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临安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妇幼保健所门诊楼正式启用。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并建立自愿骨髓捐献造血干细胞名库。

  【疾病防治】2006年,制订和完善《临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方案7个,并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年有效处置菌痢、流感等突发疫情10余起,未发生疾病流行和蔓延。以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副伤寒为重点,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血吸虫病防治通过国务院检查组和省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检查。实施免疫规划,"五苗"全程接种率99.52%,本地儿童接种率98%,流动儿童接种率90%以上。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221.34/10万,比上年下降11.31%。

  【社区卫生服务】2006年,全市乡镇卫生院按照杭州市标准进行布局调整、功能转向,创建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有6家乡镇卫生院创建成临安市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服务站8个,有6家通过杭州市规范化中心验收。累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服务覆盖率80%。按照1?1500比例在全市范围公开招考社区责任医师,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责任医师250余人。各社区责任医生按照"六位一体"要求开展综合性卫生服务,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制度,平均管理率80%。心理卫生知晓率65%,干预率100%。

  【爱国卫生】2006年,爱国卫生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开展卫生村镇创建、卫生先进单位评比、社区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形成两级机构、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运行体制。除"四害"通过省专项达标验收。共创建杭州市级卫生村25个、临安市级卫生村47个,岛石镇成为杭州市级卫生乡镇。新建乡镇级水厂2个,新增受益人口5460人,累计自来水受益人口42.90万人,自来水普及率96.95%;有24个乡镇68个村开展二次改水,受益30570人。清除露天粪缸和简易棚厕658只;新建公共厕所46座;改建卫生厕所1.09万只,卫生户厕占农户总数的87.06%;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1.09万只,占农户总数的46.80%;2个改水改厕试点村通过杭州市考核验收。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创建区网络覆盖率98%;继续结合各类卫生纪念日、科普周等开展健康宣传咨询活动;推进亿万农民健康教育工程,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

  【卫生执法】2006年,启动运行玲珑、昌化、於潜3个卫生监督分所。开展1-8号监管行动,查处非法、无证行医及违反诊疗规章的违法行为。结合节假日、森博会等,与有关部门配合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卫生许可、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豆制品等系列整治行动。开展"五小"(小餐饮店、小旅馆、小理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行业整改活动,规范"五小"行业管理,创建区4000余家"五小"整改到位率100%。全年行政执法267起,罚没款金额33.64万元。在餐饮业、学校食堂、茶楼业等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通过等级评审单位1074家,其中,2家单位被省卫生厅评为A级单位。职业病监督起步,初步建立上报、评估及检查制度。

  【医疗质量和教学科研】2006年,昌化人民医院代表市属综合性医院接受省厅等级复检并通过"回头看"检查。市中医院创建二甲中医院。临安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在杭州(县)市级再列第一。启动"336"(30名硕士生、30名学科带头人、600名本科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引进博士生1人。临安市人民医院与浙医大联合开设研究生班,培养高学历人才。全年课题立项15项,其中,2项为杭州市级课题。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建成省级重点专科。

  【实施第四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实施第四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方案对有关政策作了调整。一是调整缴费年度,收缴一年半的费用,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与财政核算年度一致;二是增加新生儿及复退军人中途参加内容,在本核算年度内的新生儿、当年退伍军人可在出生或者退伍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及缴费;三是市内外补助比例进一步拉大,市外就诊补助比例从80%下降到70%。全市共有384552人参加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93%。全年得到补助22.64万人次,补助金额2525.70万元,受益率60.3%。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启动】2006年,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卫生、财政、发改三部门联合制订《临安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按照以乡镇投入为主、市财政按乡镇类别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市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其中,潜川、玲珑、太湖源、三口镇4家卫生院列入首批新建单位。清凉峰镇卫生院新建立项,于12月底动工,面积1526平方米;於潜、青山镇卫生院改建立项。至年底,5个已通过杭州市标准化建设的验收。市财政下拨专项经费落实乡镇卫生院"新六件"装备,至年底建制乡卫生院全部配齐B超、心电图、X光机、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

  【全市397家医疗机构纳入卫生部信息化管理】2006年,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重新登记、校验。全市上报《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单位536家,经对卫生设施、医疗仪器、人员资质、医用处方等现场审核,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397家,予以重新发证。同时将各医疗机构名称、科室设置、服务项目等信息输入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公示。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则暂缓效验实施整改。

  【农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启动】2006年,根据省卫生厅及杭州市卫生局的要求制订《临安市农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责任书》,并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要求按规定组织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制订全科医生培训、学历教育升级、在职岗位培训、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等计划,全面开展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工作,其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率98%以上,合格率97%。

  【农民健康工程启动】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临安市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启动农民健康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坚持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建立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每两年为参合农民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三)按照三大类十二项内容对公共卫生实施项目管理。市政府按照人均15元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按照参合农民人均10元落实专项体检经费。全年健康体检人数21.13万人,体检率54.91%,并全部建立健康档案。

  【开展医疗市场监管1~8号行动】2006年,根据杭州市统一部署,开展医疗市场监管1~8号行动,重点对直属医疗单位、民营医疗机构、药店坐堂医的人员执业资质、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服务开设项目等进行执法检查,覆盖率100%。全年共取缔非法行医35家次,查扣医疗药品器械67箱,处罚医疗机构27起,罚款累计6.18万元。

  【出台《临安市"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2006年,根据《临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临安市"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该《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五"卫生成绩、分析面临形势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总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有效经济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临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及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建成卫生强市,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实施"五大"战略工程,分别是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工程、科教强卫工程、名院工程。该《规划》经专家论证面向社会发布。

  【临安卫生信息网开通】2006年,临安卫生信息网(www.lawsj.gov.cn)开通。网站分为10大版块,即卫生概况、卫生新闻、政务公开、办事指南、政策法规、组织机构、继续教育、合作医疗、专家介绍、卫生统计。网站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内容,参保人可上网查询报销信息,各乡镇可通过卫生局网站及时下载各乡镇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情况。同时,根据创国卫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开通疾病预防网站。网站设置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疾病举报等栏目,公布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电话、艾滋病咨询电话、健康教育所的联系电话等。

  【杭州市专家驻点昌化人民医院】2006年,为缓解农村老百姓"就医难"问题,杭州市启动"万名医师下基层"工程。昌化人民医院为临安市唯一一家受援单位。自1月启动到年底,杭州市各市属医院共有小儿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及皮肤科、骨科、眼科、放射科等3批16名专家先后驻点昌化人民医院。专家组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业务培训、学科带教、三级查房、疑难病历讨论等,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当地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
   【实施惠民医疗救助制度】2006年,为缓解"低保、特困"人群的"就医难、就医贵"问题,市政府制定《临安市惠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按照市财政50%、慈善总会和春风行动各20%、惠民医院10%比例设立基金。对处于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职工家庭三类人员实行"十免十减半"优惠措施。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项服务"规范运作,确立市中医院为惠民医院,於潜人民医院、昌化人民医院、昌北人民医院为协作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设立爱心门诊及惠民病房,对特困人群、下岗职工等实行减免部分医药费用的优惠服务。各市属医院继续与残联合作实施"光明行动",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

  【开展"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活动】2006年,开展"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系列活动。竞赛内容为"两比两赛五评选",即临床医生技能、法律(业务)知识竞赛;护理礼仪操作、急救应急技术比武;开展医生之星、卫生法律之星、护士之星、生命卫生之星、青年文明岗及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活动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涉及市属医院、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至年底,已举行医生技能、法律法规两个阶段比赛。

  【举办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2006年,市卫生局和市建设局首次联合举办建设工地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首场讲座在远洋山水工程项目部民工学校举行。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作专题讲座,300余名民工参加课程。讲座期间,张贴艾滋病宣传画、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杭州市建筑工地民工学校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读本》和免费咨询检测联系卡等。

  【市妇幼保健所创建妇幼规范门诊】2006年,市妇幼保健所开展省级妇幼规范门诊创建工作。市财政投入150万元,市妇幼保健所自筹300余万元,共计投入450余万元,扩建2545平方米门诊楼,添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胎儿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对科室进行科学、规范化调整,与牙病防治所、精神病防治站合作开设儿童口腔、心理咨询等科室,健全妇幼保健功能。9月13日,市妇幼保健所通过省级验收。

  【临安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成立】2006年,临安市人民医院成立健康管理中心。中心投入300余万元,购进全套体检设备,设有床位24张,有休息厅、餐厅、报告厅等,病房均按三星级酒店配置,提供"一站式"体检休闲式服务。中心还设置VIP会员制,会员可享受优质、优先、优惠及方便的服务。健康管理中心配有体检软件管理系统,体检信息全部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使体检者管理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临安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名列杭州(县)市级医院第一】2006年,临安市人民医院通过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召开医疗质量评析会、加强年轻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进行医护人员操作竞赛等举措提高医疗质量。增设医疗质量监控办公室,将执行落实与考核评价分开,以加强医疗质量日常监控工作,建立医疗质量检查考核长效机制。年底,市卫生局组织医疗质量检查中,临安市人民医院以总分89.98分的成绩再获杭州地区(县)市级医院第一。这是该院医疗质量检查连续第5年在杭州地区(县)、市中名列前茅。

  【市中医院开展百场电影送健康下农村活动】2006年,市中医院与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构建和谐社会,关爱农村群众"百场电影下乡送健康活动。活动历时3个月,在武肃里等6个社区,板桥乡、大峡谷镇等20余乡镇播放电影100场。播放电影之际,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慢性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在影场周围放置健康教育流动墙板,引导和帮助群众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增强群众防病知识。发放"杏林爱心卡"、"光明行动爱心卡"等各类优惠卡6000余张,对持卡患者就诊提供挂号、诊断、体检、床位、检查、医疗、中草药等减免优惠措施。近2万观众接受健康知识教育。
  
   【市中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2006年,市中医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医院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任务分解表,对照《浙江省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投入300万元添置腹腔镜、膀胱镜等设备;扩建中西药库,设立ICU急救病房,开设一个新病区。经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评审并通过验收。

  【市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建成省重点专科】2006年,市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先后通过省卫生厅验收成为省重点专科。糖尿病专科于2003年申请成为中西医结合专科基地,经几年建设,发表论文15篇,完成"六味唐克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研究课题。建有治疗强化中心、糖尿病俱乐部。年门诊量2.11万人次,俱乐部成员2000余人。肾病专科于2004年列为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建设基地,制订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肾病综合征两个单病种的诊疗规范,拥有中药直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技术,已成功行肾穿刺100余例。(陆旭军)

体育

  【概况】2006年,完成"三个一百"(100个篮球场、100个乒乓室、100个健身苑点)工程建设任务,新增健身点50个、篮球场13个、乒乓室15个、气排球场8个、门球场2个。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对50人进行体质监测。举办各类健身活动531次,举办各类培训班74次,培训3200人。开展学生体质测试,测试面为100%,合格率99.40%。向省、市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39人。
   组织各类体育竞赛30余次,参加省、市竞赛30余次,组织参加体育交流活动12次。举行小学生篮球、排球、乒乓、象棋比赛,初中生、高中男子篮球赛以及高中女子排球赛和第27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於潜镇、高虹镇成为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强乡镇。昌化镇、於潜镇成为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检查体育市场6次,对2家不规范的经营场所提出整改意见。在《浙江省体坛报》刊登《和着时代节奏的临安体育》专版。

  【盛江获多哈亚运会60公斤级古典式摔跤银牌】2006年12月9日,临安籍运动员盛江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60公斤级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获亚军。在该级别比赛中,盛江先后在预赛、1/4决赛和半决赛中以技术分的优势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选手阿里波夫、印度选手辛格和叙利亚选手阿尔.纳卡德里,挺进决赛。这是中国队在该届亚运会摔跤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亚运会银牌是临安籍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2004年21岁的盛江为中国古典摔跤队赢得第一张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

  【举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临安分会场启动仪式】2006年4月16日,举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临安分会场启动仪式。活动以"休闲、运动、健身"为主题,推出展示临安特色的6大健身节目。启动仪式上,550名运动员、1000余市民参加10公里环城越野跑比赛。奥运会冠军王军霞为"千人环城跑"领跑。

  【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2006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信杯"杭州天目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在临安举行。该挑战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中国登山协会、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旅游局、杭州市旅委、杭州市体育局、临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具有国内山地户外运动最高水平的13支代表队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2支代表队以及具有国际较高水平的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5支代表队共8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历时3天,主要比赛地点设在青山湖西天目山风景旅游区,赛程全长180公里,分"光荣起步"、"艰难历程"和"奔向胜利"三个赛段,共设越野跑、直排轮滑、跑骑交替、山地车、划船、速降、越野技能、竹筏、登山9个运动项目。日本代表队最终以14小时47分21秒的总成绩夺冠,中国香港地区代表队和北京探路者代表队分别获第二名、第三名。此项赛事是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临安分会场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临安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性赛事。挑战赛期间,有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体育报、浙江卫视、陕西卫视、新民晚报、中国《山野》杂志社、杭州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聚焦临安、聚焦赛事。中央电视台1套、4套、5套、9套中连续4天报道挑战赛的相关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在线》栏目播出18分钟的挑战赛专题片。

  【组队参加省第13届运动会】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于2006年6~10月在台州举行。临安籍运动员共夺得金牌25.7枚、银牌22.5枚、铜牌18.5枚,临安市金牌总数名列88个参赛县(市、区)第9位,总分位居参赛单位的第8位,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

  【举行第11届全民运动会暨第27届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006年10~12月,在锦城街道举行四年一届的临安市第11届全民运动会,设钓鱼、象棋、田径、门球、射击、乒乓、桥牌、红五星、气排球、羽毛球、太极拳(剑)、拔河、篮球13个比赛项目,设系统(局)、乡镇、老年组、青少年组4个组别,有428个运动队、3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规模创历史之最。市运会上,有4人破市青少年项目纪录,24人次破10项市运动会纪录。(王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