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油菜免耕开穴点播宽行稀植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抗倒伏能力强、单产高等优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要求选择适应性强、适合在单季稻地区种植、抗性好、优质、高产的甘蓝型中迟熟“双低”杂交油菜良种,如南油9、10、12号,德油5号,德科6号,荣油588,宝油517和油研10号等。
二、大田准备 1. 田块选择。要求选择地下水位低,灌排方便,相对集中连片,四周没有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以免杂花串粉,影响油菜籽质量)的田块。2. 杀灭杂草。在中稻收割前7~10天断水,收割时留低稻茬。采用稻草还田的,可将稻草均匀铺盖全田,每亩用10%草甘磷300毫升+百草枯20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全田,以杀灭稻田中的杂草。
三、施肥播种 1. 施足底肥。在开沟做畦前,每亩施腐熟厩肥(猪牛栏粪)或人粪尿1000~1500千克、进口(或国产)45%三元复合肥(15-15-15)30千克或39%油菜专用肥(14-7-18)32千克或25%复混肥(12-5-8或12-6-7)37.5千克、硼砂1千克,全田均匀撒施。2. 开好“三沟”.中稻收割后趁稻田湿润及时开好围沟(田边沟)、腰沟(田中十字沟)和畦(厢)沟。围沟宽30~35厘米、深25厘米;腰沟宽25~30厘米、深20厘米;一般畦宽1.2~1.5米,畦沟宽20~25厘米、深15厘米。要求做到中沟浅,边沟深,沟沟相通,排水顺畅。开沟后要将沟土打碎均匀铺在畦面(厢)上,把所施的肥料覆盖好(以不见肥料为度),以利于平整畦面。3. 开穴播种。用直径为6厘米的木桩将其一端削尖,按行距60~67厘米、株距30~33厘米开穴,每亩播3000~3700穴,每穴播2~3粒种子,折合每亩播6000~11100粒种子(按千粒重3.5~4克折种子21~40克,每包种子85~100克可播稻田3~4亩),然后每亩用钙镁磷肥15~20千克与细土(或火土灰)混合均匀覆盖种子。最好做到边施肥、边开沟、边整地(开穴)、边播种,4道工序一次性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出苗。
四、田间管理 1. 间苗定苗。在2~3叶期进行间苗、定苗,每穴留单株苗。定苗后在3叶1心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20克对水15~20千克均匀喷施促使油菜苗矮化,以利于培育出叶片厚实、叶色深绿的矮壮、耐旱、耐寒油菜苗。2. 适时追肥。都昌县油菜施肥技术一般应在4~5叶时每亩施尿素3~5千克做提苗肥,在小寒节至大寒节之间(1月5~20日)每亩施尿素8~10千克做腊肥,在薹高3~5厘米时每亩施尿素4~5千克对水淋施做薹肥,在开花期(初花-盛花期)每亩用0.2%硼砂溶液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补充硼元素,以提高油菜结实率。3. 化学除草。播种的当天或播种后2~3天搞好芽前除草,每亩用乙草胺100克对水50千克喷施畦(厢)面;苗期每亩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30毫升对水15~30千克进行均匀喷雾除草。4. 病虫害防治。开春后要及时清理“三沟”,摘除病、老、黄叶,以降低田间湿度。苗期要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每亩用1.8%阿维菌素100毫升+吡虫啉1包(25克)对水30~40千克喷雾;初花期和盛花期用菌核净100克+80%多菌灵100克+“481”(芸薹素内酯)1包对水30~50千克喷雾,防治菌核病和霜霉病等。对于油菜软腐病(开花末期易感病),可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嘧啶核苷类抗生素2000倍液或50%敌磺钠原粉800倍液喷雾或灌蔸。
五、适时收获 当油菜全株有2/3的角果呈现黄色、主茎中部角果为黄色、有光泽、种子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应及时收获,以提高油菜籽的千粒重和含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