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高温多雨,要培育壮苗对不少菜农来说难度都较大,一旦操作不当,死苗、烤苗就会发生。这期应时管理抓重点,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夏季蔬菜苗期管理的有关问题,希望对菜农朋友们有所帮助。
要点一:多措并举保证出齐苗
每年夏季育苗,不少菜农都会反映出苗不齐这一问题,就是有的苗子出得早,有的出得晚。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出苗不齐的原因。
导致出苗不齐的原因较多。首先是种子成熟度不一致。一些不饱满的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缓慢或者由于新陈种子混合,新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快,陈种子生命力弱,发芽迟缓,或者由于种子催芽时温湿度和空气不均匀,各粒种子的发芽程度不一致。对此,建议菜农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二是覆土不均匀,菜农在覆土时有的覆土多,有的覆土少,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最好覆土一人操作即可。
三是苗床不平整,湿度不一致,出苗不齐。
除此之外,苗子出苗整齐与否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尤其与水分管理关系密切。
第一,浸种催芽。选择发芽势强的种子在播种前晾晒1-2个中午,使种子含水量保持一致,然后,浸种催芽,以促进种子发芽。另外,为保证发芽整齐,在浸种时,可在水中加入600mg/kg赤霉素。
第二,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幼苗出土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于底墒水,而如果播种后进行浇水,浇水过大很容易造成烂种,所以在播种前,底墒水一定要灌足。可在穴盘内加满基质后再浇透水,浇水后第二天再进行播种。
第三,适当喷水,但防止水分过大造成烂种。在夏季高温季节育苗时,苗床水分蒸发较快,在幼苗出土的过程中,很多菜农看到苗床土壤稍干时,就急于大量补水,这样很容易因浇水量大而造成烂种。因此,可在床土稍干时用喷壶洒水,以少量多次喷水为好,有时一天可喷水2-3次。
要点二:出苗期间及时撤膜防烤苗
播种后要保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以免苗床表面干燥而不利于种子出土,一般都在覆土后覆盖地膜。虽然这样做利于保水,但是在夏季育苗,一定要及时检查幼苗出土的情况,由于夏季光照强,膜上部温度高,若揭膜不及时,很容易烫伤幼苗;当然,在地膜撤去之后,为保证苗床湿度,可搭建小拱棚保湿,也可撒施少量的细土保湿。
要点三:出苗后严防幼苗徒长
幼苗出土后,由于温度较高,尤其是夜温较高,很容易导致蔬菜幼苗徒长、不茁壮,茎间细弱,抗病性差,花芽分化不良,因此,出苗后降温防止幼苗徒长非常重要。但为防止幼苗徒长,应以环境调控为主。
温度:温度过高,尤其是夜温过高,不仅导致秧苗出现徒长现象,而且还会导致花芽分化不良,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棚内的温度。拿番茄来说,子叶出土前到子叶展开前适当降低温度,将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左右;第一片真叶展开到三叶一心时,适当提高温度,将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18℃。
光照:为保证充足的光照,建议白天在光照较强时设置遮阳网等遮阳,早上和傍晚要注意撤掉遮阳网,以防光照过弱影响蔬菜幼苗生长。
另外,为防秧苗徒长,可适当配合喷洒助壮素等抑制剂,可分三次喷洒。第一次是在子叶展开时,可用1500倍的助壮素喷洒;第二次是在第二片真叶长出后用750倍的助壮素喷洒;第三次是在第三片真叶长出后用600倍左右助壮素喷洒。
要点四:防雨水进棚,及早防死苗
蔬菜苗期容易发生病害,而幼苗带病,为害将非常严重,尤其是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那么,为培育无病苗,在夏季育苗时应做好哪几点呢?
第一,防雨水进棚。由于夏季气温偏高,为降低棚内的温度,菜农通常都会加大通风,但是由于夏季多雨,而雨水中含有较多的病菌。若降雨前,未及时将放风口合严,雨水可能会直接流入棚内或溅到苗床上,这样带菌的雨水可能侵染小幼苗,导致幼苗死亡。因此,应在雨前及时将塑料薄膜拉下并用土埋严;若发现苗床进雨水后应及时通风晾晒,并喷洒杀菌药预防病害发生。
第二,提早用药。夏季高温干旱,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如病毒病、猝倒病及部分虫害等。对于立枯病和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可在子叶长出后及时喷洒72.2%的普力克800倍液以及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预防病害的发生。为防止病毒病发生,在做好温度以及水分管理的同时,应及早在苗床上部安装防虫网,同时育苗床内还要设立黄板,诱杀蚜虫,防止传播病毒;此外,10天左右应喷一次盐酸吗啉胍铜或宁南霉素等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