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规律 以雌成虫在根结内排出的卵囊团随病残体在保护地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升,越冬卵孵化成幼虫,或部分越冬幼虫继续发育在土壤表层内活动。从幼根侵入,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巨细胞,过度分裂形成瘤状根结。通过病土、病苗、浇水和农具等传播。一般地势高燥、土质疏松及缺水缺肥的地块发生较重,重茬种植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病害常发区选用无虫土或大田土育苗,施用不带病残体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也可用基质育苗,同时注意防止人为传播。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病根残体,深翻土壤,翻耕混匀后挖沟起垄或作畦,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实。
药剂处理土壤,在播种或定植前根据药剂性质进行,可选用1.8%虫螨杀星(阿维菌素)乳油0.5~1千克/亩对水均匀施于苗床,或施于定植沟或定植穴后再播种或定植。
发病初期,用1.8%虫螨杀星2000~2500倍液,或40%毒丝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一12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500毫升,间隔10—15天再灌根1次,能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