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木头”向“卖生态”的历史巨变
日期:
2018-12-07 10:03
来源:
地区管理员
浏览量:

白沙村地处天目山麓和太湖源头,山多耕地少,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有410户、1173人,森林覆盖率96%。俗话说“靠山吃山”,但载体不同、吃法不同,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同。从前白沙村上山砍树“卖木头”,结果生态恶化,差点砸了饭碗;后来蓄养山林“卖山货”,解决了温饱,奔向了小康;现在打定主意“卖生态”,整治村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如今的白沙村群山翡翠、绿树蓊郁、村容美丽、村民富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

1983年,白沙村实行了山林承包到户责任制。村民有了经营山林的自主权,“靠山吃木”成为村民生财之道和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全村很快念起了“五木经”,即砍木材、烧木炭、捣木粉、制木器、卖木柴。虽然较快地改变了过去那种“白沙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六谷糊,住的箬竹屋”的状况,但因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蓄积量急速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1987年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91.9%猛跌到60.4%,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停留在800元左右。事实证明,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必然会遭受大自然惩罚,1988年和1990年连续遭到特大暴雨袭击,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冲垮,村民损失惨重,人均收入列全镇倒数第一。

惨痛的教训,使村干部们清醒认识到,树木固然是山区最大的资源与财富,但“林木大锅饭”再吃下去,要吃光子孙饭、走上死胡同。在统一广大村民思想的基础上,白沙村在全市率先开展封山育林,禁止上山砍伐林木和上山烧木炭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使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保护。全村山林面积455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7000多亩,以天然林为主的优质山林面貌得以保存下来,生态质量不断改善,生物种类增多。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白沙村打起了“卖山货”的主意,请来林业专家,帮助发展林业经济,山头上面种山核桃、中间种笋干竹、下面种茶叶,形成“山核桃+笋干竹+茶叶”的农林复合经营栽培模式,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白沙村农特产销售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仅农产品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2万元,农民生活奔向小康。生态变好了,抵抗灾害的能力也大为提升,2012年8月8日,受11号强台风“海葵”影响,白沙村24小时的降雨量超过了560毫米,出现了五十年不遇的特大山洪,而依托良好的生态,全村村民“零伤亡”,也没有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山林经济尽管能挣钱,但靠天吃饭还是有局限性,而且村庄环境治理不好,农家乐也“乐”不起来,农民钱包也“鼓”得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白沙村再次调整思路,转为“卖生态”“卖环境”,建设文明村庄、发展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富有山区特色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实施了《白沙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拆除违章建筑2万多平方米,涉及60余户。多次召开农家乐户长会议,重新制定村规民约,各户立好“军令状”,控制好自己的生活污水排放,一律做到污水先入三格式化粪池,后全部纳管排放,违者取消经营资格。投资1200万元,建成17套生活污水统一纳管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量达15000吨,污水排放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二是实施太湖源头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成功引进开发了全市首个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投资500余万元,以村口太湖源头景观节点为标志,对全村10公里长的主干道实施了“拆、整、补、添、改、露、遮、拦、换、建”十大建设内容。三是实施村落景区建设。以全村域景区化为建设目标,对照《村落景区临安标准》7大方面28条,突出生态文明主线,以生态文明场景化表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全村环境质量、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盘活存量资产,使太湖源头风景区和村域更好地融合发展,使绿水青山更好地成为提高白沙村民生活品质的“宝库”。同时推进农家乐升级版,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发掘生态文化、乡村文化,办好“嬉水节”“野猴节”“菊花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全村现有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170户,床位近6000张,带动了全村97%劳动力和500多个外来人口就业,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全村经济收入超过6000万元。

分享:
字体: [

]
打印
从“卖木头”向“卖生态”的历史巨变
发布时间:2018-12-07 10:03:51
信息来源:地区管理员
浏览量:

白沙村地处天目山麓和太湖源头,山多耕地少,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有410户、1173人,森林覆盖率96%。俗话说“靠山吃山”,但载体不同、吃法不同,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同。从前白沙村上山砍树“卖木头”,结果生态恶化,差点砸了饭碗;后来蓄养山林“卖山货”,解决了温饱,奔向了小康;现在打定主意“卖生态”,整治村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如今的白沙村群山翡翠、绿树蓊郁、村容美丽、村民富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

1983年,白沙村实行了山林承包到户责任制。村民有了经营山林的自主权,“靠山吃木”成为村民生财之道和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全村很快念起了“五木经”,即砍木材、烧木炭、捣木粉、制木器、卖木柴。虽然较快地改变了过去那种“白沙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六谷糊,住的箬竹屋”的状况,但因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蓄积量急速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1987年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91.9%猛跌到60.4%,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停留在800元左右。事实证明,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必然会遭受大自然惩罚,1988年和1990年连续遭到特大暴雨袭击,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冲垮,村民损失惨重,人均收入列全镇倒数第一。

惨痛的教训,使村干部们清醒认识到,树木固然是山区最大的资源与财富,但“林木大锅饭”再吃下去,要吃光子孙饭、走上死胡同。在统一广大村民思想的基础上,白沙村在全市率先开展封山育林,禁止上山砍伐林木和上山烧木炭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使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保护。全村山林面积455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7000多亩,以天然林为主的优质山林面貌得以保存下来,生态质量不断改善,生物种类增多。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白沙村打起了“卖山货”的主意,请来林业专家,帮助发展林业经济,山头上面种山核桃、中间种笋干竹、下面种茶叶,形成“山核桃+笋干竹+茶叶”的农林复合经营栽培模式,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白沙村农特产销售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仅农产品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2万元,农民生活奔向小康。生态变好了,抵抗灾害的能力也大为提升,2012年8月8日,受11号强台风“海葵”影响,白沙村24小时的降雨量超过了560毫米,出现了五十年不遇的特大山洪,而依托良好的生态,全村村民“零伤亡”,也没有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山林经济尽管能挣钱,但靠天吃饭还是有局限性,而且村庄环境治理不好,农家乐也“乐”不起来,农民钱包也“鼓”得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白沙村再次调整思路,转为“卖生态”“卖环境”,建设文明村庄、发展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富有山区特色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实施了《白沙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拆除违章建筑2万多平方米,涉及60余户。多次召开农家乐户长会议,重新制定村规民约,各户立好“军令状”,控制好自己的生活污水排放,一律做到污水先入三格式化粪池,后全部纳管排放,违者取消经营资格。投资1200万元,建成17套生活污水统一纳管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量达15000吨,污水排放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二是实施太湖源头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成功引进开发了全市首个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投资500余万元,以村口太湖源头景观节点为标志,对全村10公里长的主干道实施了“拆、整、补、添、改、露、遮、拦、换、建”十大建设内容。三是实施村落景区建设。以全村域景区化为建设目标,对照《村落景区临安标准》7大方面28条,突出生态文明主线,以生态文明场景化表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全村环境质量、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盘活存量资产,使太湖源头风景区和村域更好地融合发展,使绿水青山更好地成为提高白沙村民生活品质的“宝库”。同时推进农家乐升级版,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发掘生态文化、乡村文化,办好“嬉水节”“野猴节”“菊花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全村现有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170户,床位近6000张,带动了全村97%劳动力和500多个外来人口就业,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全村经济收入超过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