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系列报道之十
护好一树一竹 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
2019-02-14 09:18
来源:
记者 王苑阳
浏览量:

2018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临安山核桃以24.9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18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30位,续列坚果类榜首,成为浙江省10个上榜品牌中的“闪耀之星”。

作为中国山核桃的原产地,我区现有山核桃林62万亩,去年山核桃产量达1.4万余吨。近年来,我区以产业基础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为重点,大力实施临安山核桃亮牌战略,做强临安山核桃产业。

此前,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临安山核桃亮牌战略三年攻坚行动》,更是为2018年度农业产业民生实事项目助力,为产区林农解决了致富路上的难题。2018年,我区共建立山核桃综合治理示范基地6个2090亩,完成山核桃混交林示范基地造林676亩,建立山核桃干腐病防治示范基地23个8209亩,辐射带动全区山核桃干腐病统防统治10.5万亩,现防现治40.8万亩。

岛石镇太平里村村民帅正龙的山核桃林是我区山核桃综合治理试点之一。去年,他家的160棵山核桃树能获得丰收,是区农业农村局山核桃治理团队帮了大忙。由于过量施肥,使林地土壤出现严重酸化板结现象。得知这一消息后,由区山核桃首席专家丁立忠等人组成的科技小分队蹲点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采用以石灰为主的配方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竹笋也是我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但长期经营后竹林退化现象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振兴竹产业是振兴临安乡村的一条途径,因此去年年初开始,我区把竹产业振兴工作提上了日程。

借力临安竹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方案,退化竹林改造工作有序开展。2018年,以於潜镇光明村、天目山镇周云村竹改稻基地,於潜镇千茂村、太湖源镇横徐村退化竹林改造基地等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竹林流转、改造提升,全年共完成退化竹林改造近3.02万亩。

光明村的光明农场是“竹改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样板。昔日的荒竹林,如今交替种植起了水稻、香薯、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效果明显。2017年3月,光明村开始连片入股流转土地,当年获得总产值近100万元,其中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共计19.6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去年,光明农场扩大流转面积350亩。

近年来,我区不断提升临安鲜笋的附加值,引领竹笋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临安高品质竹笋品牌,从而实现我区竹产业振兴。据了解,全区现有竹笋加工企业32家,以笋干和软包装笋丝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吆喝下,2018年,我区通过百笋宴活动与重庆火锅“联姻”,销往重庆火锅店的火锅笋年销售量已达500万公斤。

自农业产业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紧扣山核桃亮牌行动和竹产业振兴计划两大产业振兴行动,推进山核桃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重点实施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创建等工作。同时,组织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奔赴各试点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分享:
字体: [

]
打印
民生实事系列报道之十
发布时间:2019-02-14 09:18:38
信息来源:记者 王苑阳
浏览量:

2018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临安山核桃以24.9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18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30位,续列坚果类榜首,成为浙江省10个上榜品牌中的“闪耀之星”。

作为中国山核桃的原产地,我区现有山核桃林62万亩,去年山核桃产量达1.4万余吨。近年来,我区以产业基础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为重点,大力实施临安山核桃亮牌战略,做强临安山核桃产业。

此前,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临安山核桃亮牌战略三年攻坚行动》,更是为2018年度农业产业民生实事项目助力,为产区林农解决了致富路上的难题。2018年,我区共建立山核桃综合治理示范基地6个2090亩,完成山核桃混交林示范基地造林676亩,建立山核桃干腐病防治示范基地23个8209亩,辐射带动全区山核桃干腐病统防统治10.5万亩,现防现治40.8万亩。

岛石镇太平里村村民帅正龙的山核桃林是我区山核桃综合治理试点之一。去年,他家的160棵山核桃树能获得丰收,是区农业农村局山核桃治理团队帮了大忙。由于过量施肥,使林地土壤出现严重酸化板结现象。得知这一消息后,由区山核桃首席专家丁立忠等人组成的科技小分队蹲点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采用以石灰为主的配方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竹笋也是我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但长期经营后竹林退化现象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振兴竹产业是振兴临安乡村的一条途径,因此去年年初开始,我区把竹产业振兴工作提上了日程。

借力临安竹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方案,退化竹林改造工作有序开展。2018年,以於潜镇光明村、天目山镇周云村竹改稻基地,於潜镇千茂村、太湖源镇横徐村退化竹林改造基地等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竹林流转、改造提升,全年共完成退化竹林改造近3.02万亩。

光明村的光明农场是“竹改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样板。昔日的荒竹林,如今交替种植起了水稻、香薯、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效果明显。2017年3月,光明村开始连片入股流转土地,当年获得总产值近100万元,其中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共计19.6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去年,光明农场扩大流转面积350亩。

近年来,我区不断提升临安鲜笋的附加值,引领竹笋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临安高品质竹笋品牌,从而实现我区竹产业振兴。据了解,全区现有竹笋加工企业32家,以笋干和软包装笋丝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吆喝下,2018年,我区通过百笋宴活动与重庆火锅“联姻”,销往重庆火锅店的火锅笋年销售量已达500万公斤。

自农业产业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紧扣山核桃亮牌行动和竹产业振兴计划两大产业振兴行动,推进山核桃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重点实施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创建等工作。同时,组织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奔赴各试点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