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我们要做的园本课程落脚点在哪儿?该怎样帮助孩子的成长?”带着这些思考,高虹镇中心幼儿园从2016年开始尝试探索食育课程的实践,三年来,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习,在以数学游戏为代表的各类游戏中探索,在吃有味道、学有味道、玩有味道的活动中体悟生活好味道。
1月7日—8日,为总结班级活动经验,进一步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分享班本课程实施经验,提升教师数学游戏、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高虹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第二届班本案例分享评比活动。
“一次性纸杯、扑克牌都能成为孩子数学游戏的材料吗?”“怎么样的数学游戏能激起孩子们主动学习呢?”“这个数学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如何?”……1月7日的班本案例分享围绕班级的数学游戏展开,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老师们将本班开展的数学游戏娓娓道来,从游戏材料、游戏玩法、幼儿表现等方面阐述游戏设计与实施的初衷。同时,通过视频案例现场解读幼儿游戏中的语言表达、行为表现等,对照《指南》等指标作出相应的适宜的评价。
1月8日,围绕班本课程和项目活动进行了案例分享。老师们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追随孩子的兴趣,结合年龄特点,从孩子们的热点货梯、偶发事件中捕捉切入点,分享介绍了各具特色的项目活动及课程故事。“香喷喷的烤番薯、甜滋滋的番薯干、嘎嘣脆的番薯片……”《好吃的番薯》项目活动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用泥土也能种出菜来吗?”在幼儿园的屋顶,孩子们探索着无土栽培的秘密;秋收冬藏季里,孩子们围绕白菜的保存方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了最初食物储存的方法,唤起了孩子们对《冬腌菜》最自然、最本能的亲近……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勇争先。在这样的班本案例分享与评比活动中,不仅看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更看到了幼儿在真实、趣味的活动中天性的释放、经验的拓展、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