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和能力不断升级
日期:
2020-08-14 08:47
来源:
临安区
浏览量: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山核桃收获季节。岛石镇黄川村,年过七旬的王文浩,一大早就和老伴爬上自家的一处山核桃林里,割去杂草,以便张网。经历去年八月的“利奇马”台风重创,和大部分山里人一样,老王对“满地金,扁担挑”的向往少了些,更多的是对余生可贵的珍惜。回到楼下阴边19号的家,指着新刷的墙面,老王同记者回忆起去年灾后重建家园的往事。

去年8月11日,“利奇马”台风过后,记者赶到黄川村采访灾后重建,第一个遇到的采访对象就是王文浩。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清理屋里屋外淤积达两米厚的淤泥,主要靠老王夫妇自己动手。现在,王文浩指着门口新修的宽阔的马路,夸奖政府这一年来的工作做得好。

再来一次同样的台风,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不仅各级党委政府一年来在破的题,老王这样上了年纪的山里人,更急于找到标准答案。村党委书记王灵敏,也是一个地道的林农。他接过不善言语的老王的话茬:“现在的防灾物资比以往准备得更加充分了。”

在村委办公楼,王灵敏向记者展示了口哨、铜锣和警报器。“一吹二敲三警报。”王灵敏说,前些日子村里还搞了一次演练,全村22个小组都有这些设备,演练时组长带着设备,村民听从组长指挥。村委的另一间房子,摆着抽水泵、汽油发电机、救生衣、睡袋、铁锹、麻袋等防汛物资。

更高端的应急物资储备,由岛石镇统一管理。在镇政府综合信息指挥室,镇防灾减灾应急办负责人贾亮向记者展示了卫星电话和布控球。这些设备都由区应急管理局统筹、财政统一采购。布控球又叫移动式布控箱,是一种移动兵站监控系统,一旦遇灾,放在现场可以向镇以上各级应急指挥室发出图像,在卫星电话的配合下,传输第一手详实的灾情信息,便于统筹救灾。

“以往缺乏这些设备,救灾常常掣肘。”区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科科长顾丰告诉记者,根据安排,暴雨中心和极易受灾较重的镇,每个村都配备了卫星电话,由各镇统一管理,一般都在驻村干部手里。一旦三级应急响应启动,驻村干部就第一时间携带卫星电话蹲点在村。

一年来,我区区、镇、村三级物资设备储备保障日益完善。区应急管理局与区商务局的物资设备调拨机制升级,区级层面增补冲锋舟、救灾帐篷、救生衣、行军床、应急灯等一批重要物资设备。全区共新增卫星电话143台、排水泵233台、应急发电机161台、移动式升降照明灯组21套,全部根据需要配置到重点镇村,同时增加破拆工具、生命探测仪等应急救援装备区级储备。镇村一般防汛物资全部按要求配备到位,并开展区应急救援力量、储备仓库、应急装备、大型设备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

“智慧应急也加快推进。”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以数据采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为内容的“应急管理一张图”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积极推进“1530”应急指挥体系,包括1套移动应急指挥系统、5套天地一体装备,力争实现“30分钟应急救援控制圈”;完成防汛防台、森林防火重点镇街、重点区域10套高位监控系统并接入指挥中心。

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时候,另一边,以退耕还林为着眼点的山核桃林生态修复也在同步进行。跟随王灵敏的脚步,记者来到黄川村去年遭遇重创的敌栗后山林。经过一年治理,该片山林清理出250吨废弃山核桃木材,新种植300多株浙江樟、水杉等。退耕还林的山核桃村里全部将经营权收回,再统一转包。“老百姓心理明白,不能再简单粗暴地多种山核桃,必须重视生态多样性了。”王灵敏说,这也是灾害带来的警醒启示。

记者 高红波

 

□ 记者手记:

生命诚可贵,经历去年“利奇马”重创的黄川百姓对此有切身体会。灾害总是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到,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的不断升级,给灾区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百姓在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可持续发展之间,正逐步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


分享:
字体: [

]
打印
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和能力不断升级
发布时间:2020-08-14 08:47:45
信息来源:临安区
浏览量: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山核桃收获季节。岛石镇黄川村,年过七旬的王文浩,一大早就和老伴爬上自家的一处山核桃林里,割去杂草,以便张网。经历去年八月的“利奇马”台风重创,和大部分山里人一样,老王对“满地金,扁担挑”的向往少了些,更多的是对余生可贵的珍惜。回到楼下阴边19号的家,指着新刷的墙面,老王同记者回忆起去年灾后重建家园的往事。

去年8月11日,“利奇马”台风过后,记者赶到黄川村采访灾后重建,第一个遇到的采访对象就是王文浩。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清理屋里屋外淤积达两米厚的淤泥,主要靠老王夫妇自己动手。现在,王文浩指着门口新修的宽阔的马路,夸奖政府这一年来的工作做得好。

再来一次同样的台风,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不仅各级党委政府一年来在破的题,老王这样上了年纪的山里人,更急于找到标准答案。村党委书记王灵敏,也是一个地道的林农。他接过不善言语的老王的话茬:“现在的防灾物资比以往准备得更加充分了。”

在村委办公楼,王灵敏向记者展示了口哨、铜锣和警报器。“一吹二敲三警报。”王灵敏说,前些日子村里还搞了一次演练,全村22个小组都有这些设备,演练时组长带着设备,村民听从组长指挥。村委的另一间房子,摆着抽水泵、汽油发电机、救生衣、睡袋、铁锹、麻袋等防汛物资。

更高端的应急物资储备,由岛石镇统一管理。在镇政府综合信息指挥室,镇防灾减灾应急办负责人贾亮向记者展示了卫星电话和布控球。这些设备都由区应急管理局统筹、财政统一采购。布控球又叫移动式布控箱,是一种移动兵站监控系统,一旦遇灾,放在现场可以向镇以上各级应急指挥室发出图像,在卫星电话的配合下,传输第一手详实的灾情信息,便于统筹救灾。

“以往缺乏这些设备,救灾常常掣肘。”区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科科长顾丰告诉记者,根据安排,暴雨中心和极易受灾较重的镇,每个村都配备了卫星电话,由各镇统一管理,一般都在驻村干部手里。一旦三级应急响应启动,驻村干部就第一时间携带卫星电话蹲点在村。

一年来,我区区、镇、村三级物资设备储备保障日益完善。区应急管理局与区商务局的物资设备调拨机制升级,区级层面增补冲锋舟、救灾帐篷、救生衣、行军床、应急灯等一批重要物资设备。全区共新增卫星电话143台、排水泵233台、应急发电机161台、移动式升降照明灯组21套,全部根据需要配置到重点镇村,同时增加破拆工具、生命探测仪等应急救援装备区级储备。镇村一般防汛物资全部按要求配备到位,并开展区应急救援力量、储备仓库、应急装备、大型设备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

“智慧应急也加快推进。”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以数据采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为内容的“应急管理一张图”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积极推进“1530”应急指挥体系,包括1套移动应急指挥系统、5套天地一体装备,力争实现“30分钟应急救援控制圈”;完成防汛防台、森林防火重点镇街、重点区域10套高位监控系统并接入指挥中心。

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时候,另一边,以退耕还林为着眼点的山核桃林生态修复也在同步进行。跟随王灵敏的脚步,记者来到黄川村去年遭遇重创的敌栗后山林。经过一年治理,该片山林清理出250吨废弃山核桃木材,新种植300多株浙江樟、水杉等。退耕还林的山核桃村里全部将经营权收回,再统一转包。“老百姓心理明白,不能再简单粗暴地多种山核桃,必须重视生态多样性了。”王灵敏说,这也是灾害带来的警醒启示。

记者 高红波

 

□ 记者手记:

生命诚可贵,经历去年“利奇马”重创的黄川百姓对此有切身体会。灾害总是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到,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的不断升级,给灾区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百姓在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可持续发展之间,正逐步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