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桥村推进农村改革打造美丽月乡
日期:
2020-08-28 08:55
来源:
临安区
浏览量:

为全面展现我区高水平小康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成就,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共享小康,幸福有我”大型融媒体行动。该行动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总栏目,开展乡村行、基层行、企业行、调研行、社区行、异地行等“六大新闻行动”。本报今日推出“绿水青山 美丽临安”乡村行的第一篇报道。

 

 

在以“大树华盖闻九洲”闻名于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天目山南麓,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小山村,这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天目山调研,曾在月亮桥村的雷竹林里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重申了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这里,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颁发了浙江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里,有着杭州市仅有的两家的浙江省首批金宿级民宿之一——月亮工坊;这里,被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列为民宿改革试点村;这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国家三A级景区、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等诸多荣誉……这里,就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

多年来,月亮桥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流转为起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唤醒了沉睡的集体资产,从一个依靠竹笋为生的山区穷村蝶变为文旅结合、美丽富饶而又生机勃发的旅游特色村。

 

一本证书带来了富美生活的华丽蝶变

 

盛夏季节,顶着烈日走进月亮桥村,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近处是浓荫掩映的质朴民房,清澈的天目溪潺潺流淌,生态美景扑面而来。

月亮桥村由陈家、陆家、金坞三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农田711亩,山林7000亩,村内现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285户,人口866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36628元。农民主要收入竹笋、山核桃、高山西瓜、农家乐、在村务工上班及外出经商。

然而21世纪初,这里的生活并非如村名一般诗情画意。山区农民历来靠山吃山,月亮桥村也不例外,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雷笋。依托“雷笋早出高产技术”的推广,月亮桥村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几年后,雷竹林相继退化,村民只能依靠雷竹自然出笋维持生计,每亩产值仅两、三百元,村民收入明显减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回忆起过去的月亮桥村,村主任张卫荣摇着头说,村容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当时村里私搭乱建随处可见,各类电缆犹如蛛网密布,特别是道路极其狭窄破旧,汽车根本开不进村。2009年,借助全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村两月亮桥村先后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清洁乡村”“精品村”“村落景区”“风情小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了杆线“上改下”、道路“白改黑”、官网“散改联”、立面“旧改新”,家家户户的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真正意义上的转机来自2016年4月19日在月亮桥村召开的全省土地确权现场会。当时,月亮桥村因工作推进迅速有效,成为了全省土地确权现场会的一个观摩点,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新政策给月亮桥人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短时间内,全村村民的3000余亩山林和710亩耕地全部确权到位。村两委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确权后的土地流转工作,将农户手中的承包地集中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出租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规模化、园区化农业。目前,已成功流转500余亩,招引“新农人”“新农创”“新农主”前来合作投资。2017年通过项目带动成功流转了第一批200余亩土地,分别种植玫瑰、猕猴桃、蟠桃等,成立了“草木花香”玫瑰园和水果专业合作社。2018年,月亮桥村流转土地种植草莓20余亩,成立杭州临安百宝园草莓专业合作社。2019年5月,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仅通过一周时间就成功流转土地110余亩种植水稻,预计带来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

集体资产的盘活、市场化运作的实现,使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也使村庄运营、管理和维护实现了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的质的飞跃。村级集体有了钱,打造村落景区和风情特色小镇就更有底气了。村两委班子按照环境提升、产业培育和人才引进“三位一体”的思路布局和谋划,把建设资金重点投入到拆整、绿道、游客咨询点、停车场、公共厕所、景观节点、美丽庭院等方面。2017年以来,月亮桥村围绕天目山地域文化和人文积淀,就地取材,因势造景,先后打造了月亮桥、印月桥、乾隆月巷、瓜果长廊、匠人公园、滨河绿道、近山园等景观节点,多方位地展示地方文化,真正与天目山融为一体并相互呼应。

据村党总支书记陆法明介绍,2019年来村内农家乐、民宿、漂流、观光采摘和各类作坊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运营公司首次实现赢利20万元,村集体通过盘活整合资产收益达350万元,农户的土地、房屋租金收入,经营性分红,工资性收入也得到有效增长,集体经济和村民实现双丰收。目前,办公楼、房屋、水库等村级集体资产已达到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改革的推进也使释放给农民的红利实现了最大化。村民陈建良乐呵呵地说:“以前的雷竹林,每亩200块收入还不知道有没有,更不要说荒地,现在流转出去,每亩可以拿到1100元,我们老年人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保险,村子里以前的双轮车全都换成了汽车,生活真是越过越红火啦。”

 

一个思路造就了恬静悠闲的田园慢生活

 

相传林海浩渺、烟波弥漫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之巅有东、西天池,似双目凝视苍天。每逢月夜,月亮就会在水波荡漾的天池中投下迷人的身影,扑簌迷离、美轮美奂,天目山南麓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因此而得名。

月亮桥村是通往天目山景区的必经之路,也是天目山“灵山福地”精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21世纪初,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态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和文化优势,天目山麓逐渐兴起了以避暑休闲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游客前来避暑度假,天目山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临安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月亮桥村也相继办起了农家乐。村主任、民宿协会会长张卫荣介绍说,当时的农家乐由于档次低、不规范,只能做到“三个80”,即80岁的游客、住80天、每天消费80元。

随着村庄环境的逐步改变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到月亮桥村度假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逐渐兴旺了起来,月亮桥村因势利导,确立了以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发展带动文旅结合发展的思路。利用一户多宅整治的契机,村里因地制宜,把仍有利用价值的农民房和无人居住的闲置住宅收归集体所有,整合利用农民房、办公楼、废弃的集体房产等闲置资产,大力招引农业大户、民宿新主和农创新人回乡创业,潜心孵化培育多样化的种植业、民宿产业和漂流、美术、陶艺等旅游产品。

作为月亮桥村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民宿,月亮工坊的主人张卫荣无疑是月亮桥村民宿行业的领军人物。2013年,随着村庄环境越变越美,村里引进了月亮湾漂流项目,前来月亮桥村避暑游玩的游客日益增加。2015年,在建设美丽公路时,张卫荣“相中”了村里那座废弃的老车站,想把它改造成旅游驿站,作为游客休憩点。一边建设一边思考,张卫荣又动起了建民宿的念头。于是,他投资350多万元,请来专家精心设计和装修,历时两年,终于建成了月亮工坊。

月亮工坊外立面是貌不惊人的原生态於潜农村民居样貌,里面却是精心打造的“返璞归真”,石子过道、黄泥墙、石头墙一应俱全,连洗手池都是用大块石头雕刻而成。坐在木头长凳上,品一杯清茶,赏形态各异的天目窑陶器,听午后的清风拂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恍若时光穿越回到了古代悠闲而又精致的慢生活。2017年,月亮工坊开门迎客,当年收入120余万元。如今,月亮工坊的全年入住率达70%,年营业收入300余万元,利润达180万元,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金宿级民宿。

月亮工坊一炮打响后,张卫荣一鼓作气,又相继建成了山院、茶院两家民宿。在那月乡旅游公司负责人陈聪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山院,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刚刚空出来的房间,准备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新一批游客。若非有老照片和新照片相互对比,实在难以相信山院的主体建筑竟然是从废弃的猪圈改造而成,日式装修的两层楼亲子套房,一楼可以喝茶看景,也可以自己动手做农家菜,二楼则可以安静地入眠,民宿整体装修风格奢华而内敛,生活设施舒适而齐全,足以满足一家三、四口的日常生活之需。陈聪告诉我们,这是全村最贵但也是最抢手的民宿了,目前也已被列入月亮桥村三家高端民宿之一。

在月亮桥村,越来越多的像张卫荣一样的本地人投身到旅游三产服务业,目前全村已拥有民宿、农家乐21家,其中以“月亮”为主题的月系列民宿就有8家;共有床位300多个;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工资性收入达260余万元,为村民人均收入的快速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月亮桥人在文旅结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然而月亮桥人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在思考、在谋划如何把产业做得更大。2017年,临安首创村落景区创建标准,月亮桥村就和天目山美丽乡村精品线沿线的天目村、白鹤村、徐村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联合创建“天目月乡”村落景区。作为“天目月乡”核心区块的月亮桥村,率先开展了以民宿(农家乐)助推乡村振兴改革的试点:打造民宿集群化发展的区域品牌——天目宿集,借此提升民宿的硬件设施、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以月亮桥村为核心的高品质的民宿集群。

 

一种坚持成就了月亮之上的创业梦想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通过几年来持续发力新农村建设,做优做美生态环境,筑巢引凤,月亮桥村先后成功招引并建成运营公司、月亮工坊、玫瑰园、月亮湾漂流等项目。为进一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2017年,月亮桥村抓住村落景区和风情小镇建设的有利契机,成功招引运营商,并通过运营商招引了天目美术馆、月亮之上民宿、栖山屋民宿、茶院、天目盏、木工坊、雕塑馆、茶室、酒吧等11个项目,既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20万,又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沿着细细的石径、越过弯弯的拱门,走进心仪已久的玫瑰观赏园,只见一片广阔的花海深处,一座红砖为墙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午后的阳光下。走到门前,大门无声地开了,一位姑娘礼貌地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玫瑰园的创建者陶彩娣热情地递上了芬芳馥郁的玫瑰茶。上到二楼,走到小小的阳台上放眼一看,虽非花季,只有很少的花朵零星地开放,但那如梦如幻的美已令众人惊艳赞叹,可以想见玫瑰盛开的季节,必定会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美景。

2017年,从事旅游行业的陶彩娣经过旅游企业的牵线搭桥,与月亮桥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实地考察,她投资500万元,承包了数百亩山林农田,建起了玫瑰观光园。创业之初,她把全部的资金、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因为担心玫瑰花苗种植不当会影响生长和美观,一万多棵玫瑰苗,她硬是起早贪黑自己一棵一棵种下去。如今占地30亩的玫瑰观赏园已雏形初现,陶彩娣研究开发的玫瑰茶、玫瑰精油等玫瑰系列旅游产品也受到广泛青睐。每到花季,游客纷至沓来,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陶彩娣美丽的创业梦想也瓜熟蒂落。

而挚爱陶艺的外地人储青松之所以选择在月亮桥村开办天目美术馆,则不仅仅被当地的美景和环境所吸引,还源于对天目山文化的迷恋。月亮桥村背靠天目山,村内有宋代古窑址、金矿遗迹、涌慈古庵、双清古桥、抗战浙西青年营部旧址、储备粮库旧址、乾隆饼、月亮桥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传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储青松无疑对宋代古窑址和天目盏更感兴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用天目山的泥、天目山的水,在天目山烧制出最正宗的天目盏”。

天目美术馆建成以来,储青松不仅潜心学术研究,还以“陶”会友。储青松对陶艺要求极为严格,疫情期间,他烧了一窑,只留下两个满意的作品,后来一窑则全部废弃。他说,开办天目美术馆、研究天目盏烧制技艺,不图赚钱,是作为爱好和乐趣,是为了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天目文化、挖掘天目文化,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产业对村庄发展有所帮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的月亮桥村,历经了“谋、拆、整”的“阵痛”式发展和“建、融、创”的“蝶变”式发展,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了“新农人”“新农创”“新农主”等新型农业主体前来投资创业,加上玫瑰观光园、草莓采摘园、猕猴桃园、天目美术馆以及高端民宿等众多文旅项目的落地、生根与发芽,为村庄和村落景区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乡村振兴的蓝图呼之欲出。

月亮之美,美在含蓄而朦胧;而月亮桥之美,美在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真实生动而后劲勃发。月亮桥村必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


分享:
字体: [

]
打印
月亮桥村推进农村改革打造美丽月乡
发布时间:2020-08-28 08:55:43
信息来源:临安区
浏览量:

为全面展现我区高水平小康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成就,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共享小康,幸福有我”大型融媒体行动。该行动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总栏目,开展乡村行、基层行、企业行、调研行、社区行、异地行等“六大新闻行动”。本报今日推出“绿水青山 美丽临安”乡村行的第一篇报道。

 

 

在以“大树华盖闻九洲”闻名于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天目山南麓,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小山村,这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天目山调研,曾在月亮桥村的雷竹林里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重申了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这里,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颁发了浙江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里,有着杭州市仅有的两家的浙江省首批金宿级民宿之一——月亮工坊;这里,被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列为民宿改革试点村;这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国家三A级景区、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等诸多荣誉……这里,就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

多年来,月亮桥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流转为起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唤醒了沉睡的集体资产,从一个依靠竹笋为生的山区穷村蝶变为文旅结合、美丽富饶而又生机勃发的旅游特色村。

 

一本证书带来了富美生活的华丽蝶变

 

盛夏季节,顶着烈日走进月亮桥村,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近处是浓荫掩映的质朴民房,清澈的天目溪潺潺流淌,生态美景扑面而来。

月亮桥村由陈家、陆家、金坞三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农田711亩,山林7000亩,村内现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285户,人口866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36628元。农民主要收入竹笋、山核桃、高山西瓜、农家乐、在村务工上班及外出经商。

然而21世纪初,这里的生活并非如村名一般诗情画意。山区农民历来靠山吃山,月亮桥村也不例外,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雷笋。依托“雷笋早出高产技术”的推广,月亮桥村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几年后,雷竹林相继退化,村民只能依靠雷竹自然出笋维持生计,每亩产值仅两、三百元,村民收入明显减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回忆起过去的月亮桥村,村主任张卫荣摇着头说,村容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当时村里私搭乱建随处可见,各类电缆犹如蛛网密布,特别是道路极其狭窄破旧,汽车根本开不进村。2009年,借助全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村两月亮桥村先后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清洁乡村”“精品村”“村落景区”“风情小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了杆线“上改下”、道路“白改黑”、官网“散改联”、立面“旧改新”,家家户户的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真正意义上的转机来自2016年4月19日在月亮桥村召开的全省土地确权现场会。当时,月亮桥村因工作推进迅速有效,成为了全省土地确权现场会的一个观摩点,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新政策给月亮桥人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短时间内,全村村民的3000余亩山林和710亩耕地全部确权到位。村两委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确权后的土地流转工作,将农户手中的承包地集中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出租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规模化、园区化农业。目前,已成功流转500余亩,招引“新农人”“新农创”“新农主”前来合作投资。2017年通过项目带动成功流转了第一批200余亩土地,分别种植玫瑰、猕猴桃、蟠桃等,成立了“草木花香”玫瑰园和水果专业合作社。2018年,月亮桥村流转土地种植草莓20余亩,成立杭州临安百宝园草莓专业合作社。2019年5月,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仅通过一周时间就成功流转土地110余亩种植水稻,预计带来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

集体资产的盘活、市场化运作的实现,使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也使村庄运营、管理和维护实现了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的质的飞跃。村级集体有了钱,打造村落景区和风情特色小镇就更有底气了。村两委班子按照环境提升、产业培育和人才引进“三位一体”的思路布局和谋划,把建设资金重点投入到拆整、绿道、游客咨询点、停车场、公共厕所、景观节点、美丽庭院等方面。2017年以来,月亮桥村围绕天目山地域文化和人文积淀,就地取材,因势造景,先后打造了月亮桥、印月桥、乾隆月巷、瓜果长廊、匠人公园、滨河绿道、近山园等景观节点,多方位地展示地方文化,真正与天目山融为一体并相互呼应。

据村党总支书记陆法明介绍,2019年来村内农家乐、民宿、漂流、观光采摘和各类作坊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运营公司首次实现赢利20万元,村集体通过盘活整合资产收益达350万元,农户的土地、房屋租金收入,经营性分红,工资性收入也得到有效增长,集体经济和村民实现双丰收。目前,办公楼、房屋、水库等村级集体资产已达到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改革的推进也使释放给农民的红利实现了最大化。村民陈建良乐呵呵地说:“以前的雷竹林,每亩200块收入还不知道有没有,更不要说荒地,现在流转出去,每亩可以拿到1100元,我们老年人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保险,村子里以前的双轮车全都换成了汽车,生活真是越过越红火啦。”

 

一个思路造就了恬静悠闲的田园慢生活

 

相传林海浩渺、烟波弥漫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之巅有东、西天池,似双目凝视苍天。每逢月夜,月亮就会在水波荡漾的天池中投下迷人的身影,扑簌迷离、美轮美奂,天目山南麓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因此而得名。

月亮桥村是通往天目山景区的必经之路,也是天目山“灵山福地”精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21世纪初,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态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和文化优势,天目山麓逐渐兴起了以避暑休闲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游客前来避暑度假,天目山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临安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月亮桥村也相继办起了农家乐。村主任、民宿协会会长张卫荣介绍说,当时的农家乐由于档次低、不规范,只能做到“三个80”,即80岁的游客、住80天、每天消费80元。

随着村庄环境的逐步改变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到月亮桥村度假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逐渐兴旺了起来,月亮桥村因势利导,确立了以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发展带动文旅结合发展的思路。利用一户多宅整治的契机,村里因地制宜,把仍有利用价值的农民房和无人居住的闲置住宅收归集体所有,整合利用农民房、办公楼、废弃的集体房产等闲置资产,大力招引农业大户、民宿新主和农创新人回乡创业,潜心孵化培育多样化的种植业、民宿产业和漂流、美术、陶艺等旅游产品。

作为月亮桥村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民宿,月亮工坊的主人张卫荣无疑是月亮桥村民宿行业的领军人物。2013年,随着村庄环境越变越美,村里引进了月亮湾漂流项目,前来月亮桥村避暑游玩的游客日益增加。2015年,在建设美丽公路时,张卫荣“相中”了村里那座废弃的老车站,想把它改造成旅游驿站,作为游客休憩点。一边建设一边思考,张卫荣又动起了建民宿的念头。于是,他投资350多万元,请来专家精心设计和装修,历时两年,终于建成了月亮工坊。

月亮工坊外立面是貌不惊人的原生态於潜农村民居样貌,里面却是精心打造的“返璞归真”,石子过道、黄泥墙、石头墙一应俱全,连洗手池都是用大块石头雕刻而成。坐在木头长凳上,品一杯清茶,赏形态各异的天目窑陶器,听午后的清风拂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恍若时光穿越回到了古代悠闲而又精致的慢生活。2017年,月亮工坊开门迎客,当年收入120余万元。如今,月亮工坊的全年入住率达70%,年营业收入300余万元,利润达180万元,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金宿级民宿。

月亮工坊一炮打响后,张卫荣一鼓作气,又相继建成了山院、茶院两家民宿。在那月乡旅游公司负责人陈聪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山院,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刚刚空出来的房间,准备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新一批游客。若非有老照片和新照片相互对比,实在难以相信山院的主体建筑竟然是从废弃的猪圈改造而成,日式装修的两层楼亲子套房,一楼可以喝茶看景,也可以自己动手做农家菜,二楼则可以安静地入眠,民宿整体装修风格奢华而内敛,生活设施舒适而齐全,足以满足一家三、四口的日常生活之需。陈聪告诉我们,这是全村最贵但也是最抢手的民宿了,目前也已被列入月亮桥村三家高端民宿之一。

在月亮桥村,越来越多的像张卫荣一样的本地人投身到旅游三产服务业,目前全村已拥有民宿、农家乐21家,其中以“月亮”为主题的月系列民宿就有8家;共有床位300多个;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工资性收入达260余万元,为村民人均收入的快速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月亮桥人在文旅结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然而月亮桥人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在思考、在谋划如何把产业做得更大。2017年,临安首创村落景区创建标准,月亮桥村就和天目山美丽乡村精品线沿线的天目村、白鹤村、徐村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联合创建“天目月乡”村落景区。作为“天目月乡”核心区块的月亮桥村,率先开展了以民宿(农家乐)助推乡村振兴改革的试点:打造民宿集群化发展的区域品牌——天目宿集,借此提升民宿的硬件设施、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以月亮桥村为核心的高品质的民宿集群。

 

一种坚持成就了月亮之上的创业梦想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通过几年来持续发力新农村建设,做优做美生态环境,筑巢引凤,月亮桥村先后成功招引并建成运营公司、月亮工坊、玫瑰园、月亮湾漂流等项目。为进一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2017年,月亮桥村抓住村落景区和风情小镇建设的有利契机,成功招引运营商,并通过运营商招引了天目美术馆、月亮之上民宿、栖山屋民宿、茶院、天目盏、木工坊、雕塑馆、茶室、酒吧等11个项目,既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20万,又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沿着细细的石径、越过弯弯的拱门,走进心仪已久的玫瑰观赏园,只见一片广阔的花海深处,一座红砖为墙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午后的阳光下。走到门前,大门无声地开了,一位姑娘礼貌地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玫瑰园的创建者陶彩娣热情地递上了芬芳馥郁的玫瑰茶。上到二楼,走到小小的阳台上放眼一看,虽非花季,只有很少的花朵零星地开放,但那如梦如幻的美已令众人惊艳赞叹,可以想见玫瑰盛开的季节,必定会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美景。

2017年,从事旅游行业的陶彩娣经过旅游企业的牵线搭桥,与月亮桥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实地考察,她投资500万元,承包了数百亩山林农田,建起了玫瑰观光园。创业之初,她把全部的资金、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因为担心玫瑰花苗种植不当会影响生长和美观,一万多棵玫瑰苗,她硬是起早贪黑自己一棵一棵种下去。如今占地30亩的玫瑰观赏园已雏形初现,陶彩娣研究开发的玫瑰茶、玫瑰精油等玫瑰系列旅游产品也受到广泛青睐。每到花季,游客纷至沓来,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陶彩娣美丽的创业梦想也瓜熟蒂落。

而挚爱陶艺的外地人储青松之所以选择在月亮桥村开办天目美术馆,则不仅仅被当地的美景和环境所吸引,还源于对天目山文化的迷恋。月亮桥村背靠天目山,村内有宋代古窑址、金矿遗迹、涌慈古庵、双清古桥、抗战浙西青年营部旧址、储备粮库旧址、乾隆饼、月亮桥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传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储青松无疑对宋代古窑址和天目盏更感兴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用天目山的泥、天目山的水,在天目山烧制出最正宗的天目盏”。

天目美术馆建成以来,储青松不仅潜心学术研究,还以“陶”会友。储青松对陶艺要求极为严格,疫情期间,他烧了一窑,只留下两个满意的作品,后来一窑则全部废弃。他说,开办天目美术馆、研究天目盏烧制技艺,不图赚钱,是作为爱好和乐趣,是为了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天目文化、挖掘天目文化,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产业对村庄发展有所帮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的月亮桥村,历经了“谋、拆、整”的“阵痛”式发展和“建、融、创”的“蝶变”式发展,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了“新农人”“新农创”“新农主”等新型农业主体前来投资创业,加上玫瑰观光园、草莓采摘园、猕猴桃园、天目美术馆以及高端民宿等众多文旅项目的落地、生根与发芽,为村庄和村落景区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乡村振兴的蓝图呼之欲出。

月亮之美,美在含蓄而朦胧;而月亮桥之美,美在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真实生动而后劲勃发。月亮桥村必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