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村:三把金钥匙 激活新石门
日期:
2020-08-31 08:55
来源:
临安区
浏览量: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中国许多山村的写照。山秀美、巍峨,却也阻挡了交通,限制了发展,让山村“看起来很美,发展起来很难”。高虹镇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这块连片村落,曾经就是如此。

2018年浙江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首批选择了6个区县(市)。2019年,作为杭州地区唯一试点,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这一连片村落以村落景区“龙门秘境”的崭新面貌出现,通过要素配置改革,走出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石门村地处高虹镇中北部山区,猷溪流经村庄,两山对峙,形成峡谷。今天我们以石门村为例,讲一讲是哪三把金钥匙,让这个沉睡的乡村,苏醒在改革的春风里。

 

第一把金钥匙:美玉天成 还需雕琢

 

石门村的优势在哪?老天爷留下来的良好生态,森林覆盖率80%以上;老祖宗留下来的厚重人文,是全国第6批历史文化村落;还有老百姓至今保持着的原乡生活。

然而石门村的短板更明显:地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要求高;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匮乏,产业发展难度大;人口外流成趋势,乡村日渐空心化。

要改造这样的山村绝非一日之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个路径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文化兴盛之路是无形之路,“无形之路”要通向石门必须先提升“有形之路”。2016年后的4年间,通往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的大鱼线进行了3次改造提升。大鱼线全长25.3公里,是村落景区通往外界的唯一公路。它一面是崇山峻岭,一面是水涛庄水库,路面狭窄,车辆交汇难,塌方和雨雪封道年年有。

2018年6月,大鱼线仍在紧锣密鼓改造时,石门村的旅游集散中心开张了。这意味着,村落景区运营商已在文旅局的牵线下就位,作为三个村的“门面”,石门村是游客的首站,集散中心因此设置于此。

什么是村落景区运营商?村落景区建成的设施还得由第三方来运营和管理,使其产生效益,村落景区运营商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是临安的首创,目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石门村为代表的龙门秘境,娄敏及其金诺传媒有限公司中标,成为这一村落景区运营商。建的同时,找好了“管”的人,龙门秘境的发展已经在乡村振兴的棋盘上,布下一条“大龙”。

外面是道路的改造提升,村里则同步拆除各类违章建筑、有碍观瞻建筑物共300余处近2万平方米,为项目承建和村内绿化美化节点建设打开空间;投资近500万元完成整村旧房立面改造,投资200万元完成村庄绿化美化,建成1个市级园林式树葬示范点,全村所有农户完成截污纳管,污水外接至集镇污水厂。

修旧如旧,龙门秘境保留了传统的风味,打扮一新,于2019年10月1日掀开了面纱。

 

第二把金钥匙:改革+业态 盘活资源

 

“面子”改造好了,接下去就是发展“里子”,也就是产业,这是乡村振兴并长久发展下去的根本。

前面说过,乡村的发展之难在于一个常见的瓶颈,就是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匮乏。加上石门村地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只能发展一产和三产。怎么发展?

这就要提到全国首创的“生态养护+碳汇平衡”差异化双补机制。据高虹镇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全力护好像石门村这样的生态,由财政提供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和生态公益补偿资金,根据出水断面水质采样监测结果和森林碳汇贡献率予以差异化生态补偿,调动农民保护生态自主性。

这笔资金不是一次性补偿,而是按年拨付,2019年的款项已到。石门村得到380万元的生态补偿,但这笔钱不是划到村里,而是由镇里统筹,定向投于和生态有关的项目。

“也就是说,虽然为了保护生态,不能发展某些产业,但政府创新机制,免于村集体没钱投入再发展。”村党总支书记边志荣说,他是区人大代表,曾与其他村的书记联名提过类似议案,借改革的春风得以落实,让他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一方面是输血,另一方向还有自我造血。2019年,国土部门为石门村发出全省第一批房地一体不动产证书,推进了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一石激活春水,石门村的土地、集体闲置房屋得以流转,村民得到土地流转收益每年每户约1500元,而村集体得到保底租金收益每年10万元。

翻开石门村的账本,1995年边志荣刚上任村书记时,村里负债8千多元。一直到2016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还不到3万元,2017年一举提高到10万元。2019年10月,龙门秘境正式对外经营,到年底,石门村经营性收入定格于33.6万元。

目前,石门村的旅游业也在起步,各旅行社慕名而来,最多的一天迎来20多辆旅游大巴。发展餐饮和民宿,是意外之中的。石门村再往里的大山村,农家乐一下子从20多家发展到60多家。意料之外的是配套设施的设置和多种业态的养成,游客走在石门老街,除了能看到新四军纪念馆、乡愁馆、党群服务中心、古戏台,还能冷不丁在转角,惊喜地遇到老奶奶摆摊卖传统小吃、热腾腾的手工年糕,这些都是本地村民“再就业”。

 

第三把金钥匙:宜居宜业 有凤来栖

 

石门老街的外立面是新装修的,但味道是记忆中的老味道。

白墙黛瓦、青石板路,走进去没多久就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路边架个小油锅,售“油灯粿”。你若没现钞,没事,墙上有支付二维码,“扫一下就好了”,她说。

你想不到,这位老奶奶是有工资的,村落景区运营商娄敏在一次民俗文化节中发现她做的这道传统小食很美味,便动员她来摆摊,“食材都由公司提供,她只管做,销售收入也全归她。”

老街年糕坊也是如此,去年村落景区正式对外营业时,负责人陈日宏上岗。房子由运营商流转后装修,陈日宏无需投入,只管做年糕。“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天开张就卖了380多斤年糕,真是想不到。”陈日宏更想不到,最多的一天还卖到1000斤,帮忙的短工有七八个人,“主要是游客买,多的买七八十斤,还让我快递到他家。”

娄敏透露,因为年糕坊生意红火,陈日宏已经要“单飞”了,不用再拿工资,“能单飞的这种业态越多越好,”她高兴地说,“这样村里人气才旺。”

不过手工年糕只能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间制作,其余时间,陈日宏便在村里的集散中心当管理人员。陈日宏的妻子余玉琴则是集散中心的大管家,手下有厨师两人、客房保洁1人、大厅卫生两人,和两名来实习的大学生。

“我是大山村的,老公是石门村的,我们2015年回来,因为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余玉琴说,夫妻俩在外从事通讯行业多年,回乡后尝试过开饭店,但生意不好,借村落景区的春风,两个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家门口有份好工作。

陈日宏夫妇的新房也在装修中,住了几十年的木结构老宅被改造为新四军纪念馆,离老宅一箭之遥,22户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拔地而起,共中就有他们的新居。这块安置点被列入全国农村住房示范点,是筹备中的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建设现场会拟选址地点。

村庄硬件建设到位,新的产业引进来,新的业态在培育,一间间老房成民宿,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石门村,这个深山里的小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且变革的脚步还在继续。

石门村和其他两村一起成立了各占股33%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政府所属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占股1%,实现公司化运营,简称“村发”。村发作为村委会的经营主体,与资本市场接轨。

“村发”要做的是加强与工商资本、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建设好石门村。比如2019年村里建设的梯田花海、文化礼堂,就是“村发”出面,而不再是政府包办。“政府引导、村为主体、村民自觉、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从文件上走进了现实。

“龙门秘境”村落景区投入运营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在石门村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流转民房17幢。以石门老街为中心形成的旅游业态,今年1-6月共接待游客11.9万人,直接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能交给市场的事,政府无须包办,市场会给出最优选择。硬件提升、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沉睡的资源被渐渐唤醒,这片传统的闭塞山区正在春风里苏醒,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产业新区。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石门村:三把金钥匙 激活新石门
发布时间:2020-08-31 08:55:07
信息来源:临安区
浏览量: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中国许多山村的写照。山秀美、巍峨,却也阻挡了交通,限制了发展,让山村“看起来很美,发展起来很难”。高虹镇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这块连片村落,曾经就是如此。

2018年浙江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首批选择了6个区县(市)。2019年,作为杭州地区唯一试点,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这一连片村落以村落景区“龙门秘境”的崭新面貌出现,通过要素配置改革,走出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石门村地处高虹镇中北部山区,猷溪流经村庄,两山对峙,形成峡谷。今天我们以石门村为例,讲一讲是哪三把金钥匙,让这个沉睡的乡村,苏醒在改革的春风里。

 

第一把金钥匙:美玉天成 还需雕琢

 

石门村的优势在哪?老天爷留下来的良好生态,森林覆盖率80%以上;老祖宗留下来的厚重人文,是全国第6批历史文化村落;还有老百姓至今保持着的原乡生活。

然而石门村的短板更明显:地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要求高;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匮乏,产业发展难度大;人口外流成趋势,乡村日渐空心化。

要改造这样的山村绝非一日之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个路径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文化兴盛之路是无形之路,“无形之路”要通向石门必须先提升“有形之路”。2016年后的4年间,通往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的大鱼线进行了3次改造提升。大鱼线全长25.3公里,是村落景区通往外界的唯一公路。它一面是崇山峻岭,一面是水涛庄水库,路面狭窄,车辆交汇难,塌方和雨雪封道年年有。

2018年6月,大鱼线仍在紧锣密鼓改造时,石门村的旅游集散中心开张了。这意味着,村落景区运营商已在文旅局的牵线下就位,作为三个村的“门面”,石门村是游客的首站,集散中心因此设置于此。

什么是村落景区运营商?村落景区建成的设施还得由第三方来运营和管理,使其产生效益,村落景区运营商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是临安的首创,目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石门村为代表的龙门秘境,娄敏及其金诺传媒有限公司中标,成为这一村落景区运营商。建的同时,找好了“管”的人,龙门秘境的发展已经在乡村振兴的棋盘上,布下一条“大龙”。

外面是道路的改造提升,村里则同步拆除各类违章建筑、有碍观瞻建筑物共300余处近2万平方米,为项目承建和村内绿化美化节点建设打开空间;投资近500万元完成整村旧房立面改造,投资200万元完成村庄绿化美化,建成1个市级园林式树葬示范点,全村所有农户完成截污纳管,污水外接至集镇污水厂。

修旧如旧,龙门秘境保留了传统的风味,打扮一新,于2019年10月1日掀开了面纱。

 

第二把金钥匙:改革+业态 盘活资源

 

“面子”改造好了,接下去就是发展“里子”,也就是产业,这是乡村振兴并长久发展下去的根本。

前面说过,乡村的发展之难在于一个常见的瓶颈,就是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匮乏。加上石门村地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只能发展一产和三产。怎么发展?

这就要提到全国首创的“生态养护+碳汇平衡”差异化双补机制。据高虹镇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全力护好像石门村这样的生态,由财政提供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和生态公益补偿资金,根据出水断面水质采样监测结果和森林碳汇贡献率予以差异化生态补偿,调动农民保护生态自主性。

这笔资金不是一次性补偿,而是按年拨付,2019年的款项已到。石门村得到380万元的生态补偿,但这笔钱不是划到村里,而是由镇里统筹,定向投于和生态有关的项目。

“也就是说,虽然为了保护生态,不能发展某些产业,但政府创新机制,免于村集体没钱投入再发展。”村党总支书记边志荣说,他是区人大代表,曾与其他村的书记联名提过类似议案,借改革的春风得以落实,让他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一方面是输血,另一方向还有自我造血。2019年,国土部门为石门村发出全省第一批房地一体不动产证书,推进了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一石激活春水,石门村的土地、集体闲置房屋得以流转,村民得到土地流转收益每年每户约1500元,而村集体得到保底租金收益每年10万元。

翻开石门村的账本,1995年边志荣刚上任村书记时,村里负债8千多元。一直到2016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还不到3万元,2017年一举提高到10万元。2019年10月,龙门秘境正式对外经营,到年底,石门村经营性收入定格于33.6万元。

目前,石门村的旅游业也在起步,各旅行社慕名而来,最多的一天迎来20多辆旅游大巴。发展餐饮和民宿,是意外之中的。石门村再往里的大山村,农家乐一下子从20多家发展到60多家。意料之外的是配套设施的设置和多种业态的养成,游客走在石门老街,除了能看到新四军纪念馆、乡愁馆、党群服务中心、古戏台,还能冷不丁在转角,惊喜地遇到老奶奶摆摊卖传统小吃、热腾腾的手工年糕,这些都是本地村民“再就业”。

 

第三把金钥匙:宜居宜业 有凤来栖

 

石门老街的外立面是新装修的,但味道是记忆中的老味道。

白墙黛瓦、青石板路,走进去没多久就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路边架个小油锅,售“油灯粿”。你若没现钞,没事,墙上有支付二维码,“扫一下就好了”,她说。

你想不到,这位老奶奶是有工资的,村落景区运营商娄敏在一次民俗文化节中发现她做的这道传统小食很美味,便动员她来摆摊,“食材都由公司提供,她只管做,销售收入也全归她。”

老街年糕坊也是如此,去年村落景区正式对外营业时,负责人陈日宏上岗。房子由运营商流转后装修,陈日宏无需投入,只管做年糕。“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天开张就卖了380多斤年糕,真是想不到。”陈日宏更想不到,最多的一天还卖到1000斤,帮忙的短工有七八个人,“主要是游客买,多的买七八十斤,还让我快递到他家。”

娄敏透露,因为年糕坊生意红火,陈日宏已经要“单飞”了,不用再拿工资,“能单飞的这种业态越多越好,”她高兴地说,“这样村里人气才旺。”

不过手工年糕只能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间制作,其余时间,陈日宏便在村里的集散中心当管理人员。陈日宏的妻子余玉琴则是集散中心的大管家,手下有厨师两人、客房保洁1人、大厅卫生两人,和两名来实习的大学生。

“我是大山村的,老公是石门村的,我们2015年回来,因为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余玉琴说,夫妻俩在外从事通讯行业多年,回乡后尝试过开饭店,但生意不好,借村落景区的春风,两个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家门口有份好工作。

陈日宏夫妇的新房也在装修中,住了几十年的木结构老宅被改造为新四军纪念馆,离老宅一箭之遥,22户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拔地而起,共中就有他们的新居。这块安置点被列入全国农村住房示范点,是筹备中的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建设现场会拟选址地点。

村庄硬件建设到位,新的产业引进来,新的业态在培育,一间间老房成民宿,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石门村,这个深山里的小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且变革的脚步还在继续。

石门村和其他两村一起成立了各占股33%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政府所属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占股1%,实现公司化运营,简称“村发”。村发作为村委会的经营主体,与资本市场接轨。

“村发”要做的是加强与工商资本、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建设好石门村。比如2019年村里建设的梯田花海、文化礼堂,就是“村发”出面,而不再是政府包办。“政府引导、村为主体、村民自觉、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从文件上走进了现实。

“龙门秘境”村落景区投入运营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在石门村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流转民房17幢。以石门老街为中心形成的旅游业态,今年1-6月共接待游客11.9万人,直接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能交给市场的事,政府无须包办,市场会给出最优选择。硬件提升、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沉睡的资源被渐渐唤醒,这片传统的闭塞山区正在春风里苏醒,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产业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