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治水4度问鼎,凭啥? 看看这5朵“云”就知道啦!
日期:
2021-06-28 15:20
来源:
五水共治办公室
浏览量:

2021年5月18日,我省召开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工作推进大会,临安以2020年度“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从省委书记袁家军的手中接过了“大禹鼎”银鼎。这是临安“五水共治”工作自2018年以来的连续三次“问鼎”。加上2016年的那一次,临安已累计四次获得“大禹鼎”。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2014年全省启动“五水共治”以来,临安治水已走过了7个春秋。7年渠清几许?4只“大禹鼎”就是最好的答案。


答案背后,“五水共治”“临安解法”究竟何番模样?谜底也许就藏在“方塘”上方的“云”里。



巡河云

牛年伊始,省委把数字化改革确定为开年头件事。在临安,数字治水已经“不待扬鞭自奋蹄”。一个标志性应用场景便是VR巡河。2020年11月,VR巡河在锦溪启用。


作为锦溪的河长,毛森是幸福的。别的河长巡河都要靠双脚走出来,毛森只要坐在溪边的河长驿站里,戴着VR镜巡河,整条锦溪的水情一“镜”可望。


VR头盔通过物联网技术与锦溪上的5只高清全景摄像头相连。戴上VR,你便可展开坐地“行走”,同时对锦溪的水情一览无余:水的清浊度怎么样,水面有没有漂浮物,这些实地巡河中你能想到的问题通过VR全能看到;河道断面的氨氮、溶解氧、浊度、PH、总磷、高锰酸钾等指数,这些实地巡河是看不到的,但通过VR也能一一清晰呈现,且这些数据每隔四小时就会更新一次。


如果你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要把手中的VR遥控器对准溪边的任何一个摄像头“打一枪”,你瞬间便可腾空而起,化身为探头,来一个高空俯览。随着你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动头部,锦溪的水情360度无死角地呈现在你的视野中,连溪对岸排口的水质达不达标,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尽管VR巡河的巡视边界只有体验式的2公里,但通过与驿站内的智慧巡河系统相连,河长的“视力范围”可以拓展到整条锦溪和马溪。通过这两条溪上的VR摄像头,不光能24小时盯紧水面以及两岸排口的水量、水质,还能自动识别溪面漂浮物,一旦漂浮物会危及水质,或者有人落水,系统都会自动报警。


临安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接下来,锦溪的VR巡河模式将会陆续复制到其他河道。



治污云

河清不清,岸知道。


为了管住岸,近年来,临安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创新。为使散布在各村的治污终端不沦为“晒太阳”工程,有效监督运维人员到点到岗。同时让普通群众也参与农村治污监管,临安区治水办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量身定做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实现运维远程化、可视化、可监督,不管是运维人员、普通群众,还是管理人员,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污水处理及运行维护情况。


一线运维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及时上报巡检记录,缩短反馈时间。同时,区、镇两级主管部门负责人通过扫码,可以查看运维人员的巡查记录和出工情况,为各村生活污水运维当好“监工”。“普通群众扫一扫二维码也能查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情况、监督运维情况,做到了公开、透明。”


2018年以来,临安区投资3亿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设施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了1466个终端的提升改造。改造后的指南村、上东村、活山村等终端项目,不仅排放标准提高了,还成为村里的中心公园,为村民提供茶余饭后休憩的场所。


“目前,临安全区日处规模20吨以上的500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都实现了‘一码一终端’。”临安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临安将加大专属二维码‘身份证’的覆盖面,提高‘云监工’监管力度,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让临安农村的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好。”



防洪云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地貌、两个省级暴雨中心,使局地强降雨在“漏斗效应”的叠加下释放强大的灾害力。为科学防洪、数字化决策,临安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构建了一个自然灾害精密防治系统集成体系。建成数据采集频次1次/分钟的自动气象站228套,自动水文监测站点248个、水情视频监控点172座,全区水库和主要河道水情数据实现了实时监测、远程回传。全区行政村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实现全覆盖,地质灾害精细化评价和强降雨可提前30分钟精准预报预警。


研发智能声光预警系统,根据实时获取的雨情、水情、坡情等物联感知数据,对雨量、水位、坡位等超警点位,实时在指挥平台上声光报警,做到风险预警“一图”感知。同时在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安装高空鹰眼和高位监控78个、配备卫星电话143台,并可调取全区5000余个视频监控,通过综合配置卫星专网、高空鹰眼(监控)、卫星电话等科技装备,确保灾(险)情现场情况在指挥大屏上“一目了然”,有效破解断电、断路、断通讯等极端情况下的精准决策、科学指挥难题。设置“一键”呼叫、“一键”溯源等功能,对自然灾害事件,指挥人员可通过“一张图”指挥平台,直接核实现场情况、智控人员转移、调配应急资源、会商应急方案、指挥应急救援、溯源分析应急过程。初步形成事前风险隐患监测、事发核实响应、事中指挥调度、事后溯源分析的整体智治管理闭环。


去年汛期,在全区梅雨量是常年2.8倍的情况下,精准避让16起,人员“零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减少79.89%。



供水云

鉴于山区来水来得快、去得快,时常引发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现实,临安对农村供水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革新。


2020年9月,随着最后一个增压泵站的投入使用,历时三年、总投资20亿元的临安农村饮水工程(简称农饮工程)全面建成投用。宣告临安农饮工程全面步入“3.0”时代。


临安农饮工程建设前后经历了三次迭代升级。


“1.0版”的饮水工程多数以户为建设主体,大家各自上山找水源,然后引水到家;“2.0版”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水利部门提供技术和经费,由村集体出面建设。各村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或向村民集资的形式建设。一个村确定一个或若干个取水点,采集的天然水经简单的消毒处理,送到村民家;最新版的农村饮水工程,由区政府出面建设,专门组建了农村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农水公司),按照各村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情况,采取了城市自来水管网延管扩网、联村供水、单村供水三种模式进行建设。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不少村坐落在半山腰或山顶上。为了让更多村民喝上安全、放心、洁净的饮用水,临安对建设“3.0”版的农村饮水工程可谓不惜重金、攻坚克难。


金猫坞水厂建在崎岖陡峭的山顶上,由于上山道路狭窄陡峭,运输物资只能借助驴队,金猫坞水厂因此被誉为“驴背上的水厂”;太湖源镇指南村位于拔500米的高山上,为了把山顶的水源引下山,建设方在陡峭的悬崖上凿洞数千米,以悬空支架吊装的方式铺筑水管,是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最高的单村供水工程;清凉峰镇马啸片的5个村坐落在山区,最高的村海拔有450多米。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难题,临安从下游海拔180米的龙岗水厂铺管上山,采用八级增压方式供水,相当于把水泵到93层的高楼住户……三年间,临安共建了110个单村供水点,12个联村水厂,128个增压泵站,惠及全区18个镇街200多个行政村29.3万农户。


为了确保新版农饮项目的优质供水,临安不惜重金打造了一个在全省领先的智慧水务运维系统。这个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 GPS(卫星导航系统)的“云供水”系统,可以远程遥感所有水厂的水质、远程感知故障点,还可以实施远程加药、远程停水……临安农水公司还在区镇村三级共安排了200多个运维人员。用户有诉求,30分钟之内上门服务。连缴水费,也都实现了“零次跑”。



勤耕耘

临安治水的亮眼战绩,源于临安全区上下驰而不息地朝耕暮耘、寒耕暑耘的恒心和匠心。


■污水处理全覆盖 全区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2座,146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均已全完成提升改造,实现了区镇村三级标准化运维管理全覆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连续四年被列入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至今共完成创建15个镇街、11个园区、105个生活小区。


■防洪能力大提升 重大项目浙江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双溪口水库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完工蓄水。青山湖综合治理保护工程收官在即。完成中小流域治理5条,水库除险加固50座,山塘整治308座。改造易淹易涝积水点完成13处;清淤排水管网完成650余公里……城镇排涝能力稳步提升。


■城乡供水大提能 建成临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年供水量6000万吨。拥有5座集镇、片区水厂,其中县级水厂3家,日综合生产能力22万吨,供水区域507.17平方公里,承担着临安城区及周边乡镇50万人口的生产、经营、生活供水任务。投资额超25亿元,建设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101个,埋设管道总长度4000余公里,惠及人口29.7万人。大力推进节水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5万亩,改造农田渠道127公里。完成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170处,创建省级节水型小区13个,再生水利用率达15%。


■河湖生态展新颜 总投资1.55亿元,全面完成5条剿劣重点河道,27个剿劣整治项目,5条剿劣重点河道水质监测达到Ⅲ类水标准。创建“美丽河湖”7条。关停小水电18座,整改75座,农村河道整治378公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120平方公里,河湖库塘清淤213万立方米。


■全民治水大格局 加强党建引领,携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共同为治水发声发力。169名热心人士受聘民间河长,4万余名农村党员认领责任河道,全民治水氛围日渐浓厚,“河长制”深入人心。“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和群众参与率分别由2017年的76.51分、40.7%提升到2020年的89.41分、92.5%。



分享:
字体: [

]
打印
临安治水4度问鼎,凭啥? 看看这5朵“云”就知道啦!
发布时间:2021-06-28 15:20:40
信息来源:五水共治办公室
浏览量:

2021年5月18日,我省召开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工作推进大会,临安以2020年度“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从省委书记袁家军的手中接过了“大禹鼎”银鼎。这是临安“五水共治”工作自2018年以来的连续三次“问鼎”。加上2016年的那一次,临安已累计四次获得“大禹鼎”。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2014年全省启动“五水共治”以来,临安治水已走过了7个春秋。7年渠清几许?4只“大禹鼎”就是最好的答案。


答案背后,“五水共治”“临安解法”究竟何番模样?谜底也许就藏在“方塘”上方的“云”里。



巡河云

牛年伊始,省委把数字化改革确定为开年头件事。在临安,数字治水已经“不待扬鞭自奋蹄”。一个标志性应用场景便是VR巡河。2020年11月,VR巡河在锦溪启用。


作为锦溪的河长,毛森是幸福的。别的河长巡河都要靠双脚走出来,毛森只要坐在溪边的河长驿站里,戴着VR镜巡河,整条锦溪的水情一“镜”可望。


VR头盔通过物联网技术与锦溪上的5只高清全景摄像头相连。戴上VR,你便可展开坐地“行走”,同时对锦溪的水情一览无余:水的清浊度怎么样,水面有没有漂浮物,这些实地巡河中你能想到的问题通过VR全能看到;河道断面的氨氮、溶解氧、浊度、PH、总磷、高锰酸钾等指数,这些实地巡河是看不到的,但通过VR也能一一清晰呈现,且这些数据每隔四小时就会更新一次。


如果你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要把手中的VR遥控器对准溪边的任何一个摄像头“打一枪”,你瞬间便可腾空而起,化身为探头,来一个高空俯览。随着你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动头部,锦溪的水情360度无死角地呈现在你的视野中,连溪对岸排口的水质达不达标,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尽管VR巡河的巡视边界只有体验式的2公里,但通过与驿站内的智慧巡河系统相连,河长的“视力范围”可以拓展到整条锦溪和马溪。通过这两条溪上的VR摄像头,不光能24小时盯紧水面以及两岸排口的水量、水质,还能自动识别溪面漂浮物,一旦漂浮物会危及水质,或者有人落水,系统都会自动报警。


临安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接下来,锦溪的VR巡河模式将会陆续复制到其他河道。



治污云

河清不清,岸知道。


为了管住岸,近年来,临安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创新。为使散布在各村的治污终端不沦为“晒太阳”工程,有效监督运维人员到点到岗。同时让普通群众也参与农村治污监管,临安区治水办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量身定做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实现运维远程化、可视化、可监督,不管是运维人员、普通群众,还是管理人员,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污水处理及运行维护情况。


一线运维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及时上报巡检记录,缩短反馈时间。同时,区、镇两级主管部门负责人通过扫码,可以查看运维人员的巡查记录和出工情况,为各村生活污水运维当好“监工”。“普通群众扫一扫二维码也能查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情况、监督运维情况,做到了公开、透明。”


2018年以来,临安区投资3亿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设施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了1466个终端的提升改造。改造后的指南村、上东村、活山村等终端项目,不仅排放标准提高了,还成为村里的中心公园,为村民提供茶余饭后休憩的场所。


“目前,临安全区日处规模20吨以上的500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都实现了‘一码一终端’。”临安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临安将加大专属二维码‘身份证’的覆盖面,提高‘云监工’监管力度,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让临安农村的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好。”



防洪云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地貌、两个省级暴雨中心,使局地强降雨在“漏斗效应”的叠加下释放强大的灾害力。为科学防洪、数字化决策,临安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构建了一个自然灾害精密防治系统集成体系。建成数据采集频次1次/分钟的自动气象站228套,自动水文监测站点248个、水情视频监控点172座,全区水库和主要河道水情数据实现了实时监测、远程回传。全区行政村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实现全覆盖,地质灾害精细化评价和强降雨可提前30分钟精准预报预警。


研发智能声光预警系统,根据实时获取的雨情、水情、坡情等物联感知数据,对雨量、水位、坡位等超警点位,实时在指挥平台上声光报警,做到风险预警“一图”感知。同时在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安装高空鹰眼和高位监控78个、配备卫星电话143台,并可调取全区5000余个视频监控,通过综合配置卫星专网、高空鹰眼(监控)、卫星电话等科技装备,确保灾(险)情现场情况在指挥大屏上“一目了然”,有效破解断电、断路、断通讯等极端情况下的精准决策、科学指挥难题。设置“一键”呼叫、“一键”溯源等功能,对自然灾害事件,指挥人员可通过“一张图”指挥平台,直接核实现场情况、智控人员转移、调配应急资源、会商应急方案、指挥应急救援、溯源分析应急过程。初步形成事前风险隐患监测、事发核实响应、事中指挥调度、事后溯源分析的整体智治管理闭环。


去年汛期,在全区梅雨量是常年2.8倍的情况下,精准避让16起,人员“零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减少79.89%。



供水云

鉴于山区来水来得快、去得快,时常引发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现实,临安对农村供水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革新。


2020年9月,随着最后一个增压泵站的投入使用,历时三年、总投资20亿元的临安农村饮水工程(简称农饮工程)全面建成投用。宣告临安农饮工程全面步入“3.0”时代。


临安农饮工程建设前后经历了三次迭代升级。


“1.0版”的饮水工程多数以户为建设主体,大家各自上山找水源,然后引水到家;“2.0版”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水利部门提供技术和经费,由村集体出面建设。各村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或向村民集资的形式建设。一个村确定一个或若干个取水点,采集的天然水经简单的消毒处理,送到村民家;最新版的农村饮水工程,由区政府出面建设,专门组建了农村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农水公司),按照各村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情况,采取了城市自来水管网延管扩网、联村供水、单村供水三种模式进行建设。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不少村坐落在半山腰或山顶上。为了让更多村民喝上安全、放心、洁净的饮用水,临安对建设“3.0”版的农村饮水工程可谓不惜重金、攻坚克难。


金猫坞水厂建在崎岖陡峭的山顶上,由于上山道路狭窄陡峭,运输物资只能借助驴队,金猫坞水厂因此被誉为“驴背上的水厂”;太湖源镇指南村位于拔500米的高山上,为了把山顶的水源引下山,建设方在陡峭的悬崖上凿洞数千米,以悬空支架吊装的方式铺筑水管,是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最高的单村供水工程;清凉峰镇马啸片的5个村坐落在山区,最高的村海拔有450多米。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难题,临安从下游海拔180米的龙岗水厂铺管上山,采用八级增压方式供水,相当于把水泵到93层的高楼住户……三年间,临安共建了110个单村供水点,12个联村水厂,128个增压泵站,惠及全区18个镇街200多个行政村29.3万农户。


为了确保新版农饮项目的优质供水,临安不惜重金打造了一个在全省领先的智慧水务运维系统。这个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 GPS(卫星导航系统)的“云供水”系统,可以远程遥感所有水厂的水质、远程感知故障点,还可以实施远程加药、远程停水……临安农水公司还在区镇村三级共安排了200多个运维人员。用户有诉求,30分钟之内上门服务。连缴水费,也都实现了“零次跑”。



勤耕耘

临安治水的亮眼战绩,源于临安全区上下驰而不息地朝耕暮耘、寒耕暑耘的恒心和匠心。


■污水处理全覆盖 全区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2座,146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均已全完成提升改造,实现了区镇村三级标准化运维管理全覆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连续四年被列入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至今共完成创建15个镇街、11个园区、105个生活小区。


■防洪能力大提升 重大项目浙江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双溪口水库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完工蓄水。青山湖综合治理保护工程收官在即。完成中小流域治理5条,水库除险加固50座,山塘整治308座。改造易淹易涝积水点完成13处;清淤排水管网完成650余公里……城镇排涝能力稳步提升。


■城乡供水大提能 建成临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年供水量6000万吨。拥有5座集镇、片区水厂,其中县级水厂3家,日综合生产能力22万吨,供水区域507.17平方公里,承担着临安城区及周边乡镇50万人口的生产、经营、生活供水任务。投资额超25亿元,建设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101个,埋设管道总长度4000余公里,惠及人口29.7万人。大力推进节水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5万亩,改造农田渠道127公里。完成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170处,创建省级节水型小区13个,再生水利用率达15%。


■河湖生态展新颜 总投资1.55亿元,全面完成5条剿劣重点河道,27个剿劣整治项目,5条剿劣重点河道水质监测达到Ⅲ类水标准。创建“美丽河湖”7条。关停小水电18座,整改75座,农村河道整治378公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120平方公里,河湖库塘清淤213万立方米。


■全民治水大格局 加强党建引领,携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共同为治水发声发力。169名热心人士受聘民间河长,4万余名农村党员认领责任河道,全民治水氛围日渐浓厚,“河长制”深入人心。“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和群众参与率分别由2017年的76.51分、40.7%提升到2020年的89.41分、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