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杜绝“九小场所”火灾事故,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杭州市临安区消防救援大队紧抓目标任务,强化源头治理,深化责任落实,大力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全面提高“九小场所”监管能力和水平。
一、牢抓责任,强化目标任务落实。大队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抓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召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约谈会,督促场所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健全各项消防工作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积极做好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促进“九小”场所、沿街门店消防安全工作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明确“九小场所”房屋承租方、租赁方的消防安全职责,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督促承租方、租赁方依法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依法担负起相应的防火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场所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有人管,从责任源头加强消防安全管控。
二、狠抓治理,加大源头防治力度。按照管辖范围逐级摸排“九小场所”底数,分门别类建立单位基础信息台账,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统一工作标准,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同时,大队防火监督员深入隐患单位主动上门服务,实行“一对一”指导隐患整改,坚决落实“隐患第一时间整改”的工作要求,确保动态隐患随时消除、静态隐患归零见底,在辖区内形成整治“九小场所”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重点针对场所是否配备灭火器材、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点、电气线路敷设、消防车通道和疏散通道畅通情况等进行检查,并采取强硬措施督促场所负责人进行全面整改,同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切实整治和消除当前“九小场所”存在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排查5039处,发现火灾隐患2670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541处,行政处罚139起,整改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隐患536次。
三、 强抓意识,着力提升宣传能力。大队开展常态化消防宣传活动,播发“九小场所”火灾防范及逃生自救等常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宣传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以面对面宣讲、一对一互动交流、手把手培训指导等方式,传授防火基本常识、灭火器材使用要领、逃生自救技能等,并现场指导如何排查火灾隐患,做到知识全覆盖、员工人人懂。利用视频号、微信号、微博等媒体进行线上的消防常识普及,营造“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通过悬挂横幅、LED电子显示屏、张贴标语等形式,提醒各场所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水平,并鼓励群众曝光身边单位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