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交通环境 让群众便捷出行
——2021民生实事回眸系列报道一
日期:
2022-01-25 09:14
来源:
今日临安
浏览量:

编者按:

临安区政府为民办实事是每年市民最为关注的政府工作之一。2021年,我区“十件实事”涉及交通出行、养老服务、食品安全、疾病防控、体育健身、幼儿园建设、住房保障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本报从今日起刊发2021民生实事回眸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十件实事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实惠。

 

 

实事内容:打通城市“断头路”6条,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建立完善智慧泊车系统,实现公共停车场停车诱导全覆盖;新增公交线路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

 

“确实是变化大,现在路宽敞了,周围绿化也好看,我们几乎每天都到这走一走。”走在长桥路上,平整的路面、美丽的环境让过往行人赞不绝口。长桥路通车已有数月,住在附近的居民谢苏杭对如今长桥路的变化颇有感触:“这条路在改造前,路面坑坑洼洼,而且走不通,出行很不安全。”谢苏杭告诉记者,长桥路打通后,附近几条路形成了路网循环,自己平常就喜欢骑车到处走走,现在每次经过这个路段心情都很愉悦。

打通“断头路”,打通的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项连通民心的民生工程。新建成后的长桥路变为双向四车道,两边设置人行道,全长约700米。虽然只有几百米,但这一路段的打通,贯通了东西向交通主干道。从苕溪南街、长桥路再到科技大道,一路直达青山湖科技城,并往东去往余杭、杭州,出行更加便捷。

据了解,2021年我区已打通长桥路、横潭路北延、新民街西延、流霞街西延、滨河南路(崇文路~科技大道)、民太线下穿科技大道外延道路6条“断头路”,城市整体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而公交线路的优化则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我区新增公交线路9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4条,超额完成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此外,解决停车难问题也有“实招”。走进天目路停车场,不少车辆进进出出,在车场入口处设置有天目智慧泊车场内导航二维码,扫一扫,这里的181个停车泊位一目了然。市民何凡经常开车来这附近接送孩子上下课,说起这里的智慧泊车场景应用,他表示停车的体验感更强了。“平时这里停车的人特别多,到处找车位比较麻烦,这个二维码扫了之后,我立马就能知道哪里有车位,也能迅速停好车,再也不会堵在入口了。”何凡说。

除了场内导航,“智慧泊车-临安找车位”小程序更是实现了实时诱导、远程预约、错时共享和试点精准等功能。进入“临安找车位”小程序后,可以看到各种功能选项,比如通过“远程预约”功能,经过定位,车主就能预约不少临安区的停车场库。“智慧泊车让城区居民停车更便捷,优化了停车资源,改善了交通拥堵。”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线下,他们还在钱王街、衣锦街等主次干道上设置一块块停车诱导屏,屏幕上实时显示周边停车场的剩余泊位数量,让车主在开车途中也能留意到周边停车场的停车情况。

据了解,2021年我区新增停车泊位7000余个,所有收费停车场均已接入城市大脑并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同时建立完善智慧泊车系统,实现公共停车场停车诱导全覆盖。

记者 宣晓云

 

记者手记:交通出行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畅通了民意民心,一个个出行问题的解决,化解了民生难点堵点。交通出行项目的优化提升真正做到了将民生实事办实,让实事惠及民生。


分享:
字体: [

]
打印
优化交通环境 让群众便捷出行
发布时间:2022-01-25 09:14:13
信息来源:今日临安
浏览量:

编者按:

临安区政府为民办实事是每年市民最为关注的政府工作之一。2021年,我区“十件实事”涉及交通出行、养老服务、食品安全、疾病防控、体育健身、幼儿园建设、住房保障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本报从今日起刊发2021民生实事回眸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十件实事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实惠。

 

 

实事内容:打通城市“断头路”6条,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建立完善智慧泊车系统,实现公共停车场停车诱导全覆盖;新增公交线路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

 

“确实是变化大,现在路宽敞了,周围绿化也好看,我们几乎每天都到这走一走。”走在长桥路上,平整的路面、美丽的环境让过往行人赞不绝口。长桥路通车已有数月,住在附近的居民谢苏杭对如今长桥路的变化颇有感触:“这条路在改造前,路面坑坑洼洼,而且走不通,出行很不安全。”谢苏杭告诉记者,长桥路打通后,附近几条路形成了路网循环,自己平常就喜欢骑车到处走走,现在每次经过这个路段心情都很愉悦。

打通“断头路”,打通的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项连通民心的民生工程。新建成后的长桥路变为双向四车道,两边设置人行道,全长约700米。虽然只有几百米,但这一路段的打通,贯通了东西向交通主干道。从苕溪南街、长桥路再到科技大道,一路直达青山湖科技城,并往东去往余杭、杭州,出行更加便捷。

据了解,2021年我区已打通长桥路、横潭路北延、新民街西延、流霞街西延、滨河南路(崇文路~科技大道)、民太线下穿科技大道外延道路6条“断头路”,城市整体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而公交线路的优化则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我区新增公交线路9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4条,超额完成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此外,解决停车难问题也有“实招”。走进天目路停车场,不少车辆进进出出,在车场入口处设置有天目智慧泊车场内导航二维码,扫一扫,这里的181个停车泊位一目了然。市民何凡经常开车来这附近接送孩子上下课,说起这里的智慧泊车场景应用,他表示停车的体验感更强了。“平时这里停车的人特别多,到处找车位比较麻烦,这个二维码扫了之后,我立马就能知道哪里有车位,也能迅速停好车,再也不会堵在入口了。”何凡说。

除了场内导航,“智慧泊车-临安找车位”小程序更是实现了实时诱导、远程预约、错时共享和试点精准等功能。进入“临安找车位”小程序后,可以看到各种功能选项,比如通过“远程预约”功能,经过定位,车主就能预约不少临安区的停车场库。“智慧泊车让城区居民停车更便捷,优化了停车资源,改善了交通拥堵。”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线下,他们还在钱王街、衣锦街等主次干道上设置一块块停车诱导屏,屏幕上实时显示周边停车场的剩余泊位数量,让车主在开车途中也能留意到周边停车场的停车情况。

据了解,2021年我区新增停车泊位7000余个,所有收费停车场均已接入城市大脑并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同时建立完善智慧泊车系统,实现公共停车场停车诱导全覆盖。

记者 宣晓云

 

记者手记:交通出行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畅通了民意民心,一个个出行问题的解决,化解了民生难点堵点。交通出行项目的优化提升真正做到了将民生实事办实,让实事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