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教师眼中的教育“进化史”
——“喜迎党的二十大 我说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一
日期:
2022-10-09 10:28
来源:
今日临安
浏览量:

为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即日起,本报推出“喜迎二十大 我说新变化”系列报道,生动呈现我区各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全面展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大力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

你对十年前的课堂还有印象吗?是老式吊扇在头顶上吱呀作响,是半寸粉笔在黑板上“叽叽喳喳”,还是放学后写不完的作业?再看如今的课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学生“讲”的比老师多……小小的课堂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是教育的不断“升温”。这十年,学生的课堂悄然发生变化;这十年,是临安教育向“美好教育”大步疾走的十年。

从小黑板到“小白板”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下之前的课文中有哪些是描写大场面的?”在昌化一小干净明亮的教室里,王雁春正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王雁春一边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一边通过教学一体机呈现课堂内容,整节课轻松活泼。

而像这样的内容,以前可能要花两三堂课才能上完,现在基本一节课就能结束。“课堂效率的提高得益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王雁春是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今年是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十八个年头。她说,这二十八年来,见证了临安教育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这十年的教育风貌更是日新月异,有了跨越式发展。

“就拿小小的一块黑板来说,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黑板是几块木板拼接起来的,用黑油漆涂一涂,再用木架子搭上就能用了;后来用的是水泥黑板,写字容易打滑;再后来我们用上了绿色的磁性黑板,幻灯片投影仪;再看现在,走进教室,每间教室里都是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已经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在王雁春看来,小小一块黑板的变迁,是临安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的一个缩影。

还记得十几年前,多媒体教室还是学校的“稀罕物”,每个学校只有一两间,只有上公开课的时候才能使用。“而如今,多媒体教室已不是新鲜事,每个班级都有,而且是城乡同步的。”王雁春说,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不仅如此,眼下还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模式,让农村学校和名校实现“同步课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十年,我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0.7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3.01亿元,增幅达113.85%。学校布局持续优化,全区新建、改扩建、迁建学校45所,新增学位20415个。2018年,临安与杭州主城区双向等额招生,教育融杭迈出坚实一步,临安区内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城乡软硬件条件的差距在显著缩小。

乡村教师有了专业“领路人”

今年9月份,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第十三批浙江省特级教师名单,王雁春榜上有名,这对农村教师来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欣喜之余,王雁春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名师乡村工作室的牵头人,她想把更多农村教师送上“领奖台”。

2013年,昌化一小牵头,成立了王雁春工作室,学员辐射两昌地区年轻教师,这也是我区名师乡村工作室的雏形。在王雁春的带领下,年轻教师有了学习和研讨的平台,也有了走向更高平台的机会。这样的模式得到了区教育部门的认可,2015年,由区教育局授牌的首批10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全区已有46个名师乡村工作室。

2020年,我区启动了“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评选产生了三大系列的区内领军人物。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进一步完善区内导师的工作职责,微调了各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学员组成,将“天目新苗”、“天目新秀”统一纳入各学科名师工作室进行日常培养,努力形成教师队伍梯度培养的工作机制和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努力使名师乡村工作室效能最大化。

“从‘星级教师培养计划’到‘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培养计划,临安一系列研训一体的培养制度,为一线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也是从这个平台上慢慢成长起来的。”王雁春说:“而且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时代楷模陈立群这么顶尖的教育大家都请到我们临安来开办工作室。不用出临安,我们就能享受到顶级的学习大餐。而且身边的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冒出来,有本土培养的,也有外来引进的。这些都是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老师“退”到后面去

在王雁春的课堂上,记者看到更多时候是学生在发言。王雁春表示,教师的身份已经从早年“填鸭式”学习的监管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每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学会‘退’到后面去,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提升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从根本上为教育理念的升级奠定了基础。这十年里,临安教育没有只盯着学生量化的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全人”。逐渐规范化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扎实推进阳光体育,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不断推动素质教育走深走实。“天目少年思政”创新品牌入选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创成国字头特色学校9所、浙江省现代化学校9所、各类省级特色学校73所。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十年,教育部门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接下来,将紧紧围绕“择临优学”目标,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


分享:
字体: [

]
打印
一位农村教师眼中的教育“进化史”
发布时间:2022-10-09 10:28:00
信息来源:今日临安
浏览量:

为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即日起,本报推出“喜迎二十大 我说新变化”系列报道,生动呈现我区各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全面展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大力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

你对十年前的课堂还有印象吗?是老式吊扇在头顶上吱呀作响,是半寸粉笔在黑板上“叽叽喳喳”,还是放学后写不完的作业?再看如今的课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学生“讲”的比老师多……小小的课堂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是教育的不断“升温”。这十年,学生的课堂悄然发生变化;这十年,是临安教育向“美好教育”大步疾走的十年。

从小黑板到“小白板”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下之前的课文中有哪些是描写大场面的?”在昌化一小干净明亮的教室里,王雁春正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王雁春一边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一边通过教学一体机呈现课堂内容,整节课轻松活泼。

而像这样的内容,以前可能要花两三堂课才能上完,现在基本一节课就能结束。“课堂效率的提高得益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王雁春是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今年是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十八个年头。她说,这二十八年来,见证了临安教育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这十年的教育风貌更是日新月异,有了跨越式发展。

“就拿小小的一块黑板来说,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黑板是几块木板拼接起来的,用黑油漆涂一涂,再用木架子搭上就能用了;后来用的是水泥黑板,写字容易打滑;再后来我们用上了绿色的磁性黑板,幻灯片投影仪;再看现在,走进教室,每间教室里都是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已经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在王雁春看来,小小一块黑板的变迁,是临安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的一个缩影。

还记得十几年前,多媒体教室还是学校的“稀罕物”,每个学校只有一两间,只有上公开课的时候才能使用。“而如今,多媒体教室已不是新鲜事,每个班级都有,而且是城乡同步的。”王雁春说,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不仅如此,眼下还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模式,让农村学校和名校实现“同步课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十年,我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0.7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3.01亿元,增幅达113.85%。学校布局持续优化,全区新建、改扩建、迁建学校45所,新增学位20415个。2018年,临安与杭州主城区双向等额招生,教育融杭迈出坚实一步,临安区内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城乡软硬件条件的差距在显著缩小。

乡村教师有了专业“领路人”

今年9月份,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第十三批浙江省特级教师名单,王雁春榜上有名,这对农村教师来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欣喜之余,王雁春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名师乡村工作室的牵头人,她想把更多农村教师送上“领奖台”。

2013年,昌化一小牵头,成立了王雁春工作室,学员辐射两昌地区年轻教师,这也是我区名师乡村工作室的雏形。在王雁春的带领下,年轻教师有了学习和研讨的平台,也有了走向更高平台的机会。这样的模式得到了区教育部门的认可,2015年,由区教育局授牌的首批10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全区已有46个名师乡村工作室。

2020年,我区启动了“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评选产生了三大系列的区内领军人物。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进一步完善区内导师的工作职责,微调了各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学员组成,将“天目新苗”、“天目新秀”统一纳入各学科名师工作室进行日常培养,努力形成教师队伍梯度培养的工作机制和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努力使名师乡村工作室效能最大化。

“从‘星级教师培养计划’到‘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培养计划,临安一系列研训一体的培养制度,为一线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也是从这个平台上慢慢成长起来的。”王雁春说:“而且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时代楷模陈立群这么顶尖的教育大家都请到我们临安来开办工作室。不用出临安,我们就能享受到顶级的学习大餐。而且身边的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冒出来,有本土培养的,也有外来引进的。这些都是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老师“退”到后面去

在王雁春的课堂上,记者看到更多时候是学生在发言。王雁春表示,教师的身份已经从早年“填鸭式”学习的监管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每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学会‘退’到后面去,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提升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从根本上为教育理念的升级奠定了基础。这十年里,临安教育没有只盯着学生量化的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全人”。逐渐规范化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扎实推进阳光体育,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不断推动素质教育走深走实。“天目少年思政”创新品牌入选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创成国字头特色学校9所、浙江省现代化学校9所、各类省级特色学校73所。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十年,教育部门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接下来,将紧紧围绕“择临优学”目标,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