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石镇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敲开”共富幸福门
日期:
2022-05-10 08:54
来源:
今日临安
浏览量:

岛石镇是我区山核桃产业大镇,山核桃是昌北地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但由于长期的过度经营导致林地生态形式逐年严峻,山核桃效益也在慢慢减退,如何打破“一枝独秀”的瓶颈?近年来,岛石镇各村积极探索,主动探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林下经济,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特色产业富民又富村

 

眼下正是茶叶采收的季节,走进岛石镇黄川村万年山高山茶园,放眼望去,一垅垅山茶在云雾间郁郁葱葱,微风吹拂,茶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茶树旁,几十位茶农背着竹篓,手指飞舞,不停地采摘那一抹新绿。

村党委书记王灵敏告诉记者,这片茶园的海拔在800米左右,是六十年代种植的,曾一度荒废。几年前,村里重新开辟了茶园,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聘请村民采摘,再由村集体统一包装销售。“以前茶叶上没有收入的,今年可能还要采十多天时间,大概有四千多的收入。”村民周映定笑着说。

黄川村是山核桃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万年山茶园的开发打破了这一瓶颈,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也为村民增收打开一条路子。目前这片茶园已经开发了1000多亩,预计每年可产青叶120万斤,去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今年我们选派了年轻的村民去学习炒茶、制茶手艺,明年打算自己办个茶厂,把我们的高山云雾茶打造成品牌。”王灵敏告诉记者,今年茶叶产业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接下来他们还打算把茶叶发展成村里的特色产业。

 

林下黄精出“黄金”

 

树上的山核桃是“黄金果”,如何让树下也种出“黄金”。在“山核桃第一村”银坑村,妇联主席唐平爱趁着晴朗天气,在山核桃林地里翻土、挖坑,准备套种黄精。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部分山核桃树出现干腐病,产量和品质不如往年,林下套种黄精,主要施以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林地生态,对山核桃本身也有益处。

村民没有经验,唐平爱就自己先适种起来,自学技术和方法。“适种了以后是好的,我们就全面推广给农户。”对唐平爱来说,眼下最大的任务就是带动村民一起套种。“到时候,黄精、油茶产量壮大起来,村民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目前,唐平爱已经带动20多户村民种植黄精和油茶,面积近100亩。在销售方面,她还与省外药材企业进行对接,谋划合作。

“把全部增收希望都放在山核桃上,这是过去的想法。”唐平爱介绍,近年来,村两委渐渐改变这个思维,在巩固传统山核桃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多渠道增收之路。

 

企业盘活多产出彩

 

这段时间,走进大山川村大坞自然村的山核桃林里,林下散养着不少土鸡,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声音,这些鸡的“主人”正是浙江森归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山核桃规模流转的第三方企业,去年,该企业在林地流转的基础上,开发了林下土鸡产业链,1000多只土鸡在山核桃林地里“追逐打闹”。公司负责人韩卫兵介绍,这样散养的土鸡肉质紧实,将销往广州、上海等地。

企业还在林下种植了大球盖菇,打造菌菇类产业链。“接下来还将开展水产养殖,探索林下经济的各种可能性。”韩卫兵说,在探索林下经济的时候,像养菇场地的平整、施肥、种植的时候,都是雇佣大坞村的村民,特别是采收季的时候,90%的大坞村村民都在公司里上班。

林地流转、企业盘活,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还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近年来,岛石镇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在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青年回乡创业,通过举办创业论坛、体育赛事等,激发青年活力。在产业转型方面,鼓励农户企业规模流转,助推农业多元化发展。岛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聚力林下经济、农旅结合、人才引进,实现山核桃“一枝独秀”到产业“百花齐放”的农业格局,探索出岛石共同富裕发展的新路子。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岛石镇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敲开”共富幸福门
发布时间:2022-05-10 08:54:45
信息来源:今日临安
浏览量:

岛石镇是我区山核桃产业大镇,山核桃是昌北地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但由于长期的过度经营导致林地生态形式逐年严峻,山核桃效益也在慢慢减退,如何打破“一枝独秀”的瓶颈?近年来,岛石镇各村积极探索,主动探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林下经济,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特色产业富民又富村

 

眼下正是茶叶采收的季节,走进岛石镇黄川村万年山高山茶园,放眼望去,一垅垅山茶在云雾间郁郁葱葱,微风吹拂,茶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茶树旁,几十位茶农背着竹篓,手指飞舞,不停地采摘那一抹新绿。

村党委书记王灵敏告诉记者,这片茶园的海拔在800米左右,是六十年代种植的,曾一度荒废。几年前,村里重新开辟了茶园,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聘请村民采摘,再由村集体统一包装销售。“以前茶叶上没有收入的,今年可能还要采十多天时间,大概有四千多的收入。”村民周映定笑着说。

黄川村是山核桃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万年山茶园的开发打破了这一瓶颈,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也为村民增收打开一条路子。目前这片茶园已经开发了1000多亩,预计每年可产青叶120万斤,去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今年我们选派了年轻的村民去学习炒茶、制茶手艺,明年打算自己办个茶厂,把我们的高山云雾茶打造成品牌。”王灵敏告诉记者,今年茶叶产业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接下来他们还打算把茶叶发展成村里的特色产业。

 

林下黄精出“黄金”

 

树上的山核桃是“黄金果”,如何让树下也种出“黄金”。在“山核桃第一村”银坑村,妇联主席唐平爱趁着晴朗天气,在山核桃林地里翻土、挖坑,准备套种黄精。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部分山核桃树出现干腐病,产量和品质不如往年,林下套种黄精,主要施以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林地生态,对山核桃本身也有益处。

村民没有经验,唐平爱就自己先适种起来,自学技术和方法。“适种了以后是好的,我们就全面推广给农户。”对唐平爱来说,眼下最大的任务就是带动村民一起套种。“到时候,黄精、油茶产量壮大起来,村民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目前,唐平爱已经带动20多户村民种植黄精和油茶,面积近100亩。在销售方面,她还与省外药材企业进行对接,谋划合作。

“把全部增收希望都放在山核桃上,这是过去的想法。”唐平爱介绍,近年来,村两委渐渐改变这个思维,在巩固传统山核桃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多渠道增收之路。

 

企业盘活多产出彩

 

这段时间,走进大山川村大坞自然村的山核桃林里,林下散养着不少土鸡,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声音,这些鸡的“主人”正是浙江森归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山核桃规模流转的第三方企业,去年,该企业在林地流转的基础上,开发了林下土鸡产业链,1000多只土鸡在山核桃林地里“追逐打闹”。公司负责人韩卫兵介绍,这样散养的土鸡肉质紧实,将销往广州、上海等地。

企业还在林下种植了大球盖菇,打造菌菇类产业链。“接下来还将开展水产养殖,探索林下经济的各种可能性。”韩卫兵说,在探索林下经济的时候,像养菇场地的平整、施肥、种植的时候,都是雇佣大坞村的村民,特别是采收季的时候,90%的大坞村村民都在公司里上班。

林地流转、企业盘活,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还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近年来,岛石镇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在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青年回乡创业,通过举办创业论坛、体育赛事等,激发青年活力。在产业转型方面,鼓励农户企业规模流转,助推农业多元化发展。岛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聚力林下经济、农旅结合、人才引进,实现山核桃“一枝独秀”到产业“百花齐放”的农业格局,探索出岛石共同富裕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