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的通报》,临安区荣获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综合考核优秀单位!这也是临安区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
2021年,临安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全面拉高标杆、争先创优,聚焦聚力、实干担当,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6.21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6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6:1,共争取省级以上试点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表彰荣誉13项,四好农村路、气象防灾减灾等工作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肯定7次。
我们一起来回顾,在乡村振兴路上临安都做了哪些工作:
一、提速增效推动产业转型
稳住农业基本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74万亩、产量突破3.95万吨,完成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3.97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83万亩,连续7年获得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考核优秀。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完成山核桃林地规模流转1.1万亩,“天目雷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太湖源现代农业园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深化三产融合,新增省级电子商务专业村22个,乡村旅游经营性收入突破10.5亿元,荣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二、全域景区加快美丽升级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578个,荣获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夯实乡村生态基底,发布全国首张“天目水果笋”碳标签,入选全省低碳试点县、幸福河湖试点县,获评森林浙江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打造美丽镇村升级版,高虹、河桥创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新增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88个,获评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单位、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考核优秀县。
三、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
加大强村富民力度,创新组建强村公司59个,去年临安94%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5030”的目标。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新建农村公路41公里,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达99.2%,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加快公共服务提质,组建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16个,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现全覆盖,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08个、惠及20余万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08%、99.79%。
四、数字赋能打造试点样板
深入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赋予“天目云农”品牌形象,打通18个部门数据,归集涉农数据5148万条、形成特色应用场景32个。数字乡村建设6条经验纳入《国家数字乡村指南1.0》,打造了一批数字乡村标志性成果,“山核桃产业大脑”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和全省优秀应用,“农房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服务”集成应用获评全省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应用场景入选全省数字孪生建设首批试点,承办全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试点工作现场会。
五、乡村善治构筑文明乡风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辟“县乡村三级书记”交流会、“村社新头雁大比拼”等“赛马场”,“源头共富”等19个示范型党建联盟成效初显。培育文明好乡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创成文明村镇232个,承办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2.0版建设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新增省级善治示范村41个,创成省级民主法治村32个,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深入实施“两进两回”,率先出台乡村产业人才振兴政策,新乡贤组织实现18个镇街全覆盖,获评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