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人才生态 让人才“如鱼得水”
我区着力打造人才生态一流的创新创业热土
日期:
2022-05-07 08:49
来源:
今日临安
浏览量:

业以才立,国以才兴。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深度对接、广泛宣传,助力做优人才生态,打造出创新创业的强引擎,构筑起英才向往的新高地,为临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打好人才招引组合拳

汇天下英才共聚临安

 

我区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以人才引育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引进各领域人才,不断加大政策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全面展现我区引才、用才、爱才、留才的决心和气度。

我区坚持每年举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高层次人才共赴峰会,对接各类项目,共商合作发展。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大众熟知的‘天目创客’创新创业大赛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五年,累计参赛项目达587个。”此外,大力推动“政府+高校”合作模式,通过成立“星火学子工作站”、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实习平台,已在浙江、上海等多地高校设立10个分站,已成功招引325名青年学子来临见习实习。

通过出台“人才高地20条”、“双招双引20条”等人才新政,涵盖资金扶持、子女就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人才政策红利。截至目前,我区成功认定F类及以上人才3940人,D类及以上人才314人,引进硕士(副高)以上学历(职称)人才2400余名,累计引进大学生19000余人。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我区积极拓宽招聘引才渠道,通过线上平台招揽各省市求职优质人才。今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35余场,参加企业近1982家次,发布岗位近56400个,达成意向7800余人。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深入推进产才融合

 

头雁昂首鸣,群雁振翅飞。如何用好人才,让人才成为我区产业强区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

这几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我区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区也正在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步伐。目前共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家,其中6家国家级工作站,11家省级工作站,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紧密合作,先后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47名,已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9项、授权专利83项,成果转化新增产值42亿元,产生利润9亿元,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推动了我区科技人才和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区人社局创新式开展了专业技术工作室认定工作,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专业技术工作室成功认定,能够为企业技术改革攻坚有效集聚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专技人才在技术传授、创新、攻关等方面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据悉,目前已有10家专业技术工作室,共培育初级专业技术人才132名,中级专业技术人才84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1名。

此外,通过“首席技师、三十佳优秀技能人才”评选、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活动,全面推进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去年以来,新认定临安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完成技能人才培养100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2400余名,开展培训300余场、大赛20场,联合镇街开展共富班4场。

 

以数字赋能为抓手

提升人才服务科学水平

 

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全省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重点关注人才的需求和痛点,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整合人才服务事项26项,减少审批时间,同时设立“临安人才综合服务专窗”,实现“人才一件事”办理精准化、智能化、便捷化,目前已受理人才办理事项2万余件。并且开发运行了“临安亲才码”,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安亲才码”归集了政策服务、生活服务、双创服务三大类15项人才专属服务,聚焦人才子女入学、健康医疗、出行停车等生活最直接、最高频的事项,目前已有2706人申领“临安亲才码”,兑现各类政策600余万元,人才服务总量达万件。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应用服务,为人才带来了更好的服务。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做优人才生态 让人才“如鱼得水”
发布时间:2022-05-07 08:49:48
信息来源:今日临安
浏览量:

业以才立,国以才兴。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深度对接、广泛宣传,助力做优人才生态,打造出创新创业的强引擎,构筑起英才向往的新高地,为临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打好人才招引组合拳

汇天下英才共聚临安

 

我区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以人才引育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引进各领域人才,不断加大政策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全面展现我区引才、用才、爱才、留才的决心和气度。

我区坚持每年举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高层次人才共赴峰会,对接各类项目,共商合作发展。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大众熟知的‘天目创客’创新创业大赛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五年,累计参赛项目达587个。”此外,大力推动“政府+高校”合作模式,通过成立“星火学子工作站”、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实习平台,已在浙江、上海等多地高校设立10个分站,已成功招引325名青年学子来临见习实习。

通过出台“人才高地20条”、“双招双引20条”等人才新政,涵盖资金扶持、子女就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人才政策红利。截至目前,我区成功认定F类及以上人才3940人,D类及以上人才314人,引进硕士(副高)以上学历(职称)人才2400余名,累计引进大学生19000余人。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我区积极拓宽招聘引才渠道,通过线上平台招揽各省市求职优质人才。今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35余场,参加企业近1982家次,发布岗位近56400个,达成意向7800余人。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深入推进产才融合

 

头雁昂首鸣,群雁振翅飞。如何用好人才,让人才成为我区产业强区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

这几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我区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区也正在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步伐。目前共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家,其中6家国家级工作站,11家省级工作站,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紧密合作,先后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47名,已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9项、授权专利83项,成果转化新增产值42亿元,产生利润9亿元,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推动了我区科技人才和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区人社局创新式开展了专业技术工作室认定工作,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专业技术工作室成功认定,能够为企业技术改革攻坚有效集聚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专技人才在技术传授、创新、攻关等方面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据悉,目前已有10家专业技术工作室,共培育初级专业技术人才132名,中级专业技术人才84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1名。

此外,通过“首席技师、三十佳优秀技能人才”评选、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活动,全面推进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去年以来,新认定临安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完成技能人才培养100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2400余名,开展培训300余场、大赛20场,联合镇街开展共富班4场。

 

以数字赋能为抓手

提升人才服务科学水平

 

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全省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重点关注人才的需求和痛点,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整合人才服务事项26项,减少审批时间,同时设立“临安人才综合服务专窗”,实现“人才一件事”办理精准化、智能化、便捷化,目前已受理人才办理事项2万余件。并且开发运行了“临安亲才码”,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安亲才码”归集了政策服务、生活服务、双创服务三大类15项人才专属服务,聚焦人才子女入学、健康医疗、出行停车等生活最直接、最高频的事项,目前已有2706人申领“临安亲才码”,兑现各类政策600余万元,人才服务总量达万件。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应用服务,为人才带来了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