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406/2022-831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6-2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08+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日期:
2022-06-23 10:14
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张日品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双减”背景下我区中小学教师减负减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教师减负减压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自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区教育局根据《意见》的要求落实“双减”举措,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自2021年9月1日全面实施课后服务项目,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

中小学课后服务推行以来,中小学教师出现在校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如何在确保“双减”政策落地的同时,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和压力,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和压力。

一、优化学校管理,满足教师生活需求

(一)优化管理,推进学校人文管理。一方面,教育部门将会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完善教师编制管理,盘活编内外教师资源,加强优质师资供给。同时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统筹机制,对全区教师编制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和统筹调剂,确保各学校师资增减基本与生源增减同步。另一方面,在促进教师交流轮岗,解决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的同时,创新中小学教师用人机制,合法规范地使用劳动用工、劳务派遣等编外用人方式,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扩大优质教师资源供给。学校要建立与“双减”政策落地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推进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教师工作、生活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好现有师资功能,因人而异发挥好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实施更有弹性、更具人文、更有温度的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好教师工作和生活。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全区中小学学校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健全教师负担管控机制,教师每周服务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建立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弹性上下班制度。课后服务采取错时管理,教师轮流参与,各校均建立了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弹性上下班制度,同时各校均为参与管理的教师提供点心等温馨服务。此外,发挥好学校党支部、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关心关爱保障机制,对教师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加强联动,发挥好社会资源作用。结合全区各校实际,在推进“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工作中,要指导学校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系统筹划、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引进校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充分利用社会特别是社区的公益性资源,创新课后服务提供方式。同时,可以通过聘请部分退休教师及有一定专长的家长、社会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截至目前,全区20余所学校构建“广泛征求-自主报名-合理遴选-组织培训-持证上岗”的家长志愿者协调机制,200余名家长参与课后服务,邀请院士家长、工匠家长等开设“家长课堂”221次。此外,依据区教育局动态更新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部分中小学适时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推出公益课程88项。

(三)强化督查,聚焦教师工作重点。在“双减”大背景下,要多部门联动,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工作对教师的干扰,使教师能够专注教学和教研。强化部门联动,主动开展好教师减负督查,真正减少无关任务摊派、表格填写,教师才能一心扑在教学上,同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层次,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中向教学能力倾斜,真正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目前,区教育局已公布中小学(幼儿园)进校园活动清单,尽量整合进校园活动,切实从源头减轻教师负担。

二、优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保证,“双减”政策新形势下,要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转变观念和管理思路,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和大数据优势,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也提高培训效率为主线,切实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与教育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一)推进教师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涉及中小学教师中长期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拟筹建理论培训线上课程资源包,定制式开发分层分类的90学分等中长期培训课程资源,教师根据线上培训有关规定执行,进一步缓解一线教师工学矛盾。(二)实施教师培训项目多元整合。当前,根据省市教师专业发展学分制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在五年一个周期内需通过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注册报名参加并完成360学分专业培训,教师专业培训由90学时培训、校本研修、网络研修、提升工程、短期教研活动等组成。此外,在推进区“三名工程”培养、校级后备干部培养等项目中,部分名优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参与培训任务比较重。为缓解部门教师培训频率过高问题,自本学期起,将逐步对教师培训项目进行必要整合,同时将区内教师参加中长期的各类培训视同完成周期内的90学分培训。(三)高效率推进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为充分发挥好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区将区外引进和本土培育结合起来,已实现名师乡村工作室18个镇街全覆盖,在青年教师培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后期为切实减轻工作室成员业务培训压力,将调整和规范好学员管理,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年轻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缺少学科骨干教师引领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专题化和系列化的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培养培训效率。

三、完善后勤保障,加强教师人文关怀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问题关系着教育改革的健康稳步推进。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工作负担和家庭压力导致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剧,造成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关注教师减负减压、职业幸福感是我国顺应社会转型要求的主动选择。(一)营造氛围,激发职业幸福感。依靠全社会积极营造好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教师入职培训、教师职业规划等途径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让“四有”好老师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职业目标和追求。强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让老师心中有爱,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同时,通过社会宣传、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积极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工作,努力提升家长素养,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二)提高待遇,提升职业获得感。在不断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同时,协调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强化保障,对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新情况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和完善教师课后服务工作津贴保障制度。(三)畅通渠道,做好心理疏导和减压。畅通教师沟通渠道,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各校要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了解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的诉求和心声得到有效反映,以及时掌握教师心理状况,做好相关教师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

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双减”政策的新形势下,要建立健全行政、学校和社会多元网格式工作机制,横向不遗漏,纵向落到底,实现全覆盖,综合精准施策,确保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高  凌

联系电话:63805979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2年5月27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406/2022-8315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6-23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08+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2-06-23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张日品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双减”背景下我区中小学教师减负减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教师减负减压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自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区教育局根据《意见》的要求落实“双减”举措,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自2021年9月1日全面实施课后服务项目,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

中小学课后服务推行以来,中小学教师出现在校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如何在确保“双减”政策落地的同时,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和压力,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和压力。

一、优化学校管理,满足教师生活需求

(一)优化管理,推进学校人文管理。一方面,教育部门将会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完善教师编制管理,盘活编内外教师资源,加强优质师资供给。同时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统筹机制,对全区教师编制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和统筹调剂,确保各学校师资增减基本与生源增减同步。另一方面,在促进教师交流轮岗,解决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的同时,创新中小学教师用人机制,合法规范地使用劳动用工、劳务派遣等编外用人方式,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扩大优质教师资源供给。学校要建立与“双减”政策落地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推进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教师工作、生活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好现有师资功能,因人而异发挥好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实施更有弹性、更具人文、更有温度的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好教师工作和生活。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全区中小学学校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健全教师负担管控机制,教师每周服务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建立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弹性上下班制度。课后服务采取错时管理,教师轮流参与,各校均建立了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弹性上下班制度,同时各校均为参与管理的教师提供点心等温馨服务。此外,发挥好学校党支部、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关心关爱保障机制,对教师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加强联动,发挥好社会资源作用。结合全区各校实际,在推进“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工作中,要指导学校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系统筹划、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引进校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充分利用社会特别是社区的公益性资源,创新课后服务提供方式。同时,可以通过聘请部分退休教师及有一定专长的家长、社会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截至目前,全区20余所学校构建“广泛征求-自主报名-合理遴选-组织培训-持证上岗”的家长志愿者协调机制,200余名家长参与课后服务,邀请院士家长、工匠家长等开设“家长课堂”221次。此外,依据区教育局动态更新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部分中小学适时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推出公益课程88项。

(三)强化督查,聚焦教师工作重点。在“双减”大背景下,要多部门联动,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工作对教师的干扰,使教师能够专注教学和教研。强化部门联动,主动开展好教师减负督查,真正减少无关任务摊派、表格填写,教师才能一心扑在教学上,同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层次,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中向教学能力倾斜,真正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目前,区教育局已公布中小学(幼儿园)进校园活动清单,尽量整合进校园活动,切实从源头减轻教师负担。

二、优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保证,“双减”政策新形势下,要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转变观念和管理思路,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和大数据优势,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也提高培训效率为主线,切实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与教育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一)推进教师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涉及中小学教师中长期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拟筹建理论培训线上课程资源包,定制式开发分层分类的90学分等中长期培训课程资源,教师根据线上培训有关规定执行,进一步缓解一线教师工学矛盾。(二)实施教师培训项目多元整合。当前,根据省市教师专业发展学分制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在五年一个周期内需通过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注册报名参加并完成360学分专业培训,教师专业培训由90学时培训、校本研修、网络研修、提升工程、短期教研活动等组成。此外,在推进区“三名工程”培养、校级后备干部培养等项目中,部分名优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参与培训任务比较重。为缓解部门教师培训频率过高问题,自本学期起,将逐步对教师培训项目进行必要整合,同时将区内教师参加中长期的各类培训视同完成周期内的90学分培训。(三)高效率推进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为充分发挥好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区将区外引进和本土培育结合起来,已实现名师乡村工作室18个镇街全覆盖,在青年教师培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后期为切实减轻工作室成员业务培训压力,将调整和规范好学员管理,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年轻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缺少学科骨干教师引领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专题化和系列化的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培养培训效率。

三、完善后勤保障,加强教师人文关怀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问题关系着教育改革的健康稳步推进。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工作负担和家庭压力导致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剧,造成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关注教师减负减压、职业幸福感是我国顺应社会转型要求的主动选择。(一)营造氛围,激发职业幸福感。依靠全社会积极营造好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教师入职培训、教师职业规划等途径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让“四有”好老师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职业目标和追求。强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让老师心中有爱,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同时,通过社会宣传、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积极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工作,努力提升家长素养,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二)提高待遇,提升职业获得感。在不断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同时,协调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强化保障,对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新情况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和完善教师课后服务工作津贴保障制度。(三)畅通渠道,做好心理疏导和减压。畅通教师沟通渠道,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各校要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了解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的诉求和心声得到有效反映,以及时掌握教师心理状况,做好相关教师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

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双减”政策的新形势下,要建立健全行政、学校和社会多元网格式工作机制,横向不遗漏,纵向落到底,实现全覆盖,综合精准施策,确保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高  凌

联系电话:63805979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