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师生文苑 >
心香一瓣感师恩
阅读: 时间: 2023-12-22 11:07 来源: 龙岗小学 发布:黄楚涵

人生旅途中,有一种陪伴,叫做“半师半友半知己”;有一种关爱,“如当空皓月,如润物雨露”;有一种思想,叫做“吾辈笔耕于纸上,师者笔耕于吾辈心间”……

——题记

一个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无疑是幸运的。懵懂的小学时代,我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她是良师益友的典范、诲人不倦的表率、为人师表的楷模,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小学班主任——已退休的衣锦小学资深教师方立老师。

记忆中的方老师是一位个子不高、梳着干练马尾的气质型女性,慈眉善目,脸上带着温润的笑容。这是我初见方老师的印象。后来才得知,她还是我爸爸的老同学。于我而言,除了受到照拂,更为受用的是她的朝督暮责、面命耳训……

寓教于乐勤耕耘

在我幼年的学习生涯中,对方老师的印象除了幽默、上课生动有趣外,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她在语文教学方面的造诣。

方老师出生书香门第,她深知提高语文能力不在一朝一夕,所以她极为重视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她编印成语、古诗词讲义,取名“日积月累”。她巧妙地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没有强迫死记硬背,而是采取数字填空、动物填空、成语接龙以及各种趣味竞赛形式,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流畅的语感,对一个个成语产生浓烈兴趣,对一个个诗人的字号如数家珍,自此对中国古代文学埋下了热爱的种子……

时至今日,我也俨然成为了当年的“她”。我的脑海中依然会时常忆起:某个书声琅琅的早晨,某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某个日暮西沉的黄昏,我们的方老师,拿着她打印的“知识宝典”,缓缓走进教室,给我们进行或口头或书面的知识竞赛……时光如梭,具体的竞赛形式于记忆中早已模糊,但每每提起“课外知识竞赛”几个字,我总能回想起我幼小心灵收获“知识王”头衔时心头的荡漾与蓬勃奋发感……

润物无声育桃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方老师培养我们从小养成记日记习惯,“有事则长,无事则短”,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用简短的句子写下来。此外,方老师还很注重提升我们的书写能力,还请了书法老师用心指导,要求我们跟她女儿一样每天坚持练字。功到自然成,同学中还真出了不少的“小小书法家”。多年以后从书橱里翻出那时精细到一笔一划的正楷字,我心里无比怀念与感恩。

方老师的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的语文基础,并在日后极大提升了我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和驾驭力。三年级那年,我在教育局举办的“品味书香,和谐家园”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此后的初、高中时代,我也徜徉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世界中,乐此不疲;甚至在我的考公考编路上,这种积累也表现出了功不可没的一面。

她“导我以狭路,示我以通途”。她的谆谆教诲,常常萦绕我心头。

循循善诱慰童心

上二年级时,我亲爱的外婆不幸因病去世了。本来懵懂的我受到妈妈忧伤情绪的影响,写了一篇日记,说长大了要发明治百病机器人,让我身边的所有人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方老师看了日记后,大约是被这稚嫩的童言童语所感动,她用温柔动听的声音在课堂上读了我的日记,对我的奇思妙想大加赞赏,还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鼓励我只要努力学习不放弃,梦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她悄悄在我耳边说:“外婆就在天上呢!看到你这么懂事,一定会无比欣慰。”我深深被治愈了……小时的记忆大部分已模糊,可她那言笑晏晏的温婉模样却始终镌刻我记忆深处,温暖了我的成长岁月。

直至今日,退休的方老师仍旧在社交软件上亲切地喊我“嫡亲弟子”,我则回以“亲爱的老班”,我想,这便是对师生关系最好的诠释。

“烛光照天下,一竿撑白头。”教育是一场闭环修行,方老师把一批又一批学生从此岸渡向彼岸,用自己的青春凝结成彼岸那端盛开的花。春蚕的闭幕是新蛹的绽放,落红的着地正是泥土的清芳。老师啊!如今,年少时梦想头顶日月、手摘星辰的衣锦学子长大后也成了您。

心香一瓣感师恩!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69790号-1
临安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571-63721154
杭州瑞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33018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