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师生文苑 >
那一杯烫烫的红糖姜茶
阅读: 时间: 2023-12-25 10:05 来源: 马啸小学 发布:陈选琴

“您为了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带领我们开辟班级菜园地,蔬菜转卖学校食堂,充实班委经费,可您自己不曾要过一根小菜;同学生病了,您记得为他配药;同学少了米缺了菜,您记得及时添上……默默无声倾母爱,谆谆有教仰师恩,您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您将永远以妈妈的角色定格在我们心中。”

当昌化中学七七届的学生在毕业四十周年之际齐聚在他们的班主任方丽月老师身旁,一遍遍的吟诵着他们给予方老师的“颁奖词”时,我也有幸聆听了“一杯红糖姜茶”的故事。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冬晚,风夹着雪,肆无忌惮地蹂躏着万物,一会儿功夫,一层薄薄的白雪,就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着大地,闪着寒冷的银光。教室内,一群来自偏远乡村的高三学子正埋头苦学,北风怒吼着,狂妄地强吻着窗玻璃,时不时还能听到玻璃与窗框撞击时发出的呻吟声。有几个衣着单薄的同学禁不住缩了缩头颈。年轻的班主任方丽月老师照常来班级巡查,这天并不是她值班,但大家都知道班里只要有一个学生在,她就一定会来。

忽然,她发现小张同学的座位空着,便询问她的同桌,得知小张因为来例假了,肚子疼,在寝室休息呢。方老师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本就体弱的小张此刻该是多么的无助。她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回到宿舍,切姜片,兑红糖,煮了一大碗红糖姜茶,倒进搪瓷杯里,盖上盖子,裹上厚毛巾,放进布袋子,抱起就走。因为学校条件有限,当时的女生宿舍安排在校外村里蚕室的楼上,离学校有里把路呢。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来自各个小村乡的男孩女孩们,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往往是两周或是更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吃的饭是自己带米蒸的,就饭的是不易变质的霉干菜、咸笋干,餐餐如此,高中三年是每个学生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最苦最累为自己梦想拼搏的关键时刻,方老师深知学生的不易,更明白一个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孩子的不易,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尽力为他们做些什么。

雪越来越大了,地上的积雪明显深了许多,风绞拧着地上的雪,不可一世的霸道。方老师拿着小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急急前行,多少次差点滑倒,但硬是没让搪瓷杯里的姜糖水溅出来半点。

顾不得掸一掸身上的雪花,擦一擦脸上的雪水,方老师急匆匆奔上二楼。推开门,借着昏暗的灯光,只见小张同学蜷缩在被窝里,沉沉的气息中夹杂着轻轻的呻吟。“小张同学,看我给你送啥来了?方老师牌姜糖水,快起来喝了吧,药到痛除哦。”方老师幽默的话语顿时让小张泪流满面。她“嗯嗯”应着,此时此刻她有好多话想说,她多想喊一声“妈妈”,可是她不敢开口,她怕一张嘴就会大哭起来。她坐起了身,方老师马上俯下身子帮她披上了衣服,又掖掖她的被角,小张一口气喝光了方老师送来的依然冒着热气的红糖姜茶,泪水夹着糖水在她的身上蔓延开来,暖暖的。

从那以后,“方妈妈牌红糖姜茶”成了班级女生们那几天唯可独享的福利,揭开杯盖,那飘着淡淡姜香味的氤氲热气便飘散开来,馋得几个调皮的男生恨不得也来一次大姨妈。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方丽月老师的那一杯烫烫的红糖姜茶,那一杯含着点点姜辣和丝丝甜意的红糖姜茶,温暖了一届又一届孩子的心,也感动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灵魂。

一万本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有良师开卷。做一个开卷的老师是幸福的,像方老师这般捧一颗心坚守三尺讲台几十年,最终成为了历届学生铭记于心的好妈妈,我想:我们心中的好老师,莫过于此吧。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69790号-1
临安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571-63721154
杭州瑞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33018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