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学生是花,那么她就是雨,滴滴滋润学生纯洁的心田;如果说学生是树,那么她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学生成长。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从教三十二年,担任班主任三十年,一直兢兢业业,用心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她就是临安区博世凯实验小学的一名平凡教师——汪丽君老师。
潜心教学,行稳致远
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为提高教学效率,她课上潜心教学,课下不断研学。备课,她毫不含糊,做到每一篇课文都融会贯通,明确重难点,文中的每一问题都心中有数,让学生做的作业都自己做过。如此,她才有底气走进课堂。为减轻学生负担,每周一练作业纸都通过精心设计,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精心批改,哪个学生对哪个问题还没掌握,哪个学生对哪个词语还不理解,她都能了如指掌,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她常说,今天的孩子不容易,要学的内容太多,身为老师只有努力让孩子花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语文素养靠日积月累,只有日复一日地扎实教学,孩子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走向理想的诗和远方!
耐心聆听,与生共情
身为班主任的她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有事没事喜欢读这方面的书。这些书指导着她的实践,比如在读《登天的感觉》时,岳晓东说:“做心理咨询首先要学会聆听,咨询者向你倾诉内心苦衷的过程就是他排解不良情绪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专注的聆听。”班级工作中,孩子间发生问题,她会耐心地问:“怎么回事?”孩子紧张着急,表达不清时会安慰他:“没事的,不急,你慢慢说。”平静是可以传递的,老师的平静会带动孩子的平静,使他得以静下来叙述事情的原委。学生每次犯错时,孩子间闹矛盾时,汪老师处理起来从不自我,从不强势,从不急躁,更不会想当然。她总是耐心地、静静地聆听孩子的声音,孩子自己叙述的过程、其它孩子聆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当学生平静下来时都能自己分辨是非。没有严厉,没有训斥,矛盾自然解决,孩子也能很快从不愉快的事件中走出来,心情好了,学习效率也就高。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走心的!
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面对闹情绪的学生,汪老师没有大声呵斥,没有责骂,她总是平静地面对,得知原因后无论学生是对是错,她都会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很生气。”她常跟孩子说:“情绪没有对错,那是正常的人性,老师尊重人性。但是道理有对错,错了我们得承认,得请求原谅。”孩子得到理解,情绪就能很快平复,沟通就不成问题。一个班级,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身心舒畅,静心学习。她所带的班级总是和谐有爱的,还多次被评为区先进班级。
激情鼓励,唤起自信
从教多年,汪老师越来越关注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的能量,以及孩子听了以后的心理反应。汪老师希望自己能向孩子传播正能量,给孩子带来愉悦。她说:只有孩子们快乐轻松了才有心情做事,有心情才有干劲,有心情才有兴致。在这样理念的支配下,张同学数学考砸了,汪老师就鼓励她:“一次考砸不算什么,只要你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是最棒的那一个!”王同学闹情绪了,会给他写:“老师发现你越来越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今天只用了3分钟就控制好自己了,真的很厉害!”在学生的心情日记本上,常留下汪老师那充满温情的语言;课堂上,学生朗读完,总是不忘肯定:“你的声音真美!”“你的朗读声情并茂!”……汪老师的这些鼓励和赞美,像阳光,像雨露,给了孩子们克服困难的勇气,给了孩子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使孩子们对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
岁月如流,三十个春夏秋冬,三十载春华秋实。汪老师,没有动人的故事,没有可歌的事迹。她只在平凡的工作中,用心做教育,用爱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