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化镇第一小学的教师队伍里,有一位老师,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并不显眼,但他有三项纪录至今没有老师可以达到:从教四十年,有三十多年的住校生活经历,管理着一批批的住校学生,是一位以校为家的好老师;参加义务献血达到一万多毫升,获得全国义务献血奉献金牌,是一位满腔热血的教育人;参加昌化义工队伍,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至今已有近百次,是一位洋溢爱心的志愿者。
他叫汪明,是昌化一小的一位普通老师,平凡的教师生涯里却有着不平凡的精彩人生。
汪明老师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早年部队转业后在原昌化镇初中教语文,是离休干部。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走上了教师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工作中,汪明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汪老师主要任教学校体育,每天锻炼身体,既是他给自己的任务,也是他常年的生活习惯,是他至今身体素质良好的重要原因。清晨,当起床铃声响起时,汪老师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热身锻炼,迎着初升的朝阳,开始带着孩子们做操、跑圈、跳绳,为一天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课堂上,他为学生做示范,指导学生完成一项项体育运动。住校生晚自学时,汪老师也和值班老师一起陪在教室里,辅导学习。熄灯了,他还在寝室内外巡查,帮好动的男生掖好被角,直至深夜才回房休息。汪明老师的家其实离学校只有两公里路,骑自行车回家不过五分钟。但他担任住校生生活指导老师几十年来,工作时间很少回家,即使回家洗澡换衣也是在晚饭之后到晚自学那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汪老师有一位十分支持他工作的妻子。谈起学校工作的辛苦,他总是说感谢妻子的理解,正是妻子的信任支持,才是他在学校安心工作的动力。
汪明老师对于第一次参加义务献血记忆犹新。那是 在2004年,他听说昌化职高有一位老师生重病需要献血,主动报名参加,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从此,他开始了长达18年的义务献血之路。汪明老师在2022年退休后,心中还有个遗憾,就是义务献血规定只能在60周岁以下者参与。虽然自己感觉身体毫无问题,但他在尝试和献血车上的医生沟通后,还是无奈的放弃了,所以他的献血记录就停留在了32次,12500毫升。但他获得的全国义务献血奉献金奖证书,却见证了一位教育人的一片热血爱心。
汪明老师的另一个身份很多在校老师都不熟悉,他也是一位临安义工。在多年的义工生涯中,汪老师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主动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汪明老师分别加入了临安户外救援昌化救援中队和临网义工。他参加过搜寻救助失踪老人,抗灾救援和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和昌化义工团队一起为困难家庭送温暖,在昌化人民医院帮助病人,在3月5日学雷锋日走上街头为附近居民磨菜刀,在暑假的夜晚为昌化滨江路上的行人送上免费的凉茶……汪老师多年来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初步统计已有上百次之多,公益时长498小时,他以助人谱写了一名社会义工的爱心之歌。
汪明老师去年正式退休,离开了三尺讲台,他自己认为一生平凡,没有什么光辉业绩值得宣传,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位人民教师的教育初心,展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热血爱心,谱写了一位人民教师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