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青苔遍布的水泥路,温婉的夕阳在白墙黛瓦的老宅上投下一片沉郁的影子,轻轻一抠,墙上的黄土便叹息似得落了一地。
小巷很窄,窄到连小汽车都开不进,于是“叮叮当当”的自行车声定会在黄昏奏上一曲。小巷里的孩子们便一窝蜂地涌到辘轳老井旁,翘首以盼着父母的归来,以及各式各样的,叫他们望眼欲穿的小玩意儿。
小巷的中心是一口老井,周围有木钉的井裙。不知道它养育了多少人,父一辈、子一辈都在它的清凉中长大。即使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上自来水了,它仍然是倍受呵护与宠爱的。天空刚露了鱼肚白,一位位妇人或老人就踏着轻快的步伐,混合着吱吱呀呀的扁担声,至今还轻扣着我幼时记忆的门扉。男人谦让女人,力气大的抢着帮力气小的。肉眼可见的,无论高矮胖瘦,都洋溢着热情而真诚的笑容。
更多时候,它算是小巷的文化广场,那么多人在这里相遇。每每蝉鸣阵阵的夏夜走近时。凉席、板凳夹杂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喧闹的交谈声,孩子们若不跟在大人背后听各家的家长里短,也一定是要捉知了,或在巷子里的空地中嬉戏打闹。老人闲逸地轻摇蒲扇,笑眯眯地等待着打闹归来的孩童们。这时再来回味,那真是一段快乐美好的日子啊!
绿树掩映着白墙,时光就在这枯荣间飞速流逝。终于,那一张白纸黑字的通告到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封条也随之来的来,贴的贴。那圈圈红色标语成了小巷中刺眼的异客,它在瞬间便夺走了小巷的生命与灵魂!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在阴雨昏沉的天空下,我该往何处去呢?
夕阳踏着晚霞,踏着小巷,踏着被封上的小井渐渐走远。在悄无声息中,小巷里的我们各自向远方奔去。再见小巷……
指导老师:王辰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