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的豆子,有豌豆、扁豆和蚕豆,我们大丰收啦!”
“看!这一粒蚕豆好大啊!我们班摘了满满一筐!”
“我们班才收获满满啊,这一颗豌豆里面竟然有这么多颗豆子!”
千洪小学的孩子看着自己采摘的成果兴奋地感叹道……
五月是豆类成熟的季节。在暮春初夏时节,迎着好风光,千洪小学的孩子们放下课本,齐聚在八都农耕园里,识菽乐,摘豆忙,亲身感受劳动耕种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
学校自启动“乐农耕,爱家乡”课程建设以来,以农耕文化为载体,努力建设生态校园,不断深挖千洪农耕文化的内涵,打造具有鲜明“八都”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每周开展一节农耕教育劳动实践课,指导学生到园地中参与日常劳动、体验劳动生活、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园地中所有的成果都来自教师和孩子们的亲身耕作。
在农耕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撸起袖子,走进菜地,秉承着不怕脏、不怕累和不怕苦的劳动精神,大干一场。孩子们一边忙着采摘,一边交流经验。“这几株蚕豆还太嫩了,不能摘。”“大家快来看,这粒豌豆好饱满啊!”“看,这一根碗豆藤结出了好多果实啊!快来摘啊!”“我们摘了满满一筐,肯定是收获最丰的班级了!”园地里孩子们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孩子们边劳动边唱起了《劳动最光荣》,悠扬的歌声和孩子们辛勤劳动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不劳动就没有饭吃。”千洪小学校长钱江潮这样表示,“说一千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如带领学生亲自参与劳动中体会。”“双减”背景下,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劳动中感受,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直观地了解各种豆类作物的的形态和价值,更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和“劳动最光荣”的内涵,培养了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