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火,相思一磬声。
——题记
走进临安,茶香沁人心脾,透着氤氲的雾气仿佛置身于朦胧的仙境一般,让人感到无法自拔。走在霓裳虹道,好似看到古人在搅弄着茶叶,那茶香从远古而来,撩动我们的鼻翼,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浪漫与魅力。
仍记得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阴雨天,我们走到一家茶楼避雨。进入茶楼,映入眼帘的是不同于别处的古色古香。只见茶楼的悬梁上挂着一些纸灯笼,上面有着精致的花纹,还有一些谜语,这是茶楼的特色,可以供人们在品茶之余,进行些许娱乐。之后便是座椅摆放,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样式,这些桌椅都是竹制的,还散发着竹子的清香。桌子上除了茶水,还摆放着许多精致的茶点,在气氛的烘托下,更加显得茶楼是那样的典雅宁静。
我们坐到一个较为偏僻的位置。在橘黄色的灯光中,茶越发的淡雅,而我,仿佛也随着那幽幽的茶香,逃脱了尘世的羁绊。难怪人们都说茶是有灵性的……在茶楼中,我欣赏到了“典雅”的茶道之美——汉族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
我看着眼前的茶水,淡淡的,仿佛流动着的琥珀,却更蕴含着一缕清香,让我沉醉其中。我与茶的缘分就此开始。回到家中,我尝试着去品茶,去了解茶的文化,茶的工艺,每一样都令我痴迷。故事的结尾,只是一个单纯被中国茶文化所征服的孩子。
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骨子里影响着华夏儿女。在《红楼梦》中,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而明人许次料也曾说:“一壶之差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这正是我国古代所讲究的“以茶待客不过三杯”——第一杯叫敬客茶,第二杯叫续水茶,第三杯叫送客茶,所以不论是喝盖碗茶还是工夫茶,应该尽量地随客自饮。如果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饮,就有暗示“你该走了”之意。
在种茶制茶的临安,总是有几个“怀旧”的茶客,他们爱茶,始终秉持着“茶道礼仪”,并不是装腔作势,仅仅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可与骄傲,传承与弘扬。
身为华夏儿女,我们自小长在一个文明之都,应当对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有所感触,继承和传扬。在当今社会,有许多的外国友人也被中国的“茶道文化”所折服,从而喜欢上品茶。我想:这也算一种独属于中国的文化输出吧!
茶香四溢,沁人肺腑,我们终将在这茶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远方,然后勇敢地背上行囊,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撒下“茶文化”的种子。
指导老师:周炤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