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农林动态
林长制工作典型案例 | 临安区坚持“四不验收”制度 提升疫木除治质量
发布时间:2023-06-15 15:45:38  作者: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编者按: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杭州市总林长会议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杭州林水发布”陆续推出全面推动林长制向纵深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临安区在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510”质量标准基础上,细化推出了“四不验收”制度:即“除治任务不按时完成不验收;枝丫比例不到17%不验收;‘数字森防’上传率不足不验收;抽查不合格不及时整改不验收”。目前疫情面积较2020年下降了38.3%,病死树株数下降了20.6%,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2个镇(街道)实现基本无疫情,较好完成了五年攻坚行动的中期目标。2022年,临安区获得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先进县荣誉。

坚持制度引领,夯实疫情防控基础

一是突出制度建设这个“风向标”。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区重大农林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牵头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印发《临安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计划五年实施方案》和《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二是突出业务指导这个“压舱石”。加强对镇(街)林技人员、清理队伍负责人及护林员的政策业务和防治技术的培训指导,强化日常管理和督查。三是突出考核结果这个“指挥棒”。以林长制为抓手,把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对镇(街)进行考核。

坚持多跨协同,强化疫情防控质量

一是任务管理网格化。落实村级监管员制度,签订村级监管员委派协议,监管员对除治情况签字确认。二是验收标准严格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疫木处理企业驻厂监管和山场清理质量验收,实现疫木除治全过程监管,验收时随机抽验小班进行人工核查和无人机调查。三是部门监管协同化。联合区检察院对除治进度较慢、除治质量较差的镇街开展督查,下发检察建议书,对拒不整改的镇街发起公益诉讼。

坚持示范带动,提升疫情防控信心

一是建立防控示范区。将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区块的288个小班,6960亩松林作为杭州市级防控示范区,实施“监测预警+死树清理+树干注射+质量监理”等综合措施。二是保障“护航亚运”清零行动。建立“即现即清”除治队伍,对两路两侧及亚运场馆周边的松林进行常态化巡查和枯死树清理。三是争取国家松材线虫病高质高效防控试点。在试验地测试验证不同引诱剂及配套诱捕器对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诱捕效果,筛选出性能优异、价格实惠的引诱剂及诱捕器产品。

“四不验收”制度有力推动了临安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其中“除治任务不按时完成不验收”,加快了集中清理期进度,防止除治队延误最佳防治期。“枝丫比例不到17%不验收”,解决了清理中疫木枝丫不下山和下山少的问题,倒逼清理枝丫同步下山。“数字森防上传率不足不验收”,及时提供除治数据,实时监测除治质量,为后期的山场实地验收工作提供准确依据。“抽查不合格不及时整改不验收”,推进质量整改工作迅速落实,全面达到“510”质量标准。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