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共赢”的临安实践
日期:
2024-01-15 14:56
来源:
今日临安
浏览量: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临安先行实践。

20年间,临安不负众望,始终遵循“两山”理念的要求,回应着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殷切希望;

20年间,临安围绕“两山”理念,全方位推进美丽临安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0年间,临安秉持“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符合临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推进生态与经济共赢,到高举“生态、科技”两面大旗、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到打造山川秀美、城靓村美、生活和美的“三美”临安,再到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三生共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良好:幸福生活提质升档

 

临安太湖源头,绿水为练,青山为屏。白沙村“三生共赢”主题展览馆里,白沙村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的三部曲生动展现了这个村子40余年来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个村发展方式的艰辛探索,更是临安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我们深知,只有摸清生态家底,才能更好守护绿水青山。

青山湖畔,有一块200多亩“名头不小”的绿色人工湿地。这块湿地里,种植着美人蕉、聚草、钱币草等可祛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植物。据了解,这是已稳定运行多年的污水低碳处理系统。污水低碳处理系统又称高效自净水生态系统及生态湿地系统,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使临安污水处理厂排入青山湖的尾水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水清、无味、点绿、景美”要求则是临安指南村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八字方针”。指南村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将农村污水治理与乡村振兴相关产业以及碳中和相融合,建设绿色低碳设施,建立了“水循环、碳循环、产业循环”的5.0生态化模式,打造出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生态微循环。

想要好生态,治水、治污、治气一个也不能落下。随着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青山湖街道安置房回迁、商品楼盘交付、商业楼宇投用三大高峰叠加,导致人口和生活垃圾急剧增加。

为此,青山湖街道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学院和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机制创新、硬件提升、技术更新等,探索出垃圾“前端分类”“收运处置”“高效利用”全链条、闭环式减量高效利用新模式。

这个垃圾处理新模式特别“数智”:不仅可精确梳理出农户垃圾分类投放清单,实现对每日垃圾收集量、分类正确率等的实时监测,使全街道垃圾分类正确率达95%以上。还特别“高效”:每吨垃圾可以节约运输、压缩中转等相关成本50元,可使综合运输收运成本下降15%。

临安积极开展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治理的“五气共治”工作;深入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强化污染治理,实现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利用率100%、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利用率达99%;开拓创建“无污染镇街”,通过“一厂一策”,加快解决企业废水、废气、固废等环保问题。

环境基础是城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保障,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临安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循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用好生态为人民生活提质升档。

 

生产发展: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在国内国际社会引发关注。

好环境需要技术革新,需要科学合理用能。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LinkPark(滨河)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则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算碳—管碳—用碳”的全过程管控。

在这里,光伏车棚可为园区企业的生产生活、光伏充电桩和智慧路灯提供电力支持。智慧路灯自带光伏“内芯”,还拥有感光“大脑”。灯杆近一半的体表被光伏电板覆盖,可为路灯提供光伏电源。感光“大脑”能自动感应路灯周围的明暗变化,“偏暗”就会自动亮灯,亮度适宜则自动灭灯……

不仅如此,“双碳数智控碳”管理平台,能实时监测车间的每台设备、每条生产线能耗是否正常,还能推送企业每日能耗中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配比数据……使园区企业碳排“可观、可测、可控”。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智慧路灯、柔性光伏车等六大“治碳”节能降碳应用场景的落地应用,全年为园区降碳1542.57吨。

城市里有“高科技”,乡村也“不甘落后”。太湖源镇拥有G20峰会史上首个“碳中和林”,建有全球首座雷竹林碳汇通量塔、全国首个资源循环农污水处理终端……太湖源镇以国家双碳战略为指引,聚焦“生产降碳、生态固碳、生活低碳”三大领域,创新开展浙江省首批低碳乡镇试点,构建低碳示范镇“太湖源模式”,助推实现“减碳、增收、惠农、提质”。

临安,作为首个“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和首批省级综合类低碳试点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利用林业碳汇等生态资源,发挥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天目“临碳”数智大脑平台,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推进测碳、管碳、控碳和降碳,建设“低碳小镇”太湖源镇、LinkPark(滨河)零碳智慧产业园区,持续推进低碳试点扩面,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走出了一条“生活低碳、生产降碳、数智控碳”的临安特色低碳发展道路。

 

生活富裕:美丽生态编织美丽生活

 

临安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山核桃之都”,山核桃面积、产量、加工、效益四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临安人深知,环境问题不解决,就种不出闻名全国的好核桃。为此,临安全面启动山核桃林地生态治理工作和生态化经营行动。以临安龙岗镇华光潭村为例,集成退果还林和生态化经营,建立了山核桃为主体、生态功能相对完善的林-灌-草模式。全村有山核桃林3000多亩,其中138亩划定为禁止经营区,开展退果还林综合试点,包括林下套种和边坡治理两大工程,在山核桃林下种植紫云英、野油菜等改善林地质量;划定几百亩试行生态化治理,种植浙江楠、木榧等彩色常绿和经济树种,引导山核桃林相改造和近自然经营。曾经被稀稀拉拉的植被和草皮覆盖的华光潭村群山,如今已变身为一块碧绿的宝石。目前,“临安山核桃”品牌评值达32.38亿元,连续5年荣膺中国果品区域公共品牌坚果类第一,小果子实实在在带动了百姓富裕。

若说山核桃是临安百姓致富的“金果子”,临安“村落景区”的打造则是另一张“金名片”。 2003年起,浙江的乡村先后经历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临安于2017年率先提出“村落景区”概念。

2017年,省、市和临安区、高虹镇多方合力,决定在龙上、石门、大山三个行政村集成打造“龙门秘境”村落景区。在“两山”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龙上村村民开始了治水拆违、美丽公路建设、古民居维修改造、庭院美化等“扮靓”行动。此外,龙上村推进以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为重点的“12+X”项改革,围绕“护山、活山、富山、乐山”,开展乡村运营,“百年大梯田,千年古村落,万年峭岩壁,亿年巨石阵”使得龙上村名气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

自运营以来,“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8.3万人,旅游总收入5730万元。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村落景区运营带来的红利。在浙江省委社建委公布的全省60个共同富裕实践基层观察点名单中,龙上村也榜上有名。

美丽生态编织美丽经济,美丽经济带领百姓奔向美好生活。借着“千万工程”20年的浩荡“东风”,临安的美丽乡村历经了1.0版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2.0版的“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和3.0版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三次迭代进化,如今更是涌现出了白沙、上田、指南、月亮桥、洪村等一大批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的高颜值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临安,因生态而名,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富。生态,是临安人民共享的幸福美丽家园,是临安的“家底”,也是临安可持续发展的“家业”。

这20年,临安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牢守住生态基底,打造出“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样板。未来已来,临安将不断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共赢。


分享:
字体: [

]
打印
“三生共赢”的临安实践
发布时间:2024-01-15 14:56:53
信息来源:今日临安
浏览量: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临安先行实践。

20年间,临安不负众望,始终遵循“两山”理念的要求,回应着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殷切希望;

20年间,临安围绕“两山”理念,全方位推进美丽临安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0年间,临安秉持“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符合临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推进生态与经济共赢,到高举“生态、科技”两面大旗、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到打造山川秀美、城靓村美、生活和美的“三美”临安,再到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三生共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良好:幸福生活提质升档

 

临安太湖源头,绿水为练,青山为屏。白沙村“三生共赢”主题展览馆里,白沙村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的三部曲生动展现了这个村子40余年来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个村发展方式的艰辛探索,更是临安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我们深知,只有摸清生态家底,才能更好守护绿水青山。

青山湖畔,有一块200多亩“名头不小”的绿色人工湿地。这块湿地里,种植着美人蕉、聚草、钱币草等可祛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植物。据了解,这是已稳定运行多年的污水低碳处理系统。污水低碳处理系统又称高效自净水生态系统及生态湿地系统,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使临安污水处理厂排入青山湖的尾水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水清、无味、点绿、景美”要求则是临安指南村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八字方针”。指南村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将农村污水治理与乡村振兴相关产业以及碳中和相融合,建设绿色低碳设施,建立了“水循环、碳循环、产业循环”的5.0生态化模式,打造出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生态微循环。

想要好生态,治水、治污、治气一个也不能落下。随着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青山湖街道安置房回迁、商品楼盘交付、商业楼宇投用三大高峰叠加,导致人口和生活垃圾急剧增加。

为此,青山湖街道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学院和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机制创新、硬件提升、技术更新等,探索出垃圾“前端分类”“收运处置”“高效利用”全链条、闭环式减量高效利用新模式。

这个垃圾处理新模式特别“数智”:不仅可精确梳理出农户垃圾分类投放清单,实现对每日垃圾收集量、分类正确率等的实时监测,使全街道垃圾分类正确率达95%以上。还特别“高效”:每吨垃圾可以节约运输、压缩中转等相关成本50元,可使综合运输收运成本下降15%。

临安积极开展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治理的“五气共治”工作;深入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强化污染治理,实现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利用率100%、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利用率达99%;开拓创建“无污染镇街”,通过“一厂一策”,加快解决企业废水、废气、固废等环保问题。

环境基础是城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保障,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临安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循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用好生态为人民生活提质升档。

 

生产发展: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在国内国际社会引发关注。

好环境需要技术革新,需要科学合理用能。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LinkPark(滨河)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则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算碳—管碳—用碳”的全过程管控。

在这里,光伏车棚可为园区企业的生产生活、光伏充电桩和智慧路灯提供电力支持。智慧路灯自带光伏“内芯”,还拥有感光“大脑”。灯杆近一半的体表被光伏电板覆盖,可为路灯提供光伏电源。感光“大脑”能自动感应路灯周围的明暗变化,“偏暗”就会自动亮灯,亮度适宜则自动灭灯……

不仅如此,“双碳数智控碳”管理平台,能实时监测车间的每台设备、每条生产线能耗是否正常,还能推送企业每日能耗中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配比数据……使园区企业碳排“可观、可测、可控”。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智慧路灯、柔性光伏车等六大“治碳”节能降碳应用场景的落地应用,全年为园区降碳1542.57吨。

城市里有“高科技”,乡村也“不甘落后”。太湖源镇拥有G20峰会史上首个“碳中和林”,建有全球首座雷竹林碳汇通量塔、全国首个资源循环农污水处理终端……太湖源镇以国家双碳战略为指引,聚焦“生产降碳、生态固碳、生活低碳”三大领域,创新开展浙江省首批低碳乡镇试点,构建低碳示范镇“太湖源模式”,助推实现“减碳、增收、惠农、提质”。

临安,作为首个“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和首批省级综合类低碳试点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利用林业碳汇等生态资源,发挥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天目“临碳”数智大脑平台,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推进测碳、管碳、控碳和降碳,建设“低碳小镇”太湖源镇、LinkPark(滨河)零碳智慧产业园区,持续推进低碳试点扩面,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走出了一条“生活低碳、生产降碳、数智控碳”的临安特色低碳发展道路。

 

生活富裕:美丽生态编织美丽生活

 

临安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山核桃之都”,山核桃面积、产量、加工、效益四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临安人深知,环境问题不解决,就种不出闻名全国的好核桃。为此,临安全面启动山核桃林地生态治理工作和生态化经营行动。以临安龙岗镇华光潭村为例,集成退果还林和生态化经营,建立了山核桃为主体、生态功能相对完善的林-灌-草模式。全村有山核桃林3000多亩,其中138亩划定为禁止经营区,开展退果还林综合试点,包括林下套种和边坡治理两大工程,在山核桃林下种植紫云英、野油菜等改善林地质量;划定几百亩试行生态化治理,种植浙江楠、木榧等彩色常绿和经济树种,引导山核桃林相改造和近自然经营。曾经被稀稀拉拉的植被和草皮覆盖的华光潭村群山,如今已变身为一块碧绿的宝石。目前,“临安山核桃”品牌评值达32.38亿元,连续5年荣膺中国果品区域公共品牌坚果类第一,小果子实实在在带动了百姓富裕。

若说山核桃是临安百姓致富的“金果子”,临安“村落景区”的打造则是另一张“金名片”。 2003年起,浙江的乡村先后经历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临安于2017年率先提出“村落景区”概念。

2017年,省、市和临安区、高虹镇多方合力,决定在龙上、石门、大山三个行政村集成打造“龙门秘境”村落景区。在“两山”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龙上村村民开始了治水拆违、美丽公路建设、古民居维修改造、庭院美化等“扮靓”行动。此外,龙上村推进以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为重点的“12+X”项改革,围绕“护山、活山、富山、乐山”,开展乡村运营,“百年大梯田,千年古村落,万年峭岩壁,亿年巨石阵”使得龙上村名气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

自运营以来,“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8.3万人,旅游总收入5730万元。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村落景区运营带来的红利。在浙江省委社建委公布的全省60个共同富裕实践基层观察点名单中,龙上村也榜上有名。

美丽生态编织美丽经济,美丽经济带领百姓奔向美好生活。借着“千万工程”20年的浩荡“东风”,临安的美丽乡村历经了1.0版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2.0版的“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和3.0版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三次迭代进化,如今更是涌现出了白沙、上田、指南、月亮桥、洪村等一大批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的高颜值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临安,因生态而名,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富。生态,是临安人民共享的幸福美丽家园,是临安的“家底”,也是临安可持续发展的“家业”。

这20年,临安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牢守住生态基底,打造出“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样板。未来已来,临安将不断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