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天目山·中国基层校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会在浙江杭州临安召开。会议以“弘扬教育家精神,爱与责任为基点”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基层校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本次会议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杭州市教育局和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承办。杭州临安区委书记杨国正,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钮俊代表主办和指导单位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讲话。开幕式由临安区政府副区长张凯主持。
杭州临安区委书记杨国正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并介绍了临安区的教育成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他表示,临安区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临安群众,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安心执教,让学子们在阳光下成才,把温暖而有质量的教育送到百姓身边。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钮俊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一线教师、校长应该以教育家为标杆、为典范,始终心向往之、对标提升,最终必然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家精神在基层得到大力弘扬。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在会上讲话。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的文明风尚。”
会议开幕式由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凯主持。在大会报告环节,与会专家为推动基层校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作了精彩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首先阐述了教师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认为,大家聚集在杭州临安共同讨论师德师风建设,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爱与责任,师德之魂》的报告中,陈玉琨指出,育人的真谛就是让师生懂得爱、珍惜爱,在师生互敬互爱中实现知识传递、智慧传承,乃至人格升华。
大会报告专家、年过八旬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成尚荣认为,教育家精神属于全体教师。教育家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鲜活的,爱与责任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石。
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文静认为,践行教育家精神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懂了。师德师风建设应传承中华优秀师道精神,遵循师德涵养规律,立足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链接教师的生命成长,唤醒每一位教师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教师代表报告环节,宝钢优秀教师、全国优秀MPA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韩艺做了《坚守、责任与付出》的报告。他从师德修养出发,详细讲解了师德融入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一线的普通老师对学生有着朴素的爱。我们的爱需要饱满的情感,同时也需要智慧和理性,从大爱中传递出温暖,才能让我们的爱更好地点燃教师、照亮学生。”作为教师代表报告发言人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浙江温州瓯海中学教师郑小侠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现场来自17个省市区的300余名基层校长教师代表。
本次会议着力为基层校长教师搭建分享交流平台,分别以“教师”“班主任”“校长”为主题,设置三个微论坛,让一线优秀校长教师以爱与责任为基点,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分享自己对“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和做法。大会微论坛由浙江教育报社副主编张莺主持。
“教师微论坛”发言代表、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白岩厚植“三农”情怀,坚持科技服务18年,先后派驻景宁九龙乡、衢江双桥乡、淳安“大下姜”等地做科技特派员,累计奔赴山区800多次,行程50多万公里,帮助农民增收4.8亿元,荣获“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称号,她认为教育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作一道微光,点燃学生理想之火,照亮学生前进之路。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中学教师彭措旺登(藏族)在平均海拔3245米的县城担任高中班主任,却更像住校学生的父母,他认为,“爱与责任,就是让我们这些民族地区的孩子有更多的人生选择,能够成就自己。”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仇千记分享了自己对师德的理解。他说,有一种“师德”叫“爱生”,还有一种“师德”叫“勤业”,爱生又勤业,就是一名普通老师的“爱与责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的坚实根基。在38年的职业生涯中,仇老师怀着对职业的高度热爱,在教学上下真功夫:他曾经下功夫把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所有内容熟记于心,随用随调;将4套教学大纲和课标中的作文要求列表整理,纵横比较;还下功夫把小学所有课文题目誊抄成册,展开来就像一个奏折。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下功夫值得,当老师真好!
在班主任岗位上耕耘了40个春秋的湖南省华容县实验小学教师郝丽萍认为,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就应该从班主任干起。在与秉性各异的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郝丽萍体会到,教育的良心就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对教育责任的担当。
浙江省龙游县华茂初级中学教师刘德从小就立志从教,十年教师生涯让他相信只有有“爱”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爱”的孩子;只有能担负“责任”的老师,才能育出担“大任”的孩子。
浙江省临安区昌化镇第一小学教师王雁春,30年扎根乡村、坚守讲台。她认为,一个好老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自我反思的精神、独立钻研的能力,更要有对“爱与责任”薪火相传的思想自觉。
“校长微论坛”发言代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校长田兰莉坦言,在教育的世界里,爱和责任缺一不可,如同左翼和右翼的相辅相成,共同托起生命的翅膀。
来自“天下苗族第一县”贵州省台江县革一镇中心小学的校长陆暾认为,“爱与责任是克服困难最大的能量之源”,也是他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一个“社会没看好、家长没看好、学生没看好”的农村学校改头换面的法宝。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屈强认为,在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时代,在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多元需求时代,做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的教师其实很不容易。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我就成为怎样的老师——我觉得这就是教师爱与责任最具体的体现。”
在大会微论坛环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全国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德育正高级教师杨春林,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这些一线优秀校长教师爱与责任的一线实践,就是对“教育家精神”最好的注解,就是师德师风最直接的表达和呈现。
会议最后,“时代楷模”、杭州市临安区名誉总督学、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作《弘扬教育家精神,爱与责任为基点》的总结报告。他认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位校长教师的责任。弘扬教育家精神,以爱与责任为基点,每个人都可以做,而且可以体现在每一天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教师是价值与信仰的引领者、是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是学习与修身的示范者、是爱心与责任的践行者。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航标;爱与责任,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底;遵道而行,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准则;知行合一,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陈立群校长精彩的总结报告,为本次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