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镇街动态
省级荣誉!临安一镇一村上榜
发布时间:2024-02-19 10:10:21  作者:临安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近日,浙江省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公布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街道)的通知》和《关于公布2023年特色文化礼堂名单的通知》,我区板桥镇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潜川镇外伍村荣获2023年浙江省特色文化礼堂。

临安是农村文化礼堂的发源地,先后三次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县)。临安坚持“建管用育一体化”,积极探索推进农村文化礼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走向“2.0”时代,助推内容供给不断向“实”,村社风貌不断向“新”,建设成效不断向“好”,力促文化礼堂从“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空间”,持续为全省文化礼堂建设提供经验。2023年全区农村文化礼堂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次,每个村平均每月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6.2次,累计参与群众达115万人次。

点亮乡村新地标


“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夜幕降临,一阵阵婉转悠扬的越音,从板桥镇“花田里”古戏台上传来,身穿戏服的越剧团成员们,声情并茂地表演了一首首越剧经典。台下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赏戏,共享其乐融融的团圆时光。

与此同时,上田村文化礼堂里,墨香飘溢。众人奋笔疾书、笔锋婉转、妙句成双。楷体、隶书、草书……书法爱好者饱蘸着浓浓的墨汁,以书达意,以字传情,把美好的愿望写进春联;在界联村文化礼堂的门前小广场上,村民们伴着音乐欢快地跳起广场舞,另一边的篮球场上,球员们你来我往,挥汗如雨,好不自在。“自从村里有了文化礼堂,大伙儿都热热闹闹的。”花戏村村民蔡红莲连连发出感慨:“家门口就能约着一起唱戏看戏,每天的生活充实又快乐。”

近年来,板桥镇坚持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建设,高标准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推动硬件设施规范、活动供给优质、教育引领显效,以“家门口”的精神家园构筑文化共富。

村村阵地有特色,文化品牌“落地生根”。据了解,板桥镇目前建有15个文化礼堂,其中五星级文化礼堂3个,四星级文化礼堂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站15个,实践点1个。

各村文化礼堂与文化底蕴、民间风俗相融合,呈现出“一村一品”的特色。如浙江省文化礼堂发源地上田村以书法、武术为依托,打造“文武上田”品牌;花戏村成立临安首家入驻农村文化礼堂的名家工作室——廖琪瑛名家工作室,打响花戏越剧品牌;板桥村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依托,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礼堂品牌;秋口村以水龙为特色,打造龙腾秋日品牌;三口村以图书馆和影剧院为基础,打造书香礼堂品牌等。

活动新颖聚人气,文化实践“遍地开花”。近年来,板桥镇从群众需求入手,挖掘各村文化,让文艺、体育、礼仪等活动在乡村“百花齐放”,截至目前,各村文化礼堂承办省市文化活动100余场,吸引了30000余人次参与。

其中,板桥镇新乡贤大会、花桥文化礼堂集体年夜饭、“葱坑杨梅节”、“花戏越剧节”、“板桥湖羊节”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一批传统礼仪也得到发扬,上田村的开蒙礼、花戏村的春节迎新祈福礼、豆川村的尊老孝老礼等,各村的好家风家庭、好婆媳等凡人善举,80岁以上老人“笑脸墙”和子女的“孝脸墙”、各村文化礼堂每月开展“花田有养”老人集体生日会等在文化阵地中“熠熠生辉”。

育民富民有成效,文化素养“节节攀升”。板桥镇各村文化礼堂都设有图书阅览室,所有藏书都可以在农家书屋间流通,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地区群众就近借阅。文化实践阵地为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提供了展现自我、追梦圆梦的舞台。

在文化礼堂各种文化素养培训中,涌现出省市级书法家协会会员29人,培育省非遗项目两项,文化队伍获得省市级荣誉100余项。其中,与浙江农林大学结对,三口村将香榧种植管理培训班开进了文化礼堂,受惠村民200人,成功推动香榧产业提质增效,村民实现持续增收。通过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运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对接群众广泛需求,形成区、镇、村三级文化管家联动体系,建立健全村级“文化管家”制度,切实做到以群众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以文化礼堂为依托,充分发挥“文化管家”的文艺骨干作用。

“接下来,板桥镇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农村文化礼堂从‘建好’向‘用好’提升;以全域化推进为抓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从‘破题’向‘解题’转变,推动两大阵地建设从‘先行’向‘示范’奋进,努力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板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越剧传承新篇章


春节将至,文化礼堂里的年味愈来愈浓。日前,“我们的村晚”文艺演出在潜川镇外伍村文化礼堂热闹上演。越剧、小品、青龙灯、腰鼓舞、扇子舞......为村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中,排行“全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它的首演地便是外伍村。这次“村晚”,来自临安的越剧名家和潜川镇的越剧爱好者们同台演出,其中,外伍村特色歌曲《寻根外伍越剧之源》将越剧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展现越剧文化醇厚隽永的生命力,展示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精神自信。

用“戏”传承历史。据记载,1906年春,绍兴嵊县“落地唱书”艺人李世泉、钱景松、高炳火等通过稻桶、门板等搭建戏台,在外伍村陈家厅堂前首次尝试登台演出《十件头》《倪凤泡茶》等越剧曲目,奠定了外伍村作为我国越剧首次试演地的历史地位。

2001年4月28日,越剧元老范瑞娟、傅全香,原省文化厅厅长钱法成一行前来为外伍村这一越剧首次试演地揭碑。如今的外伍村,传承“越剧首次试演地”的衣钵,成立了潜川镇越剧戏曲社、外伍村越剧戏曲社,建成越剧首次试演地纪念馆,并邀请区总工会文工团的越剧老师开展“戏曲进校园”、越剧表演进文化礼堂等活动,越剧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宣传文化员伍一力看来,让越剧在潜川这片土壤传承,就是他们的责任。“接下去,我们将举行一系列节日活动,通过开设越剧培训班等,培养大批爱越剧、学越剧、唱越剧的越剧爱好者,擦亮全国‘越剧首次试演地’品牌。”伍一力说。

用“戏”传播文化。外伍村文化礼堂始建于1974年,是临安第一批历史建筑,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近年来,外伍村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文化礼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百姓健身房、天目学堂、农家书屋、越剧首次试演地纪念馆、越音阁戏台等文化活动场所;还在文化礼堂中打造化妆间、道具间、越音阁小戏台供日常活动、演出等使用;同时常态化开展越剧交流培训,并结合“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运”“我们的村晚”等主题活动开展越剧展演活动。“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阵地作用,常态化使用‘吴越星舞台’,让村民参与越剧的传承和传播,接待研学队伍,传播越剧文化。”外伍村党总支书记张燕成说。

一颦一笑皆是戏,一曲一吟唱百年。潜川镇外伍村文化礼堂因“戏”结缘,因“戏”出彩,2023年成功创建五星级文化礼堂,获评2023年浙江省特色文化礼堂。

用“戏”传唱新风。近年来,外伍村充分挖掘人文底蕴,将越剧元素融入村里的各项工作宣传中,在唱中学,在学中唱,让知识带着温度传递至千家万户。自编自唱的越剧《垃圾分类助建富美潜川》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到越剧曲目中,将垃圾分类知识和传统戏曲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动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美丽外伍你我共享”的良好风尚。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新作《南川强雁翱蓝天》也通过越剧的形式传唱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