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师生文苑 >
家乡的芦笙节
阅读: 时间: 2024-02-26 10:41 来源: 锦城三中 903 发布:文紫芸

每到正月的时候,我的家乡就会响起一种特别的声音---铃铛相撞与悠悠的芦笙。

“芦笙响,脚板痒。”说的是我家乡最盛大的芦笙会。用我们这的话来讲就是跳芦笙。

我穿着华丽的衣裳,上面绣满花纹和铃铛,头戴着银饰。走一步,响一声。由于下面穿的是褶皱的绣花裙,所以不能坐下。于是我徒步走到芦笙场。

到了芦笙场,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小摊。每个小摊都挤满了人。我费力地挤到我们村的位置,此时的人已经很多了,女子们排成两排,围着芦笙手形成一个圆形。芦笙手们边奏边舞,女子们跟着芦笙的声音翩翩起舞。随着芦笙手们弯腰拐脚,左摇右晃,系在芦笙上的大红花的红绸子飘带在空中上下飞舞着。我挑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插了进去,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在我们这看的是整齐度与舞姿。但是看着我身上的银冠、银圈、银环、银镯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我们身上的银饰形成了银色的海洋。附着在衣裳上的铃铛与悠扬的芦声,形成了美妙的和声。我不由自主的欢悦了起来,之前的紧张一扫而过,我的脚步越发的轻盈。

伴随着芦笙逐渐进入高潮部分,这和声慢慢变得激昂,我们的脚步也渐渐变得轻快起来。时不时转一个圈,拍一下手。又时不时晃着双手,后退几步。由于速度太快,我跟不上节奏了。便退出了队伍,来到小摊边。这里人头攒动,吆喝声四起,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琳琅满目。几个小孩拿着玩具枪在那里打斗,不一会儿又买了几个摔炮砸在地上玩。我左手里拿着炸土豆,嘴里咬着糖葫芦,同时怀里还抱着一袋小蛋糕。我惬意的眯着眼,享受着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不管过了多久,远离老家了,我依旧记得那时的歌舞翩翩,银潮涌动,服饰斑斓。

指导教师 姜毓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69790号-1
临安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571-63721154
杭州瑞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33018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