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村里人都会扛起锄头去挖冬笋。
冬笋,顾名思义就是冬天里的笋。它是农村不可多得的美味,人们喜欢它的松脆爽口、滋味鲜美。古诗有云:“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浓。”冬笋长在竹林里,长在竹鞭上,它还是群居生物——如果你看到一个笋,往四周挖一挖,必有其他笋躲在四角的地里。
对于挖笋,爸爸经验丰富,他每次去挖笋,我就能猜到当天的晚饭菜又多了一道“野味”——炖笋。假期里的一天,怀着好奇心,我提出和爸爸一起去挖冬笋,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我们整装出发,来到后山。只见满山竹子,但我瞧来瞧去也没看见一个笋。
“老爸,就这地方还有笋?”我抱怨道。
“不着急,你瞧,这儿就有一个笋。”我顺着爸爸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泥土裂了缝,但是并不见笋啊。爸爸说,这裂缝下面就有笋。说罢,他拿起锄头,便演示起了怎么挖笋。只见他三下五除二,一锄两锄,一个笋尖赫然冒了出来。再往下挖,一棵笋的全貌便呈现在了眼前。
“挖笋时,先看竹子颜色,翠绿中带着暗黄的是老竹,两三年的老竹出笋概率大些。再看竹鞭延伸方向,发现嫩鞭,顺着竹鞭往后找;发现老鞭,顺着竹鞭往前找。如果能看到裂缝,大概率有笋。竹子也是分性别的,第一根枝条双开叉,一般就是母竹,母竹下挖到冬笋的机会也更大。”爸爸一边说一边继续沿着竹鞭挖,果然又挖到了笋。
我还以为笋都是露在外面的,没想到冬笋是藏在地下和人捉迷藏的,需要仔细寻找。我在爸爸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找起笋来,沿着爸爸挖过的竹鞭还真的挖到了笋,我欣喜不已。
最后的收获不算多,但也够好好吃上一顿的了。肉片炒笋的脆爽口感可好了,那味道,简直鲜到掉眉毛,非常下饭。
爸爸说:“开春天暖了,笋冒出来,冬笋就成了春笋。而且有更多不同品种的笋可以采可以挖了。”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雨后春笋大量冒出,笋虽依然味美,却不那么稀罕了。凡事凡物,要把握时节,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
指导老师:邵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