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味本草】覆盆子:晶华发鲜泽,叶实分青红
日期:
2024-03-19 13:02
来源:
医政科
浏览量:

导语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模式”,现推出浙味本草”栏目,旨在传中医薪火,扬国医精粹,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与文化。栏目邀你共同走进本草世界,感受浙产中药的神奇,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该篇内容选自陈永灿、王恒苍共同编写的图书《陈永灿说:诗词里的本草滋味》。

 

覆盆子

 

图片

诗词里的“覆盆子”

灵根茂永夏,幽磴罗深丛。

晶华发鲜泽,叶实分青红。

搜寻犯晨露,采摘勤村童。

藉以烟笋箨,贮之霜筠笼。

一 宋·王安石《覆盆子》

这首诗描写的是覆盆子的生长样貌。覆盆子生长在野外,根系繁茂,盘踞在幽静的树林丛间。清晨之时,露水还在枝叶之间,红色的果实点缀绿叶,绿叶团团衬托着红果,阳光穿过了树林的间隙,露珠显得更加光亮。果实收获的时节到了,村里的孩童们在林间开心地摘着覆盆子。一篮一篮的覆盆子,是自然的馈赠,孩童们嬉笑奔走,相互打闹,乡村小路上,飘着一股淡淡的覆盆子的清香。诗人通过描写覆盆子,表达自己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01   覆盆子

 

覆盆子,又可称之为“插田泡”“刺萢”“树莓”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味酸平。主安五脏,益精气......久服轻身不老。一名覆盆。”并将其列为上品。关于覆盆子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其形状,其果实由数个小果聚合而成,呈圆锥球形,形又似小盆状,而得其名;二是从其功效,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记载其“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覆盆子是较为常见的食材,状如草莓,柔嫩多汁,可以直接当水果吃,也可以做成覆盆子蛋糕、覆盆子果酱等。

历代很多中医古籍均有对覆盆子的记载。如《本草通玄》云其“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本草求真》中记载服用覆盆子:“阴痿能强,肌肤能泽,脏腑能和,须发不白,女子服之多孕。”中医学认为,覆盆子甘酸而温,禀中和之性,为平补肝肾之要药,具有益肾固精、补肝明目、起阳痿、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小儿遗尿等病症,还能够美容养颜,乌须黑发,滋补强身。这小小的果实,蕴含的能量却这么大!

唐代医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对覆盆子的考证可谓详细深入:农历五月的时候,在麦田中采得的覆盆子是最好的。鲜嫩的果实要在骄阳的曝晒下浓缩精华才可被方便贮存;如果遇到雨天,果实就会腐烂,无法收存。江东一带十月间出产一种叫做悬钩子的果实,与覆盆子相比个头稍小,形状也不同,但气味相同。孟诜认为,北方不产悬钩子,南方又没有覆盆子。这是因为地域不同,果实成熟时节不同的缘故。覆盆子、悬钩子虽然是不同的植物,但功效是相似的。孟诜将其收入《食疗本草》是对它补养功效的肯定。

 

02  饮食养生

 

覆盆牡蛎汤

材料:覆盆子15克,生牡蛎肉150克,生姜6片,大葱 1根料酒、盐适量。

做法:牡蛎肉洗净沥水,覆盆子洗净,大葱洗净切段;锅内加人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覆盆子煮15分钟,加人牡蛎肉、姜片、葱段、料酒,烫3分钟左右,加盐调味。

本补汤具有滋阴补虚、养血涩精的功效。适合身体偏弱、容易疲劳、腰酸乏力、夜尿较多的人群食用。

 

覆盆子酿造酒

材料:新鲜覆盆子1500克,白砂糖300克,甜酒曲6克。

做法:选择饱满红亮的覆盆子,冲洗干净,用盐水浸泡约1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晾干水分;取经过消毒处理的干洁玻璃瓶,放入覆盆子(瓶装七分满 ),用消毒过的木棍将覆盆子捣碎,加人酒曲及一半白砂糖搅拌均匀,盖上盖子(不能塞紧,要留有缝隙 );将瓶子放在温暖的避光处发酵,每天用木棍搅拌2次。2天后加人另一半白砂糖,搅拌均匀,继续发酵 1周。用消毒过的纱布过滤,去渣,将滤出的酒液继续装入玻璃瓶中发酵、沉淀,待酒液澄清 1 周后即可饮用。

本药酒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适合肝肾亏虚、遗尿、尿频、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的人群适量饮用。

来源 | 《陈永灿说:诗词里的本草滋味》

分享:
字体: [

]
打印
【浙味本草】覆盆子:晶华发鲜泽,叶实分青红
发布时间:2024-03-19 13:02:22
信息来源:医政科
浏览量:

导语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模式”,现推出浙味本草”栏目,旨在传中医薪火,扬国医精粹,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与文化。栏目邀你共同走进本草世界,感受浙产中药的神奇,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该篇内容选自陈永灿、王恒苍共同编写的图书《陈永灿说:诗词里的本草滋味》。

 

覆盆子

 

图片

诗词里的“覆盆子”

灵根茂永夏,幽磴罗深丛。

晶华发鲜泽,叶实分青红。

搜寻犯晨露,采摘勤村童。

藉以烟笋箨,贮之霜筠笼。

一 宋·王安石《覆盆子》

这首诗描写的是覆盆子的生长样貌。覆盆子生长在野外,根系繁茂,盘踞在幽静的树林丛间。清晨之时,露水还在枝叶之间,红色的果实点缀绿叶,绿叶团团衬托着红果,阳光穿过了树林的间隙,露珠显得更加光亮。果实收获的时节到了,村里的孩童们在林间开心地摘着覆盆子。一篮一篮的覆盆子,是自然的馈赠,孩童们嬉笑奔走,相互打闹,乡村小路上,飘着一股淡淡的覆盆子的清香。诗人通过描写覆盆子,表达自己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01   覆盆子

 

覆盆子,又可称之为“插田泡”“刺萢”“树莓”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味酸平。主安五脏,益精气......久服轻身不老。一名覆盆。”并将其列为上品。关于覆盆子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其形状,其果实由数个小果聚合而成,呈圆锥球形,形又似小盆状,而得其名;二是从其功效,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记载其“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覆盆子是较为常见的食材,状如草莓,柔嫩多汁,可以直接当水果吃,也可以做成覆盆子蛋糕、覆盆子果酱等。

历代很多中医古籍均有对覆盆子的记载。如《本草通玄》云其“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本草求真》中记载服用覆盆子:“阴痿能强,肌肤能泽,脏腑能和,须发不白,女子服之多孕。”中医学认为,覆盆子甘酸而温,禀中和之性,为平补肝肾之要药,具有益肾固精、补肝明目、起阳痿、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小儿遗尿等病症,还能够美容养颜,乌须黑发,滋补强身。这小小的果实,蕴含的能量却这么大!

唐代医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对覆盆子的考证可谓详细深入:农历五月的时候,在麦田中采得的覆盆子是最好的。鲜嫩的果实要在骄阳的曝晒下浓缩精华才可被方便贮存;如果遇到雨天,果实就会腐烂,无法收存。江东一带十月间出产一种叫做悬钩子的果实,与覆盆子相比个头稍小,形状也不同,但气味相同。孟诜认为,北方不产悬钩子,南方又没有覆盆子。这是因为地域不同,果实成熟时节不同的缘故。覆盆子、悬钩子虽然是不同的植物,但功效是相似的。孟诜将其收入《食疗本草》是对它补养功效的肯定。

 

02  饮食养生

 

覆盆牡蛎汤

材料:覆盆子15克,生牡蛎肉150克,生姜6片,大葱 1根料酒、盐适量。

做法:牡蛎肉洗净沥水,覆盆子洗净,大葱洗净切段;锅内加人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覆盆子煮15分钟,加人牡蛎肉、姜片、葱段、料酒,烫3分钟左右,加盐调味。

本补汤具有滋阴补虚、养血涩精的功效。适合身体偏弱、容易疲劳、腰酸乏力、夜尿较多的人群食用。

 

覆盆子酿造酒

材料:新鲜覆盆子1500克,白砂糖300克,甜酒曲6克。

做法:选择饱满红亮的覆盆子,冲洗干净,用盐水浸泡约1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晾干水分;取经过消毒处理的干洁玻璃瓶,放入覆盆子(瓶装七分满 ),用消毒过的木棍将覆盆子捣碎,加人酒曲及一半白砂糖搅拌均匀,盖上盖子(不能塞紧,要留有缝隙 );将瓶子放在温暖的避光处发酵,每天用木棍搅拌2次。2天后加人另一半白砂糖,搅拌均匀,继续发酵 1周。用消毒过的纱布过滤,去渣,将滤出的酒液继续装入玻璃瓶中发酵、沉淀,待酒液澄清 1 周后即可饮用。

本药酒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适合肝肾亏虚、遗尿、尿频、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的人群适量饮用。

来源 | 《陈永灿说:诗词里的本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