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师生文苑 >
清明至,思故人
阅读: 时间: 2024-03-29 08:56 来源: 科技城一小 发布:谢淑芳

梨花风起正清明。转眼,又是一年细雨纷纷时节。

年少,“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还不懂清明的庄严肃穆、清洁明净。人到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世事无常、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的生命浮沉里,对清明有更深切的感悟。

清风起、清气明,思念在风中摇曳……

奶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老太太,她的皱纹爬满了脸庞,就像被岁月刻刀留下的痕迹。奶奶是穷苦人家的娃,自己又养育了七个孩子,还要养猪养鸡养鸭各种家禽牲口。每天十几张口嗷嗷待哺,都要等着奶奶的张罗喂养,她的肩上承载了太多太多。

奶奶是勤劳的。每逢暑期,我都要陪着奶奶酿制豆瓣酱。奶奶将提前备好的蚕豆清洗一下,入水浸泡至发胀;随后我们几个堂姐妹围坐一起动手剥皮,说说笑笑中,一颗一颗剥去外皮,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多力量大,指尖游走中终于剥好了;再上锅轻蒸片刻,凉后拌入适量面粉,平铺在圆圆的大竹匾内。把盖着瓜叶的竹匾放置在相对封闭、无风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接下来,奶奶就要去田间采摘辣椒,我自告奋勇提着菜篮跟在她的身后。密密匝匝的辣椒在枝头串串挂挂。一株株,像极了火红的宝石坠子,又像是过年用的大红灯笼,火红中透着可爱。奶奶在前面采,我在后面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玩泥巴,但奶奶也只是对我笑了笑,继续忙碌着。

采摘好成熟的红辣椒,剁碎。把食用盐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搅拌到豆瓣中;再把豆瓣同样按照同样比例加入到剁碎的辣椒中,辅以适量白酒和香料,一并加入坛中,均匀搅拌。坛口封好,放置太阳底下曝晒。

在时间的沉淀里,做好的豆瓣酱味道鲜美独特,配上辣椒的香辣,让人垂涎欲滴。每一口都充满了奶奶的深情厚爱,在艰难的岁月中伴我们走过很多……

奶奶是节俭的。一大家子人吃口多,开销大,但她从来不借,不赊账,都是一点一点从嘴里抠下来省下来。为了省钱,最经常做的就是霉豆腐。豆腐便宜,那时候几分钱就一大块。她挑选了最新鲜的豆腐,把它们切成小块然后放在一个竹筛子里放在阴凉处让它自然发酵。我就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内心充满期待。

在豆腐发酵的过程中,奶奶还要时刻保证豆腐的温度和湿度。她会用一块干净的布轻轻擦拭豆腐表面的霉斑,眼神里充满期待。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奶奶总是一边制作一边告诉我们:人生的经历也是如此,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等待,豆腐充分发酵后,奶奶便开始调制蘸料:她会在一个小碗里倒入适量的辣椒酱 、姜末等调料,然后她熟练地把每一块豆腐都裹满调料。每当那个时候,我们总是围在灶台前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感受着美食的诱惑和家庭的温馨。在那个纯真的年代,霉豆腐是我们家常见的美食,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

奶奶对我们晚辈的爱是无限的。父母远在杭州城里打拼,我跟奶奶留守在农村,她就像是我妈妈一样给我指点,给我力量。记得我参加工作时,奶奶牵着我的手,送我到村口,她深情地望着我,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捧着公家的饭碗,要好好干。出门在外,一个人也不容易,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用牵挂家里。”奶奶的话里包含深深地期待。瞬间,我仿佛长大了,我明白了“千叮咛万嘱咐”,品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滋味。

我离开村口,奶奶仍然站在那里挥动手臂,像一棵长在村口的老树,沐风栉雨,历尽沧桑。远远地望着她,我的眼眶湿湿的,心里堵堵的。

离家的日子,只要奶奶知道我回去的具体日子,一定会算好时间早早在村口迎接我的归来,如果路上耽搁了时间肯定会接到一个又一个询问的电话。后来,她身体不好,我尽量不告诉具体归期,想到家后给她惊喜,但几乎每次回家都远远就看见奶奶坐在门口向进村口张望……

几十年来,奶奶含辛茹苦、勤俭持家养儿育女,操劳一生,也辛苦一生,是我们晚辈心目中的好母亲、好奶奶、好外婆、好舅妈……

虽然奶奶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并不多,但她常常教导我们,做人要正直、大度、宽宏、要与人为善,这平凡的言语却是我们后辈心中永永远远的财富!

又到一年清明时。 一刀纸钱,一挂炮竹,一柱清香,一盘祭果,在山川岁月的那一边,希望奶奶能收到这份虔诚的心意。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69790号-1
临安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571-63721154
杭州瑞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33018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