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93/2024-029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6-2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4号建议的复函(临文广旅体〔2024〕52号)
日期:
2024-06-23 15:51
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浏览量:

方旭华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发展临安冰雪经济的工作建议已收悉,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办理情况如下:

临安拥有众多的天然冰雪资源,集聚浙西天池、天目山、百丈岭、太子尖等多处优质的冰雪旅游赏玩点。历年来,临安的降雪均呈现“下的早、下的大、下的广”等特点,在网络上也频频出圈,有一定冰雪旅游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落实“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规划理念,不断提升冰雪旅游配套和产业,致力于打造以“高山滑雪、全域赏雪、四季嬉雪”为产品的江南冰雪之城。

一、加强规划上的引领作用

根据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规划引领、分项落实”的要求,我局编制《临安区全域旅游规划》、《临安区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临安区“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专项规划》、《临安区高端旅游饭店专项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为后续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提供规划上位依据和指导。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规划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临安的冰雪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编制《临安区冰雪旅游产业方案》,加强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冰雪经济区级层面的统一规划和体系部署。

二、夯实项目上的配套基础

加强以冰雪旅游项目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建设,打造三大冰雪旅游场景。

1.打造高山滑雪,促进冰雪设施和配套双提升。持续推进大明山景区综合提升改造,完成景区索道上站广场综合提升、大明山居酒店项目投用,推进大明山小木屋项目加快建设,提升滑雪服务品质。打响临安冬季“温泉+滑雪”组合,联动“清凉峰-河桥-湍口”,结合大明山居、众安氡温泉酒店、芦荻古温泉酒店等一批现有酒店和民宿集群等资源,加强冬季旅游接待能力。后续,我局将进一步谋划推进冰雪旅游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的功能点位布局,加快8300户外运动酒店、大明山小木屋项目、和尚坪等项目的前期审批和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冰雪核心旅游区域的旅游品质和配套接待能力。

2.实现四季嬉雪,推动冰雪热点和业态相融合。冬季,将冰雪运动与原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有机融合,开发“享滑雪魅力+探雾凇秘境+访吴越古道”的组合休闲旅游项目,丰富冰雪业态、提升冰雪体验,吸引赏冰玩雪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夏季,结合室内滑雪、温泉养生、研学营地、漂流避暑、徒步溯溪、骑行自驾等周边文旅资源,将冰雪游乐、游学体验和户外运动有机结合,形成“冰雪+”多业态融合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全域全季的体验需求。

3.强化全域赏雪,加快冰雪产业和布局相配套。聚焦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全面推进一批冰雪经济重点项目。青山湖秀水圈推进“启迪冰雪荣耀之城”冰雪娱乐综合体的建设,打造集室内滑雪运动、冰雪主题酒店、冰雪商业和冬奥体育示范社区为一体的现代冰雪一站式旅游目的地。大天目名山圈,重点围绕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大会配套建设,确保天目未来谷、天目来鹤、耕织绍鲁等一批文旅综合体和示范型村落景区项目建成见效。浙西天路户外圈,持续提升大明山滑雪场、百丈岭自然探索公园和百丈探雪示范型村落景区等冰雪产品档次水平,完成三渡山地运动公园(一期)和风之谷户外运动大本营项目建设,力争破题推进和尚坪山地运动公园、湍口文旅小镇等一批体验配套类项目。通过升级打造东中西部冬季旅游项目,不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让全区冰雪经济呈现出“连成线,形成圈”的全域发展态势。

三、实施管理上的协同监管

区级层面设立冰雪旅游宣传推广和安全管理架构,进一步加强对“赏雪玩雪”实施全过程联合监管。

1.建立冰雪旅游应急管理机制。年初,我局已拟定《临安区冰雪旅游分级分类管控体系》明确冰雪旅游安全管控的监测办法、职责分工、管理机制。在制定应急处置流程方面,拟定了《临安区冰雪旅游管控等级响应分级处置标准清单》、《临安区冰雪旅游分级分类启动流程图》等,形成“四类情形、四级指令、四项标准”,明确了指令下发路径、指令执行对象、指令处置要求、指令反馈时限。下一步,将建立文旅部门牵头,气象、交通、公安、镇村、融媒体等部门参与的联合会商机制,组建人员力量,根据雪情等级分级分类做好响应落实。

2.加强冰雪旅游设施设备建设。经检测,冰雪网红点位存在移动通信基站信号差、电力设施建设不足等情况。目前,我局已召集移动、电信、国鑫科技、省移动等单位的开展研究人员管控、应急救援的技防方案研究。下一步,将在电子设备、电子围栏技术以及手机信令数据等方面推进,实现应急预警人群监测。

3.落实冰雪旅游停车规范工作。2023年底通过调查,摸排出百丈岭、浙西天池、吴越古道、广竹窠(龙王山)、太子尖等5个网红观雪点位“野外景区”,涵盖清凉峰镇、龙岗镇、天目山镇等3个镇,梳理形成《2023年临安区观雪点位停车资源排查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根据《报告》数据和相关要求,经镇街研究,后续计划设立大中型停车场共计10个,设引导卡口15个,预计可接待大巴车99辆、小车643辆,农家停车位508个。


承办领导:徐一鸣

人:许旭涛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93/2024-0291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6-23
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4号建议的复函(临文广旅体〔2024〕52号)
发布时间:2024-06-23
信息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浏览量:

方旭华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发展临安冰雪经济的工作建议已收悉,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办理情况如下:

临安拥有众多的天然冰雪资源,集聚浙西天池、天目山、百丈岭、太子尖等多处优质的冰雪旅游赏玩点。历年来,临安的降雪均呈现“下的早、下的大、下的广”等特点,在网络上也频频出圈,有一定冰雪旅游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落实“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规划理念,不断提升冰雪旅游配套和产业,致力于打造以“高山滑雪、全域赏雪、四季嬉雪”为产品的江南冰雪之城。

一、加强规划上的引领作用

根据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规划引领、分项落实”的要求,我局编制《临安区全域旅游规划》、《临安区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临安区“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专项规划》、《临安区高端旅游饭店专项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为后续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提供规划上位依据和指导。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规划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临安的冰雪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编制《临安区冰雪旅游产业方案》,加强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冰雪经济区级层面的统一规划和体系部署。

二、夯实项目上的配套基础

加强以冰雪旅游项目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建设,打造三大冰雪旅游场景。

1.打造高山滑雪,促进冰雪设施和配套双提升。持续推进大明山景区综合提升改造,完成景区索道上站广场综合提升、大明山居酒店项目投用,推进大明山小木屋项目加快建设,提升滑雪服务品质。打响临安冬季“温泉+滑雪”组合,联动“清凉峰-河桥-湍口”,结合大明山居、众安氡温泉酒店、芦荻古温泉酒店等一批现有酒店和民宿集群等资源,加强冬季旅游接待能力。后续,我局将进一步谋划推进冰雪旅游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的功能点位布局,加快8300户外运动酒店、大明山小木屋项目、和尚坪等项目的前期审批和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冰雪核心旅游区域的旅游品质和配套接待能力。

2.实现四季嬉雪,推动冰雪热点和业态相融合。冬季,将冰雪运动与原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有机融合,开发“享滑雪魅力+探雾凇秘境+访吴越古道”的组合休闲旅游项目,丰富冰雪业态、提升冰雪体验,吸引赏冰玩雪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夏季,结合室内滑雪、温泉养生、研学营地、漂流避暑、徒步溯溪、骑行自驾等周边文旅资源,将冰雪游乐、游学体验和户外运动有机结合,形成“冰雪+”多业态融合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全域全季的体验需求。

3.强化全域赏雪,加快冰雪产业和布局相配套。聚焦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全面推进一批冰雪经济重点项目。青山湖秀水圈推进“启迪冰雪荣耀之城”冰雪娱乐综合体的建设,打造集室内滑雪运动、冰雪主题酒店、冰雪商业和冬奥体育示范社区为一体的现代冰雪一站式旅游目的地。大天目名山圈,重点围绕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大会配套建设,确保天目未来谷、天目来鹤、耕织绍鲁等一批文旅综合体和示范型村落景区项目建成见效。浙西天路户外圈,持续提升大明山滑雪场、百丈岭自然探索公园和百丈探雪示范型村落景区等冰雪产品档次水平,完成三渡山地运动公园(一期)和风之谷户外运动大本营项目建设,力争破题推进和尚坪山地运动公园、湍口文旅小镇等一批体验配套类项目。通过升级打造东中西部冬季旅游项目,不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让全区冰雪经济呈现出“连成线,形成圈”的全域发展态势。

三、实施管理上的协同监管

区级层面设立冰雪旅游宣传推广和安全管理架构,进一步加强对“赏雪玩雪”实施全过程联合监管。

1.建立冰雪旅游应急管理机制。年初,我局已拟定《临安区冰雪旅游分级分类管控体系》明确冰雪旅游安全管控的监测办法、职责分工、管理机制。在制定应急处置流程方面,拟定了《临安区冰雪旅游管控等级响应分级处置标准清单》、《临安区冰雪旅游分级分类启动流程图》等,形成“四类情形、四级指令、四项标准”,明确了指令下发路径、指令执行对象、指令处置要求、指令反馈时限。下一步,将建立文旅部门牵头,气象、交通、公安、镇村、融媒体等部门参与的联合会商机制,组建人员力量,根据雪情等级分级分类做好响应落实。

2.加强冰雪旅游设施设备建设。经检测,冰雪网红点位存在移动通信基站信号差、电力设施建设不足等情况。目前,我局已召集移动、电信、国鑫科技、省移动等单位的开展研究人员管控、应急救援的技防方案研究。下一步,将在电子设备、电子围栏技术以及手机信令数据等方面推进,实现应急预警人群监测。

3.落实冰雪旅游停车规范工作。2023年底通过调查,摸排出百丈岭、浙西天池、吴越古道、广竹窠(龙王山)、太子尖等5个网红观雪点位“野外景区”,涵盖清凉峰镇、龙岗镇、天目山镇等3个镇,梳理形成《2023年临安区观雪点位停车资源排查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根据《报告》数据和相关要求,经镇街研究,后续计划设立大中型停车场共计10个,设引导卡口15个,预计可接待大巴车99辆、小车643辆,农家停车位508个。


承办领导:徐一鸣

人:许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