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通知 >
关于组织开展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临安区推荐工作的通知
阅读: 时间: 2025-03-26 09:02 来源: 区教育局 发布:

各直属单位、镇(街)中小学、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深化“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根据上级单位要求,现就组织我区“诵读中国”经典诵读、“诗教中国”诗词讲解、“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和“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四项大赛作品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品要求

( 一)“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参赛对象为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每所学校每个组别限报1个作品,若学校在第六届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可酌情增报1个作品。每人最多可参与个人或团队诵读作品1件。每个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1.内容要求。作品可选自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出版、发表时间至少2年以上,并被广泛传播。中小学生(含中职)参赛者可优先从统编语文教材中选择作品。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计入总时长)。 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2.形式要求。参赛作品要求为2025年新创作录制的视频,高清1920* 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为 3—6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作品片头注明诵读作品及作者信息,不得出现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姓名、学校或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统一命名为“学校+组别+参赛者姓名(多人参赛保留1个姓名)+作品名”。

3.其他要求。在以诵读为主的基础上,作品可适当借助音乐、服装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鼓励以团队形式诵读,团队人数不超过20人。

( 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参赛对象为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小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每所学校每个组别限报1个作品,若学校在第六届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可酌情增报1个作品。每人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1.内容要求。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选自中小学(含中职)统编语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参赛教师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按照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诗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录制以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参赛学生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结合个人经历与感受,讲解诗词作品,并阐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 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

2.形式要求。参赛作品要求为 2025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横屏拍摄,格式为 MP4,教师组视频长度8分钟以内,学生组视频长度5分钟以内清晰度不低于 720P,大小不超过 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参赛者须出镜。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组别、诗词提目等信息,信息须正确、规范,与赛事平台填报信息一致。不可出现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校或单位等信息。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应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视频统一命名为“学校+组别+参赛者姓名+作品名”。

( 三)“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参赛对象为在校学生、在职教师。设硬笔、毛笔、粉笔三个类别。其中硬笔、毛笔每个类别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粉笔类别分为小学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中学教师组。学生人数800人以下规模学校,每个类别下的每个组别限报1个作品;学生人数800人以上规模学校,每个类别下的每个组别限报2个作品。若学校在第六届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获省级及以上荣誉,每个类别可酌情增报不超过3个作品。每人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1.作品内容。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或中华优秀图书的内容节选等。当代内容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改编、自创以及网络文本等不 在征集之列。硬笔类、粉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书写笔画形态和离合关系正确,行书作品不能随意改变笔画形态和夹带草书;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不可提交临摹作品。

2.形式要求。硬笔可使用铅笔(仅限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 A3 纸大小(29.7cm×42cm以内)。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至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之内。粉笔类作品一律使用白色粉笔,横排横写。

3.提交要求。参赛作品应为2025年新创作的作品,由参赛者独立完成。硬笔类作品为分辨率300DPI以上的扫描图片;毛笔类、粉笔类作品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为2—10M,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图片统一命名为“学校+组别+类别+作者姓名+作品名”。

4.其他要求。按大赛官网提示,正确、规范填写参赛者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单位/学校等信息。毛笔类作品字体为篆书、草书的,上传时需附释文。填报作品名称时,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

( 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

参赛对象为在校学生、在职教师。设手工篆刻、机器篆刻两个类别。每类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学生人数800人以下规模学校,每个类别下的每个组别限报1个作品;学生人数800人以上规模学校,每个类别下的每个组别限报2个作品。若学校在第六届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获省级及以上荣誉,每个类别可酌情增报不超过3个作品。每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教师组参赛者不填写指导教师。

1.内容要求。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词语、警句、中华古今名人名言。 内容应完整、准确。

2.形式要求。参赛作品内容使用汉字,字体不限。参赛作品材质提倡使用除传统石材以外的各种新型材料,机器篆刻鼓励使用木头、陶瓷、金属等材料。手工篆刻类:每人限报 1件印屏(粘贴印蜕 6—8方,需两个以上边款,作者自行粘贴、题签)。 印屏尺寸为 138cm×34cm,竖式。机器篆刻类:作者根据设计稿以机器的方式制作篆刻作品的成品,并将钤印出的印蜕以印屏的形式呈现(粘贴印蜕 6— 8方,需两个以上边款,作者自行粘贴、题签)。 印屏尺寸为 138cm×34cm,竖式。

3.格式要求。手工篆刻类作品要求提交印屏照片,另附作品释文。机器篆刻类作品要求提交印屏照片、 已完成印章实物照片,另附作品释文。照片格式为 JPG或 JPEG,大小为 1—5M,不超过 5张, 白色背景、无杂物,须有印面,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局部等效果。若一副作品包含多张图片,放到文件夹中,统一命名为“学校+组别+类别+作者姓名+作品名”。

4.其他要求。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独立创作。按大赛官网要求正确填写参赛者和指导教师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学校/单位等信息。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予更改。

二、报送方式

义务教育学校交各辅导站(中心学校),由辅导站(中心学校)统一上报,普高和职高直接报送。请将作品和汇总表(附件)于4月25日前报送至邮箱laqywb@126.com。

三、注意事项

1.各中小学应做好组织发动工作,鼓励有特长、有爱好的人员积极参赛,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参与区级评选。本次评选设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2.若有不明事项,请联系区教育局李炜,电话89543346。

附件: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汇总表(临安区).xls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5年3月24日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69790号-1
临安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571-63721154
杭州瑞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33018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