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海拔980米的嶙峋石林间,13株野生春兰从灰白色岩缝中探出鎏金般的花苞。这些在《离骚》中被喻为“香草美人”的“花中君子”,正以峭壁独舞的姿态,演绎着物种存续的生态史诗。
爬上一处陡峭的石林深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副科长代英超轻拨开岩隙苔藓——春兰卵球形的墨绿色假鳞茎如嵌在石灰岩中的翡翠,4-6枚条形叶片似青铜古剑刺破残雪,一株低垂的花苞尤为夺目,厚实的黄绿色萼片紧裹卵状披针形花瓣,紫褐色斑点若星子洒落银河,未及盛放已逸出清冽冷香。“每枝花葶只托举一朵花,这是春兰的生存哲学。”代英超介绍,春兰与同域蕙兰形成戏剧性对话,前者单花亭孤悬如绝壁舞者,后者则如群演般缀着9-10朵浅绿小花。数据显示,野生春兰花瓣厚度达0.3毫米,较温室品种增厚40%,萼片角质层更形成纳米级蜂巢结构。
“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兰科植物整体纳入二级保护。”代英超说,春兰根系如青铜纹路般嵌入含35%石灰岩碎屑的基质,分泌的特殊有机酸正悄然溶解岩壁。这让人想起南宋赵时庚《金漳兰谱》所述:“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春兰科普:春兰为兰科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年生地生草本,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株形绰约,花色清雅,幽香浓郁,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具有极高的观赏与人文价值。全草入药,具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凉血止血等功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