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研学也。 书法圣地—兰亭,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梦想与追求。近日,锦城街道老年学校书法班学员,在书法梅老师的带领下,到兰亭研学。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汉代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王羲之在此举行名流盛会,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被尊为书圣。兰亭因此享誉海内外。
书法班由退休人员组成,年龄虽长,但热情不减,伴着歌声和欢笑声,到达了目的地。大家先参观兰亭的名胜古迹,实地感受书法先贤们“书”的文化生活。
“王右军祠”,古朴典雅,内有一方池,名曰“墨池”,这大概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地方。“临池18缸”,是王羲之教导其子王献之苦练书法的地方,写字的秘诀就藏在这十八口缸的墨水里。学员们在此也拿起了笔,在石帖是写起了书法。“鹅池碑亭”,石碑上“鹅池”二字,相传由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合写而成。 “御碑亭”,是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书写的一块石碑,南面是康熙皇帝书写的《兰亭集序》,北面是乾隆皇帝写的《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为世所罕见。“曲水流觞”,是王羲之邀当代名流饮酒作诗的地方,《兰亭集序》因此而作。
《兰亭书法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也是一座以《兰亭集序》为主题,全面系统反映兰亭书法与兰亭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12191㎡,共三层,是一个大气、简约、雅致的博物馆,名家书法作品多在此展出,也是我们重点研学的地方。正值“第七届兰亭书法双年展”的作品在此展出,这次展出的作品涵盖广、层次高,是国内高水平书法展。
在观摩书法作品时,梅老师不厌其烦,由书法到文化,逐一认真阐述;由点划、结构、章法、墨色、传承等一一讲解。老师讲得认认真真,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看得流连忘返。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教学方法,让学员收获满满。
在活动中,我们以书法为纽带,还认识 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和书法爱好者,大家咸集于此,共享书法盛宴。人群中有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婴儿,还有在老师带领下,从新疆克拉玛依中学来的众多学生······在这些人当中,将来也许会有老师、科学家、作家等,但一定会有书法家。
通过这次研学,我们对书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回想着兰亭所见和梅老师所讲,以及学员的所悟、所得,对我们学习书法会有很大益处。今后要多临字帖和针对性练习,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以这次研学为契机,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