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吹响梧桐叶时,鸟儿正在枝头啼鸣;当溪水奏出叮咚歌谣时,鱼儿正跃出水面;当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大地时,我们背上装满快乐的书包,踏上了研学之旅。
走进研学基地,斑驳的土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青砖铺就的地面泛着苔藓的纹路,空气中泛着淡淡的竹香,像是老书架上的旧纸书味。
我们来到一个用木头制成的装置前,岁月在上面刻下深深浅浅的花纹,如同是记录着无数匠人的足迹。我小心翼翼地踩上踏板,随着“吱呀”一声轻响,另一端的石锤缓缓升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又“咚”地一声落下。只见纤维在石锤的锤打下渐渐舒展,发出沙沙的絮语,仿佛在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谣。阳光透过窗户洒落,细小的纤维在空中飞舞,宛如一场金色的雪,又似春日里纷纷扬扬的柳絮。我的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每一次踩踏都像是在与时光对话,感受着千年技艺的重量。
我们又来到了水槽边,水槽里的纸浆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纤维在水中舒展,像是月光下摇曳的水草。我屏住呼吸,将竹帘斜斜浸入水中,冰凉的浆水漫过指尖,带来一丝沁人的凉意。竹帘上的细纹硌着掌心,粗糙的触感让人真正感受到手艺带来的温度。当竹帘缓缓抬起时,一层薄如蝉翼的纸膜在阳光下舒展开来,细密的蝉丝交织成网,像是把整个春天的晨雾都凝结在了这一方天地间。水珠从边缘滴落,在石桌上绽放开一朵朵透明的花,发出的“嗒嗒”声响,与远处山雀的鸣叫声相呼应。
这薄薄的桃花纸,不仅记录着传统工艺的精妙,更承载着对中华文化深深的敬意。
指导老师:周炤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