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安区戚家桥学校“青苗小队”成员们走进天目山镇博物馆,开启“探寻家乡文脉·守护绿水青山”研学之旅。
在博物馆序厅,孩子们围拢在讲解员身旁,聆听天目山从远古到近代的文明脉动:吴越古道的商贾驼铃、天目窑火、云雾茶香……笔尖沙沙,厚重的历史化作稚嫩却珍贵的“小档案”。
移步多媒体区,巨幅环幕纪录片《天目生灵》瞬间点亮全场。镜头掠过柳杉王、黑麂、云海,孩子们屏息凝神,仿佛置身“云端课堂”,感受“华东基因宝库”的震撼。资源室里,动植物标本、矿石晶体与科研图册依次排开。讲解员以“寻宝游戏”引导同学们寻找会开花的石头、会飞的种子,在互动中读懂天目山的生态密码。
最后一站是“行走的写生课”。银杏树下、标本橱前、古道石阶旁,孩子们就地作画,用色彩定格最打动自己的瞬间:一片羽状复叶、一方澄澈矿石、一缕透过窗棂的光。稚拙的线条里,流淌着对家乡最真切的告白。
短短半日,历史与自然在童心里交汇,化作一句句质朴的誓言:“我要把天目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下次要做小小志愿者,保护黑麂的家!”研学虽已落幕,一颗守护与传承的种子已在青苗之间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