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环保
Land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2008年,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保护保障、节约集约、维权维稳、依法依规”总体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年实施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44个,面积2615亩,经杭州市级验收项目93个,面积1974亩,临安市初验77亩,共计完成2051亩。实施造田造地项目7个,垦造耕地1200亩,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开展建设项目占用非耕地规划局部修改方案编制和报批,对9个工业功能扩容区块和城南新区“9+1”区块工业平台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面积2774亩;开展新一轮规划修编准备工作,按照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对2005年变更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转换为规划基数,6月上报修改后大纲,8月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向上争取用地指标2589亩,用于工业项目用地指标比例56%。全年共组件报批农转用批次16个,单独选址项目1个(临余公路项目),总面积6500亩;供地项目218个,面积3615亩。出让经
营用地106宗,面积2091亩;出让工业用地56宗,面积614亩,出让价最高32.6万元/亩。全年共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9.8亿元,上缴市政府净收益4亿元。完成编制《临安市矿产资源规划》,并获杭州市政府批准;出让采矿权4宗,收取采矿权出让金1289万元,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96万元。开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专项行动和土地执法月活动,查处违法案件304起,涉案面积1500亩,收缴罚款485万元,复耕土地698亩,建议市纪检部门处理人员4人,其中,副局级干部3人,村支部书记1人;参加行政诉讼案5起,行政复议案1起。对位于青山湖水库淹没区3家沙场越界开采、2家沙场无证开采进行查处。完成余村轧石厂等5家杭徽高速公路沿线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8个,其中,治理工程3个、搬迁避让工程4个、应急治理工程1个,收取治理备用金307万元。
按计划征收土地123宗,面积3042亩;完善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行即征即保,共审核社保项目69个,涉及人口8822人。加强地价管理,实施新一轮基准地价。受理“三来件”(来电、来访、来信)1052件,办结率、反馈率均为100%,满意率99.9%;实行局领导接访日活动和领导包案制度,局领导下乡接访11次,越级访、集体访分别下降9%、18%。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发放各类资料3000余份,开办《国土纵横》专栏52期、《国土视线》专栏10期。分期分批组织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杭州市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培训,受训52人次;举办各类村干部培训班22期,培训2089人次。严格执行集体会审制度,召开地价审核会议6次、局务会议25次,集体审核项目450件。
【标准农田现状调查工作完成】 2008年9月,临安市19.31万亩标准农田完成现状和粮食生产能力全面调查工作。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始于1999年,至2007年,共投资2.21亿元,进行标准农田建设,其间123个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2008年4月起,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市农业局和相关乡镇(街道),经过前期准备、内业数据处理、面积核对、成果质量检查等工作,将标准农田范围落实到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中,建成标准农田数据库,编制完成1?10000乡镇和1?50000全市标准农田分布图。市农业部门根据图件等资料开展标准农田区域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土壤分析测试和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编制完成《浙江省临安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建设方案》。
【农村住宅原基拆迁审批手续简化】 2008年,市国土资源局经市政府同意,在於潜、昌化实行宅基地原基拆建审批授权制,农民建房原基拆建手续改原来报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审批为由昌化、於潜两个国土管理中心所负责审批,并在行政审批中心於潜、昌化两个分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受理审批材料。全年共审批原基拆建527户。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工作】 2008年5月,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组成整顿和规范“回头看”检查组,对市国土资源局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工作进行检查,为期两天。临安矿产开发秩序良好,整顿成果明显,矿业权评估、储量核算、储量动态监测符合政策要求。9月中旬,与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制定《临安市(县级市)绿色矿山创建管理暂行办法》,1家企业开展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根据《临安市矿产资源规划》和《临安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要求,以青山湖街道朱村矿区整合为试点,开展矿山整合关停工作,对玲珑街道银球方解石矿等19家矿山进行关停,注销采矿许可证;开展杭徽高速公路沿线废弃矿山治理,完成锦城街道余村轧石厂等5个治理工程。通过整合,全市持证矿山总数47家,平均规模达10万吨。
【卫星遥感数据核查】 2008年,市国土资源局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统一部署,对卫星遥感数据核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成立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胡?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会议,下发工作方案,开展核查工作。10月始,对图片显示变化的479个图斑进行实地调查,共发现违法案件112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09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3起,移交市农业局鉴定10起。
【参加第三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 2008年11月22~27日,第三届中国(青田)石雕艺术节暨第四届名石雕刻艺术展在浙江省青田县举行,艺术节分名石雕刻艺术展、四大名石精品展等特色展、中国石文化论坛、中国名石原石市场奠基仪式等内容。临安市有关部门和50名雕刻师、工艺美术师及2000余件作品参展,其中,141件作品参加精品评选。评审会对参评的399件四大名石作品,依照选题创意、构图造型、材质选择、工艺特色、经济价值五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临安有13件作品获金奖,20件获银奖,是历届昌化石获金奖和奖项总数最多的一次。
【土地执法联合行动】 2008年,临安市政府制定《临安市拆违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在综合防控机制中查处违法用地的主体地位,加强对防违、控违、拆违的考核力度,形成区域防违、控违、拆违的联合执法机制。4月始,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市拆违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和有关乡镇(街道)开展联合执法拆违行动15次,拆除违法建筑8715平方米。加强拆违宣传,在锦城街道陈家坞和青山湖街道两次拆违行动中,实行电视直播,并邀请浙江省、杭州市电视媒体参加报道。
【闲置土地集中清理工作】 2008年,市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杭州市要求,对省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反映的全市46宗闲置土地进行清查清理,共认定闲置土地35宗,面积2100亩。据调查,由于市政配套、拆迁工作未到位等政府原因造成闲置土地34宗,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闲置土地1宗。对2宗因市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由市政府收回,另行安排使用;对另外33宗闲置土地拟定处置方案,经报市政府批准,同意延长开发期限,限期开发。同时,印发《临安市国土资源局行政许可批后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加强批后监管,遏制闲置土地发生。
【第二次土地调查】 2008年,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务院、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统一部署,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行布置,市政府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组织和协调工作。4月14日,调查(农村部分)通过项目招投标,浙江省土地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成为中标合作单位。5月始,开展外业调查工作。8月中旬,外业调查数据转入内业处理。12月底,调查成果通过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检。10月,城镇部分一期(锦城街道)19平方公里数据成果通过验收;至12月底,完成二期(玲珑街道、青山湖街道、锦南街道)27平方公里的外业测绘和权属调查工作。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008年3月,临安市地籍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土地登记发证实行网络化受理审批。全年共办理国有证3653本、集体证4460本,办理抵押登记1452件。4月,建设用地实行网上报批,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年共组件12个批次报批129个项目。6月,完成采矿权网上审批软硬件建设,向国土资源部申请配号成功。8月始,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部署,以城镇数字地籍一期成果为基础,对全市19.3万亩标准农田进行上图入库。
【追缴土地出让金】 2008年,针对土地出让过程中出现的用地单位长期拖欠出让金现象,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合同约定,加大催缴力度。对历年来欠缴情况进行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制订催缴方案,由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发出催缴通知,限期缴纳。缴款期限将满未缴的,实行当面约谈,讲明政策;逾期不缴的,按规定收取土地出让收入滞纳金;对拒不补交出让金的用地单位,发出律师函,用法律途径予以催缴,对无正当理由不能补交土地出让金的,解除出让合同。至12月底,共追缴土地出让金1.07亿元。
【干部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 2008年3月,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为期1个月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工作,全局108名干部职工参与。通过民主推荐和公开报名、竞聘演讲、民主测评、面试、组织考察等一系列程序,选拔中层干部48人,调整57人,占总数的40%;中层正职交流14人,占正职总数的64%;中层副职交流15人,占副职总数的65%;国土所所长全部实行异地任职。
(朱 毅)
环境保护
【概况】 2008年,临安市围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两大创建任务,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削减,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明显提升。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技术评估。临安市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市。岛石镇、龙岗镇、大峡谷镇、湍口镇、清凉峰镇、潜川镇、马啸乡、河桥镇、太阳镇、乐平乡、藻溪镇、三口镇、横畈镇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第七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临安市获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杭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优秀。在昌化、於潜设立环保所。市环境监察大队通过浙江省、杭州市标准化一级创建工作。
市域主要水系水质良好。据临安市环境监测站对两大水系和湖库的11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81.8%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与余杭交界断面汪家埠水质为Ⅲ类,径山断面水质为Ⅲ类;与桐庐交接断面印渚水质优于Ⅲ类,交界断面达标率95.4%。青山水库为Ⅳ类水质,呈中度富营养化。全市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符合国家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考核要求,其中,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按项目(28项)水质达标率100%。
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评价为清洁水平。据市区2个自动监测站点监测结果,市区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分别为0.029毫克/立方米、0.016毫克/立方米、0.081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根据空气质量日报统计,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45天。市区降尘年月均值为5.83毫克/立方米。市区降水pH值范围为3.60~6.44,年均值4.23,酸雨频率91.7%。
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较好。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加权平均值为54.7dB,与上年持平,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依然是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7.8dB,道路交通噪声路段超标率为14.2%,平均车流量为879辆每小时,平均噪声为67.8分贝。
【环境管理】 2008年,市环境保护局共办理各类环保审批、核准项目1502项,其中,执行环评报告表(书)项目224项、登记表777项、锅炉安装5项、建筑施工核准143项,完成“三同时”(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验收353家。全年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企业137家,立案93件,处罚82件,罚款共计410万元;排污申报及年审企业1017家。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2008年,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登记表填写、登记表数据审核、登记表数据录入等工作。累计录入污染源数据7042家,其中,工业源3199家、生活源124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家、农业源2596家,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
(梅成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