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体育
日期:
2009-12-28 09:22
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8)

 卫 生

【概况】 2007年,全市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21家,其中,市属医院5个,市属公共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2个,分院19个,乡镇专科医院1个,村卫生室284个;民营医疗机构76个(个体诊所57个、门诊部14个、医院5个),医务室8个。全市有医疗卫生从业人员24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3人;大专以上学历1099人,占人员总数的44.15%;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655人;执业注册医师901人,执业注册助理医师454人,执业注册护士66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46人、护士1.21人。全市有病床1428张,每千人床位数2.60张。全年医疗机构门诊232.86万人次,住院3.46万人次,平均住院8.46天,人均住院费用5028.21元,人均门诊费用133.59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60.79%。
   继续建设卫生强市和平安卫生城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推广工程、科教强卫工程、名院工程"五大工程,以公共卫生、农村为重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执法、爱国卫生、队伍建设工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健康素质。
   继续探索破解"就医难"。各级医疗机构设立爱心门诊及惠民病房,对特困人群、下岗职工等实行减免部分医药费用的优惠服务。成立惠民医院和惠民协作医院。各市属医院继续与市残联合作实施"光明行动",对50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
   是年,市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档案目标管理省级评审验收。

【疾病防治】 2007年,疾病防治继续以重大疾病控制为重点,做好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组建高危人群干预队,开展艾滋病免费监测咨询服务,落实结核病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提高结核病防治"五率",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完成锦城街道市坞村和昌化镇五丰村、三星村、白牛村新发现螺点的灭螺及环境改造工作。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当地儿童免建卡率、"五苗"接种率为100%,流动人口儿童免建卡率和"五苗"接种率分别为95.16%和92.73%。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4种1694例,报告发病率为304.31/100000。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操作手册。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副伤寒防控实战和禽流感应急演练。

【爱国卫生】 2007年,锦城街道、於潜镇、岛石镇、马啸乡成为杭州市卫生强乡镇(街道)。申报浙江省卫生村9个、杭州市卫生乡镇1个、杭州市卫生村42个、临安市卫生村35个。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44.2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00%;新改建卫生厕所2214只,总数13.82万只,占农业总户数的96.64%;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8401只(其中,预制三格式1526只),累计8.15万只,占农业总户数的56.99%,消除露天粪缸和简易棚厕263只。

【农民健康工程】 2007年,根据《临安市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制订公共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考核细则,完善三级网络,尤其加强村(社区)级网络建设,调整充实村(社区)信息员队伍,对公共卫生管理员和公共卫生联络员进行培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共有39986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7%。开展健康体检。截至12月底,对368671名参合农民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完成率92.19%,同时,为所有体检农民建立健康档案。规范开展公共卫生项目三大类12项内容,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

【卫生执法】 2007年,卫生监督继续以食品、职业卫生和医疗市场整顿工作为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执法,成立玲珑、於潜、昌化3个监督分所,健全农村监督网络。第一,在农村开设卫生许可绿色通道,上门向农村经营户讲解申办卫生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第二,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配合市人大开展职业病防治法调研,开展电镀、造纸行业职业卫生专项检查,开展职业危害申报管理;第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打击非法行医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对28家民营医疗机构135名医务人员实行统一佩卡上岗;实行非法行医档案制、非法行医专人定点制、非法行医打击回访制等举措。对医疗广告发布量大、违法率高的主流媒体和户外广告进行监测,全年开展集中打击行动4次,共取缔无证行医47家次,没收药品器械39箱。

【医疗质量和教学科研】 2007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发现和改进医疗质量安全隐患。医院进行流程改造15项,修订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63项,增加便民措施10项。市人民医院获杭州市区县医疗质量检查第一名,在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暨等级医院回头看活动中获好评。市中医院在杭州市卫生局医院管理年暨等级医院回头看活动中名列杭州区县中医院前列。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列入国家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同时,获省级中医"名科"建设项目2项,省级中医重点建设项目1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列入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市中医院潘峰获杭州市外科竞赛第一名,并代表杭州地区参加全省竞赛夺得第五名,获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市人民医院童素琴获杭州市护理技能竞赛第六名,被授予杭州市操作和岗位能手。

【开展"树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 2007年,重点加强对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开展"树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组织医生技能操作、法律法规、急救技能、护理礼仪和操作4项比赛,全市共有600余人参加技能练兵,65名医务人员参加竞赛。

【标准化卫生院建设】 2007年,市卫生局制订标准化卫生院建设方案,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动工新建、改建、扩建清凉峰镇、马啸乡、三口镇、太湖源镇、太阳镇、龙岗镇、乐平乡7家标准化卫生院。

【成立惠民医院】 2007年初,市政府制定出台惠民救助实施办法,确定市中医院为惠民医院,於潜、昌化、昌北3所人民医院为惠民协作医院,对全市3444户城乡低保户、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困难群体共计7436人实行"十免十减半"医疗优惠政策。截至12月31日,共计618人次享受惠民政策,减免费用52561.1元,占总费用的64%。开设惠民医院是市政府2007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成立卫生监督分所】 2007年,建立以市卫生监督所为龙头、监督分所为枢纽、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为基础的城乡卫生监督执法体系。1月15日成立玲珑、於潜、昌化卫生监督分所,逐步理顺分所与总所的职责分工,并正常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实现全市26个乡镇(街道)卫生监督执法全覆盖,监督执法触角伸向农村,缩短监督投诉举报查处周期,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速度。

【启动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 2007年,市财政出资500万元改建市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在有关部门配合下,邀请市环保局、杭州市疾控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并邀请省卫生建筑设计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现场指导。

【实施卫生帮扶托管】 2007年8月1日,市人民医院正式托管昌北人民医院,先后投入130余万元购置彩色B超等医疗设备,并对输液室、手术室、门诊室进行改造,建立抢救室,调整犬伤、口腔科门诊等医疗用房。针对昌北人民医院技术力量薄弱现状,分批派专家进驻该院并将该院业务骨干送到市人民医院进修培训。

【实施药品采购新模式】 2007年,锦城医院通过与海虹控股集团股份公司和大明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借助海虹电子商业平台,全程参与药品采购定价,大明医药有限公司负责配送,将医院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分开。新模式使医院库存明显下降,杜绝药品回扣现象,药品利润增加,药品零售价格也明显下降。锦城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药品统一采购,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和保证药品质量打下基础。该模式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健康报》、《中国卫生产业》等报刊也进行了报道。新模式正向全市其他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推广,昌化镇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杨岭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实施,於潜镇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采购平台搭建。

【整合医疗急救体系】 2007年,制订《临安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方案》,整合现有急救资源,杭州市急救中心临安分中心投入200余万元进行整修,基本建立临安市急救指标系统,规范院前急救特服号码120的使用管理,取消市中医院急救号码96120。
【调整婚检政策】 2007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婚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时,除提供必要的证件外,要求当事人接受健康检查,原则上要求在出具能证明没有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疾病的婚前医学证明再办理登记。婚前体检及保健服务均实行免费服务。市妇幼保健所、昌化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市婚检定点单位。全年结婚登记9236人,婚检5634人,婚检率61%。

【市中医院通过ISO 9001体系三年认证】 2007年,市中医院接受上海中鉴认证公司的第三次监督审核,这是自2004年通过认证以来最后一次监督审核,并获通过。市中医院自2003年导入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市乡村医师协会成立】 2007年7月18日,市乡村医师协会成立大会在临安新五洲大酒店召开,50余名乡村医师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推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沈平南、赵维明分别担任临安市乡村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和秘书长。

【设立首个艾滋病监测哨点】 2007年,根据杭州市疾控中心要求,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设为市第一批艾滋病监测哨点。每年4月至5月开展监测工作。监测期间,将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抗体检测。

【设立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医务室】 2007年6月6日,市老干部局和市中医院联合设立老干部活动中心医务室。医务室设有门诊室、输液室和西药房,配备专职医生1名、药剂师1名、护士2名。既为老干部提供医疗服务,也向老干部宣传健康知识,定期通报老干部健康状况,为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医务室与市医疗急救中心建立快速信息反馈机制。

【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成果获杭州市二等奖】 2007年,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聘请省卫生厅、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和科技管理干部等组成评委会,对2006年度各区、县(市)选送的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成果进行评奖,市疾控中心选送的《临安市颊口中学菌痢疫情调查处理》获杭州市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成果二等奖。(钱丽莎)

体 育

【概况】 2007年7月,临安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分开,市体育局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体育局设局长、副局长各一名,内设体育科,有工作人员4名。市少体校从锦城二中分离,单设临安市体育学校,开设田径、散打、举重、游泳、皮划艇等课程,有教练员5名。
   是年,临安市实施杭州市"五加一工程"(即300个健身苑点、100个篮球场、100个乒乓球室和100个小康体育特色村)建设任务,新增健身苑点64个、篮球场14个、乒乓球室10个、小康体育特色村2个、气排球场2个、门球场1个。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对300人进行体质测试。
   举办各类竞赛100余次,组队参加杭州市级以上比赛35次(见表29~表31)。举办健身活动230余次,举办培训班90余次,受训人员5320人。选送参加浙江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人、杭州市二级9人,组织96人参加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考核;对26名门球裁判员进行培训、考核,并发放证书。
   横畈镇、昌化镇分别成功创建浙江省、杭州市级体育强镇。青山湖街道朱村、太湖源镇光辉村成功创建杭州市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全年体育彩票新增销售点7个,完成销售额3300万元。检查体育场所8家,累计出动检查近100人次。

【临安自行车宣传队千里骑行迎奥运】 2007年9月25日,在市人民广场举行"迎奥运"临安至北京自行车宣传队出征仪式。该项活动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临安市委、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杭州天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长跑协会自行车队承办。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和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饯行仪式。临安市长跑协会自行车宣传队"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临安至北京1800公里自行车集体骑行活动,把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自行车队一行23人,其中,男16人,女7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52岁。车队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四省两个直辖市80余个市县700余个乡镇。车队人员一路向沿途群众宣传奥运知识,倡导全民健身;宣传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临安,宣传临安的文化、体育、旅游、工业企业、特色产品等。沿途举行"为奥运加油、为奥运添彩"万人签名活动,分发奥运宣传资料3000余份。车队经过19天的骑行,于10月13日到达北京,将沿途万人签名的30米长幅在北京奥组委大楼展示,并将横幅敬献给奥组委。自行车宣传队全程历时28天,10月21日返回临安。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其父洪钺,号谷隐,有诗名,著有《谷隐诗集》。咨夔自幼出类拔萃,风骨颖秀;为文典丽,工与诗词。南宋嘉泰二年(1202)进士。初授如皋县主簿,未久任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当时文学家、吏部尚书楼钥的赏识。嘉定(1208~1224)中曾从崔与之,主客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在今南京市西北,长江北岸,邻接安徽省),扬州形势危急,他献策:"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明哨设置宜少),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金人得知扬州防务严密不攻而遁。后进蜀为成都路通判时,他会同当地名人,宣传"毋事仇雠而忘父母",从而"毁邓艾祠,改为诸葛亮祠",得到民众拥护。知龙州时,请制置漕运司,免民戍边及运粮苦役。入朝任秘书郎,在弹劾贪官污吏,朝廷弊端中,皆直言敢谏。其父见其疏后,支持他说:"吾能吃茄子饭,汝无忧。"故他敢大胆直谏。后任金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因触犯权臣史弥远,被劾落职,居家七年,潜心读书。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死,理宗开始亲政,洪咨夔得以复职,拜监察御史。他上书理宗,请权归人主,政出中书。端平(1231~1236)时,进殿中侍御史,屡上书言朝中积弊,乞宽民力,推荐良臣,恳恳力言。进刑部尚书,拜翰林士,加端明殿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1236)卒。谥忠文。
   他平时以才艺自负,为官耿直,屡次上书直陈弊政。理宗因此御笔亲题"鲠亮忠悫,有助新政"的匾额。但也因此得罪权贵,从而为权臣所抑,"十年不调"。他博学善文,尤专经学、诗词。任成都路通判届满,出蜀时,"得书数千卷,藏萧寺(即佛寺)",于其父洪钺"考论讽诵,学益宏肆"。他不仅是一个读书一生不知疲倦的学者,还是一个藏书家。为了藏书,他专门筑一楼,取名"闻履阁",共藏书一万余卷。洪咨夔工诗能词,其诗多讽刺官吏贪酷、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如绝句《促织》二首,刻画农妇辛勤耕织,并揭露赋税繁重苛刻;又如《狐鼠》,揭露大小官吏犹如狐鼠虎蛇,搜刮民财,贪得无厌。其构思新巧,语言爽快,笔锋犀利;其词风豪放,忧国忧民,与辛弃疾相近。洪咨夔著作颇丰,至今尚有《春秋说》、《平斋词》、《平斋文集》三书传世。
   洪咨夔死后归葬故里,墓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墓侧旧有祭田碑,后存其香火院褒忠院。
(唐剑平)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卫生·体育
发布时间:2009-12-28 09:22: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8)

 卫 生

【概况】 2007年,全市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21家,其中,市属医院5个,市属公共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2个,分院19个,乡镇专科医院1个,村卫生室284个;民营医疗机构76个(个体诊所57个、门诊部14个、医院5个),医务室8个。全市有医疗卫生从业人员24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3人;大专以上学历1099人,占人员总数的44.15%;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655人;执业注册医师901人,执业注册助理医师454人,执业注册护士66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46人、护士1.21人。全市有病床1428张,每千人床位数2.60张。全年医疗机构门诊232.86万人次,住院3.46万人次,平均住院8.46天,人均住院费用5028.21元,人均门诊费用133.59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60.79%。
   继续建设卫生强市和平安卫生城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推广工程、科教强卫工程、名院工程"五大工程,以公共卫生、农村为重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执法、爱国卫生、队伍建设工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健康素质。
   继续探索破解"就医难"。各级医疗机构设立爱心门诊及惠民病房,对特困人群、下岗职工等实行减免部分医药费用的优惠服务。成立惠民医院和惠民协作医院。各市属医院继续与市残联合作实施"光明行动",对50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
   是年,市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档案目标管理省级评审验收。

【疾病防治】 2007年,疾病防治继续以重大疾病控制为重点,做好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组建高危人群干预队,开展艾滋病免费监测咨询服务,落实结核病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提高结核病防治"五率",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完成锦城街道市坞村和昌化镇五丰村、三星村、白牛村新发现螺点的灭螺及环境改造工作。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当地儿童免建卡率、"五苗"接种率为100%,流动人口儿童免建卡率和"五苗"接种率分别为95.16%和92.73%。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4种1694例,报告发病率为304.31/100000。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操作手册。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副伤寒防控实战和禽流感应急演练。

【爱国卫生】 2007年,锦城街道、於潜镇、岛石镇、马啸乡成为杭州市卫生强乡镇(街道)。申报浙江省卫生村9个、杭州市卫生乡镇1个、杭州市卫生村42个、临安市卫生村35个。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44.2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00%;新改建卫生厕所2214只,总数13.82万只,占农业总户数的96.64%;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8401只(其中,预制三格式1526只),累计8.15万只,占农业总户数的56.99%,消除露天粪缸和简易棚厕263只。

【农民健康工程】 2007年,根据《临安市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制订公共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考核细则,完善三级网络,尤其加强村(社区)级网络建设,调整充实村(社区)信息员队伍,对公共卫生管理员和公共卫生联络员进行培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共有39986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7%。开展健康体检。截至12月底,对368671名参合农民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完成率92.19%,同时,为所有体检农民建立健康档案。规范开展公共卫生项目三大类12项内容,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

【卫生执法】 2007年,卫生监督继续以食品、职业卫生和医疗市场整顿工作为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执法,成立玲珑、於潜、昌化3个监督分所,健全农村监督网络。第一,在农村开设卫生许可绿色通道,上门向农村经营户讲解申办卫生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第二,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配合市人大开展职业病防治法调研,开展电镀、造纸行业职业卫生专项检查,开展职业危害申报管理;第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打击非法行医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对28家民营医疗机构135名医务人员实行统一佩卡上岗;实行非法行医档案制、非法行医专人定点制、非法行医打击回访制等举措。对医疗广告发布量大、违法率高的主流媒体和户外广告进行监测,全年开展集中打击行动4次,共取缔无证行医47家次,没收药品器械39箱。

【医疗质量和教学科研】 2007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发现和改进医疗质量安全隐患。医院进行流程改造15项,修订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63项,增加便民措施10项。市人民医院获杭州市区县医疗质量检查第一名,在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暨等级医院回头看活动中获好评。市中医院在杭州市卫生局医院管理年暨等级医院回头看活动中名列杭州区县中医院前列。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列入国家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同时,获省级中医"名科"建设项目2项,省级中医重点建设项目1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列入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市中医院潘峰获杭州市外科竞赛第一名,并代表杭州地区参加全省竞赛夺得第五名,获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市人民医院童素琴获杭州市护理技能竞赛第六名,被授予杭州市操作和岗位能手。

【开展"树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 2007年,重点加强对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开展"树白衣天使新风尚"劳动竞赛,组织医生技能操作、法律法规、急救技能、护理礼仪和操作4项比赛,全市共有600余人参加技能练兵,65名医务人员参加竞赛。

【标准化卫生院建设】 2007年,市卫生局制订标准化卫生院建设方案,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动工新建、改建、扩建清凉峰镇、马啸乡、三口镇、太湖源镇、太阳镇、龙岗镇、乐平乡7家标准化卫生院。

【成立惠民医院】 2007年初,市政府制定出台惠民救助实施办法,确定市中医院为惠民医院,於潜、昌化、昌北3所人民医院为惠民协作医院,对全市3444户城乡低保户、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困难群体共计7436人实行"十免十减半"医疗优惠政策。截至12月31日,共计618人次享受惠民政策,减免费用52561.1元,占总费用的64%。开设惠民医院是市政府2007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成立卫生监督分所】 2007年,建立以市卫生监督所为龙头、监督分所为枢纽、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为基础的城乡卫生监督执法体系。1月15日成立玲珑、於潜、昌化卫生监督分所,逐步理顺分所与总所的职责分工,并正常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实现全市26个乡镇(街道)卫生监督执法全覆盖,监督执法触角伸向农村,缩短监督投诉举报查处周期,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速度。

【启动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 2007年,市财政出资500万元改建市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在有关部门配合下,邀请市环保局、杭州市疾控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并邀请省卫生建筑设计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现场指导。

【实施卫生帮扶托管】 2007年8月1日,市人民医院正式托管昌北人民医院,先后投入130余万元购置彩色B超等医疗设备,并对输液室、手术室、门诊室进行改造,建立抢救室,调整犬伤、口腔科门诊等医疗用房。针对昌北人民医院技术力量薄弱现状,分批派专家进驻该院并将该院业务骨干送到市人民医院进修培训。

【实施药品采购新模式】 2007年,锦城医院通过与海虹控股集团股份公司和大明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借助海虹电子商业平台,全程参与药品采购定价,大明医药有限公司负责配送,将医院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分开。新模式使医院库存明显下降,杜绝药品回扣现象,药品利润增加,药品零售价格也明显下降。锦城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药品统一采购,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和保证药品质量打下基础。该模式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健康报》、《中国卫生产业》等报刊也进行了报道。新模式正向全市其他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推广,昌化镇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杨岭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实施,於潜镇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采购平台搭建。

【整合医疗急救体系】 2007年,制订《临安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方案》,整合现有急救资源,杭州市急救中心临安分中心投入200余万元进行整修,基本建立临安市急救指标系统,规范院前急救特服号码120的使用管理,取消市中医院急救号码96120。
【调整婚检政策】 2007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婚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时,除提供必要的证件外,要求当事人接受健康检查,原则上要求在出具能证明没有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疾病的婚前医学证明再办理登记。婚前体检及保健服务均实行免费服务。市妇幼保健所、昌化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市婚检定点单位。全年结婚登记9236人,婚检5634人,婚检率61%。

【市中医院通过ISO 9001体系三年认证】 2007年,市中医院接受上海中鉴认证公司的第三次监督审核,这是自2004年通过认证以来最后一次监督审核,并获通过。市中医院自2003年导入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市乡村医师协会成立】 2007年7月18日,市乡村医师协会成立大会在临安新五洲大酒店召开,50余名乡村医师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推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沈平南、赵维明分别担任临安市乡村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和秘书长。

【设立首个艾滋病监测哨点】 2007年,根据杭州市疾控中心要求,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设为市第一批艾滋病监测哨点。每年4月至5月开展监测工作。监测期间,将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抗体检测。

【设立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医务室】 2007年6月6日,市老干部局和市中医院联合设立老干部活动中心医务室。医务室设有门诊室、输液室和西药房,配备专职医生1名、药剂师1名、护士2名。既为老干部提供医疗服务,也向老干部宣传健康知识,定期通报老干部健康状况,为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医务室与市医疗急救中心建立快速信息反馈机制。

【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成果获杭州市二等奖】 2007年,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聘请省卫生厅、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和科技管理干部等组成评委会,对2006年度各区、县(市)选送的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成果进行评奖,市疾控中心选送的《临安市颊口中学菌痢疫情调查处理》获杭州市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成果二等奖。(钱丽莎)

体 育

【概况】 2007年7月,临安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分开,市体育局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体育局设局长、副局长各一名,内设体育科,有工作人员4名。市少体校从锦城二中分离,单设临安市体育学校,开设田径、散打、举重、游泳、皮划艇等课程,有教练员5名。
   是年,临安市实施杭州市"五加一工程"(即300个健身苑点、100个篮球场、100个乒乓球室和100个小康体育特色村)建设任务,新增健身苑点64个、篮球场14个、乒乓球室10个、小康体育特色村2个、气排球场2个、门球场1个。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对300人进行体质测试。
   举办各类竞赛100余次,组队参加杭州市级以上比赛35次(见表29~表31)。举办健身活动230余次,举办培训班90余次,受训人员5320人。选送参加浙江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人、杭州市二级9人,组织96人参加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考核;对26名门球裁判员进行培训、考核,并发放证书。
   横畈镇、昌化镇分别成功创建浙江省、杭州市级体育强镇。青山湖街道朱村、太湖源镇光辉村成功创建杭州市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全年体育彩票新增销售点7个,完成销售额3300万元。检查体育场所8家,累计出动检查近100人次。

【临安自行车宣传队千里骑行迎奥运】 2007年9月25日,在市人民广场举行"迎奥运"临安至北京自行车宣传队出征仪式。该项活动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临安市委、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杭州天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长跑协会自行车队承办。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和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饯行仪式。临安市长跑协会自行车宣传队"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临安至北京1800公里自行车集体骑行活动,把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自行车队一行23人,其中,男16人,女7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52岁。车队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四省两个直辖市80余个市县700余个乡镇。车队人员一路向沿途群众宣传奥运知识,倡导全民健身;宣传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临安,宣传临安的文化、体育、旅游、工业企业、特色产品等。沿途举行"为奥运加油、为奥运添彩"万人签名活动,分发奥运宣传资料3000余份。车队经过19天的骑行,于10月13日到达北京,将沿途万人签名的30米长幅在北京奥组委大楼展示,并将横幅敬献给奥组委。自行车宣传队全程历时28天,10月21日返回临安。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其父洪钺,号谷隐,有诗名,著有《谷隐诗集》。咨夔自幼出类拔萃,风骨颖秀;为文典丽,工与诗词。南宋嘉泰二年(1202)进士。初授如皋县主簿,未久任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当时文学家、吏部尚书楼钥的赏识。嘉定(1208~1224)中曾从崔与之,主客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在今南京市西北,长江北岸,邻接安徽省),扬州形势危急,他献策:"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明哨设置宜少),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金人得知扬州防务严密不攻而遁。后进蜀为成都路通判时,他会同当地名人,宣传"毋事仇雠而忘父母",从而"毁邓艾祠,改为诸葛亮祠",得到民众拥护。知龙州时,请制置漕运司,免民戍边及运粮苦役。入朝任秘书郎,在弹劾贪官污吏,朝廷弊端中,皆直言敢谏。其父见其疏后,支持他说:"吾能吃茄子饭,汝无忧。"故他敢大胆直谏。后任金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因触犯权臣史弥远,被劾落职,居家七年,潜心读书。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死,理宗开始亲政,洪咨夔得以复职,拜监察御史。他上书理宗,请权归人主,政出中书。端平(1231~1236)时,进殿中侍御史,屡上书言朝中积弊,乞宽民力,推荐良臣,恳恳力言。进刑部尚书,拜翰林士,加端明殿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1236)卒。谥忠文。
   他平时以才艺自负,为官耿直,屡次上书直陈弊政。理宗因此御笔亲题"鲠亮忠悫,有助新政"的匾额。但也因此得罪权贵,从而为权臣所抑,"十年不调"。他博学善文,尤专经学、诗词。任成都路通判届满,出蜀时,"得书数千卷,藏萧寺(即佛寺)",于其父洪钺"考论讽诵,学益宏肆"。他不仅是一个读书一生不知疲倦的学者,还是一个藏书家。为了藏书,他专门筑一楼,取名"闻履阁",共藏书一万余卷。洪咨夔工诗能词,其诗多讽刺官吏贪酷、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如绝句《促织》二首,刻画农妇辛勤耕织,并揭露赋税繁重苛刻;又如《狐鼠》,揭露大小官吏犹如狐鼠虎蛇,搜刮民财,贪得无厌。其构思新巧,语言爽快,笔锋犀利;其词风豪放,忧国忧民,与辛弃疾相近。洪咨夔著作颇丰,至今尚有《春秋说》、《平斋词》、《平斋文集》三书传世。
   洪咨夔死后归葬故里,墓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墓侧旧有祭田碑,后存其香火院褒忠院。
(唐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