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年鉴(2007)
科技管理
【概况】2006年,《临安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临安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实施科技项目2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火炬计划项目8项、星火计划项目6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重点新产品项目各1项)、浙江省级项目24项、杭州市级项目60项、临安市级项目149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10家、杭州市级9家,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1家、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2家、临安市专利示范企业6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杭州市重点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各5家,杭州市信息化示范企业1家、杭州市信息化试点企业11家,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浙江省级1家、杭州市级3家,杭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试点)2家;新增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新产品、农业科技成果59项;申请专利439项,获授权165项,申请量增幅47.8%;全市认定技术贸易合同123项。科技孵化中心引进高级人才创建企业7家,在孵20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3088.49万元。网上技术市场覆盖到全市483家规模企业(占全部规模企业81%),发布技术难题62项,签约13项2269万元。11名浙江大学研究生到9家企业锻炼促成9项难题解决。
全市引进60余个农业新品种,推广22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组织22名科技特派员到乡镇参与和指导农业科技工作,实施科技项目21项;举办科技宣传周活动,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2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1万余人次。临安山核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选育山核桃优株143个,3个品种通过省林木良种认定,结束山核桃栽培无良种的历史,并承担国家山核桃产业等级质量标准制订工作;临安市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研发出省级新产品肉羊颗粒饲料,邀请南非专家为养殖户作技术培训;临安市竹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研发出"笋干精";临安市竹制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开发出竹家具等产品。浙江林学院与太湖源镇共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第四批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拔尖人才评选活动。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
临安市被评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浙江省优秀单位;市科学技术局被评为全省科技系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国家电线电缆产业基地建设】2006年,国家电线电缆产业基地电线电缆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获国家创新基金无偿资助90万元(杭州市同类项目最高资助),并通过杭州市考核;2家企业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实施6个上级科技项目;制订75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生态环保同轴电缆浙江省地方标准;成功开发并应用智能化电缆生产线嵌入式SCADA系统。临安市新联线缆材料有限公司"一种带状电缆内导体铝镁合金线及其生产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
【装饰纸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临安有装饰纸行业企业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5家,总产值13亿元;从原纸生产、机械装备到制版、印刷,整个产业链较完整,产品销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2006年12月29日,由临安市科学技术局与浙江科技学院共同组建的临安市装饰纸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主要任务,服务产业创新。行业研发中心与企业合作研制成功高速电子轴(又称无轴)版印刷机,开展水性油墨生产技术和印刷原纸厚度均匀性等课题研究。
【22名专家教授考察临安企业】2006年10月28日,市科学技术局举办"大院名校浙江行"临安站活动,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及浙江分院、浙江工商大学的9名专家教授到浙江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杭州临安特种刀具有限公司洽谈合作。12月22日,市科学技术局召开临安与浙江工商大学科技合作洽谈会,浙江工商大学13名专家教授与杭州临安乾龙电器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代表进行洽谈。
【申请4项国外专利】2006年,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酵转化米糠油脚生产香草酸和香草醛的方法"、"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的组合物"、"一种果醋蛋粉及含果醋蛋粉的组合物"和"发酵转化米糠油脚生产香草酸和香草醛的方法"分别被欧洲专利局、美国专利商标局等受理,实现临安国外专利申请零的突破。
【印经丝绸工艺研发成功】丝绸"印经"技术,就是先在丝绸的经线上进行染色、印花,然后再进行织造。20世纪50年代中期,原杭州胜利丝织厂曾试产过,后技术失传。临安市新意绸缎织造厂厂长童勇刚经5年努力于2006年重新研发成功,其"一种印经产品生产工艺"获发明专利授权,"经线定位机"、"经丝印花机"、"二次复卷机"等三种工艺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茶种园有139个茶种】2006年6月3日,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研究员毛志方等国内茶叶专家认定,临安山顶制茶厂成为浙江省收集茶树品种最多的茶种园。园内良种茶园1063亩,良种茶苗1600万株,加温大棚3000平方米,汇集国内茶叶良种139个。2005年,该厂以自行选育"石谷神茶"原料炒制的"石谷神螺"茶获中国济南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06年,以自行选育"香雪1号"原料炒制的"天目香雪"茶获北京绿茶博览会金奖。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派员到临安调研】2006年4月6日、8月16~17日、9月5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分三批16人到太湖源镇白沙村调研。白沙村以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省、杭州市、本级科技项目为载体,聘请科技专家指导发展,依靠科技开发非木质资源,18年人均收入增加12倍。
【2人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2006年10月15日,科技部召开全国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总结表彰会,临安市文华饲料厂厂长鲍文华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临安市农业局家畜良种推广站副站长、临安市波尔山羊繁育推广中心羊场场长王一民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二传手。鲍文华建立种猪场,引进推广国家优质瘦肉型良种猪--苏太猪2380头;创办天目生猪合作社,发展养猪户2055余户,形成种猪繁育--生猪饲养--基地建设--饲料产销--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生猪购销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他和他的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无偿资金200余万元,无息支农资金600余万元。王一民发展种羊1300余只,将羊场建成为浙江省波尔山羊一级种羊场和畜禽种苗工程基地;主持研制的竹叶饲料有机物消化率比原料竹叶提高17.4%~24.2%,与传统放牧饲养方式相比,推广应用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使肉羊日增重118%~210%;免费举办培训班46期,培训农户2300余人次;开通中国种羊信息网。
科技成果
【概况】2006年,临安市获杭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24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33只产品被鉴定为浙江省新产品,2项成果列入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申请专利439项,授权专利165项。
科协工作
【概况】2006年,临安市科协所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学会(协会、研究会)30个、市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9个,会员4086人;企业科协有7个,乡镇(街道)科协26个。乡镇(街道)有53个和村级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会员2914人。
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为工作重点,建立创建工作联络网,将创建任务分成18大类、53个小项,逐项落实到有关部门。组织4次大型科普进社区活动,开展健康保健、疾病防治、饮食与健康、美容与健康、环保知识等科普讲座、咨询宣传活动共15场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2万余份(册),展出宣传图板310块,近万名市民参加活动。邀请杭州市高级律师魏建新到临安市作维护科技人员合法权益讲座。完成海归创业人员调查摸底工作。组织2批科技人员分别到张家界、海南考察和疗养。临安市武术文化协会和杭州中迅实业有限公司科协成立。
【参与第三届京杭高科技产业化交流活动】2006年5月,市科协发动民营企业参与第三届京杭高科技产业化交流活动,以提高临安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7月6日至7日,组织杭州天目药业、鑫富药业、康鑫食品公司等10家企业赴杭参加第三届京杭高科技产业化交流活动,与中科院等20余位专家洽谈11个项目,其中,鑫富药业"全生物可降解材料(PBS)专利技术转让"项目当场签订合作意向。9月,该项目作为杭州市21个重点签约项目之一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技术转让费1000万元,该项目年底开工建设。
【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2006年,通过考核验收的有:省科普示范乡镇(街道)2个(太阳镇和锦城街道)、示范村1个(太湖源镇白沙村)、杭州市科普示范乡镇(街道)2个(太阳镇和锦城街道)、示范社区1个(兰岭社区)、示范村2个(太阳镇杨家村和斑竹村)、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个、科普教育基地1个。创建临安市级科普示范社区5个、科普示范乡镇(街道)3个和科普示范村120个。
【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活动】2006年,在全市农村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活动。配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依托农村文化站、成人学校、党员活动室等建设乡村科普活动场所。至年底,已有165个村建成科普宣传栏,部分村建成集宣传教育、健身娱乐、科普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活动站。全市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建有科普宣传阵地,每个科普画廊(栏)更换4至5次宣传内容。
【临安科协网站建成】2006年1月,临安科协网站建成。开设"组织机构"、"科协动态"、"科技政策"、"科普在线"、"农村科普"、"青少年科普"、"学术交流"、"联合频道"、"科技合作"及"农函大"等栏目,发布各类信息、科普小资料近万条。网站与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联合开设"成果信息"库,发布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信息6000余条,为临安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架设技术供需桥梁。
【《临安科协》期刊改版】2006年,《临安科协》改版,开设"工作要闻"、"建言献策"、"理论探讨"、"经验交流"、"科普天地"、"科技人物"等栏目。全年编印4期,印发2000册。刊登领导讲话1篇、调研论文和意见建议20篇、科普文章7篇、活动经验交流3篇、科技典型介绍2则、科技人物介绍2人、报道科技活动6项、活动照片36张。
【增加科普宣传阵地】2006年7月起,市科协先后与临安电视台联合推出《科普大篷车》栏目,与广播电台联合开通《科普之声》节目,均为每周一期,播放2次,每次15分钟。在《今日临安》开辟科普知识专栏,每周一个专版。
【开展第20届科普宣传周活动】2006年,市科协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确定重点活动项目152项。5月20日,举行科普周开幕式,科技、农业、林业、文化、卫生、国土、建设等60余个单位参加,共160余人,科普周期间,市级机关、市级学会、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156个单位参加活动。共举办科普宣传活动52场、各类培训班46个、科普讲座15次、科技(科普)报告会3场;设科普画廊和橱窗166个、黑板报41块;挂横幅50条;印发各类资料200余种,计4万余份;展出科普画板(挂图)1200余张,直接接受咨询服务人员超1万人次。市科协获杭州市科普宣传周优秀组织奖。
【科普惠农行动】2006年,春、秋两季集中组织4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市级学会会员和科技人员到太湖源镇、千洪乡、湍口镇、太阳镇等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科普报告会4场,发放资料50余种,计万余份,展出图板100余块(次)。组织科技人员、科普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讲座、咨询等活动。共举办技术培训与涉农知识讲座46场次,参加听课2100人次。开展第8次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共评定和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383名,其中,农民技师4名,助理技师21名,技术员303名,助理技术员55名。
【举办临安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6年6月,市科协与市教育局、科技局、团市委联合举办临安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0月,评出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二、三等奖各1个,优秀少儿科幻画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选送35件作品参加杭州市创新大赛,举办青少年动漫画科幻图板展,600余名学生参观画展;协调有关单位开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接待大、中、小学校学生760人次。
【编制《临安市"十一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2005年5月,成立《临安市"十一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编制工作,落实具体编制工作负责人和配合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总结"十五"时期科普工作经验,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向科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级学会和部分科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人员等进行走访调查,听取意见和建议。2006年初,形成该《规划》初稿。6月,该《规划》通过省、杭州市专家论证后,由市发展改革局与市科协联合发文公布实施。
【农民素质提高工程】2006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31205人,其中,农业适用技术和"绿证"培训1334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6442人(含双学双比农村妇女培训2037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4280人,失地农民培训2175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3660人(含农村学历教育357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308人。培训后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6187人,实现转移就业6611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培训的76.7%。7月,临安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获省一等奖,临安市农函大被评为省先进分校。
3月,召开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会议。重新认定一批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增加到23家。修订完善《临安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考评办法》和《临安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举办2006年学术年会】2006年,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临安发展与创新"。共收到申报调研课题48个,经学术委员会评分审核,确定30个调研课题。11月,召开2006年学术年会,参加交流论文30篇,从先进制造业特色区建设与创新、新农村建设与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展开研讨。编印年会论文集,送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吕克绍)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