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环保
日期:
2010-08-12 15:42
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7)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2006年,市国土资源局继续落实41.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年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个,涉及6个乡镇24个村,整理面积1.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1万亩,新增耕地1792亩,通过杭州市局和省厅验收。实施造田造地项目21个,垦造耕地2420亩,建设用地复垦项目20个,新增耕地514亩。"9·3"特大暴雨自然灾害损毁农田2713亩,经一年多治理,8个乡镇61个村的受灾耕地全部复耕,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共供地5700亩,其中用于工业4440亩,占总供地量的77.9%。完成经营性用地招拍挂85宗,面积1416.43亩。全年共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10.87亿元。
   加快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发证进度,办结国有土地使用证1725本(其中商品房1005本),抵押2100件,宅基地使用证4000本,发证率达申报的95%以上,完成全市集体农用地登记发证调查任务。实行统一征地,实施区片综合价制度,共征收集体土地2305亩。完善《临安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实行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征地严格履行批前村民代表决议程序,做好征地批前协商和听证实施工作。征收生态治理备用金184.85万元,完成废弃矿山治理5家,治理总面积16464平方米。全市所有采矿权的新设、变更、延续均实现有偿出让,收取采矿权出让金830.89万元。全年共计投入治理资金543.73万元,完成规划内3处、规划外7处地质灾害治理、搬迁。
   开展土地违法行为"倒查"工作和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制止违法用地446起,立案查处238起,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收缴罚款554.47万元。共受理"三来件"(来电、来信、来访)830件,比上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全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举办各类村级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2728人次。
   是年,市国土资源局获杭州市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单位、2001~2005年临安市普法教育依法治市工作先进集体、临安市信访和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2006年4月,召开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会议。4月至7月,对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违法违纪情况、证照不齐的矿山和采砂企业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进行查处,对不按开发方案开采的矿山进行整顿,对矿区图纸进行清理,对砖瓦厂进行整治。4月底,新桥乡纤岭一带群众乱采滥挖"田黄石",对山林和植被造成破坏。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禁止新桥纤岭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的紧急通知》。由新桥乡政府牵头,从国土、林业、安监、水利等部门抽调50余人,和200余名公安干警及交警组成清山队,连续半个多月进行清山、守山。9月,成立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开展矿产地调查,废弃矿山土地利用开发调查,并于11月完成规划编制。11月,开始对所有矿山实行公开出让,全面清理矿山备用金收取情况,征收生态治理备用金184.85万元。12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通过杭州市政府验收。

  【工业用地实行公开"招拍挂"出让】2006年6月20日,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对位于玲珑街道合庆村原玲珑中学的1宗存量土地进行公开挂牌出让。出让土地面积为1.19万平方米(17.92亩),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地上建筑物面积为4629.62平方米,起始价为311.33万元,并设有保留底价。经过四个竞买人激烈举牌竞价,最终以总价380万元的价格成交,其中土地出让总价达到301.61万元,高出起始价68.67万元,每亩地价达到16.8万元。全年工业用地招拍挂成交11宗,面积216.82亩,出让金5926.25万元。
   【追缴土地出让金1.4亿元】2006年,针对土地出让过程中出现的用地单位长期拖欠出让金现象,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合同约定,加大催讨力度。通过宣传动员,抓紧地块拆迁,加快供地速度。制订出让金催讨方案,由局统一发出催缴通知。对拒不补交出让金的用地单位,发出律师函,用法律途径予以催缴,对无正当理由不能补交土地出让金的,解除出让合同。至年底,共追缴土地出让金1.4亿余元。

  【土地登记规范化通过省厅检查】2006年,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行为,按市政府规定进行公告,国有土地登记公告在《今日临安》,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公告在村(居)委会所在地及对应自然村,公告率100%。推行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公告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9月19日,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省国土厅地籍处副处长杨正华带领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等相关地籍处负责人到市国土资源局,检查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情况。检查组听取地籍科关于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自查情况以及整改措施等,抽查2003~2006年土地登记档案若干宗卷。经检查认为,临安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情况较好,特别是登记机关统一、权源依据合法有效、程序合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得比较好。
  
   【举办"建设中国资源节约型矿山"高层论坛】2006年10月1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等6家单位和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共同举办的"建设中国资源节约型矿山"高层论坛在临安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矿山企业及主管部门领导,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专院校、设计研究部门有关专家,主题报告人和论文作者,以及从事矿山地质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共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主题为"建设中国资源节约型矿山",涉及矿山可持续发展、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矿山生态保护等10个方面,共有16位专家作了报告和论文交流。

  【房屋拆迁争议实行行政裁决】2006年,继续实行统一征地制度,履行批前村民代表会议纪要程序,做好征地协商和听证工作。为保障征地双方合法利益,建立征地拆迁争议仲裁机制,对房屋拆迁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4月21日,锦绣房产公司提交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书两份,经调解会议协商,签订安置补偿协议。6月12日和8月19日,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提交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书3份,经调解未果,于9月27日和11月27日由市国土资源局依法作出行政裁决。

  【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2006年12月8日,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原告张炳荣诉被告市国土资源局拆迁行政裁决一案。第三人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因景观大道等二期项目建设的需要,向市国土资源局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实施房屋拆迁,原告房屋在拆迁范围之内。因双方未就补偿金额等达成协议,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12日向市国土资源局提出裁决申请。市国土资源局委托相关部门进行重新评估,经3次调解,双方仍未达成补偿款项等协议。9月27日,市国土资源局作出《房屋拆迁争议裁决书》。原告不服,诉至市人民法院。市国土资源局法定代表人、局长王钦尧作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经审理,市人民法院判决维持被告作出的行政裁决。

  【完成"火焰山"治理项目二期工程】临安市塔山石煤矿山从1982年开始自燃,当时范围较小。1983年10月,经过治理,停止自燃并恢复生产。1987年,由于回采过量造成塌陷,与地表相通,石煤矿山再次自燃,出现长达540米、宽达20米~80米的自燃带,形成著名的"火焰山"现象。由于石煤长期自燃,且含硫量高等因素,烟雾缭绕,空气刺鼻难闻,水体受到污染,周边植被被毁,致使3个村民小组260多人受灾,50余亩水田无法耕种。2001年,国土资源部将"浙江省临安市塔山石煤自然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项目作为全国5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之一正式立项,由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和临安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具体实施。通过"隔氧降温--黄泥灌浆密闭"方法,首先对自燃区地表松散物进行清理,降低温度,再向矿井底层灌注泥浆,封闭深部破碎带,然后覆以30厘米~40厘米厚的黄泥,并以不含石煤的松散物回填压实。治理工程还将原陡峭的不稳定边坡,通过削坡处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矿井废水采取石灰等钙质与酸性水进行中和处理等。至2006年7月,石煤自燃已被扑灭,水体和空气等其他环境指标都达到治理要求,周边环境逐步恢复原有生机。

  【查处两起土地违法案件】2005年12月,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与太湖源碧淙村委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后碧淙村委共向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出租土地5.3亩(基本农田)。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在支付土地租金后,未办理任何土地审批手续就开始动工填方。市国土局于12月27日发现该公司违法占地后,立即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经多次制止无效,于2006年3月18日对该违法用地进行立案。4月11日,国土局对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作出《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并处罚款。因该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市国土局于7月31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太湖源碧淙村委擅自出租集体土地(基本农田)行为,由太湖源镇党委给予该村支部书记党纪处分。2006年3月,临安市旭东电缆材料厂、杭州临安邮电通信器材厂因杭徽高速公路工程拆迁,由玲珑街道办事处在玲珑店基头村安排厂区位置,并确定用地面积。4月,两单位在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进行填土并动工建设。市国土局发现后,责令两单位停止土地违法行为。7月,对该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作出处罚决定。10月,对抢建的和在基本农田上的违法建筑进行部分拆除,收缴罚款9.98万元。对其他违法建筑,于12月14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两位与该违法案件有关的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银坪岭地质灾害点18户受灾农户搬迁】2005年8月6日,受台风"麦莎"影响,临安市普降暴雨,横畈镇银坪岭因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滑坡体直接危及居民房屋34间,涉及10户42人。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决定让该自然村18户农户搬迁下山,在横畈集镇上建设连体式住房。至2006年底,有9户建成住房并入住,其余9户落实新址。原5000余平方米旧房全部拆除复垦,复垦面积16亩,部分复垦土地种上菜竹等农作物。

  【解决17家企业土地使用证遗留问题】2001年,於潜镇横山工业集聚点建立,当时镇政府自行收取土地出让金,市国土资源局由于未收到土地出让金和相应的规费,依法不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为此,企业多次要求市国土局办理土地使用证,由于土地出让金未缴清,一直未果。200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文件精神,告知企业由于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未交清出让金而导致税费增加的按责任承担,企业未交清而导致增加税费由企业负责,企业已交给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功能区)的由所收款项单位负责,要求各乡镇(街道)理清已收取企业土地出让金情况,保证出让金按时足额上缴。至2006年9月,於潜镇政府补缴出让金884.66万元,市国土局依法为17家企业办理土地使用证。(李亚龙)

环境保护

  【概况】2006年,临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两大水系和湖库的30个段面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6.7%,与余杭交界断面汪家埠水质为Ⅲ类、与桐庐交接断面印渚水质为Ⅱ类,交界断面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API指数为7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1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6分贝,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8分贝,达到功能区要求。
   全年日常监察1360厂次,征收排污费762万元,立案查处违法企业89家。采取治转并举方式,完成48家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其中,31家为印刷线路板行业企业。环境监测站全年完成监测项目628个,采集接收环境监测样品6621个,获监测数据1.67万个。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911家,其中,执行环评书、表131项,否决不符合环境要求项目70余家,"三同时"验收55家。简化审批程序。完成临安市31项重点攻坚项目的环评审批,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全年受理来信来电577件,接待来访群众23批38人次,处理上级转办件31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7.7%。全年未发生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7件。
   临安市获浙江省生态建设先进单位,继续被评为杭州市政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优秀。市环保局获省"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先进集体,杭州市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杭州市环保系统政务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双千结对共建文明"先进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等荣誉,环境监测站被杭州市纠风办评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是杭州地区环保部门唯一获奖窗口。局综合档案室通过省二级认定考核。

  【举办省第二届"生态杯"原创歌曲大奖赛】2006年6月3日,临安市与省环保局联合举办省第二届"生态杯"《爱我家园》原创歌曲大奖赛在临安人民广场举行,该活动是临安市"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和休博会临安分会场的活动之一。大赛集公益性和专业性一体,歌曲旋律自然鲜明,突出原创特色,倡导及呼唤环境保护,弘扬环境文化,展示临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成果。从2月开始,经层层选拔确定参赛歌手。全国环保形象大使、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原生态歌手阿宝应邀担任大赛嘉宾,并表演节目。大赛评出十佳生态歌曲和原创歌曲金奖、银奖,占吉亮演唱的《爱我家园》、徐宁演唱的《浙江绿色的家园》、周旋演唱的《我的家园》、翁建业演唱的《耕耘绿的世界》、唐琳演唱的《保护生命的绿色》等获金奖。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省环保局局长戴备军等省市领导观看比赛。

  【实施"八八"生态工程建设】2006年初,市生态办确定开展於潜、昌化、太湖源、高虹、岛石、河桥、清凉峰、大峡谷8个乡镇集中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於潜、昌化、板桥、高虹、岛石、河桥、清凉峰、大峡谷8个乡镇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成立副市长胡?为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至年底,完成太湖源镇、青山湖街道垃圾中转站和清凉峰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板桥乡、高虹镇垃圾中转站和清凉峰、大峡谷、西天目乡等乡镇集镇污水处理主体工程。杭州市安排12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八八"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临安市安排建设配套资金1200万元。

  【《临安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通过评审】2006年4月28日,《临安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由市发展和改革局主持的专家论证会评审。《规划》确定环境保护总体目标,重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内容。"十一五"期间将实施20项环境保护工程,总投资13.85亿元。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与在线监控(监测)系统建设】2006年,完成天恒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临安市控重点污染源和宝马机电有限公司电镀厂等23家非重点污染源的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49家临安市控以上重点源(含杭州市控22家)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全部完成。完成20家企业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和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完成10家企业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和浙江青石集团有限公司废气在线监测系统设备安装。

  【4个乡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6年,昌化、於潜、高虹、西天目4个乡镇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的复检申报并通过初检,河桥镇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和初检。玲珑街道创建杭州市级生态街道工作通过验收。完成於潜镇16个、昌化镇8个、高虹镇7个、河桥镇8个、岛石镇6个、玲珑街道11个村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06年,市生态办、环保局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完成5个临安市级示范村、50个重点整治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完成三口奶牛养殖场等养殖业污染物处理工程;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废弃矿山整治,组织实施民主石矿等5家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关停矿山10家;建成锦城街道金头村等7个生态墓地示范点;开展小流域治理,完成楠溪、南苕溪、锦溪、白水溪等清水河道建设和横路乡桃源溪生水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污染治理,完成临安三峰实业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并通过杭州市级验收;建成太湖源镇盛村、坞村等9个清洁能源村,完成太湖源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2006年,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要求,完成18家规模化养殖场治理,18家养殖场有奶牛1700头、生猪29100头,占全市部存栏数的85%以上(总存栏数有奶牛1700头、生猪34235头)。其余规模化养殖场按要求建设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干湿分离后用于农田、林地,规模化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82%以上,污染治理达标率85%以上。开展限养区专项整治,对14家鸭棚进行整治、搬迁,关停一批小、散、乱的生猪饲养点,限养区内畜禽存栏削减率30%以上。

  【完成林家塘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高虹镇林家塘村杭州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面积520亩,其中,核心区250亩。2006年,完成投资207万元,实施品种良种化、管理标准化、生态无害化、科技实用化、技术社会化、项目多元化等,平均亩产值5780元,核心区亩产达到8590元,园区内农民人均生态性纯收入7260元。

  【潜川生态农庄实现生态循环养殖】潜川镇生态农庄创办于2004年,拥有山地300余亩、鸡猪舍1500平方米,2个池塘1个水库,水域面积45亩。2006年,投资222万元,建设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实现"农业种植?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完成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与浙江林学院合作申报省科技示范项目,并通过杭州市级验收。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2006年,完成天目本鸡、天目青豆、万丰无公害菜竹笋、清凉峰无公害吊瓜、天目山无公害蔬菜认证;完成杭州幸福生态农庄有限公司无公害养鸡基地申报工作。

  【"多绿"创建工作】2006年,创建临安市级绿色学校12所、绿色工地22个、绿色文明家庭30个,评出绿色小卫士133名;创建杭州市级"绿色工地"10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杭州市绿色市场3个,评出省级绿色文明家庭2户、杭州市级绿色文明家庭3户、省级绿色小卫士3名,完成临安城市污水处理公司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杭州市人大评估临安市生态市建设】2006年9月14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振国带领杭州市生态绩效评估组到临安市进行2003~2005年生态市建设绩效评估。评估组实地踏看锦城街道石桥村、太湖源镇溪里村、泥川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除磷脱氮工程。通过检查,评估组认为临安市生态建设工作认识高、起步早、力度大、成效好,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4家企业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通过验收】2006年,杭州锦江纸业有限公司、杭州大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金龙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业列入杭州市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各企业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产生经济效益779.63万元,通过杭州市组织的验收,其中杭州锦江纸业有限公司审核结果为优秀。

  【辐射安全环境管理】2006年,制订《临安市突发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放射性同位素专项检查和射线装置调查摸底工作,完成所有密闭放射源的补办环评、审批和办理、更换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全年未发生丢失、被盗、泄漏等放射性事件。

  【保障饮用水源安全】2006年,开展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整治。全面实施"沃土工程",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开展第二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里畈水库集水区域环境容量调查,规范农家乐环境管理。调整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於潜镇、昌化镇、太阳镇3个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划定规划红线,明确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陆域保护面积,在区域内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11月27日,3个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通过杭州市饮水办验收。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省预验收】自2003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来,临安市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合格饮用水源地创建等工作。2006年9月25日至26日,由省环保局副局长章晨带队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预验收组对临安市进行预验收检查。经过听取汇报、审核资料、实地检查等,省预验收组认为临安市创模工作基本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和要求,同意通过省预验收。

  【锦溪流域重点监管区通过"摘帽"验收】锦溪流域重点监管区系杭州市环境污染整治"1278"工程中7个环境重点监管区域之一。2004年以来,临安市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基石,结合生态和新农村建设,开展锦溪流域的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沿线华特化工等16家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完成锦溪流域市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的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开展印刷线路板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新污染源的产生。控制锦溪流域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定;逐年削减锦溪沿线企业排污总量。控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逐步削减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平衡施肥。完善锦溪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加快锦溪沿线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完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建设;实施锦溪城防工程。推进沿线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认证工作。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重点在锦溪流域范围内开展化工、造纸、电镀等重污染企业的"三同时"执行情况、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力度,锦溪沿线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100%,初步实现环保数字化长效管理。经过三年综合整治,锦溪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7年1月,整治工作通过杭州市考核验收。

  【开展城乡环保系列宣传】2006年,组织开展环保文艺宣传下乡进社区活动,在锦城街道、高虹镇、於潜镇、昌化镇、岛石镇巡回举办环保专场演出5场。举行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文艺晚会暨"多绿"创建表彰大会。组织新闻媒体围绕生态建设与环保开展宣传,配合开展杭、甬、温生态建设新闻集中采访活动。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与浙江在线共同组织"生态临安行"采风活动,与省环保局在太湖源镇梅家村联合举行"走进新农村·环保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创模杯"环保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中、小学环保征文活动,评选环保小卫士,评选中小学优秀创模展板,展出宣传展板300余套,印发折页、宣传画等6万余份,编印《生态临安》大型生态建设宣传画册。开展多层次生态知识培训,在临安市委党校中青班开设生态建设与环保讲座,开展乡镇、学校、企业环保培训,组织举办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专题培训班。(徐军)


分享:
字体: [

]
打印
土地·环保
发布时间:2010-08-12 15:42: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量:

临安年鉴(2007)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2006年,市国土资源局继续落实41.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年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个,涉及6个乡镇24个村,整理面积1.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1万亩,新增耕地1792亩,通过杭州市局和省厅验收。实施造田造地项目21个,垦造耕地2420亩,建设用地复垦项目20个,新增耕地514亩。"9·3"特大暴雨自然灾害损毁农田2713亩,经一年多治理,8个乡镇61个村的受灾耕地全部复耕,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共供地5700亩,其中用于工业4440亩,占总供地量的77.9%。完成经营性用地招拍挂85宗,面积1416.43亩。全年共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10.87亿元。
   加快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发证进度,办结国有土地使用证1725本(其中商品房1005本),抵押2100件,宅基地使用证4000本,发证率达申报的95%以上,完成全市集体农用地登记发证调查任务。实行统一征地,实施区片综合价制度,共征收集体土地2305亩。完善《临安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实行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征地严格履行批前村民代表决议程序,做好征地批前协商和听证实施工作。征收生态治理备用金184.85万元,完成废弃矿山治理5家,治理总面积16464平方米。全市所有采矿权的新设、变更、延续均实现有偿出让,收取采矿权出让金830.89万元。全年共计投入治理资金543.73万元,完成规划内3处、规划外7处地质灾害治理、搬迁。
   开展土地违法行为"倒查"工作和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制止违法用地446起,立案查处238起,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收缴罚款554.47万元。共受理"三来件"(来电、来信、来访)830件,比上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全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举办各类村级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2728人次。
   是年,市国土资源局获杭州市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单位、2001~2005年临安市普法教育依法治市工作先进集体、临安市信访和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2006年4月,召开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会议。4月至7月,对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违法违纪情况、证照不齐的矿山和采砂企业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进行查处,对不按开发方案开采的矿山进行整顿,对矿区图纸进行清理,对砖瓦厂进行整治。4月底,新桥乡纤岭一带群众乱采滥挖"田黄石",对山林和植被造成破坏。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禁止新桥纤岭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的紧急通知》。由新桥乡政府牵头,从国土、林业、安监、水利等部门抽调50余人,和200余名公安干警及交警组成清山队,连续半个多月进行清山、守山。9月,成立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开展矿产地调查,废弃矿山土地利用开发调查,并于11月完成规划编制。11月,开始对所有矿山实行公开出让,全面清理矿山备用金收取情况,征收生态治理备用金184.85万元。12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通过杭州市政府验收。

  【工业用地实行公开"招拍挂"出让】2006年6月20日,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对位于玲珑街道合庆村原玲珑中学的1宗存量土地进行公开挂牌出让。出让土地面积为1.19万平方米(17.92亩),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地上建筑物面积为4629.62平方米,起始价为311.33万元,并设有保留底价。经过四个竞买人激烈举牌竞价,最终以总价380万元的价格成交,其中土地出让总价达到301.61万元,高出起始价68.67万元,每亩地价达到16.8万元。全年工业用地招拍挂成交11宗,面积216.82亩,出让金5926.25万元。
   【追缴土地出让金1.4亿元】2006年,针对土地出让过程中出现的用地单位长期拖欠出让金现象,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合同约定,加大催讨力度。通过宣传动员,抓紧地块拆迁,加快供地速度。制订出让金催讨方案,由局统一发出催缴通知。对拒不补交出让金的用地单位,发出律师函,用法律途径予以催缴,对无正当理由不能补交土地出让金的,解除出让合同。至年底,共追缴土地出让金1.4亿余元。

  【土地登记规范化通过省厅检查】2006年,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行为,按市政府规定进行公告,国有土地登记公告在《今日临安》,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公告在村(居)委会所在地及对应自然村,公告率100%。推行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公告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9月19日,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省国土厅地籍处副处长杨正华带领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等相关地籍处负责人到市国土资源局,检查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情况。检查组听取地籍科关于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自查情况以及整改措施等,抽查2003~2006年土地登记档案若干宗卷。经检查认为,临安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情况较好,特别是登记机关统一、权源依据合法有效、程序合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得比较好。
  
   【举办"建设中国资源节约型矿山"高层论坛】2006年10月1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等6家单位和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共同举办的"建设中国资源节约型矿山"高层论坛在临安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矿山企业及主管部门领导,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专院校、设计研究部门有关专家,主题报告人和论文作者,以及从事矿山地质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共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主题为"建设中国资源节约型矿山",涉及矿山可持续发展、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矿山生态保护等10个方面,共有16位专家作了报告和论文交流。

  【房屋拆迁争议实行行政裁决】2006年,继续实行统一征地制度,履行批前村民代表会议纪要程序,做好征地协商和听证工作。为保障征地双方合法利益,建立征地拆迁争议仲裁机制,对房屋拆迁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4月21日,锦绣房产公司提交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书两份,经调解会议协商,签订安置补偿协议。6月12日和8月19日,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提交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书3份,经调解未果,于9月27日和11月27日由市国土资源局依法作出行政裁决。

  【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2006年12月8日,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原告张炳荣诉被告市国土资源局拆迁行政裁决一案。第三人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因景观大道等二期项目建设的需要,向市国土资源局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实施房屋拆迁,原告房屋在拆迁范围之内。因双方未就补偿金额等达成协议,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12日向市国土资源局提出裁决申请。市国土资源局委托相关部门进行重新评估,经3次调解,双方仍未达成补偿款项等协议。9月27日,市国土资源局作出《房屋拆迁争议裁决书》。原告不服,诉至市人民法院。市国土资源局法定代表人、局长王钦尧作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经审理,市人民法院判决维持被告作出的行政裁决。

  【完成"火焰山"治理项目二期工程】临安市塔山石煤矿山从1982年开始自燃,当时范围较小。1983年10月,经过治理,停止自燃并恢复生产。1987年,由于回采过量造成塌陷,与地表相通,石煤矿山再次自燃,出现长达540米、宽达20米~80米的自燃带,形成著名的"火焰山"现象。由于石煤长期自燃,且含硫量高等因素,烟雾缭绕,空气刺鼻难闻,水体受到污染,周边植被被毁,致使3个村民小组260多人受灾,50余亩水田无法耕种。2001年,国土资源部将"浙江省临安市塔山石煤自然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项目作为全国5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之一正式立项,由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和临安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具体实施。通过"隔氧降温--黄泥灌浆密闭"方法,首先对自燃区地表松散物进行清理,降低温度,再向矿井底层灌注泥浆,封闭深部破碎带,然后覆以30厘米~40厘米厚的黄泥,并以不含石煤的松散物回填压实。治理工程还将原陡峭的不稳定边坡,通过削坡处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矿井废水采取石灰等钙质与酸性水进行中和处理等。至2006年7月,石煤自燃已被扑灭,水体和空气等其他环境指标都达到治理要求,周边环境逐步恢复原有生机。

  【查处两起土地违法案件】2005年12月,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与太湖源碧淙村委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后碧淙村委共向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出租土地5.3亩(基本农田)。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在支付土地租金后,未办理任何土地审批手续就开始动工填方。市国土局于12月27日发现该公司违法占地后,立即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经多次制止无效,于2006年3月18日对该违法用地进行立案。4月11日,国土局对临安天工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作出《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并处罚款。因该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市国土局于7月31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太湖源碧淙村委擅自出租集体土地(基本农田)行为,由太湖源镇党委给予该村支部书记党纪处分。2006年3月,临安市旭东电缆材料厂、杭州临安邮电通信器材厂因杭徽高速公路工程拆迁,由玲珑街道办事处在玲珑店基头村安排厂区位置,并确定用地面积。4月,两单位在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进行填土并动工建设。市国土局发现后,责令两单位停止土地违法行为。7月,对该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作出处罚决定。10月,对抢建的和在基本农田上的违法建筑进行部分拆除,收缴罚款9.98万元。对其他违法建筑,于12月14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两位与该违法案件有关的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银坪岭地质灾害点18户受灾农户搬迁】2005年8月6日,受台风"麦莎"影响,临安市普降暴雨,横畈镇银坪岭因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滑坡体直接危及居民房屋34间,涉及10户42人。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决定让该自然村18户农户搬迁下山,在横畈集镇上建设连体式住房。至2006年底,有9户建成住房并入住,其余9户落实新址。原5000余平方米旧房全部拆除复垦,复垦面积16亩,部分复垦土地种上菜竹等农作物。

  【解决17家企业土地使用证遗留问题】2001年,於潜镇横山工业集聚点建立,当时镇政府自行收取土地出让金,市国土资源局由于未收到土地出让金和相应的规费,依法不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为此,企业多次要求市国土局办理土地使用证,由于土地出让金未缴清,一直未果。200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文件精神,告知企业由于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未交清出让金而导致税费增加的按责任承担,企业未交清而导致增加税费由企业负责,企业已交给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功能区)的由所收款项单位负责,要求各乡镇(街道)理清已收取企业土地出让金情况,保证出让金按时足额上缴。至2006年9月,於潜镇政府补缴出让金884.66万元,市国土局依法为17家企业办理土地使用证。(李亚龙)

环境保护

  【概况】2006年,临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两大水系和湖库的30个段面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6.7%,与余杭交界断面汪家埠水质为Ⅲ类、与桐庐交接断面印渚水质为Ⅱ类,交界断面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API指数为7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1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6分贝,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8分贝,达到功能区要求。
   全年日常监察1360厂次,征收排污费762万元,立案查处违法企业89家。采取治转并举方式,完成48家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其中,31家为印刷线路板行业企业。环境监测站全年完成监测项目628个,采集接收环境监测样品6621个,获监测数据1.67万个。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911家,其中,执行环评书、表131项,否决不符合环境要求项目70余家,"三同时"验收55家。简化审批程序。完成临安市31项重点攻坚项目的环评审批,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全年受理来信来电577件,接待来访群众23批38人次,处理上级转办件31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7.7%。全年未发生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7件。
   临安市获浙江省生态建设先进单位,继续被评为杭州市政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优秀。市环保局获省"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先进集体,杭州市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杭州市环保系统政务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双千结对共建文明"先进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等荣誉,环境监测站被杭州市纠风办评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是杭州地区环保部门唯一获奖窗口。局综合档案室通过省二级认定考核。

  【举办省第二届"生态杯"原创歌曲大奖赛】2006年6月3日,临安市与省环保局联合举办省第二届"生态杯"《爱我家园》原创歌曲大奖赛在临安人民广场举行,该活动是临安市"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和休博会临安分会场的活动之一。大赛集公益性和专业性一体,歌曲旋律自然鲜明,突出原创特色,倡导及呼唤环境保护,弘扬环境文化,展示临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成果。从2月开始,经层层选拔确定参赛歌手。全国环保形象大使、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原生态歌手阿宝应邀担任大赛嘉宾,并表演节目。大赛评出十佳生态歌曲和原创歌曲金奖、银奖,占吉亮演唱的《爱我家园》、徐宁演唱的《浙江绿色的家园》、周旋演唱的《我的家园》、翁建业演唱的《耕耘绿的世界》、唐琳演唱的《保护生命的绿色》等获金奖。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省环保局局长戴备军等省市领导观看比赛。

  【实施"八八"生态工程建设】2006年初,市生态办确定开展於潜、昌化、太湖源、高虹、岛石、河桥、清凉峰、大峡谷8个乡镇集中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於潜、昌化、板桥、高虹、岛石、河桥、清凉峰、大峡谷8个乡镇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成立副市长胡?为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至年底,完成太湖源镇、青山湖街道垃圾中转站和清凉峰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板桥乡、高虹镇垃圾中转站和清凉峰、大峡谷、西天目乡等乡镇集镇污水处理主体工程。杭州市安排12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八八"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临安市安排建设配套资金1200万元。

  【《临安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通过评审】2006年4月28日,《临安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由市发展和改革局主持的专家论证会评审。《规划》确定环境保护总体目标,重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内容。"十一五"期间将实施20项环境保护工程,总投资13.85亿元。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与在线监控(监测)系统建设】2006年,完成天恒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临安市控重点污染源和宝马机电有限公司电镀厂等23家非重点污染源的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49家临安市控以上重点源(含杭州市控22家)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全部完成。完成20家企业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和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完成10家企业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和浙江青石集团有限公司废气在线监测系统设备安装。

  【4个乡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6年,昌化、於潜、高虹、西天目4个乡镇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的复检申报并通过初检,河桥镇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和初检。玲珑街道创建杭州市级生态街道工作通过验收。完成於潜镇16个、昌化镇8个、高虹镇7个、河桥镇8个、岛石镇6个、玲珑街道11个村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06年,市生态办、环保局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完成5个临安市级示范村、50个重点整治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完成三口奶牛养殖场等养殖业污染物处理工程;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废弃矿山整治,组织实施民主石矿等5家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关停矿山10家;建成锦城街道金头村等7个生态墓地示范点;开展小流域治理,完成楠溪、南苕溪、锦溪、白水溪等清水河道建设和横路乡桃源溪生水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污染治理,完成临安三峰实业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并通过杭州市级验收;建成太湖源镇盛村、坞村等9个清洁能源村,完成太湖源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2006年,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要求,完成18家规模化养殖场治理,18家养殖场有奶牛1700头、生猪29100头,占全市部存栏数的85%以上(总存栏数有奶牛1700头、生猪34235头)。其余规模化养殖场按要求建设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干湿分离后用于农田、林地,规模化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82%以上,污染治理达标率85%以上。开展限养区专项整治,对14家鸭棚进行整治、搬迁,关停一批小、散、乱的生猪饲养点,限养区内畜禽存栏削减率30%以上。

  【完成林家塘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高虹镇林家塘村杭州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面积520亩,其中,核心区250亩。2006年,完成投资207万元,实施品种良种化、管理标准化、生态无害化、科技实用化、技术社会化、项目多元化等,平均亩产值5780元,核心区亩产达到8590元,园区内农民人均生态性纯收入7260元。

  【潜川生态农庄实现生态循环养殖】潜川镇生态农庄创办于2004年,拥有山地300余亩、鸡猪舍1500平方米,2个池塘1个水库,水域面积45亩。2006年,投资222万元,建设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实现"农业种植?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完成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与浙江林学院合作申报省科技示范项目,并通过杭州市级验收。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2006年,完成天目本鸡、天目青豆、万丰无公害菜竹笋、清凉峰无公害吊瓜、天目山无公害蔬菜认证;完成杭州幸福生态农庄有限公司无公害养鸡基地申报工作。

  【"多绿"创建工作】2006年,创建临安市级绿色学校12所、绿色工地22个、绿色文明家庭30个,评出绿色小卫士133名;创建杭州市级"绿色工地"10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杭州市绿色市场3个,评出省级绿色文明家庭2户、杭州市级绿色文明家庭3户、省级绿色小卫士3名,完成临安城市污水处理公司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杭州市人大评估临安市生态市建设】2006年9月14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振国带领杭州市生态绩效评估组到临安市进行2003~2005年生态市建设绩效评估。评估组实地踏看锦城街道石桥村、太湖源镇溪里村、泥川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除磷脱氮工程。通过检查,评估组认为临安市生态建设工作认识高、起步早、力度大、成效好,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4家企业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通过验收】2006年,杭州锦江纸业有限公司、杭州大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金龙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业列入杭州市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各企业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产生经济效益779.63万元,通过杭州市组织的验收,其中杭州锦江纸业有限公司审核结果为优秀。

  【辐射安全环境管理】2006年,制订《临安市突发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放射性同位素专项检查和射线装置调查摸底工作,完成所有密闭放射源的补办环评、审批和办理、更换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全年未发生丢失、被盗、泄漏等放射性事件。

  【保障饮用水源安全】2006年,开展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整治。全面实施"沃土工程",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开展第二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里畈水库集水区域环境容量调查,规范农家乐环境管理。调整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於潜镇、昌化镇、太阳镇3个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划定规划红线,明确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陆域保护面积,在区域内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11月27日,3个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通过杭州市饮水办验收。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省预验收】自2003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来,临安市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合格饮用水源地创建等工作。2006年9月25日至26日,由省环保局副局长章晨带队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预验收组对临安市进行预验收检查。经过听取汇报、审核资料、实地检查等,省预验收组认为临安市创模工作基本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和要求,同意通过省预验收。

  【锦溪流域重点监管区通过"摘帽"验收】锦溪流域重点监管区系杭州市环境污染整治"1278"工程中7个环境重点监管区域之一。2004年以来,临安市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基石,结合生态和新农村建设,开展锦溪流域的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沿线华特化工等16家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完成锦溪流域市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的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开展印刷线路板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新污染源的产生。控制锦溪流域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定;逐年削减锦溪沿线企业排污总量。控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逐步削减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平衡施肥。完善锦溪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加快锦溪沿线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完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建设;实施锦溪城防工程。推进沿线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认证工作。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重点在锦溪流域范围内开展化工、造纸、电镀等重污染企业的"三同时"执行情况、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力度,锦溪沿线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100%,初步实现环保数字化长效管理。经过三年综合整治,锦溪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7年1月,整治工作通过杭州市考核验收。

  【开展城乡环保系列宣传】2006年,组织开展环保文艺宣传下乡进社区活动,在锦城街道、高虹镇、於潜镇、昌化镇、岛石镇巡回举办环保专场演出5场。举行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文艺晚会暨"多绿"创建表彰大会。组织新闻媒体围绕生态建设与环保开展宣传,配合开展杭、甬、温生态建设新闻集中采访活动。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与浙江在线共同组织"生态临安行"采风活动,与省环保局在太湖源镇梅家村联合举行"走进新农村·环保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创模杯"环保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中、小学环保征文活动,评选环保小卫士,评选中小学优秀创模展板,展出宣传展板300余套,印发折页、宣传画等6万余份,编印《生态临安》大型生态建设宣传画册。开展多层次生态知识培训,在临安市委党校中青班开设生态建设与环保讲座,开展乡镇、学校、企业环保培训,组织举办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专题培训班。(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