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指导 > 蔬菜
嫁接西瓜枯萎病为啥仍有发生
发布时间:2015-02-05 11:22:09  作者:  来源:农林网
枯萎病是瓜类栽培中最主要的根部病害之一,特别是对西瓜生产威胁最大,全生育期均能发生危害,尤其是重茬地发生危害更为严重。西瓜开花至结果初期发病最快,2-5天整株就会萎蔫死亡。一般减产30%-50%,甚至绝收。为解决这一难题,菜农大都实行了嫁接栽培技术,但仍有一部分嫁接后的西瓜植株发生枯萎病,发病率达到了10%-15%。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选择砧木不当 西瓜采用砧木嫁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抗枯萎病,但砧木的特性不同,抗病能力也有强弱。有的菜农为省钱,用自己生产的葫芦等种子作砧木,结果由于抗性差而导致嫁接后枯萎病发生。建议选用抗病性强的专用瓠瓜或葫芦作砧木,有试验证明,用专用葫芦作砧木,有很高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98%-100%。

  二、嫁接断根较晚或不断根很多菜农为提高西瓜嫁接成活率,把砧木、接穗种子播种在同一营养钵内,采用“两条腿”贴接或舌接,有的根本不断根,给枯萎病生存提供了空间,增加了嫁接苗感病率。对此,建议菜农朋友采用正确的嫁接,用顶插接法嫁接苗成活率高,而且不得枯萎病。如采用切接或靠接的办法,则要在定植后及时断根,促进砧木根系生长。

  三、嫁接口触地感染病菌 有些大棚既选用了抗病砧木品种,又进行了种子和营养土消毒处理,并及时切断了接穗根系,但西瓜生产中仍有发病。枯萎病病菌通过根系直接侵入植株,伤口更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有实验证明:病菌侵入根部以上部分主要是通过其上的伤口或虫口侵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发病株,其嫁接伤口都接触了土壤,也有的是埋入土中或用土压蔓。这是因为尖镰孢菌由嫁接伤口或从根毛顶端侵入,而嫁接的植株由于断根时留茬长、定植深、暗压苗等原因,使接穗品种重新生根,便于病菌侵入,引起枯萎病发生。对此,定植时深浅应适当,营养土坨应与地面平齐,或采用高畦栽培方式。

  四、新的生理小种的出现,导致抗病砧木抗性降低或消失,侵染抗病砧木,从而导致枯萎病发生 枯萎病是尖镰孢菌,但随着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种类的增强,可能会有新的生理小种出现,导致原来抗尖镰孢菌的砧木不再抗新的生理小种。抗病砧木并不抗所有的病菌,只是针对某一种病害或几种病害具有免疫、高抗或较抗的能力,建议选用对枯萎病具有免疫或高抗的砧木品种,科研部门也要进行研究,查明是否有新的生理小种出现,并找出应对措施,指定抗性砧木。

  五、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易导致枯萎病发生 浇水过多,施肥过量导致沤根或烧根,都会使原本抗病的砧木有发生枯萎病的可能。建议浇水施肥不要过量,避免沤根或烧根,减少枯萎病的发病率。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