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指导 > 蔬菜
马铃薯种薯繁殖条件及脱毒微型薯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5-02-09 16:31:35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一、马铃薯种薯繁殖条件
  马铃薯种薯繁殖基地要具有良好的防治马铃薯病毒传播和其它病虫害感染的自然隔离条件,而防止病毒传播主要是控制蚜虫迁飞,重点是防治桃蚜。因此,用于繁殖马铃薯种薯的基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选择风速大、气候冷凉和高海拔地区,一般要求海拔高度在1200-1400米为好,多风和风速大既可以阻止蚜虫起飞,也不利于蚜虫降落,可控制蚜虫迁飞防止传播病毒。
  (二)选择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马铃薯生产大田,没有烟草、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及桃树的地区。
  (三)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能实行轮作换茬的地块,最好三年实行轮作制,以减少土传病虫害。
二、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
  脱毒微型种薯因其颗粒小(1-10克),对土壤质地和栽培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要获得农林网较高产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地施肥、开好三沟。
  生产种薯的地块要较平坦或为缓坡地,在年前深耕冬凌,整地要做到耕层深厚,田平土细。在耕地时,每亩施用1500~2000公斤腐熟的厩肥和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深翻入土壤。有机肥中不能使用由马铃薯植株、腐烂块茎或其它茄科作物秸杆沤制的肥料,以防止病害传入。根据田块的大小开好围沟、厢沟、腰沟,做到易排易灌,雨住田干。
  (二)带芽播种,合理密植。
  将育好芽的种薯,选择天晴土爽时播种。采用单行或宽窄行种植,每亩密度不少于6000株。单行种植的行距为70cm,株距15~16cm。宽窄行种植适于人工播种,窄行40cm,宽行70cm,在窄行上双行播种,株距20cm。每亩施用1500~2000公斤腐熟的厩肥和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播种后起垄。
  (三)早施追肥,科学田管。
  1、苗期管理。田间出苗70%追苗肥,每亩尿素15公斤。追肥时中耕、除草、培土,及时拔除田间的隔生马铃薯植株。
  2、蕾期管理。开始现蕾或追苗肥1月后追蕾肥。蕾肥要看苗施肥,每亩10公斤尿素。追肥时中耕、除草、培土,使垄高达到40cm。
  注意预防晚疫病。平均气温15℃以上连续阴雨3天,使用保护性药剂“80%太盛”,每亩100g,兑水2桶喷雾,及时防治晚疫病。当田间发现晚疫病时,立即使用治疗性药剂“杜帮克露”,每亩100g,兑水2桶喷雾。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再次用药直至成熟:一直天晴,间隔3-4周用药;经常下雨,间隔7-10天用药。随时拔除田间的青枯病株、劣株,带出田间销毁。
  3、花期管理。根据花色严格去杂,连同薯块一并拔除杂株。进行种薯质量田间鉴定,按种薯生产规程要求做好田间质量控制。
三、适时收获
  植株下部2/3叶片变黄可以准备收获。收获前一周割去地上部分,防治病害传入种薯,促进种薯表皮老化。收获选晴好天气进行。种薯要轻收轻放,防止伤害表皮。种薯收获后要清选,去除破损、畸形薯块和土、石块,按大小分级。分级后的种薯薄摊5-7天,然后贮藏或销售。严格防止收获和贮藏过程中种薯混杂。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